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風流軍師> 第382章 和親(一)

第382章 和親(一)

  李世民一聽馬上張嘴問道:「你是不是很瞧不起我?認為我不配當這個皇帝?」


  李彥心裡樂了,看來這是李世民憋在心裡很久的問題。不過這樣的話,一個皇帝確實很難問出口,也知道不可能得到真心的回答,所以才第一個問題就這樣問。搖頭說道:「沒有,但你有些做法我確實看不上,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你比其他皇帝做得都好,所以我還沒有認為你不配當這個皇帝。」


  剛開始李世民也並不知道李彥說的是不是真心話,不過他看李彥並沒有說不是,而是說有些做法他瞧不起,也就問道:「我哪些地方讓你瞧不起?」


  李彥說道:「守規矩,該我問你了,你的問題是下一個。」


  李世民只好不滿的說道:「快問。」


  李彥問道:「你為什麼不能像對待其他大臣那樣對待我?我有什麼讓你懷疑的地方嗎?」


  李世民趕緊說道:「你不守規矩,這是兩個問題。」


  李彥也只好說道:「那好,你回答第一個。」


  李世民說道:「其實你問的是一個問題,朕也不佔你便宜,其實很簡單,你的很多做法朕不明白,也看不懂,所以我很難相信,也無從判斷你的想法,你讓我怎麼相信?」


  李彥無耐,自己******是穿越來的,你哪能看得明白。再說這樣的事也不能解釋,又不能說,只好說道:「你問吧。」


  讓李彥這麼一問,李世民竟然一時不知道提什麼問題,他覺得問題很多,又不知道先問哪個,沉吟半天問道:「你布置台灣和西域的力量到底想幹什麼?」


  李彥不能不佩服李世民很能抓住問題的關鍵,也就說道:「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前期、後期不一樣,將來還不一樣,說起來話長。」


  李世民說道:「那你就長說,詳細說,朕有時間聽。」


  李彥說道:「那好,其實兩個地方都不是特意布置的,一開始是個意外,西域是錦兒落進吐谷渾被大雪封住回不來,救她的部落被攻擊,也快活不下去了,錦兒用從我這裡學到的技能救了他們,也得到這些人的擁戴,成為他們的頭領。西域的環境你知道,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努力,但越弄越大,她不想拋下那些人,所以成為後來的西域女王。台灣是相同的道理,你對我不懷好意,我不得不躲起來,上嶺南並非我想去的,彌勒教劫持麗質,我不得不救她。發現了那個還沒有人的海島,就佔領那裡,也是一樣,為了生存不得不發展,所以有了台灣。」


  這一點李彥說的是真話,經過李世民也知道,把他貶去嶺南,李彥事先也不知道。錦兒的事秦懷玉也報告過,點點頭說道:「那今後呢?為什麼說不一樣?」


  其實李彥更多的是為了說給李世民聽,也同時想弄明白他為什麼懷疑自己,也就說道:「現在是該我問你了,你是不是打算殺我?」


  李世民沒有猶豫:「沒有,起碼現在沒有,殺不殺你要看今後。」


  李彥點點頭說道:「那好,我回答你剛才的問題,台灣我已經告訴李書同,那裡是大唐的版圖,他也永遠是大唐的臣子,西域我一開始也這樣打算的,但錦兒已長大了,也成家,她當了這麼多年女王,人的野心是變化的,現在她怎麼想的我不知道,所以我要去西域見她,想知道她怎麼打算的。」


  李彥接著問道:「我的問題,如果錦兒想自立,皇上打算怎麼處理她?」


  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李世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那要看她怎麼做。」隨後說道:「這也是我問你的,打算怎麼辦的原因?」


  李彥點點頭說道:「有一個前提,我並沒想好怎麼做,因為我也不知道你打算怎麼做,這就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地方。」


  問題已不能你一個我一個了,李世民說道:「從國家角度說不能允許任何危險存在,如果潛在危險太大,朕無論什麼人都不會留情,必須除去。」


  李彥點點頭:「這一點我理解,把敵人扼殺在搖籃里,這是準則。但我想問一下,皇上你認為大唐控制能力是多遠?」


  「這……」李世民還真不好回答,想了一會兒說道:「最遠不過三千里,因為戰馬和車輛的速度,三千里已然是一個多月的路程,再遠的距離,朝廷至今很難達到,必須給再遠的地區自主權,所以那只是暫時控制,並不能保證永遠。」


  李彥確實很佩服,這證明李世民確實考慮過這些問題。看李彥的表情說道:「別大驚小怪,朕除了長安周圍,邊遠的地方都是都護府就是朕清楚,並不能控制太遠。西北方很遠的尤里國請求內附,朕也沒同意,因為那是負擔,在你眼裡朕就是好大喜功的君王嗎?」


  這一點李彥還真不知道,問道:「你為什麼不同意?」


  李世民說道:「尤里國只是彈丸小國,離大唐境內幾千里,他內附就是大唐屬國,有問題管是不管?不管大唐威信何在?管勞民傷財,對大唐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朕不會同意的。」


  這回是李彥真的佩服了,真心的說道:「這一點確實有遠見,佩服,看來皇上和那些大臣還是不一樣的。」


  李世民說道:「哼,這也就是你說的有些瞧不起朕的地方吧?那是你不了解朕。」看他有些自信的樣,李彥故意說道:「還不是這些地方。」


  「那是什麼地方?」李世民說道:「必須回答,這是朕的問題。」


  「那好。」李彥點頭說道:「比如說和親?幾十萬將士,一個國家,卻用一個女子來維護國家安全,是不是太丟人了?害怕人家,把女子送出去換和平,是不是恥辱?」


  李世民一下站起來:「李彥,這就是你的論調?膚淺、無知?你知不知道,犧牲一個女子的幸福,可以換來多少家庭的幸福?一個人和親,可以換回少死多少將士,可以減少多少女人的不幸?可以為國家減少多少戰爭費用?恥辱?這是皇上的恥辱,卻是萬民的幸福,失小我成全大我,這也是一種犧牲。你以為朕願意和親嗎?願意把皇室之女送到番邦嗎?朕不心痛嗎?說你無知、狂妄還不承認?難道滿朝文武只有你一個人有正義感?只有你一個人有熱血嗎?」


  李彥有些目瞪口呆,這些問題他真沒往這方面想,只是認為寧可死,寧可受苦也不能忍受恥辱。看李彥發獃,李世民有些激動,站在地上來回走動:「李彥,朕一直不說你,是也明白你在為大唐努力,相信你年輕,成熟了就會理解。但你已這個年紀竟然還不明白,你很看不上溫彥博他們,但你知道不知道他被突厥俘虜三年,受多少屈辱?他沒有記恨突厥,為什麼?他不想報仇嗎?不想早些回來嗎?但他得為天下萬民想,為大唐江山想,哪像你只是為自己快意恩仇。江湖熱血那是遊俠,那是綠林,不是朝中重臣。能成為一國之相,是要拋開個人恩怨,為國家想問題的。朕十幾歲提刀上馬征戰幾十年,朕不想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嗎?可那不是皇帝,那是昏君,是不負責任。」


  李彥有些無話可說了,這頓喊讓李世民有些上喘,吐出一口氣,說道:「朕真是老了,這就上喘了。」


  李彥笑嘻嘻趕緊說道:「那還不坐下休息,你和我生哪么大氣幹嘛?雖然你說的有道理,但是為什麼還 幫助他們,為什麼支持他們強大?為了讓他們永遠臣服,應該讓他們永遠弱下去,皇上你是不是認為你真是天下之主吧?天下太大了,是管不過來的。我們只能管好自己的事,讓自己的人民幸福,敵人和別人那就沒有我們什麼事了。」


  李世民見李彥有些討好的說話,氣順了一些:「你說的也有一些道理,朕也說過,太遠的地方大唐力量不到,是負擔,這些蠻夷也確實不好弄。」


  李彥說道:「其實也不是不好弄,我還是那個意思,讓他們有文化認同感,向大唐靠攏,幾十年、幾百年,他們就能歸為王化,錦兒不就在這麼干啊?」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彥說道:「如果錦兒聽你的,你打算讓她怎麼干?」


  李彥說道:「西域使用的完全是漢制,漢語、漢字是儒家、道家學說,很容易認同中原文化,如果錦兒聽我的,我會讓她越過阿爾泰山向西進攻,把西突厥滅掉,把西域併入版圖,那裡經過這麼多年應該差不多了,一旦成為內地就不會再反叛。」


  李世民說道:「為什麼不讓她歸入大唐,以大唐的名義進攻?」


  李彥說道:「你怎麼就不明白,如果強盜進別人家說是來幫忙的,那家人當然不會反抗,如果說是來搶劫的,恐怕會被打死吧?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接受,轉化好了再歸入過來,不是更好?」


  李世民點點頭:「有道理,但那樣對錦兒是不是不太公平?朕也很無恥不是嗎?」


  李彥說道:「這也就是我不清楚錦兒怎麼想的原因,可你總是懷疑我,好像我一去了就回不來似的。」


  李世民說道:「朕也明白了,以後不會管你,想去就去吧,知道你沒危害大唐的心就行了。留住你的人也留不住你的心,即使你反大唐又如何?」


  李彥不能不佩服李世民拿得起,放得下,誠心的說道:「我是漢人,是中原人,是大唐的人,落葉歸根,早晚是要回來的,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李世民說道:「好吧,你看看什麼時候走,需要什麼?朕答應你,但麗質堅持守孝三年,她會和你走嗎?」


  李彥說道:「路途太遠了,就是她想去,我也不會同意她去的,我儘快回來,再說她在昭陵也不回家。」


  李世民放心了,他這樣說也就是看李彥怎麼說,李彥留下李麗質,那也就放心了。點點頭說:「明天朝會,你還不參加嗎?」


  李彥說道:「不參加,皇上既然這麼決定,我只想知道是誰和親。」


  李世民說道:「道宗女兒,李麗慧,朕打算封她為文成公主。既然你打算去西域,那就為送親大使吧,也顯得朝廷重視,從那去西域也近一些。」


  「文成公主?」李彥一驚,這個名字可是如雷貫耳。李彥心裡很複雜,他承認李世民說的有道理,但並不代表他贊同,對於和親還是從心裡反感的。但他也學會了,不會再從這上面和天下人對抗,和滿朝文武對抗。那樣除了把自己弄得孤立之外,並不能解決什麼。


  這樣的事是思想觀念,並不是一下能解決的。和李世民這一次交鋒,其實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李彥知道,他了解了一部分李世民。可能李世民也了解一部分自己,否則不可能同意自己去吐蕃,去西域。想想可以見到錦兒和兒子,有些激動,也就不再說什麼,告辭離開皇宮,準備回家。


  剛剛離開皇城,馬車突然停了。李彥撩開窗帘,看到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站在車前,趕車的說道:「王爺,有人攔車。」


  李彥跳下車,看到面前的人吃了一驚:「麗青?」


  攔在馬車前面的是李麗青,就是她把李彥送到石碣村的,一晃四年過去了,見是她,連忙過去說道:「麗青姐。」


  李麗青一指遠處一個酒樓說道:「俊青,我有事想和你說,可否一談?」


  李彥奇怪的說道:「為什麼不去家裡?」


  李麗青臉色不是太好,但沒什麼激動的樣,說道:「我去了,說你進宮,就在這等你,我找你有事。」


  李彥點點頭,說道:「好吧,走。」兩個人再沒說話,前往那個飄著酒旗的酒樓。這裡環境不錯,因為不是吃飯的時間,所以人很少。李彥的一身王爺服不是普通百姓能認出來的,但這樣的人哪個都能看出來身份不一樣,連忙讓到裡面,登上二樓,進了一個雅間。


  李麗青說道:「四個小菜一湯,一壺茶。」店小二連忙去張羅。李彥坐下,一言沒發,他和李麗青不熟悉,也就見過兩面而已,只是李麗青幫助過李彥,讓他還是很感激的。


  看的出來,李麗青有事,也就什麼話沒說,一直看著她。這時候人少,上菜就快,東西都上來之後,李麗青把門關上,突然跪在了李彥面前,把李彥嚇一跳。李麗青說道:「俊青,你幫幫我。」


  「快起來,快起來。」李彥嚇得想拉起她來,但李麗青就是不起來:「你要不答應,我就不起來。」


  李彥也不知道怎麼說,李麗青求自己能有什麼事?是不是他說喜歡的那個士兵,李道宗不同意?因為李麗青沒有開臉,她已二十來歲,還沒有出嫁,可能是因為這點。如果這件事對李彥來說,不成問題,自己出面,李道宗怎麼也得給面子。別說是李彥讓李道宗答應一宗婚事,就算李彥提出把李麗青嫁給自己,李道宗也不能反對,可能還很高興。這點自信,李彥還有。


  但是自己在石碣村只有李道宗父女知道,但後來彌勒教卻找上來綁架李麗質,要什麼天書。李彥懷疑是李道宗和彌勒教有聯繫,但這是皇親王爺,沒證據的事是不能亂說的。所以李彥讓田沖調查,自己不接觸他們。幾次路過揚州,也沒去聯繫,畢竟當初幫李彥誰也不知道。


  這次李道宗調往劍南道,在李世民那見到,也沒說什麼特別的。李麗青一說求李彥,讓他不知道怎麼回答,見李彥猶豫,李麗青說道:「俊青,即使不看在當初幫助過你的份上,看在我和麗質是姐妹的份上,幫幫我吧。」


  李彥見她這麼說,只好說道:「但你得讓我知道幫你幹什麼?難道你造反也讓我幫你嗎?你說出來,只要我能辦到,我一定幫你。」


  李彥這樣說就是想看李麗青什麼反應,除了造反,其他的李彥還真不管什麼事,只要能辦到就可以。見李彥這麼說,李麗青起來:「俊青,我知道,這件事別人幫不上,只有你才能,我妹妹要去和親,我不想讓她去。」


  原來這件事啊,李彥一時很為難,因為他聽李世民的意思是已然答應吐蕃,皇上改嘴要有充分的理由,所以一時為難。


  李麗青說道:「我知道皇上已下旨,不可能更改,但我是請你幫忙,我代妹妹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