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吐蕃亂(二)
從長安出一發,李彥再不知道吐蕃發生了什麼,他只有儘快到達吐蕃才能知道詳細情況。對於是不是冊封李彥並不關心,他很清楚李麗青這個野心極大的女人就是想獨立,想自己說了算。
為了目的不惜懷上李彥的孩子,發現自己真不管她的時候,竟然利用這個身份讓錦兒全力支持她。從宇文毓和喬凡明的報告中就能知道,這麼周密的計劃一定是出自班傑的手。
原來李彥以為班傑和三國時郭嘉、諸葛亮他們一樣,但是錯了,班傑這個人才能確實很高,但他算是賈詡之類的人,應該是毒士。這樣的人做事是不管什麼方法的,只要達到目的。
就是班傑有這樣的思想,才能用出有些下流的手段,不惜弄死松贊干布的兒子和孫子,為李敏登上贊普的位置掃清道路。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孩,十幾年之內什麼也不會幹,那麼吐蕃大權在誰手裡?就在李麗青手裡。
李彥擔心李麗青變成那拉氏那樣的人,那是一個有野心貪權勢,卻沒有治國才能的人,這一點上她絕對不是武則天。
武則天是有政治才能的,對於她一些狠辣手段和什麼****後宮,李彥並不怎麼排斥,那不過是世俗的誹謗而已。皇帝可以上百上千女人,用不過來看著。武則天還沒有弄幾十個男人。
不過是宋明清以後,文人儒家學說對女人的貶低而已。試想女人都纏足,立貞節牌坊的時代,武則天的行為又怎麼不會讓她被罵千古。
可無論後代人怎麼貶低她,但武則天的治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是誰也否認不了的。但李麗青卻沒有這個能力,她那點腦袋都用到別的地方了,這才是李彥擔心的地方。
錦兒只是從孩子角度出發幫她,也可能根本不是,只是想控制吐蕃才幫忙的。錦兒並不了解李麗青,所以李彥想儘快到吐蕃。
他只帶了一百侍衛,為的就是加快速度。反正山賊土匪也不會搶劫他們這樣的人,何況這一百侍衛都是好手,算不上武林高手,但也不差於騎士團多少。
這是大唐境內,相信應該沒問題,一路上疾馳進入松州,從這向前就是吐蕃地界。
這是公開的行動,李彥也想知道吐蕃什麼情況,所以進了松州,直接前往大督府去見韓成。
李彥身上無論哪個身份都得讓韓成降價而迎,陪同的還有松州新任刺史馬風援。見李彥下馬,韓成笑呵呵的說道:「下官參見永王駙馬,裡面請。」
松州的官員連忙上來拜見,李彥笑著說聲免禮,被人前呼後擁的進入都督府。看來韓城早有準備,洗漱過後就是大擺宴席。吃文化,酒文化是中國人千百年的習俗,無論官方民間都是如此。
李彥也不推辭,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彥說道:「韓國公,本來我趕時間,並不想停留,但對吐蕃情況一無所知,所以想問一下什麼情況?」
韓城笑笑:「就是變化太快,所以下官才判斷永王一定先到這裡。」
李彥點點頭,他知道自己從長安到松州這一個月時間,情況肯定出變化。但聽完韓成說的,還是有些目瞪口呆,變化確實太快了。
松贊干布竟然死了。看來自己算計的沒錯,李麗青下手除去他的兒子、孫子,又怎麼可能放過松贊干布?沒想到一代雄才的松贊干布,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
吐蕃這麼大變化讓李彥有些措手不及,很可能會天下大亂。李麗青確實沒有政治才能,太著急了,如果穩定一下再讓松贊干布死,才能控制穩定。
以她的威望,再加一個還不到一歲的孩子,怎麼可能穩定吐蕃。果然幾個茹的大領主聯合各個東岱全都宣布獨立。
韓成說道:「永王,情況十分不好辦,如今吐蕃已四分五裂,文成公主和新贊普以及祿東贊根本不可能服眾。再說,西域插手太多,竟然進兵吐蕃北部,他們想控制吐蕃的目的太明顯,不能不遭到吐蕃人反抗。再說對彌勒教下手,不應該全面打擊佛教,什麼都沒穩定,三下一起出手,很難不失敗。」
李彥說道:「為什麼不考慮大唐出兵協助?」
韓成笑笑:「永王,我們是府兵制,沒有兵部的調令,我指揮不了部隊,也只有松州的三千兵力,根本沒用。如果有皇上下旨,吐谷渾之內到是有大軍,可程知節不會聽我的,這需要皇上的聖旨。」
李彥恨恨的說道:「程知節也算是老將了,連這點都看不出來,就是笨蛋。」
韓成說道:「程將軍可不是笨蛋,他正忙著發財呢,哪有時間過問吐蕃的事。」
李彥愣一愣:「發財?他在幹什麼?」
韓成有些討好的說道:「本來我想報告的,但想到那是永王的妹妹,下官也就不知道了。」
這讓李彥奇怪,怎麼又扯上錦兒了?有些嚴肅的說道:「韓都督,雖然錦兒是我妹妹,但我也是大唐臣子,希望能直言相告,在下感激不盡。」
韓成說道:「其實也沒什麼,西域收拾了吐谷渾之內的所有人口。程將軍他們拆毀了所有寺廟,把材料都賣給了西域。拆廟這也沒什麼,但放縱掠奪逼走人口,明顯程將軍他們有意放水。吐谷渾人逃亡西域,唐軍根本不管,所以西域大概弄走三四十萬人口,吐谷渾總計人口才多少?百分之八十歸西域了。」
李彥看看韓成笑了:「韓都督,白蘭和党項怎麼回事?我想這才是你沒上報的原因吧?和我最好別這麼說。」
韓成臉一紅,他被李彥戳穿有些不好意思,吐蕃放棄白蘭和党項,那裡已歸松州管。韓城不上報說因為錦兒是自己妹妹,他知道自己來嗎?恐怕得到程知節的好處了吧?
果然,韓成說道:「永王,西域女王需要人口,再說她那的生活比大唐還好,這些百姓是自願去的,本官只是沒有阻止。再說下官也不能不給永王和女王面子,何況程將軍……」
一邊的刺史馬風援也說:「永王殿下,臣以為這樣也好,劍南道很多人都想遷入白蘭和党項,韓都督不過是個順水人情,想來永王不會怪罪吧?」
李彥無言以對,錦兒還真下功夫,看來買通了韓成和馬風援他們,當然包括程知節和李道宗、牛進達他們。在不損失大唐利益的情況下,這些人都暗地幫忙。
看來小妹真不是以前了,但他能說出什麼嗎?李彥不再是二十多歲以前,他也明白,不是熱血的時候。貪官哪都有,有時候是沒辦法的事。也就一笑說道:「我只是一個閑散王爺,這次只是傳旨欽差,這些不歸我管,我也什麼都不知道。」
韓成馬上說道:「那是,那是,永王只是在松州休息一下離開,當然什麼都不知道,這一點下官會上奏皇上的。」
心照不宣,當然是皆大歡喜。李彥說道:「你帶我的信去西州,通知程知節讓他的軍隊向唐古拉山調動,防範吐蕃的方向。同時給我準備一隊精兵,看來吐蕃之內並不安全。」
「下官明白,永王帶的人太少了,那怎麼能安全?松州騎兵不多,我派五百人怎麼樣?」
李彥點點頭,沒有兵部兵令符,折衝府不會調兵的。但這是給永王增加臨時護衛,又是另一回事。再說五百兵力做為大督的韓成也有權調動。
準備了一天時間,李彥帶兵離開松州,走甘孜到昌都,從那裡渡過瀾滄江,前往羅些。
五六百兵力一過甘孜,立即引起吐蕃東部羅柏茹領主羅佰東贊的注意。此時他已經宣布獨立,脫離贊普的領導。再說,他們這些領主哪個不知道繼位的贊普還吃奶呢,而攝政的太后是大唐公主。
守衛羅些的就是駐蕃軍,也是大唐的軍隊。甘孜東岱哈爾西領主哪能讓李彥過去。立即帶領他的一千兵力把李彥攔住:「前面什麼人?請唐軍後撤,你們進入吐蕃的地方,再前進就殺了你們。」一個會漢語的吐蕃人喊道。
李彥擺擺手說:「前面是哪位?我是大唐皇帝的使臣,向吐蕃贊普傳達大唐皇帝聖旨,難道你們想和大唐為敵嗎?」
哈爾西聽完,他很猶豫。因為他明白大唐還不是吐蕃能惹得起的,如果大唐全力進兵,自己也擋不住。但是,大領主有令,不能讓唐軍進來,那是幫助現在的贊普。
幾個大領主正在商量,集中兵力,準備進攻羅些城,另立贊普,迎接新的活佛執政。
想想說道:「大唐使臣請等一下,我請示我們領主。」
李彥哪會不明白形勢,韓成離這麼近,當然很清楚什麼情況,也算準這些領主未必敢和大唐公開作戰,他們在內亂。李彥臉冷下來:「哈爾西東岱,看來你是想和大唐為敵了?如果你放行,我也不為難你,如果阻擋,那我就先殺了你,相信你們羅佰東贊也不敢和大唐開戰,讓開。」
李彥的強硬讓哈爾西不敢動。李彥擺手:「全軍戒備,前進。」
這五百士兵的指揮官員是松州折衝府郎將杜峰,手一揮,全軍向前,刀出鞘,弓上弦,迎著哈爾西的軍隊走過去。
哈爾西不敢動,他猶豫不決。但李彥卻不管那些,全隊一直向前走。
從內心說,李彥也不想打,但他必須過去,也不能一個人不帶自己前去。他必須給吐蕃人一個印象,大唐支持新贊普,否則自己傳旨不是什麼意義都沒有了嗎?
大唐就算想和吐蕃開戰,也不是短時間的事,大唐根本沒準備。就算是吐谷渾有五萬軍隊,但遠水不解近渴。
程知節這個人表面粗魯,暗藏奸詐,也未必會聽自己的。李世民把他弄過來當行軍大總管,不是李靖,不是李績,就是相信程知節的忠誠,自己未必能指揮得了他。
即使能指揮,也在千里之外,根本沒用,此時只有靠自己。所以,氣勢上要壓住對方,果然,這一招管用,用大唐的威名,讓哈爾西不敢動。李彥剛剛鬆口氣,可是,在哈爾西的隊伍中,一個人喊道:「沖啊,殺了大唐的使者。」
他一喊,立即有好幾十人揮舞著彎刀衝上來。這一下,連哈爾西也愣住了,這是誰?自己沒命令,怎麼動手了?大喊道:「古特日,你幹什麼?」
被稱作古特日的人手裡的弓箭射出來,根本就不聽哈爾西的,帶著幾十人衝上來。杜峰大怒:「兄弟們,殺了這些蕃狗,沖。」
五百騎兵向前沖。哈爾西也弄不清楚,但惹到大唐,也不能束手待斃,指揮軍隊衝上來。
本來以為沒什麼戰鬥,吐蕃軍大部分沒有準備,但李彥的人一直小心準備。
弓箭飛射,馬塑夾起,向前衝擊。李彥也沒辦法,現在唯一的是打敗他們。否則,自己這五六百人就危險。
那個被稱為古特日的,明顯是故意想挑起戰鬥,抽出後背的龍泉劍向這個古特日衝去,李彥想先殺了他。
古特日手裡是馬槊,要比李彥的寶劍長,占不少便宜。他以為李彥不是對手,打馬狂沖,馬塑向前,李彥只能躲開。因為龍泉劍再鋒利也削不斷重兵器馬槊,可是一躲必然失去先機陷入被動。
李彥單臂反背龍泉劍,迎著馬槊沖了上去。這種打法嚇得後面杜峰喊道:「快,保護永王。」十幾個李彥的侍衛也催馬向前,想替李彥擋開衝擊。但人家也是有準備的,吐蕃騎兵也不比突厥的差,騎術精堪,把這些親衛擋住。
眼看李彥就撞上了馬槊 ,突然李彥身子倒下,單臂扣著馬鞍橋上的判官梁,一條腿脫蹬,身子倒在戰馬的側面。這一下等於李彥消失一樣,這一馬槊刺空。
戰馬是有本能的,兩匹馬當然不想撞到一起,一錯蹬的時間,背在後面的龍泉劍化成一道寒光,沒有上揚,也沒有前刺,而是側面伸長一樣,從古特日的戰馬側面劃過。
這是上古神兵,吹毛利刃的七星龍泉劍,古日特的戰馬屁股被劃開一個長長的血口子。戰馬哪能不害怕,一個蹶子驚跳起來,把上面的古日特掀下馬,戰馬衝出不遠,一頭栽倒。
李彥從戰馬上翻身起來,身後的唐軍大喊:「永王威武。」
摔在地上的古日特一個鯉魚打挺站起來,從背後抽出單刀。李彥用劍一指:「你是中原人?」
古日特哈哈笑:「李俊青,交出天書可以饒你不死。」
李彥瞳孔收縮:「你是彌勒教的人?」
古日特得意的說道:「李俊青,你在長安我們奈何不了你,如今來到這裡,受死吧。」
李彥全明白了,看來吐蕃大亂,各地領主獨立,一定是彌勒教在操縱。這時,那十幾騎彌勒教的人 匯合吐蕃人,把李彥和唐軍圍起來。李彥頭也不回的喊道:「張太。」
張太是李彥的侍衛,正在和哈爾西的人大戰,吐蕃軍明顯比大唐邊軍戰鬥力強,戰鬥很激烈。聽到李彥喊,向這邊衝來,李彥說道:「張太殺出去,返回長安,向皇上報告,召集騎士團進入吐蕃,他們是彌勒教的。」
張太一猶豫,李彥喊道:「執行命令。」
張太一咬牙:「是。」手中的馬刀一揮,留下五十人的侍衛隊,他帶五十人向回衝去。可是剛衝出去不遠,從遠處出現很多黑衣人,騎馬攔住了張太他們,那一定是埋伏的彌勒教。
李彥喊道:「杜峰,帶人保護張太殺出去,返回松州待命,執行。」
杜峰是郎將,知道什麼是軍令,打出一聲響哨,他帶著還剩下的騎兵向那些黑衣人殺去。李彥沒動,騎在馬上看著古日特這些人。古日特擔心李彥跑,所以,他們沒有追張太和杜峰他們,而是緊緊圍著李彥。
大唐軍隊突然後撤,哈爾西有些發愣,並沒有下令追擊,吐蕃兵停下來。李彥這麼做就是給張太回去報告的機會。彌勒教參與,已不是大唐和吐蕃的爭奪,自己決不能讓彌勒教控制吐蕃,那大唐將永無寧日。
再說,李彥真有些懷疑李麗青是不是彌勒教的,如果她是,那李道宗呢?他可是帶有一萬兵力,就在吐谷渾之內。錦兒並不知道情況,她在全力幫著李麗青,如果真是自己擔心的那樣,那是在幫彌勒教的忙。
所以,他必須儘快告訴李世民,同時把散開的騎士團招到身邊,那是唯一的可靠力量。可是,面對上千騎兵和這近百人的彌勒教,擺在李彥面前的是如何衝出去的問題。
對身邊的侍衛隊長說道:「每十人一組,分四個方向向外沖,不要管什麼方向,殺出去趕往羅些,通知宇文毓將軍,我會去羅些和他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