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風流軍師> 第280章 打黑不掃黃(四)

第280章 打黑不掃黃(四)

  整個歸州城裡轟動了,引來了無數人的圍觀。黑社會性質的組織,不管他們幹什麼,最恨他們的還是普通百姓。


  秭歸,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人口不少。連年戰亂,安定時間不長,這個沒有多少耕地的地方不是太富裕,可是他們守著一個出錢的黃金水道。


  長江把這裡變成富裕地區,隨著人員向南遷移,長江兩岸人口也越來越多,讓這個在漢初就設立的古城更加有生機。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長江上的排教開始興起。他們佔據了很大的經濟,讓依靠長江活著的百姓,並沒有感到江水帶來的富裕。


  當房州高速路開通之後,大量的貨物在這裡上岸,隨後運往關中地區。大量的裝卸工,車夫帶動了當地的經濟。讓沒有多少耕地的人,有地方掙錢,加快了商業流通。可隨後又出現了江灣幫。


  他們比長江上的排教更兇狠,畢竟排教是不上岸的。可江灣幫卻是在陸地上,幾乎是雁過拔毛。即使上江岸碼頭幹活,也得他們說了算,工錢還得被抽走一部分。


  為了生活,很多人只好加入江灣幫。只要是幫眾,就能掙到多一點的錢,要是不參加,基本你幹什麼都不行。


  也有告到官府的,不過基本沒用,要是事情嚴重了,那就會有人出來提著挨板子。反正那些主要的人沒什麼事,漸漸的連官府中也全是他們的人。


  韋孝倫一開始也不想和他們接觸,但歸州幾乎治理不下去了。這樣下去,自己就是被免職的結果,只好他也就睜一眼閉一眼。


  很快就有人把錢送到家裡。有了這些錢,幫助大哥高升。何況還有妹妹是貴妃,韋孝倫的膽子越來越大,由原來的不得不接受,到後來的伸手要。只要送往京城的錢越多,自己越安全。


  皇帝派出巡查組的時候,韋孝倫第一個接到消息。當巡視人員到達歸州的時候,韋孝倫下令,所有的幫眾全部消失。


  巡視組走了,檢查結果歸州是非常好的環境。其實就算是有些東西報上去,有大哥罩著,又有妹妹的關係,整個世家都是互相通氣的,也彼此照應,皇上又能知道什麼?

  放心的韋孝倫更是肆無忌憚,明年自己就可能調任京城,那時候歸州願意誰管誰管,和自己就沒有關係了。


  趁著自己還有權,能多撈一些,就多撈一些。所以給胡大海下令,連長江上的排教也不放過,一起要錢,這才引來這場火拚。意外的是被柳靜秋髮現,還抓走了幾個人。


  十分清楚柳靜秋是誰的韋孝倫,沒有直接找柳靜秋,而是讓張景陽把人放了。同是刺史,張景陽當然心裡不滿,但不敢惹韋孝倫,只好答應。可柳靜秋這個死腦筋要上報。


  這回關係到自己,張景陽不得不慎重。貴妃一家自己哪惹得起,張景陽被關進風箱,兩頭都惹不起。


  很有頭腦的他把主意打到李彥身上,要是李彥敢幹,那就幹掉他們,自己不但沒事,還能整韋孝倫一次。要是李彥也不想管,就會勸柳靜秋不要上報。


  事情正像自己算計的那樣,果然李彥不想管這事,柳靜秋也不提上奏的事,他把江灣幫的人放回去。如此處理,張景陽什麼人也不得罪。


  對於李家勢力在房州,韋孝倫很清楚,所以他告誡胡大海,不要試圖靠近房州,更不要惹李彥。對於皇帝把李彥關進大牢,貶為庶民,久經官場的韋孝倫根本就不相信。不過宮裡傳回來的消息,情況確實如此,為什麼都諱莫如深,誰也說不清楚。


  剛聽到消息讓韋孝倫有些心動,要是李彥被貶為庶民,那就有機會插手房州的事物。他調往房州算是平調,不算是高升。但他知道張景陽由於政績突出,一定能高升。對房州韋孝倫是垂延三尺。


  張景陽在房州得不到什麼好處,那是他沒有後台,膽子又小,根本不敢插手高速路的事。交通司員外郎是王長楷,大部分都是王家的人管理。


  都是關隴集團的人,韋家實力超過王家,當然不是指家族實力,而是指朝中的實力。韋家有一個貴妃,那是僅次於皇后的位置,這一點是王家比不了的。


  要是自己能調任房州,那可是機會來了。只要把江灣幫的力量延伸到房州,控制長鄂高速的一頭,和長安方向遙相呼應,就可能成為世家中的前幾位。


  在所有的高門大姓中,韋家是墊底的,首推還是五姓七家。盧家,裴家和蕭家都超過韋家。有了錢,就能支持哥哥入相,韋家也就能走到前面。


  坐在書房裡,韋孝倫閉著眼睛,算計著自己的未來。管家進來:「老爺,前面有人鬧事,別駕王大人請你去處理。」


  韋孝倫很是奇快,王長利是太原王家的人,平時根本瞧不起自己,眼裡也沒有他這個刺史。這一次根據消息,自己要是調走,他有可能升為刺史。什麼人鬧事他竟然能找自己前去?

  換上官服前來衙門大堂。他剛一到達,王長利立即過來說道:「刺史大人,他們威脅縣尉,當街打人。」


  韋孝倫看看站在下面的幾個人都不是年紀很大,站在前面的竟然是一對少年男女,有些奇怪。縣尉也不是省油的燈,在房州城裡竟然被威脅?誰這麼大膽子?就問道:「什麼人?」


  王長利說道:「他們不說,一定要見到你,我想和你認識吧?」


  韋孝倫看一眼,他也不認識。就問道:「下面何人,見到本官為什麼不跪?」


  李彥當然不認識韋孝倫,不過那個歸州別駕王長利向他報告,見他又坐到中間,就所說道:「你是韋孝倫?」


  韋孝倫一陣大怒:「竟然敢直呼本官名諱,來人,把這個狂徒拿下。」


  李彥他們到這裡,已經放開縣尉王崇密,但被江楓看著也不敢亂動。他有理由相信,這幾個人來頭一定不小,說不上真敢殺自己,所以他很老實。


  刺史府可不是縣衙大堂,這裡有不少人的。聽到韋孝倫的話,立即有幾個衙役過來。


  李彥也是做好打算的:「江楓,敢動就殺。韋孝倫,你想造反?」


  這一下,韋孝倫也明白過來,對方這樣有恃無恐,一定是身份特殊。江楓竟然用刀指著韋孝倫說道:「永寧王,長樂公主在此,還不快點拜見。」


  反應不滿的韋孝倫一下明白面前這兩個人是誰。要是不知道李彥這個永寧王是誰,恐怕是嶺南道。歸州離長安並不遠,何況讓高速路弄得,有誰不知道李彥。


  可他很奇怪,李彥不是永寧公主嗎?剛被皇上免去爵位降為庶民,怎麼變成永寧王了。可長樂公主是不能亂說的,那是皇上嫡親長女,一等爵位。


  儘管知道,可是難以相信:「你們用什麼證明身份?」


  李彥和李麗質手裡同時出現一塊金牌,這是皇家身份的象徵。李彥說道:「韋大人是不是要驗證一下」?

  韋孝倫哪敢,連忙離開座位過來跪倒:「臣韋孝倫拜見王爺公主千歲。」


  呼啦一下,整個大堂里的人全都跪倒參見。連刺史都跪下,其他人敢懷疑嗎?李彥看看跪在自己面前的韋孝倫說道:「韋大人請起。本王帶王妃來歸州處理點事,本不想驚動你的大駕。可是歸州治安實在太壞,不得不前來求刺史大人保護。」


  站起來的韋孝倫汗當時就下來了,他是什麼腦袋?李彥身邊的是公主,李彥卻說是王妃,那就是他不但是王爺,同時是駙馬。


  歸州什麼樣他還不知道嗎?心裡大罵李彥缺德,你這個身份前來,穿便裝,誰知道啊?他不想造反,也沒那個打算,所以不敢藐視皇權。趕緊說道:「臣治理不力,請王爺恕罪。」


  李彥一笑:「就是皇上知道,歸州一代幫派匪盜猖獗,所以責成我回家省親的時候看看。」


  皇上知道?韋孝倫心裡吃驚,妹妹怎麼也不告訴一聲?即使後宮不知道,可哥哥呢?連忙請李彥和李麗質坐下。然後說道:「天下初定,大量流民歸籍,關內各道災害,災民南移,確實難辦。」


  李彥點頭說道:「這倒是實情,你們地處偏僻,實在是不好辦。朝中有人向皇上報告歸州困難,所以本王前來看看,刺史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


  韋孝倫心頭大定,原來哥哥已經幫自己打好圓場。有這個解釋就好和李彥說了:「王爺體諒,臣感激不盡。歸州只轄兩縣,又都是山區,土地很少。我又沒有兵力可以調動剿匪,所以一時沒有辦法。」


  李彥點點頭:「朝廷也是經費緊張,不能調動軍隊解決。我到這裡確實看到什麼江灣幫,還有排教很猖獗?不知道韋大人有什麼好辦法解決嗎?」


  韋孝倫的心裡不但不害怕,反倒有些高興,帶著恭維說道:「辦法倒是有,只要加派一點賦稅,招募一些人在歸州建一個折衝府,那就不怕了。其實主要是長江排教,他們總舵在劍南道的渝州,並非臣的許可權範圍,也沒辦法打。」


  李彥說道:「皇上輕徭薄賦,增派賦稅不可能,再說設立折衝府也不是簡單的事。排教的事,你詳細說一下,我來解決。但江灣幫是怎麼回事,本王和王妃一進歸州就找麻煩?」


  韋孝倫心裡大罵胡大海沒眼睛,就這樣打扮,還帶著護衛,眼睛瞎了看不見去招惹?可他哪知道是胡天看上李麗質才攔截的。嘴上說道:「是,是,這都是秭歸縣令治下不嚴。請王爺息怒,我一定向皇上報告。」


  先把責任推到縣令周琦的身上。隨後說道:「這個地方的人很欺生,可能以為你們是外地人。其實江灣幫也就是一些在碼頭討生活的人,沒大的問題。不過驚擾王爺公主大駕,臣一定嚴懲他們。


  李麗質半天沒說話,一來她是女人,李彥介紹說她是王妃,不是公主,讓她心裡很甜蜜。在李麗質眼裡,王妃可是比自己這個公主好聽多了。


  可是她不明白,都這麼明顯的事,李彥怎麼不質問韋孝倫,還好像相信他的話。一著急就說到:「韋刺史,這可不是小惡,竟敢對本宮無理,你一定要殺了他,要不是駙馬攔著,我就把他們抄家滅門。」


  好凶的公主!李彥自稱本王,稱呼她王妃,而公主自稱本宮,說李彥是駙馬,韋孝倫一點都不覺得好笑。這證明什麼?證明人家地位多高,身份多尊貴。一個公主,一個王爺是夫妻,身份已經沒人可比。趕緊說道「公主息怒,臣的責任,我一定嚴懲這些惡徒。」


  隨後說道:「來人,準備酒宴,給王爺王妃接風。」說完又對李彥說道:「不知王爺前來歸州何事?可否多呆幾日,讓臣盡地主之宜。」


  「哦,本王還有事,不能耽誤。不過又些事相請韋刺史幫忙,不知可否?」李彥猶豫著說道。


  韋孝倫正不知道怎麼巴結李彥呢,聽到他竟然有事求自己,感到心花怒放:「王爺太客氣了,有事儘管吩咐,臣一定照辦。」


  李彥說道:「你這壓著一個叫趙棟人吧?聽說他殺了人,不知可有此事?」


  韋孝倫一愣,李彥竟然是為這個來的。趕緊問道:「不知這個是王爺什麼人?」


  李彥說道:「不是什麼人,是有人攔路喊冤,本王不方便插手地方政務,也就是來看看,打聽一下。」


  韋孝倫什麼腦袋,李彥的話他一句都不信。一個王爺,一個公主,毫無原因會來歸州管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故意弄出為難的表情說道:「已經定案,報上刑部了。」


  李彥說道:「沒有什麼冤屈?我覺得韋刺史應該再複查一遍,人命關天你說是不是?」


  「是,是」韋孝倫連連點頭:「臣也覺得疑點頗多,那就重新查一下,以免錯判。都是秭歸縣令審問的,我不知道。王爺可否等幾日?」


  李彥點頭:「可以,那我就在驛站等幾天,韋刺史儘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