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風流軍師> 第374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二)

第374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二)

  西域和靜城王宮之內,議政殿上群臣嚴肅,今天接到邊軍報告,吐蕃大軍五萬,分成兩條路向吐谷渾進攻。已經佔領白蘭和党項,兵鋒正盛。


  錦兒其實就是等待時機,自從接到李彥的信,錦兒哭了,還是哥哥理解自己。信中沒有責怪一句,而是很能理解自己。李彥沒有忌諱,直接告訴她班傑來信了,信里談到了他的擔心。


  李彥用了幾個時辰寫的信,當然十分詳細。也為錦兒分析了班傑的擔心有道理,告訴她自己不可能去西域。既然已經建立一個龐大的國家,就要對得起那些擁戴她的百姓,對得起支持忠於她的臣子。


  有時候這是上天給的使命,不是隨便就可以不幹的。可以使人仇恨,可以讓人怨恨,但不能讓人心寒。你已經是百萬之眾的希望,不能辜負這些人的信任,當以國事為重。


  告訴他郭慶不一定是壞人,但誰也不敢保證。人是會變的,環境不同,會改變一個人,所以才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話。你們是生活一生一世,不是幾年,十幾年。人即使到了六十歲也難保不會變化,所以婚姻和愛情都是經營呵護,不是一旦找到愛情就會永遠。


  對這種循循善誘的話,錦兒聽得心裡暖,她沒有怪班傑他們,只是心裡一時難以接受而已。


  心情開朗了,也就不是那麼抵觸。想了一天多時間,召集群臣商量。班傑沒接到李彥的信之前,心裡並沒有底,背著女王向李彥寫信,有告狀背叛的嫌疑,也顯得自己很卑鄙。


  如果李彥心胸不寬闊,自己就是出力不討好。但李彥的信中把他誇獎一頓,同時給予理解,也答應相勸錦兒。委婉的提出,一個君王是需要臣子監督的,不要因為害怕就什麼都不勸諫,那還要臣子幹什麼?只要講方法,盡心儘力,就能避免事情發生。君王不是萬能的,也有錯誤,也有想不到,更要勸諫。不過現在郭慶不是壞人,那只是班傑的擔心。也不能因為擔心就什麼都不去做,怎麼處事主要看方法,不是什麼都不做。


  能臣是有能力處理突發事件,有能力扭轉局面,不是因卡廢食,嚇得什麼都不敢幹。李彥接受他的意見,郭慶不適合擔任要職,當然最好是什麼職務也沒有。但閑飢難忍,飽暖生閑事,所以有點事干也好。


  這樣理解的信,讓班傑感激涕零,他很希望李彥是國王,有這樣英明的國王,西域國會橫掃天下,一統萬里江山。可惜了!


  當李錦兒宣布和郭慶訂婚,選擇吉日完成婚禮的時候,同時宣布,王夫作為女王的輔助,不擔任任何職務。不過尊貴地位和女王相同。儀仗規格,禮儀都是和女王一樣的。


  王位只能由和女王有直系血親的親人才可以繼承。還必須是六相四票以上通過才可以。


  這樣一來,只有李錦兒的子女,再就是兄弟姐妹可以繼承。錦兒只有一個哥哥,還不在這裡。


  如此傳位制度,那就是郭慶根本沒機會繼承王位。雖然地位高,但是最重要一點,就是沒有權利。西域國是沒有爵位的,要是不擔任職務,就什麼權力也沒有。


  宣布的時候,雖然錦兒和郭慶也說過,但是他的臉色還是很難看。因為這是不信任自己,防備自己,讓他心裡很是不舒服。


  當他把錦兒摟在懷裡的一剎那,那時候錦兒提什麼條件他都會答應,可也不用在這裡宣布吧?

  也是郭慶出身太低,根本不了解這些。大廳廣眾之下,大殿上的群臣躬身道喜,他也沒辦法。這時候說我不幹,再說錦兒宣布的是西域國的制度和法律,他同不同意都無法改變。


  想想錦兒說的話,郭慶心裡也就釋然了。畢竟錦兒答應以後慢慢來,不會把他養在後宮,只是暫時不擔任什麼職務而已。再說他也不會什麼,文化不高,江湖遊俠,不能安邦,不能定國。


  郭慶很是不服氣,自己要開始學習,不能讓他們小瞧了,以後自己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國王大婚,那可是西域國的頭等大事,舉國慶祝三天。有錢,生活富裕,安定的西域國,集中了不下上百個民族,大部分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即使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西域國的人還是念念不忘那個讓他們懷念的狂歡日。最奇怪的是,西域可以為慶祝女王大婚,減少一個月的商稅,但卻沒有大赦天下。很多漢人官員都提出疑問,這一點為什麼和中原王朝不一樣。


  無論是哪個朝代,皇上登基,太子大婚,誕生皇子或者什麼喜慶的日子,都會大赦天下以示慶祝。可女王直接否決了大臣的提議,很簡單一句話;「犯法犯罪被判刑,是他們應該伏法,女王結婚是個人的事,不能因為喜慶,把危害國家的罪犯放出來,那是極不負責任的。要是他們再次犯罪,罪孽將是女王造成的。減稅賦惠及的是奉公守法的百姓,大赦寬縱的是罪犯。


  這不但讓群臣佩服,更讓很多罪犯感到絕望。因為這樣的大赦哪國都有,很多人都等著這一天,他們知道死不了。哪個國家會沒有喜慶的事情?只要有一件,他們就可以逍遙法外。


  但在西域國失望了,這樣的事現在沒有,今後也不會有。開國之王的李錦兒宣布,這些記錄到西域國法典中,成為祖制。


  李彥沒有讓錦兒實行什麼憲法。建立祖製法典,就是約束後來繼位者的。將來要是違反祖制,有可能被趕下王位。這一點李彥不知道是否有用,反正後世的憲法也能被修改,先這麼著吧。


  五年時間過去,百姓文化程度最高的不是大唐,是西域。每一年,都有畢業的人。各州和各縣都有學校,他們在普及啟蒙教育。高素質的人,必然帶來高效益,所以西域最不缺的就是各行各業的人才。


  李彥的理想沒有在大唐實現,卻最先在西域、台灣實現。台灣畢竟人口太少,幾年的發展,人口也不過三十萬,還是整個台灣島上。其實相比人口密度,台灣超過西域,畢竟台灣太小。也就是西域有大量的沙漠,要不人口更顯少。


  錦兒本身沒什麼事,班傑和王元直他們越來越熟悉這套流程,內閣運行平穩。都是艱苦打下基礎的人,更珍惜眼前的不容易,一個賢臣明君的政權,必然造就國泰民安。


  今天的報告讓錦兒有些精神振奮,哥哥把自己安排到這不就是為了這個嗎?既然吐蕃向吐谷渾進攻,那就是來機會了。看到大臣們都很嚴肅,錦兒問道:「諸位大人,對吐蕃進攻吐谷渾,你們怎麼看?「


  一般這樣的事都是班傑出面,可他今天沒有說話。第一個站出來的是巴楞,他是兵部尚書:「陛下,我認為是吞併吐谷渾的最好時機。我們可以打著幫助吐谷渾抵擋吐蕃的旗號進入,大唐也說不出什麼。」


  作為軍隊司令的單鷹更是這樣認為的。哈查辛說道:「巴尚書,我們總共才兩萬軍隊,吐蕃是五萬大軍。要是出動兵力太多,國內怎麼防守?」


  單鷹很是自信的說道:「出動一萬足夠了,調兩個師出擊,。五萬軍隊吐蕃軍,菜貨而已。」


  都知道西域軍狂妄,還真是沒說錯。一萬對五萬,根本不在乎。班傑說道:「陛下,我認為不宜出兵。大唐並沒有給我們詔令,我想李世民一定擔心我們趁機佔領吐谷渾。」


  錦兒笑了:「大家說的都有道理,其實李世民不是擔心我們佔領吐谷渾,他是想讓我們幫他打仗。」


  班傑連忙說道:「陛下英明,我想李世民是想漁翁得利吧?」


  班傑這樣一說,所有人都明白過來。立即有人很是不屑的表示,無恥,卑鄙。


  單鷹很是憤恨的說道:「妄想,以為擊敗吐蕃軍隊,我們就擋不住他的軍隊了?聽說當彌道大總管是侯君集,鼠輩一個。」


  國力增強,必然導致野心膨脹,西域上下對交出青海五城都是不滿,因為西域根本不用交出去。如今那裡成為大唐最大的稅收來源,讓西域上下都不滿。可女王一再說不能和大唐為敵,一個個都心裡痒痒。今天聽說吐蕃進攻吐谷渾,都感到機會來了。


  錦兒搖搖頭:「單司令。你調集兩個師向若羌州運動。不要隱藏行蹤,就讓周圍的人都知道,看看都是什麼反應。」


  單鷹立即躬身:「遵命」。


  王元直樂了:「陛下想聲東擊西?」


  錦兒一愣,她知道王元直熱衷數學,很是喜歡研究,對地方政務處理也有一套,但沒想到他竟然精通軍事。很是感興趣的說道:「原來王侍郎深藏不露,是不是不想幫我啊?」


  王元直連忙施禮:「臣不敢,有巴尚書和單司令,根本用不著我,我還是協助班相處理政務。要是女王陛下差遣,王元直萬死不辭。」


  「看來是我失職,竟然不了解自己的臣子,那好王侍郎,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處理如何?」錦兒很是痛快的說道。


  王元直沒想到女王這樣信任他,連忙說道:「多謝陛下信任。那我就說一下,要是不對請陛下指正。」


  錦兒也是突然想到的,大哥就是讓自己給李世民守大門,可李世民既然這麼不講究,自己憑什麼給他把門?既然哥哥不喜歡自己進攻大唐,大不了不進攻。但也不想管他,西北那麼大地方,自己和他爭吐谷渾幹嘛?不是李世民想讓吐谷渾牽制西域嗎?那就讓你們打去,正好完成自己事。沒想到自己一說讓單鷹公開調兵進若羌州,竟然被王元直看透,也就將他一軍,交給他權力。


  點點頭沒說話,王元直說道:「尼婆羅在因地拉山口集中了兩萬步騎,西突厥莫賀咄在阿拉湖以西集中三萬騎兵,這才是松贊干布敢進攻吐谷渾的原因。要是我們出兵增援吐谷渾,必然導致他們進攻。那樣我們就三面被進攻,即使勝利也將元氣大傷,這恐怕才是李世民想看到的。他知道我們根本不可能吞下吐谷渾,他想一石多鳥。我想陛下想給尼婆羅和西突厥一個假象,因他們出兵,先打敗他們,解除後顧之憂,然後再進攻吐谷渾。」


  這一說明,所有人都十分佩服,女王如此年紀竟然老謀善算。班傑說道:「陛下,我認為吐蕃只是試探,所以不會大規模進攻。」


  李錦兒一笑:「我也沒打算大打出手。既然都是試探,那就佔領幾個出口,留下通道。讓松贊干布知道就行,他敢大舉進攻我們就敢抄他後路。」


  說完對赫連順說道:「赫連僕射,讓外事局做好準備。一旦尼婆羅和西突厥進攻,馬上向他們提出抗議。王侍郎,協助單司令和巴尚書打敗他們。外事局提出包賠損失數量,要求他們賠償,然後退兵,但幾個山口不能放棄。」


  幾個人立即躬身施禮,有些興奮的答應。連錦兒都很興奮,哥哥說的辦法終於有機會用了。打仗是不能賠錢的,要地盤有什麼用,沒那麼多人,還是要錢實惠。看著這幾個人說道:「不要讓我失望。修建環國公路還沒錢呢,就看你們的了。」


  這一套戰術可是研究好幾年了,每個部門都知道怎麼做。工部尚書臧銘岳說道:「女王陛下,你看臨湖小區的錢怎麼辦?」


  大家不知道臧銘岳怎麼這時候說這個。錦兒一笑:「臧尚書,你可真會趕時間,能不能弄到錢,看他們的。」


  赫連順連忙說道:「不要看我,能不能要來錢,看單司令他們打得怎麼樣。」


  單鷹哈哈一笑:「赫連僕射,你可以盡情開口,不給我就打到他給錢為止。」


  臧銘岳趕緊說道:「單司令,人,人,我還要人,幹活需要人啊!」


  農業部的古井從趕緊說道:「還有我哪,修水渠,植樹,都需要人和錢。」


  他一說其他幾個部門也都上來,因為西域國是政府採購,不是徵收,當然都需要錢,都怕落到後面。連禮部都伸手,錦兒看得直樂。哥哥這招真管用,靠打仗也能掙錢。擺擺手說:「散會去別的地方研究,我回宮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