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從軍(2)
朱棣面沉如水,卻笑道:「大丈夫安能以貌取人!呂將軍習慣戴面具,本王不欲勉強。如今六王鳳陽治兵,分得軍士不是新兵便是體弱之人,三月後大比,不知呂將軍可有計謀為本王分憂?」
「呂西得候爺令相助燕王,有一個條件,不知王爺……」
「旦說無妨!」
錦曦刻意無視尹白衣探尋的眼色,鼓足勇氣道:「治軍有三策,一策為得其心。古有云: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三千軍士著先得歸心抱團。二策為知己知彼,孫子《謀攻篇》中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王爺若想在六王中勝出,就必須要知道其他王爺手中軍士及練兵的情況。然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防範我方軍情被刺探。兵因敵而制勝就是這重道理。三策為正軍紀,所謂用兵之法,教戒為先,軍紀不明,難以服眾。」
朱棣眼中露出驚奇,白衣凝視著錦曦眉頭一皺看向了朱棣。
兩人目光一碰都覺得這位虎翼將軍肚中還有點東西。朱棣笑著拱手請教:「呂將軍的條件是什麼?」
「如果王爺請我治軍,首先,當眾拜帥授印!其次,若王爺不遵軍紀,同樣軍法行事。」錦曦大膽的道出。一句話要了燕王的兵權,想想讓他三拜請將,日後……錦曦嘴邊掠過得意的笑容。
朱棣沉著臉盯著錦曦,覺得她的眼睛賊亮。他素有容人的肚量,嘴角一彎:「要本王當眾拜授印並無不可,本王理當身先士卒,以正軍風軍紀,只不過……三月後若不能勝出,呂將軍對本王如何交待?」
話鋒一轉,把難題扔給了錦曦,意思是我做到這份上了,你若不能取勝,總要給本王一個交待。
錦曦泰然自若:「若是王爺應允之事做到,而呂西不能勝出,願受一百軍棍。」
朱棣搖了搖頭:「這倒不用,若呂將軍敗了,自當回歸湯候爺本部,勝了便於本王賬下聽令!」如果這個呂西只是紙上談兵,回到湯和帳下,湯和自然沒面子會處置於她,若是勝了,自己手下又多一得力大將,何樂而不為。
「好,呂西這便與王爺同立軍令狀!」錦曦賊笑,想起燕十七的話,敗了就三十六計走為上。她險些笑出聲來。
兩人在軍令狀上畫押時,朱棣嗅到一絲若有若無的幽香,愣了愣,香味又沒了。他搖了搖頭,只道自己感覺錯了。
呂西告退後,朱棣看著墨汁淋漓的軍令狀,總覺得有些不妥。
「王爺,白衣這就遣人去湯候爺處打探。」尹白衣微笑。
「白衣,其實呂西說的三策你也明白的,不是么?」朱棣淡淡的說道,迴轉身眼神銳利的看著白衣,「你只是對讓本王親自做表率猶豫不決,所以躊躇?」
「王爺,其實您也早想到了,不過,呂西來得正是時候,讓他做,比王爺自己做好。」尹白衣沒有否認。
「去吧,早些探明回報,還有……快兩月了,十七沒有消息傳來。」朱棣也沒有回應白衣的話,眉心聚集一抹焦慮。
「白衣明白,王爺請放心,若是十七……白衣知道該怎麼做。」
朱棣負手靜靜的思索,白衣如果不是忠心耿耿,他沒準兒會殺了他。三千軍士對他而言治軍不是難事。難的是如果得勝,又不讓自己鋒芒太過。有了呂西這隻出頭鳥……朱棣鳳目中閃過意味深長的神色。
隨即眉宇間又籠上愁思。父皇加強各王府親衛,燕王府親衛已達三千六百人。此時又分令六王鳳陽治軍,明擺著是要自己的兒子分掉開國諸將手中兵權,用自家人守衛江山。想起和太子爭娶錦曦之事,將來就算遠在封地,太子登極,他不會報復奪妻之恨?自己承諾安守本分,可是帝王心意難測……還有個李景隆,深藏不露,他又相幫哪方呢?朱棣想起太子譏諷母妃,目中湧出恨意。
父皇一直寵他,只因太子居長,便把江山給了他。六王治軍均野心勃勃,爭相想在父皇面前邀寵。事情明擺著,諸王分治一方,是否心中都服太子就說不準了,若此次得勝,朝中分權一事便佔起手,將來的事,誰也說不清楚,只能把能爭的兵權奪在手中方能安心。
就算避安封地,也絕不任人宰割!他一拳狠狠擊在書案上,下定了決心。
本書由瀟湘小說原創網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