第607章 賢王心計
金鑾寶殿頓時亂成一團,眾人都在討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與慌亂的眾人相比,站在人群中的賢王卻平靜得可怕,好像整件事與他無關一樣。
群臣看去,心中感慨——賢王這般沉得住氣,是個做大事的。
一時間,多少人動了心思。
突然,賢王出了人群,「父皇,關於二皇子出征金沙而無兵可用,兒臣有一個提議。」
瞬間,大殿鴉雀無聲,所有視線都集中在了賢王身上。
賢王的計劃,皇上早已知曉,但現在還裝成不知的模樣,「哦?賢王有什麼提議,說說看。」賢王道,「如今我們南趙境內的兵士除鎮守操練以及配合戶部監督百姓深耕之外,可供調遣的實在不多,幾位元帥手中雖然有兵,但也要配合其轄區有可能發生的蟲災,唯一一個不受蟲災影響的怕也只有我
們溱州了,所以西北鐵悍軍可用。」
眾人倒吸一口氣。
二皇子驚訝地看向賢王,目光複雜。
如果不是太子提醒,他一定會認為賢王是為了他著想,而即便是被太子提醒,他心底依舊有個聲音告訴他、或者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九皇弟一切都是為了他。
皇上狀似為難,「賢王的心意,朕已知曉,但此事不妥,西北鐵悍軍是駐紮溱州軍隊,可以暫時調往東部臨紗城,但卻不能換帥,否則你不是成了無兵之帥?」
皇上說得隱晦,群臣也都明白,其暗中的意思是——二皇子這番要兵權,多半是吐不出來的,如果不吐出來,溱州豈不是無兵可守?就算不是國門大開,也是國門半開!用俗語講,便是拆了西牆補東牆。
賢王微微點頭,「父皇英明,是兒臣考慮不周,但無論父皇作何決定,兒臣全聽父皇安排。」
雖然知曉是做戲,但皇上聽了這些話,還是感動不已。
隨後,皇上面容一沉,「趙愛卿,朕已做決定,此次二皇子出征便是用趙家軍,不得有誤!」趙元帥十分為難,走上前去跪下,「皇上,微臣手下兵馬不是不出,而是確實出不得!信安城是我們南趙的魚米之鄉,南趙國有超過三成的糧食都是出自信安城,如果信安城的田地沒守好,微臣如何對得起
皇上、對得起百姓?」說著,老淚縱橫。
事兒是這麼個事兒,但大家也都不是好騙的,都知道趙元帥抽出一半兵馬還是能抽的。
事情好像到了僵局。皇上震怒,「放肆!趙鈺海,都這個時候了你不調兵,難道就眼看著東部失守?不僅趙鈺海,還有你們,」指著群臣,「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的小算盤,如果天下太平,朕不管你們算盤,但金沙國頻頻騷擾,
你們再有私心便是賣國!」
群臣跪地磕頭,連連請罪。
眾武將視而不見嗎?當然不是!他們巴不得上戰場立戰功。
但兵馬都被抽調到田裡了,也不能光桿司令的殺過去吧。
二皇子心中焦急,卻也苦無辦法。
「要出征的是你們,現在不肯抽調兵馬的也是你們,你們莫不是看朕脾氣好,耍著玩吧?」皇上繼續按照劇本,暴跳如雷的演著。
大殿上,所有人都跪地低頭,包括東方洌在內。
雖然看著二皇子一派被皇上質疑很解氣,但想到東部震蕩,太子也是愁眉不展。
為其他地方何調不出兵馬、只有趙元帥那裡能調?
一切,都是賢王精心安排。
皇上怒罵,群臣跪地承受皇上憤怒。
終於,東方洌見事情差不多,便抬頭,「父皇恕罪,但請父皇考慮兒臣的提議。」
賢王的聲音平靜清朗,若是月下清泉,若潺潺溪水,沁人心脾,順利將皇上的怒氣安撫了許多。
皇上坐回龍椅,拿了一旁茶水喝了一口潤喉嚨,「你的忠心朕了解,但西北鐵悍軍確實動不得!」
「動得。」賢王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眾人驚訝,齊齊看去。
皇上也是「震驚」地看去,「你可知調了西北鐵悍軍后的後果?兵帥不離的道理你不知道?」
賢王淡淡一笑,「自然兵帥不離,只要換帥,不就行了?」
「換帥?」皇上問。
群臣再次開始議論起來,就跪在地上議論。
賢王道,「將兒臣的封王帥位收回,賜給二皇子,一切就都解決了。」眾人的議論聲越來越大——賢王這是瘋了嗎?是好日子過夠了開始作死了嗎?本來就沒有母家,被扔到鳥不拉屎的溱州,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怕也就是兵權了,如今還要把兵權送出來?再者說了,封王沒兵
權是怎麼回事?
有一名臣子道,「啟稟皇上,臣有個提議。」
「你說。」皇上道。
「不用賢王殿下拿出兵權,只要賢王殿下帶兵出征不就行了?」
忠臣紛紛點頭,這也是個辦法。
但二皇子自然不願——如果讓東方洌出征,他的面子往哪擺?他本就是南趙國的戰神,從來平息邊境戰亂都是他出馬,如今東部戰亂卻是西部的賢王跨境出征,只要有心之人,定能傳出他不堪的傳言。
如今他已被太子擠兌,近來一年經手四件任務竟有兩件完成得不算完美,父皇也對他頻頻不滿。
如果賢王真的出征,如果賢王勝了……後果不堪設想!
二皇子暗暗咬著牙,他真是再無退路了。
同時,太子心情也不好。如果賢王真的出征成功,定引來父皇器重;加之迎娶葉昭妍,豈不成了眾望所歸?之前賢王與皇位無緣,這些都不算什麼,也能放心讓葉昭妍嫁過去,但如今父皇竟說保留其皇子身份,葉昭妍便絕不能嫁
!她便是毀了葉昭妍,也不能給賢王!
皇上將太子和二皇子的臉色收入眼底,心中暗道——論起心機,太子和二皇子還是略遜賢王一籌。
二皇子轉念一想,他現在需要的是兵權,之前計劃是調兵不還,如果真能將兵權直接給他,豈不是更好?
「父皇,兒臣也贊同賢王的提議,」二皇子按捺心中驚喜,「自古以來,文能治國、武能安邦,而賢王是文非武,其駐守溱州本就吃力,還不如讓兒臣擔當此人。」二皇子話一出,引起朝堂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