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意外的職務
李淵說聲免禮,朝臣都站好。李淵看看站在前面的李秀寧,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這個女兒是真給自己長臉,不但能征慣戰,馳騁沙場,還能治理地方。
河東不斷接到報告,地方治理越來越好。還是竇威說的對,既然有這個能力,當然是治理全國。對這件事李淵還是很讚賞太子的,能想到打破常規,為國考慮,實屬難得。
還有人提出廢太子改立秦王,真是胡說八道。太子一提出讓秀寧回來進入朝堂,立即得到很多人支持,就連那些禮部官員和御史都反對聲很弱。
李淵想讓李秀寧進入三省的打算落空,遭到很多人反對。孔穎達是跳著高的反對,連李綱也不同意。女子位列朝堂已經違反禮制,如果不加限制會禍亂朝綱。
更有不識時務的提出河東大部分政績都是出自李彥的手裡。建議重用李彥,不是李秀寧。
一看提出這些建議的都是世家門閥的人,李淵就是一陣反感。李彥的好處都給他們了,還是貪得無厭,給皇家掙錢,不是給世家掙錢。有李秀寧在,掙到多少錢都是皇家的,要是重用李彥那就是別人的錢。
後宮幾個愛妃都說李彥和公主關係不清不楚,應該約束一下,以免有損皇家臉面。可李淵是不會同意的,他恨不得讓李秀寧和柴紹和離,那樣李彥的能耐就全是皇家的。駙馬是什麼?李淵是很清楚的。可秀寧堅決反對,也說李彥有妻子,不會娶她的。
這一次李建成提出,既然平陽有能力,又能籠絡住李彥,就調秀寧回京,出任官員,李彥也就會回來。李淵以為會遭到反對,畢竟女子位列朝堂還沒有先例。可是反對聲很小,只是不同意進入中樞機構。
工部,兵部和戶部都提出讓李秀寧擔任尚書,戶部還是尚書竇蓮自己提出的。其實李淵也明白這些人不是看上秀寧,是看上公主身後的李彥。
前天秀寧回來,昨天進宮拜見,李淵沒有見,就是擔心李秀寧拒絕,別人不能抗旨,但是自己女兒是可以的,畢竟不能殺她。乾脆來個不見,今天在朝堂宣布,讓李秀寧沒辦法拒絕。
就是李淵有這個小心思,所以沒有見李秀寧。這是李建成提出的,本來相互爭奪的秦王一貫的反對,可這一次竟然出奇的一致,李世民對李建成的提議還很很誇獎一番,也表示支持。掌握朝中權力的太子和秦王都不反對,事情也就基本定下來。
今天大朝會就是要宣布這件事。李淵還沒有說出來的時候,中書舍人季匡忠出班說道:「啟奏聖上,揚州刺史薛童上奏,劉黑闥已經攻陷宣州,句容,丹陽,請求朝廷發兵,否則揚州危險。」
李淵只好放下這件事問道:「諸位愛卿,何人可以領兵平定揚州之亂?」
齊王李元吉站出來:「父皇,兒臣願意領兵平定揚州之亂。」
李淵愣一下,怎麼是李元吉?這個時候基本都是李世民請戰,多年一來一直是這樣。李建成躬身說道:「父皇,元吉也有打仗經驗,勇猛無敵。兒臣以為可以。」
竇威感覺有些不妥,雖然杜伏威投降之後,江南之地盡皆歸附,可劉黑闥也算是很有影響的反王。李元吉好勇鬥狠,有勇無謀,喜好吃喝玩樂,哪能單獨領兵作戰。上前說道:「皇上,齊王貴為親王,劉黑闥不過癬芥之疾,派一員大將即可。」
李淵也不相信李元吉,知道竇威是給李元吉面子才這樣說的,也就開始猶豫。可這是商量好的,裴寂站出來說道:「皇上,既然竇大人都說是癬芥之疾,齊王兵鋒所指,。一定能平定江南。再說親王出戰,也能震懾江南不軌之心。要是皇上不放心,可以派出得力副將。『
李建成也說道:「父皇,裴大人所言極是。這一次要讓江南之地知道大唐軍威,父皇不放心我去如何?」
李淵看到老友裴寂和太子都這樣說,覺得也沒什麼。點頭說道:「齊王元吉任揚州大都督,淮南道行軍大總管。領左右武衛,精兵五萬,平定劉黑闥之亂。」
李元吉大喜,他就想立些戰功,回來大哥保舉他出任河東道大都督,那可是肥缺之地。劉黑闥根本不足擔憂,但是另有目的的他謝恩之後說道:「父皇,這一次要打出大唐軍威,讓宵小不敢作亂。兒臣想多帶些將領,請父皇恩准。」
李淵見李元吉沒有那麼狂妄,還知道謹慎,看來京城這幾年的教育還是很有成效的。高興的點頭:「也好,你看上誰說話,我同意。」
李世民心裡顫抖一下,明顯感覺不好,果然,李元吉說出的人都是李世民手下的大將,秦瓊,程知節,尉遲恭,侯君集,邱行恭,劉弘基等等。
李世民手下這些人都是戰將,猛將,也就是有他們才讓李世民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李淵覺得李元吉還是很有眼光的,這些人都是十六衛的將軍,不過都是歸秦王府管理,也就毫不懷疑的答應,讓兵部辦理。
李世民臉色沉靜,看不出表情,心裡卻是一片憤怒,李建成弄掉自己的文臣,現在又開始惦記武將。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倒是不擔心投靠太子,可如此一來自己身邊就沒有人了。感到有些擔心,也不能出言阻止,畢竟軍隊將領是皇家的,不是李世民個人的。
李淵說道:「竇軌出任行軍長史,殷開山為司馬。擇日出兵。元吉,聽從竇長史的建議。」
李元吉不是不敢打仗的人,一點都不擔心,點頭說道:「父皇放心,我會謹慎的。」
事情定下來,誰也不能再更改。李淵看看一直沒有說話的李秀寧說道:「平陽,你在河東治理的不錯。太子建議調你回京城任職,能發揮更大作用,朝臣都贊成如此。李彥這麼多年一直輔助你,也算是有功勞。但考慮到他年紀太小,一直沒有封賞。如今他已經年長,這回一起入仕為官。李秀寧,李彥上前聽封。」
李秀寧還不如李彥,她可是不知道父皇封自己什麼官,不過能位列朝堂,可是開先古之河。自己是女的,能有今天全靠著李彥,她倒是希望封李彥一個大官。李彥已經十二歲,可以當官了。也就很順從的跪倒李淵面前。
李彥可是在後面,離得遠聽不清前面說些什麼,不過多少懂關中口音,加上文學功底也有些,也就勉強能聽明白說的什麼。這樣的事沒有比李彥知道得更清楚的,這麼多戰將跟隨,失敗的可能性是沒有的。他又不想參與,當然是有多遠躲多遠。不過聽到太監喊自己,趕緊上前跪倒。
李淵說道:「平陽公主雖然是朕的愛女,但是文治武功都不差,有功於社稷,封為金紫光祿大夫,領司農寺卿。李彥相助之功,封為游騎將軍,出任司農寺少卿。」
這一下不但李秀寧愣住,滿朝文武都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本來朝臣同意李秀寧位列朝堂,就是看好李彥掙錢打仗的能耐。上一次朝會雖然沒有定論,但也不過是兵部和工部,再高級一點可能是戶部。怎麼弄到最後是司農寺?
大唐官制,實行三省六部制,這才是國家行政機構,九寺五監是事務機構,可以說是給皇家自己服務的機構。特別是九寺,基本都是為皇家服務。
雖然司農寺管理全國的官員俸祿和錢帛,可他們主要還是管理皇家產業。像鴻臚寺管理接待外朝使臣,皇家祭祀禮儀。光祿寺只是負責皇家後宮的膳食,也就是吃喝的東西。宗正寺管理皇家宗親。
看到滿朝文武吃驚的樣,李淵有些得意。朝臣什麼想法李淵還不知道嗎?說是讓秀寧上朝為官,還不是看重李彥的能耐。為什麼不讓平陽進中書省,連門下省都不行。那就是只想讓李彥幫著掙錢,權力卻不想給。這些世家掌握著朝堂上絕大多數的話語權,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李淵故意不說怎麼決定,就是等著李秀寧回來。
掙錢也是皇家的,司農寺掌管全國的錢幣和布帛,稅賦制定,鹽鐵監察,礦產和山林湖泊。李彥建造鐵路,開挖朔州煤炭,發展土特產。這些可是皇家產業,錢卻都歸戶部,皇宮修繕都沒錢。只要一提出來,立即是滿朝反對。
這回李秀寧是司農寺卿,李彥是少卿,掙的錢都是內努,歸皇上支配,不用聽戶部和三省台官的,看你們怎麼辦?
李淵因為自己的聰明有些得意,可滿朝文武卻大失所望。李淵這是什麼?天下不是李家的天下嗎?可他們也說不出來不行。因為李秀寧和李彥確實回京城了,也給於封賞。李秀寧是公主,封什麼官都不要緊,本身公主就是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也是正三品,司農寺卿才是從三品,誰也找不出反對理由。
李彥還是保留軍職,沒有封為文職官員,游騎將軍是從五品上。李彥等於連升兩級,兵部說不出來什麼。職位是司農寺少卿,這是一個文職官員,應該是從四品才能擔任的官職,李彥一個從五品就當上了。這樣的級別讓李彥上朝也行,不上朝也行。
當然李淵是不需要李彥上朝的,他還沒有到找李彥商量國策的地步。需要的只是李彥掙錢的能耐,有秀寧上朝就可以了。
太極殿上鴉雀無聲,只有李秀寧和李彥的謝恩聲音。當李淵宣布散朝的時候,很多人已經想明白為什麼,也只有李彥還沒有弄明白為什麼。本來吃上飯了,李彥以為今明天還能弄很晚,可這麼早就散朝了。
李世民是尚書令,管理朝中的政務,太子東宮也有一套機構,這時候散朝並不是下班了。看著李彥有些茫然的表情,李世民搖搖頭。父親這招玩的很高明,可卻是至國家於不顧。李彥不管是進入戶部,兵部還是工部,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可卻進入司農寺。
攔住李彥和李秀寧說道:「秀寧,俊青還不知道職責範圍,你們跟我來,我告訴你們。」
李彥明白李世民有話要說。躬身施禮:「遵命。」
李秀寧有些明白,有些也不是很明白,她是公主,又是軍職,根本弄不清這些職責範圍的事,比李彥強點有限。反正知道金紫光祿大夫是三品高官,司農寺也是一個機構。幹什麼她不會考慮,自己想幹什麼幹什麼,還有誰敢阻擋自己不成?所以她的想法簡單。
李建成當然不管,他只是想把李彥弄回京城,把河東職位讓開,派自己的人進去。具體李彥和李秀寧回到京城幹什麼他不想管,拉攏過來想幹什麼都可以。
李世民也是想藉助李彥的智慧和頭腦,不是藉助他的權力,當然不管三娘子是什麼官職,只是覺得李彥進司農寺可惜。不過他也是皇家人,掙錢歸皇宮所有,李世民也能接受。
李建成見李世民這樣說,這是他尚書令的職責之事,也就不說什麼,直接返回東宮。李世民帶著李彥和李秀寧一起來到門下省的政務殿。
這裡有三省六部的事務房,原來是三省六部開會的地方,現在成了一個機構。勤勉的李世民很少回尚書省,基本就在這裡處理政務。三個人進來,李世民一指椅子說道:「坐下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