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西域風雲(八)
用一夏天時間修建的王宮算不上富麗堂皇,但是佔地面積確不小。錦兒沒覺得別的多,就發現土地多。出於長遠的規劃青海城確實不小,這樣的城在這些苦寒之地就顯得很壯觀。雖然和中原的大城相比顯得很寒酸,但也讓整個察爾汗王國歡呼。
看著向自己參拜的這些大臣,錦兒也終於進入自己的角色,完全按著中原王朝設計的禮儀,還是很有氣勢的。隨著地方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錦兒也不得不承認,威嚴和等級是必須的。
因為錦兒規定,察爾汗王國上下現在都在使用漢語,雖然說的很生硬,也和中原口音大不相同,但總算錦兒能聽懂了,不用什麼都聽赫連順他們翻譯。
在跪拜之後,錦兒問道:「赫連尚書,有什麼事嗎?」
赫連順恭敬的說道:「陛下,臣認為,你應該選擇王夫,我們已然定國,但宮中什麼人也沒有,按中原禮儀,沒有****是不穩定的。」
錦兒愣住了,怎麼研究這個問題啊?她笑笑說道:「赫連大人,這是我個人的事情,現在我們還不穩定,事情很多,先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赫連順是所有人當中,接受漢文化最快最多的人,也就有了中原人的毛病:「陛下,再有一年冬天,我們就可以西擴,統一整個西海,但你沒有後宮,難免有人覬覦王位,所以,臣請陛下考慮。」
赫連順一這樣說,錦兒的眼前竟然浮現出秦懷玉的形象,心裡有些吃驚,難道自己真的喜歡他?可是,單鷹對自己也不錯。這半年時間,誰都看不出來單鷹帶領的騎士團是大唐軍隊,和察爾汗的軍隊沒什麼區別。對錦兒是言聽計從,真心為察爾汗做事。
身為兵部尚書的巴楞都把單鷹的騎士團第二營當成察爾汗軍隊了。這時他也站在這些大臣中,用眼睛看著錦兒,有些緊張。
錦兒笑了:「赫連尚書,這事讓我考慮一下,還是說別的事吧。」
見女王答應考慮,赫連順不再說什麼。錦兒說道:「赫連尚書,哈查辛侍郎,我說讓你們推薦人才的事怎麼樣了?可有人才?」
赫連順搖搖頭,他們確實缺人,草原人大部分不識字,雖然錦兒一再要求學習,可不是短時間能行的。農業局的譚永壽說道:「臣知道一個人,此人很有才能,是前隋的臣子,因不滿大唐而躲到這裡,不知道能不能請動他。」
錦兒很感興趣的說道:「什麼人?他不想當官嗎?」
譚永壽是不多的漢人之一,因為很了解墾田,所以被任命為農業局局長,負責察爾汗的農業事務。連忙說道:「雖說這人有才能,但為人很孤傲,住在昆崙山木蓮峰,叫班傑。據說他是漢臣班超的後人,一直在西域,不知道為什麼隱居在昆崙山。」
錦兒震動一下,李彥的信里說,讓錦兒不要眼光太淺,只看到眼前西海這一點地方。這裡的土地很少,不利於養活太多的人,如果發展太快,會威脅到大唐,李世民也不會放心。讓她向西擴,設法佔領西域各國,那裡是當年西漢、東漢控制的西域都護府,物產豐富,有廣大的墾區,那才是適合發展的地方。
其實李彥也沒說實話,既然錦兒自立為王了,那就不能讓她在青海發展,那裡畢竟是大唐的疆土。雖然千年後還不知道什麼樣,但李彥也不想把中國弄得四分五裂。如果有機會控制新疆,向北向西都能控制中亞和西亞,特別是印度、孟加拉灣。那樣中國的西北也會有海洋出口。
有千年的見識,沒理由不提前準備。雖然知道人的壽命也不過幾十年,今後千年怎麼變化還不知道呢,但是做一步算一步
有一點李彥清楚,進入現代社會國家的地理概念,領土爭端上確定是誰的,就看誰控制的時間長短,從民族文化上來確定領土的主權。所以,他才給李世民出主意,在大唐控制的地方立界碑,千百年後,就會發現這些地方都是大唐的領土。
有這個考慮,當然給錦兒指示,讓她向西擴,最終進入新疆。不過,這時候那些地方叫西域,也不是後世那麼小的西域。按著此時的概念,從玉門關、陽關開始,一直到裏海,都是西域。
要是將來這些地方都是中國,那土地面積超過蘇聯,更超過元朝,想想就很激動。
可李世民的不信任,讓他困在長安,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錦兒身上。
錦兒對哥哥的每一句話都記著,聽到班傑這個名字,哪能不動心。別說他有才能,就沖他家世代經營西域,也要想辦法把他請來。
哥哥給自己講三國演義,劉豫州三顧茅廬的事,自己也不會比劉皇叔差。後來錦兒查了三國志,但上面沒有這些記載,什麼火燒赤壁,草船借箭,那都是哥哥編的。李彥很無恥的把羅貫忠的功勞剽竊到自己頭上。
雖然是編的,但也說明一個問題。點頭說道:「準備一下,明天和我去拜訪這位先生,希望他能為察爾汗出力。」
對此,赫連順不以為然,自恃清高的漢人都這樣。不過女王發話,他只好答應。第二天一早,錦兒帶上赫連順、譚永壽和單鷹、柳飛煙還有一百多侍衛,出發前往木蓮峰,去請班傑。
這段距離不近,超出察爾汗王國的地盤,是一個叫多索的部落,不過已經表示臣服察爾汗,並沒有納入察爾汗的管轄,只是每年向察爾汗上繳貢品。沒有進入察爾汗內部,也就不能算是臣民。
根據單鷹報告,多索部落是兩不得罪,也沒有表示脫離吐谷渾管。對此,執行穩健計劃的李錦兒也不管他們,只是一心建設自己的內部。
單鷹有些不放心,所以帶了一個連的騎士團二百人,加上柳飛煙的護衛隊一百人,三百多人的隊伍向西而行。
此時已是秋天,高原的秋天也就是幾天時間,也可以說沒有秋天,從夏天直接進入冬季,說冷是非常快的。
這裡已是昆崙山區,遠處的雪峰潔白晶瑩,近處樹木茂密,山下是茫茫草原,枯黃草地和一些碎石鋪成的戈壁灘還是非常壯美的。
錦兒還是原來的習慣,她喜歡坐車,並不習慣騎馬。這樣,三百多人和一輛馬車,連綿了很遠的距離。這還是錦兒第一次離開自己的領地,她最遠也就是巡視察爾汗四個邊城。
看著遠處迷離的雪峰,感覺心情很好。一路上大小部落全出來跪迎女王,沒辦法,雖然有些不服氣,但他們擋不住察爾汗的軍隊。
雖然只有五千,加上大唐騎士團的八百人,可沒有能和他們對抗的。不想被殺,那就聽話。
不過察爾汗還算不錯,比伏允吐谷渾強多了,相對比吐谷渾收的錢少,再說也不用他們出兵打仗。所以,西海周圍的部落,還是很希望察爾汗能消滅吐谷渾。可女王並不出兵,這些部落也就左右搖擺,誰來了聽誰的。
這次女王出巡,當然是跪迎王駕。錦兒根本沒作停留,也就是見了酋長安撫幾句,第三天的時候到達了木蓮山。
這是不錯的一個地方,算是山清水秀。看著周圍環境,錦兒對譚永壽說道:「這個班先生還真會選地方,環境不錯。」
譚永壽連連點頭,他說出的這個人,可是十分傲慢,萬一得罪女王,一定會怪在自己頭上,所以,只是點頭答應。
到了木蓮山,原來是一個不大的山村,人口也就有百十人。周圍有農田,此時已是秋天,也算是初冬,農家是沒什麼事做的。
錦兒對單鷹說道:「單將軍,把這裡包圍,但不許傷害任何人。」
單鷹很奇怪,錦兒不是來請人的嗎?怎麼要包圍這裡?難道不同意,就抓回去?但也沒問,而是下令,二百騎士團四個排,把木蓮山包圍。錦兒對柳飛煙說道:「你也留下,我自己進去就行了。」
柳飛煙不放心,錦兒笑笑:「沒事,我也會使劍的。」
柳飛煙知道錦兒已不是一年前,此時恐怕說什麼是什麼,雖然自己不像那些察爾汗大臣一樣,但也不知不覺習慣了聽令。
把侍衛隊留下,錦兒自己一個人下車,漫步進入了小山村。周圍出現這麼多騎兵,刀出鞘,弓上弦的架勢,村民早被驚動,此時都聚集在村中央的廣場上。
這是一個不大的場院,有幾棵大樹,一排茅屋。見錦兒一個女孩進來,都奇怪的看著她,但誰也沒說話。
錦兒掃了一眼這些人,發現他們都是漢人,並沒有本地人。對於西海有不少漢人,錦兒並不奇怪。察爾汗聚攏了好幾萬人,其中也有好幾千漢人,就連她任命的官員,也有漢人。但有水平的沒幾個,大部分是躲避戰亂,逃到這裡的庶民百姓。
錦兒來到那一排茅屋前站住,發現裡面竟然在學習,能有十幾個孩子坐在那裡,前面一個能有四十幾歲的人在講課。
錦兒站在外面,裡面這個人好像根本沒看見一樣,繼續在那講課。錦兒聽了一會兒,發現他講的竟然是數學,也就很有興趣的聽。
這個先生沒有反應,但那幾個孩子總是向外面看,但先生也不說。看他在那張黑板上寫的數字,錦兒笑笑,抬步走進去:「先生在使用張微的圓周率,他的並不准確,最準確的應該是祖沖之大師的。」
這個人奇怪的看看錦兒說道:「小娘子也懂這個?」
錦兒笑了:「略知一二。」
這個人說道:「你怎麼知道祖大師的更為準確?」
錦兒拿起一塊石灰,在黑板上寫下了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和三點一四一五九二七說道:「先生,可以計算一下,圓周率是無限循環小數,在這兩個數值的中間。所以說,祖大師的計算是最準的,張微的還是不太精準。」
見李錦兒說的頭頭是道,這個人來了興趣:「那你還會不會別的?」說著,在黑板上畫了幾條線,是幾何圖形。
錦兒看了一下,這太簡單了,自己七八歲的時候,哥哥就教自己了,也就很不客氣的把幾個圖形證明出來。
這個人看了半天,突然跪在錦兒面前:「先生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錦兒嚇夠嗆,連忙扶他說道:「先生不必如此,這些是小道。」
這個人當時大怒:「此古算之法大於興國,小於立業,算究天下至之明理,奪天地之造化,經江河之變移,怎可為小道?」
錦兒是從李彥那學的,可以說在數學上,大唐除了李彥,沒人能比她強,所以也就不以為然。太學中那些五經博士,算學博士並沒在錦兒眼裡,也就說是小道。
也是她受何老夫子教導多年,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儒家文科的思想。聽到這個人的話,一笑說道:「數學是很重要,但也只是自然學科的一種,比較其他物理、化學、生物,各科都是一樣的。」
這個人還想說,錦兒是來找班傑的,聽這個人的架勢,恐怕沒完,連忙說道:「先生還是起來吧,你想學,我告訴你即可,不用大禮。」
這個人是堅決不起來:「那幾個題,李老道和我說了以後,我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你算的這麼輕鬆,可為我良師,一定收下王元直為學生。」
錦兒一驚:「你不是班傑班先生?」
王元直說道:「小娘子是找班傑的?你找他幹什麼?」
錦兒說道:「察爾汗剛剛建立,缺少先生這樣的大才,想請班先生出山相助一二。」
王元直是知道班傑的,就說道:「他一定不願意去,不過你要是收我為學生,我一定讓他幫你。」
看他說的這樣把握,錦兒心裡一動,譚永壽說班傑很傲,還不知自己能不能請動他。本來以為這個無視自己存在的人就是班傑,才上來露一手,想讓他服氣,答應幫自己。沒想到他不是,但這個人說的這麼把握,也就說道:「我答應教你,但也不用拜師,你看我的年紀,哪能當你的老師?」
王元直正色的說道:「學無先後,達者為師,以一技而為師,是聖人之言。」
錦兒無耐了,沒想到能碰到這樣認真的人。也就說道:「那好吧,但你別忘了答應我的事。」
「謝謝先生」王元直磕個頭,站起來說道:「沒事,班老頭不幫你,我把他捆上送去,不過先生怎麼稱呼?」
錦兒一笑:「李錦兒。」
王元直當時吃驚的大張嘴,他以為是察爾汗的人,竟然沒想到是女王本人,脫口說道:「西海女王?」
李錦兒並不知道自己在西域一帶已經很出名了。她的所作所為,想不出名都難。王元直吃驚,是因為西海女王能創造西海五城,短時間聚攏幾萬人,那她的年紀一定不小,怎麼會這麼年輕?可以說就是一個女孩子。看他吃驚的樣說道:「你知道我?」
王元直說道:「西海女王,如日中天,白手起家,一年時間建五城,聚民眾幾萬人,察爾汗軍隊所向無敵,我怎麼會不知道?沒想到女王這麼年輕。」說著,又深施禮,說道:「王元直參見女王陛下。」
錦兒說道:「班先生可在?」
王元直說道:「我也不知道。」回頭對那些看傻眼的學生喊道:「快去喊班先生,讓他回來,慢一慢我收拾他。」
那些學生一鬨而散跑出去找班傑。錦兒說道:「我是來請班先生幫忙的,你真有把握讓他來幫我?」
王元直說道:「哼,班老頭躲到這裡清閑,他要是不幫你,我讓他消停不了。再說,他怕我義兄和義兄的師父。放心先生,我一定讓他幫你。」
這可是意外收穫,錦兒還以為自己也得來一個三顧茅廬呢,沒想到一個圓周率,幾道幾何題就搞定,也很高興。
看看王元直這才學,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個班傑也許真有能力。自己可是缺人啊,本來想讓哥哥從大唐弄一些人來,可李世民猜忌那麼重,自己已把哥哥弄到被軟禁的地步,就不要再找他了。就是沒人,才想起讓大家舉薦。
這是吐谷渾的地方,中原人也不少,但真有才的很少,大部分是庶民百姓。
也是,有錢有勢,誰跑這苦寒之地來?沒想到能有這樣的人才,當然很高興。王元直可不管那麼多,他惦記好多他沒有弄明白的問題,接連提出來。
對於這時候的數學水平,他能提出來的,又怎麼會有高深的問題,畢竟李彥來自一千四百多年以後。
這時候,歐洲可能還穿著草裙打獵呢。對於王元直提出的問題,李錦兒幾乎不費什麼力就能給他解釋,弄得王元直以為錦兒是天神下凡,一口一個先生,真把自己當學生了。一副錦兒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也沒問題的樣。
如果李彥看到,又得鬱悶死,誰都有小弟願意跟著,就他沒有,錦兒還是他教的呢。可李彥就是不知道為什麼。
他現在什麼也不想管,李世民這樣對自己,李彥也生氣,憑什麼自己管他?處處用自己,最後還不放心,懷疑自己。那乾脆什麼也不管,除了寫信通知錦兒怎麼做,一副什麼也不管的架勢。
他家的游泳池修好了,每天和李麗質戲水游泳,又開始他大唐少爺的生活。弄得那些宮女也穿著泳衣學游泳,很有後世海邊風光。
李彥樂此不疲的時候,王恆進來,他是太監,當然不用避諱:「王爺,皇上傳旨,讓你進宮。」
李彥看了王恆一眼,說道:「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