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意外收穫
李彥在心裡大罵蕭顯,這不是屁話嗎?自己掙錢的買賣,讓自己無私奉獻出去,自己要是願意,那不是腦袋進水了?
可是對封建社會的恐懼,讓他也不敢頂撞。誰知道這個看著長得不錯的傢伙,是不是貪官污吏,會不會給自己按個罪名抓起來。
他只好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說道:「蕭大人,其實把這個貢獻出去,造福天下黎民我沒有意見。我好不容易發明這個東西,想靠它掙點錢,養家糊口。要是貢獻出去,我們全家就得流落街頭,你說怎麼辦?」
蕭顯雖然也有點私心,可也不能讓人家吃不上飯,所以他說話也底氣不足。可李彥撒謊讓他來氣,小小年紀,有聰明頭腦,卻沒有用到正途,實在可惜。
自己身為父母官,教化子民是自己的職責。臉上有些怒氣的說道:「李俊青,你自己發明的東西,本官是不能強求,即使是聖上也不能逼你。可你不應該撒謊,這是藐視本官,你該當何罪?」
李彥一聽就急了,真是愈加其罪何患無辭,也有些來氣的說道:「蕭大人,你是官,在下是民,當然說不過你。想找理由找一個說的出去的,我什麼時候撒謊了?」
蕭顯也沒想到李彥一個六七歲的兒童能有這個膽量,要不是親眼見到,說出來誰也不會相信。兩人這樣一談話,蕭顯直接忽略了李彥的年齡:「那好,本官就告訴你,別以為本縣什麼都不知道,這一片土地就是你家的,五傾土地不算多,可在大隋五口之家也可以生活。你竟然說沒有這個掙錢就流落街頭,不是撒謊欺騙本官嗎?」
李彥說道:「大人有所不知,因家父重病醫治,欠下外債,沒能保住家父的生命,卻欠下不少外債。要是還不上錢,就無家可歸了。」
「哦?原來你的父親已經辭世,難怪小小年紀操持這些事情。你的父親是哪一位?」
李彥微微躬身:「家父李傕,辭世前是鴻臚寺丞,大人可以打聽一下。」
「原來你也是官宦子弟」蕭顯點點頭,他不是朝中官員,再說一個鴻臚寺丞,品級還不如自己高呢,當然也不認識。但總的來說是京官。所以說道:「你有這些土地,好好經營,還是可以慢慢緩過來的。你家應該有職分田,本官上奏朝廷,可以不收回職分田,按著你貢獻曲轅犁功勞,變成永業田。」
蕭顯的話讓周圍的人都發出啊地一聲,這一片土地只有不到一百畝是永業田,其他的都是職分田和祿奉田,要是不收回,李家可是賺大了。就連一邊的佐使劉力也有些嫉妒,大人太大方了。他是主管徵收賦稅的官差,當然清楚這是多少土地。
李彥還是搖頭,蕭顯有些憤怒,人不可以太貪。這個曲轅犁雖然很精巧,也不是不能仿造。傳出去之後,也沒有多少利益可言。能得到幾百畝土地,還是很划算的,小孩就是小孩。有些不忿的問道:「你想怎樣?」
李彥說道:「大人這樣說李彥敢不從命嗎?可是我的外債怎麼辦呢?人家根本就不給我時間準備,逼著我用房地產還錢。」
蕭顯皺皺眉:「你欠別人多少錢?」
李彥不假思索的說道:「一百貫。其中五十貫是本村自家伯父的錢。」李彥說著一指站在不遠處的李泉。
李泉沒有防備,被李彥把欠據毀掉,他知道李彥一貫耍賴,這回連依據都沒有了,李彥來個矢口否認,自己也拿不出證據,只好認栽。
土地沒要到,還損失五十貫,讓他咽不下這口氣,所以到處宣揚這件事,弄的整個靈口村都不再相信李彥。可這個聰明的侄子竟然弄出一個木匠鋪,用桌椅板凳討好村民,讓他再也沒人相信。
一直懷恨在心,今天來就是想看李彥出醜,趁機報復,沒想到李彥竟然成功了。看著圍在李彥和王成身邊的村民,知道自己的願望落空,看來這個侄子又發財了。想討好縣令大人,竟然讓李彥罵了一頓,不但丟人,還惹來縣令大人不滿。
正在一邊生氣呢,聽到這樣說,感到是個機會。李彥當眾說出欠錢,要是有縣令大人作證,不是有希望要回錢嗎?看來這小子也有傻瓜的時候。
為了保住曲轅犁的技術,拿自己說事,這可是絕對的機會。立即過來說道:「對,對,他可是欠我的錢,是他父親借的。」
蕭顯看了他一眼問道:「他是你的親侄子?」
李泉光顧著想好事了,忘記李彥太聰明,這是一陷阱,可是他不知道,一頭扎進來。連連點頭說道:「是的,可他竟然想賴賬,把欠據吃了。」
蕭顯很不理解,都是至親,怎麼會上門逼債呢?那一定是另外五十貫的欠賬。不過聽到他說李彥把欠據吃了感到奇怪,嚴肅的說道:「怎麼吃欠據的?說說。」
這可是打擊李彥,證明欠自己錢的機會,立即把李彥怎麼欠錢,自己前去要賬,李彥怎麼要看看欠據真假,竟然把欠據吃掉的說了一遍。
蕭顯看著李彥說道:「你伯父說的可是實情?」
李彥說道:「是實情,不過我沒打算不還錢,只是要求他寬限幾天。都是自家親戚,我又跑不了,他家又不缺這點錢,可他為了謀奪土地,竟然只給三天時間。我也是年紀小不懂事,一來氣就把欠據吃掉。想到他沒有欠據要不了帳,可以緩些時間,掙到錢再還他。母親教我誠信做人,我怎麼可以賴賬呢?就算是這樣,伯父差點掐死我。要不是管家李福救我,可能我早就死了。」
李泉這候才發現上當了,連忙說道:「你胡說。我也是氣急了,一時失手。再說你就是想賴賬。」
李彥說道:「我要是想賴賬,你已經沒有證據了我為什麼當著縣令大人說出來,這不是證據嗎?不光是有縣令大人,還有全村的鄉親們,還有鄰村的人。我打算還錢,只是想爭取一點時間。祖屋是父親留下的,我雖然小,也要掙錢養家,不能讓母親和妹妹流落街頭。這是為人子女的孝道。」
「好,李公子,孝子啊!我們錯怪你了」周圍的村民都一起喊道。特別是那些得到好處的村民,更是大聲叫喊。
李泉急了,他知道自己又栽到李彥手裡。這小子就沒有真話,自己只是想要他家的土地,什麼時候要他家房產了?可這時候真的說不清楚,急的張嘴結舌說不出話來。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蕭顯也不能讓李泉黃賬。只好說道:「李彥,曲轅犁獻給朝廷,皇上一定賞賜於你,本官做主,從庫銀賞賜你五十貫還賬如何?」
李彥為難的說道:「可是我欠人家一百貫,聽說伯父要收回房屋和地產,人家也不幹了,只有五十貫,也不好辦哪!」
一邊的楊氏抱著錦兒,兩眼全是淚水,自己錯怪兒子了,兒子是不想讓自己賣掉首飾,才這樣的。小小年紀就發明東西掙錢養家,心裡感動的一塌糊塗,根本就忘記李彥說的不是實話。
第一李泉沒有要房產,第二好像也沒有另外五十貫債務。她倒不是不敢見官,只是哭得夠嗆,不好意思上前。既然兒子這樣能耐,自己又答應讓他掌家,乾脆也就不出面了。
蕭顯擺擺手對李泉說道:「李泉,本官作保,欠你的錢秋糧收穫以後再還你,不知行否?」
這個時候李泉就是再傻也明白過來,連連點頭:「有縣令大人作保,小民哪敢不聽從。」
蕭顯說道:「李俊青,你的困難本官給你解決了,這曲轅犁你看怎麼辦?」
李彥連忙說道:「多謝蕭大人,一切但憑蕭大人做主,草民聽命。」
蕭顯點點頭:「那好,你把曲轅犁的圖紙畫好交給本官。你的木匠鋪照樣製作,但是不許掙錢,必須成本價出售。」
「多謝大人」李彥恭敬的低頭回答:「我明天就會把圖紙交給大人。」
蕭顯又勉勵一番,無非是不要荒廢學業,這些奇淫技巧不是治國之道,有什麼困難可以去縣衙找他。然後帶著劉力一起返回縣城。
所有的村民全都恭送大人,這一來他們高興了,大喊蕭大人晴天大老爺。他們不用花那麼多錢就能得到犁杖。
因為以貢獻出去,當然也就沒什麼隱瞞的,關於給老牛穿鼻乣,以方便耕牛聽話,這些自有李福和李老漢他們交給這些村民。李彥的木匠鋪負責交給各處來學習的木匠鐵匠。
有這等好事,李家莊園的人,雖然還是不相信少爺的種糧之法,不過都很願意幫忙,那一塊地有人幫著耕種,不過是按著李彥說的方法種下的。李彥沒有種穀子,而是全部種的小麥。
小麥最多一畝地產一石多一點,還是最好的地,要是差一點也就是一石。按著後世計算,那就是每畝地只有一百二三十斤,要比谷黍產量低。一般不種小麥,只是輪作的時候沒辦法。
小麥成熟期短,所以李彥決定種植小麥,為的是見到效果,能大面積推廣。
既然地里的事有人幫著干,李彥當然不會再去管。木匠鋪也沒什麼事,就是做曲轅犁,只是周邊的鄉村就夠忙活一陣的,何況還有遠距離的人前來。
李彥回到家,趕緊用鵝翎做成的筆畫出圖紙,這可是用細筆畫出的圖紙。想到這時候沒人明白阿拉伯數字,李彥只好採用這時候的數字。
本來想公開這種數字,可是想了再三,還是沒敢。畢竟自己只有六歲,要是表現的太逆天,是讓人懷疑。發明一點東西,還能說自己聰明,要是創造數字,就說不過去了,還是等到自己大一些再說吧。
僅僅過去一天時間,佐使劉力就再次前來。他是來取圖紙的,同時帶來了五十貫錢,交給李彥。
雖然還是不知道市場比價,但已經知道這是很大一筆錢。按著窮人家的標準,一般有十貫錢就能生活一年時間,這可是五十貫。
李岩是不會吃虧的,他故意推脫就是要好處。讓他一分不掙怎麼可能?利益最大化是後世的名言。他故意說是欠債一百貫,就是這個意思。曲轅犁雖然要複雜一些,可也沒多少技術含量,仿造是很容易的。蕭顯還是很不錯的一個人,只是想討好皇上。自己得到五十貫,也就知足了,最低夠自己生活兩年的。
得到圖紙,蕭顯立即寫好奏摺,派人送往京城。皇上雖然弄得天下大亂,但皇上雄才偉略,這樣於國有利的事,還是能看出來的。自己今年的政績就沒問體了,五十貫給自己買個前程也不錯。
楊氏接過兒子給她的錢,既高興,又擔心,逼著李彥什麼都不能幹,一定要讀書。
李彥只好當起了大隋朝的宅男。再說他要好好想想,終於知道,家裡這是商州的洛南縣,地處長安和洛陽中間,將是戰爭的重災區。自己怎麼才能保住家業不受損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