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易中天中華史:國家> 第1章 國家與人

第1章 國家與人

  三皇創造了氏族和部落,

  五帝把部落變成部落聯盟,

  然後夏廢禪讓,把部落聯盟變成了國家。


  而國家一旦誕生,人類就進入了文明時代。


  上帝敲了回車鍵


  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爾(Ussher)的愛爾蘭大主教經過精心研究和精密計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創造世界的時間——耶穌誕生前4004年。如果你有興趣,他還會樂意告訴你,具體的日子是1月28日,星期五;或者10月23日,星期天,上午九點。[1]

  阿歇爾的日期很有意思。因為考古學的發現證明,人類最早的文明誕生於公元前3500年到前3000年之間。也就是說,如果阿歇爾計算準確無誤,那麼,從人類的誕生到文明的誕生,就只有短短五百年。


  這當然並不可能。


  文明是人類自己上演的節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戲很長。


  歷史學家給出了另一張時間表:440萬年前,南方古猿;380萬年前,早期猿人;180萬年前,晚期猿人;30萬年前,早期智人;5萬年前,晚期智人,人類正式誕生。遺憾的是,由於缺乏化石的證據,我們還不能從中找到夏娃在伊甸園大造其反,用無花果葉發明人類第一條三角褲的確切時間。


  但後面的故事是清楚的,它可以概括為以下表格:

  時代 社會組織 文化標誌 代表人物 形象表現 古史分期

  點 原始群 裸體直立 夏娃 —— ——


  面 氏族 生殖崇拜 母系氏族女媧 魚、蛙、月亮 三皇

  面 氏族 生殖崇拜 父系氏族伏羲 鳥、蛇、太陽


  片 部落 圖騰崇拜 早期部落炎帝 牛 三皇

  片 部落 圖騰崇拜 晚期部落黃帝 熊(或其他) 五帝

  圈 部落聯盟 —— 早期堯 —— 五帝

  圈 部落聯盟 —— 中期舜 —— 五帝

  圈 部落聯盟 —— 晚期禹 —— ——


  國 部落國家 祖宗崇拜 夏啟 —— ——


  是的,正如第一卷所述,夏娃造反之後是女媧登壇,創造了氏族社會和生殖崇拜;然後是伏羲設局,把氏族從母系變成父系;然後是炎帝東征,把氏族變成部落,生殖崇拜變成圖騰崇拜。女媧、伏羲、炎帝,就是所謂「三皇」。


  然後是「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五帝的歷史使命,是把部落變成部落聯盟。最後是啟廢禪讓,把部落聯盟變成了部落國家。


  顯然,時間很長的史前史,軌跡簡單,線索清晰。社會組織,依次是原始群、氏族、部落、部落聯盟、部落國家;文化程度,則依次是點、面、片、圈、國。最原始的文化,是分散在世界各地自生自滅的。這就是「文化點」。如果這種文化能夠存活並得到發展,它就會壯大,變成「文化面」。不同的文化面,由於自身的裂變和擴散,以及相互的影響和交融,就會連成「文化片」。不同的文化片,由於遷徙、聯合、兼并甚至戰爭,則會形成「文化圈」。這個時候,離國家就不遠了;而國家一旦誕生,人類就進入了文明時代。


  文明是先後發生的。在非洲北部尼羅河流域和亞洲西南兩河流域,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一馬當先。美索不達米亞是希臘語,意思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之間」。之後,在中國的黃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南歐的愛琴海區域,華夏文明、印度河文明(哈巴拉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米諾斯文明)也相繼發生,時間都在距今兩三千年前。[2]

  這就是人類的五大古老文明。[3]

  五大文明形態不同,風格各異。克里特(米諾斯)的女神崇拜,在我們看來就匪夷所思;古埃及的金字塔,跟巴比倫的通天塔也兩回事。唯一的相同,是都要建國。包括後起之秀波斯、希臘、羅馬,也如此。比如波斯王國就產生於農業部落和游牧部落的聯盟,第一任國王居魯士也原本是大酋長。


  奇怪!為什麼部落一旦成熟強大,上帝就要敲回車鍵呢?

  阿歇爾大主教當然不管這事,但倫勃朗的一句話也許能給我們啟示。倫勃朗是17世紀尼德蘭(荷蘭)大師級的畫家,做他的學生每年要交100荷蘭盾,相當於當時中國的十二兩紋銀。[4]

  可是,就在阿歇爾宣布其神學研究成果的十幾年前,倫勃朗的畫室出了緋聞。他的一個學生在單獨畫人體寫生時,居然把自己脫得跟女模特一樣。對此,那位學生的辯解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成了亞當和夏娃。倫勃朗則用手杖敲著牆說:既然如此,你們就得離開伊甸園![5]

  這一對寶貝兒只好穿起衣服走人,十二兩銀子也打了水漂。


  從氏族、部落到國家,莫非也是如此?

  或者說,世界各民族相繼告別原始時代的伊甸園,是因為像倫勃朗的學生一樣犯了錯誤嗎?


  顯然不是。


  沒有後悔葯


  部落變成國家,並非因為緋聞。人類發明國家,更不是為了尋歡作樂。但這事卻被認為與「逐出樂園」無異,不管那伊甸園是耶和華的,還是倫勃朗的。反正,進入國家時代,好日子就算過完,這是很多人的共識。


  比如希臘和羅馬的兩位詩人。


  古希臘的那位詩人叫赫西俄德,古羅馬的叫奧維德。他們的共同觀點,是都認為自己生活在黑鐵時代。之前,則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黃金時代最好,人類美好高貴,社會公正和平。白銀時代馬馬虎虎,但不再天真無邪。青銅時代戰火連天,但信仰和神性猶在。黑鐵時代就一塌糊塗,人類變得貪婪殘忍,互不信任,互不相容,沒有信仰,也不再有真理、謙遜和忠誠。[6]

  當然,兩位詩人略有不同。在希臘詩人那裡,青銅時代之後,黑鐵時代之前,還有英雄時代。英雄時代比青銅時代好,人類與半神和英雄一起生活。可惜,英雄們被捲入底比斯戰爭和特洛伊戰爭,從此萬劫不復。


  這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類似的說法,我們民族也有。比如希臘、羅馬的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在儒家那裡就叫「大同」。大同之世的特點是「天下為公」。財產是公產,權力是公器,首領是選舉出來的公務員,族民也都一心為公,因此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天下太平。


  希臘、羅馬的青銅時代,儒家叫「小康」。小康之世的特點是「天下為家」,財產私有,權力世襲,戰爭不可避免,道德禮儀和聖人英主也應運而生,有點像希臘的英雄時代。[7]

  至於黑鐵時代,恐怕是只能叫「亂世」的。


  大同、小康、亂世,就是儒家那裡的歷史三階段。堯舜是大同,夏商周是小康,春秋戰國是亂世。


  對應這歷史三階段的,是三種指導思想和政治哲學:大同講帝道,小康講王道,亂世講霸道。先秦諸子中,主張霸道的是法家,主張帝道的是墨家,儒家則主張王道。因為大同已不可能,亂世又不正常,因此應該「尊王道,行仁政,奔小康」,構建和諧社會。這恐怕也是一種中庸之道。


  但這只是一家之言,諸子則另有說法。


  比如莊子是只認羲皇之世的,墨子也只認大禹之世。其實就連孔子,也推崇堯舜之世。只不過他老人家比較現實,認為能夠回到東周就算不錯,實際上是退而求其次。


  這樣看,我們也是四階段。比如女媧到伏羲,便可以叫黃金時代;炎黃到堯舜,是白銀時代;夏商周,是青銅時代;春秋戰國,則無疑是黑鐵時代。對於前三段,諸家有爭議。對於后一條,除法家外,無分歧。


  如此說來,人類一旦建立國家,豈非就每下愈況,等於踏上了不歸之路?

  當然不是,也沒有後悔葯可吃。


  事實上,氏族部落時代,並非莊子和希臘、羅馬這些詩人哲學家們說的那麼美好。夜不閉戶?那是沒東西可偷。炎黃與蚩尤的戰爭,則跟後世一樣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更重要的是,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國家,或沒能建立自己的國家,她的歷史就會一直停留在史前時代,比如某些印第安人。相反,只要建立過國家,哪怕後來失去,也會有自己的文明,比如猶太。


  國家,是文明與史前的分水嶺。


  難怪孔子不但不否定小康,還要對小康生活推崇備至,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了。[8]

  問題是,為什麼只有建立了國家,才算進入文明時代?國家對人究竟有什麼意義?人,真的是必須發明國家並生活在其中的動物嗎?如果是,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感嘆今不如昔,懷念氏族和部落時代?

  國家的邏輯,究竟在哪裡?

  分道揚鑣

  荀子說,在人。


  眾所周知,荀子是從儒家到法家的中轉站。所以他跟法家一樣,既肯定國家,又肯定君主。為什麼要肯定?為了生存。荀子說,可憐兮兮的人,力氣不如牛,速度不如馬,生存能力其實是很差的。然而牛馬卻為人所用,原因就在人能組成族群。因此,族群如果解體,人就牛馬不如。[9]

  這就一要有道德,二要有君主,三要有國家。


  做得到嗎?做得到。


  在荀子看來,人與動物的區別,並不僅僅就在兩腿直立遍體裸露(二足而無毛),而在於有道德。荀子說,水火有物質無生命,草木有生命無感知,禽獸有感知無道德;唯獨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這才最為高貴。[10]

  所以,人能夠發明國家,這是最強大的族群;也能夠發明君主,這是最合適的領導。至於道德,則是最理想的組織力量。有道德,人就是萬物之靈,就能結成群體並依靠群體的力量來生存。他也就有家有國,有安身立命之本。[11]

  君主是核心,道德是力量,國家是歸宿。


  國家與人,就這樣焊在一起。


  這跟西方不太一樣。


  西方人也要國家,卻未必一定要君主。古希臘的城邦是沒有君主的。羅馬人,從他們趕走最後一任部落王,到產生第一位君主奧古斯都屋大維,中間竟隔了近五百年,而且那皇帝還要自稱「第一公民」。[12]

  近現代的西方人就更是出格。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居然寧肯要三個鬱金香球莖,也不肯要一個國王。獨立戰爭后的美利堅人,則不但不要國王,就連統一的國家都不想要。實在拖不下去,才勉勉強強開了一個制憲會議,再磨磨蹭蹭地選出第一屆聯邦政府和總統。


  可見,西方人對待君主的態度,是可以要,也可以不要;有的要,有的不要;有時要,有時不要。不像我們,自從有國家就有君主,只不過秦漢以前封土建國,秦漢以後天下一統,但都是君主制。直到辛亥革命前,還有立憲派主張保留一個皇帝,哪怕形同虛設,只是橡皮圖章。


  西方人也不認為國家跟道德有什麼關係,在他們那裡道德是歸宗教和上帝管的。國家需要的是法,社會需要的才是德。所以,他們的國家可以有多種模式。直接民主、寡頭政治、政教合一、君主立憲、聯邦邦聯、稱王稱帝,不但一一試來,而且并行不悖,愛怎樣就怎樣,喜歡誰便是誰。


  顯然,當世界各民族開始建立國家時,他們就站在了文明的大門前,也站在了歷史的岔路口。


  之後,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很難說誰有道理誰沒有。實際上,西方人也經歷了君主制時代,而且至今還有名義上的王國。同樣,荀子不厭其煩地解釋「為什麼要有國家和君主」,則說明它在當時其實已經成了「問題」,而且事情也並不像荀子講的那麼簡單。比方說,氏族和部落也是群體,為什麼非得變成國家?

  何況世界各國的誕生原因、存在方式和發展道路也大不相同。有君主的,也有民主的;有獨立的,也有附庸的;有分出去的,也有合起來的;有打出來的,也有談出來的。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道路的選擇不會無緣無故,沒有誰會拿自己的命運開玩笑。


  與其論是非,不如找原因。


  那就先看人家。


  小人之邦

  如果孔子穿越到美國,一定會大搖其頭。


  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國家!這個國家並不以德治國,而是以法。最權威的機構和人,居然是法院和法官。尤其是最高法院,竟有不容置疑的解釋權,豈非咄咄怪事?


  法院倒也罷了,堯舜也有司法部長皋陶嘛!但律師是什麼,陪審團又是什麼?一個人有罪還是無罪,怎麼能由這些胸無點墨的庶人說了算,皋陶大人反倒要聽他們的?


  議會和議員也不可思議。當然,堯舜那會兒,也有部落酋長和氏族族長的聯席會議;周代則會邀請社會賢達共商國是,叫「鄉飲酒禮」。但堯舜和三代都沒有政黨,更沒有兩黨或多黨。兩黨制是什麼玩意?君子不黨,他們卻竟然鼓勵黨爭,還為這黨爭花掉那麼多的錢,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許,只有聯邦制能讓他略感欣慰,因為有點像東周。


  的確,組成美利堅合眾國那些State,原本是應該翻譯為「邦」而不是「州」的。建國之初的十三個邦,早就有著自己的憲法、法律和民選政府,各自為政自負盈虧,頗有些像諸侯列國。它們共有的那個總統,豈非「天下共主」?

  可惜這總統卻一點尊榮都沒有。國會可以彈劾,媒體可以批評,民眾可以拿他開涮,他反倒要為什麼「拉鏈門」之類的破事反覆道歉,哪像天子?

  文化藝術也不像話。電影院里,電視機上,還有酒吧和百老匯,要麼怪力亂神,要麼靡靡之音,要麼群魔亂舞,很黃很暴力,這不是「鄭聲之亂雅樂」嗎?


  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民眾居然肆無忌憚地批評和嘲諷總統,還可以上街遊行示威。警察不但不管,反倒提供保護,這不是「無君無父,犯上作亂」嗎?


  那麼,古代希臘又如何?


  更成問題。


  在愛琴海和地中海環抱的那片貧瘠的土地上,星羅棋布地林立著被稱為「城邦」的國家。這雖然也有點像東周列國,卻居然沒有一個天子,也不分公侯伯子男。城邦與城邦,是完全平等的。哪怕一個城邦從另一個城邦分出去,一旦分家就平起平坐,各行其是,甚至反目為仇。


  城邦的政治事務,則交給石匠、鐵匠、皮匠、商人、小販以及遊手好閒的公子哥兒去擺弄。他們不但有權說三道四,投票表決,不肯參政議政的反倒還要罰款。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制度?照此制度建立的,會是東周嗎?


  當然不是。比如雅典城邦的政府,是從十個區年滿三十的男性公民當中,各自抽籤產生五十個人,再組成五百人的會議,任期一年。五百人會議的常設機構是五十人團,由五百人會議成員分組輪流坐莊,任期一個月。五十人團又抽籤產生一名主席主持工作,這樣的主席哪一點像國君?


  無君臣,亦無父子。古希臘神話中,天神烏拉諾斯被自己的兒子克洛諾斯打成殘疾失去王位;克洛諾斯則又被自己的兒子宙斯推翻打入地獄。宙斯自己也被子女們覬覦,靠普羅米修斯幫忙才得以倖免。這些故事都被希臘人口口相傳津津樂道,真可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更可惡的,是這些制度的設計充斥著私心。


  私心和私利是聯繫在一起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私利,也有每個人的私心。這在西方人看來極為神聖。為了保證自己的私利不被侵犯,私心得到滿足,希臘人的辦法是決策機關人數眾多,任期短暫,輪換快速,任何人想以權謀私都不容易。美國人的辦法則是各利益集團選出自己的代表,然後到議會去討價還價,你方唱罷我登場。


  這,難道還不是「小人」?

  然而這些小人,包括被彈劾的總統,被嘲笑的政客,被送上法庭的犯罪嫌疑人,都只會認為自己的敵人不對,不會認為國家的制度不對。哪怕孔夫子苦口婆心勸其仿效東周,他們也會溫和而堅定地說:對不起,No!


  此中奧秘,不可不察。


  公民與臣民


  孔子眼中的「小人」,在西方叫做「公民」。


  公民是古代希臘人發明的詞,叫波里德斯(Polites),意思是「城邦的人」。這就像周代的「國人」,是指「國都里的人」。[13]

  不過在古希臘,並非所有在城邦里生活的都叫公民。奴隸就不是,外邦人也不是。而且就算同為公民,權利也不一樣。權利最完整的,僅限於公民中的成年男子,叫「全權公民」。他們才是城邦真正的主人,以及城邦政權的授權人。


  全權公民加上婦女兒童,就叫「自由公民」。外來移民和被解放的奴隸,則叫「被保護民」。被保護民和自由公民中的婦女兒童,都沒有參政、議政、執政的權利。


  顯然,這是一種少數人才能享受的民主。


  限制人數是必然的。因為但凡公民,就有權利和義務。


  這是公民最重要的特徵。而且有權利,比盡義務更重要。有權利,就什麼都有;沒權利,什麼都談不上。何況一旦享有權利,就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非常自由。


  這種資格和待遇,城邦豈肯輕易授人?


  成為希臘公民的首要條件是人身自由,後來的羅馬也一樣。實際上,公民的公,不是公有,而是公共。希臘公民和羅馬公民的財產,全都歸個人所有,是完全徹底的私有制。而且唯其私有,才能公共。因為自己有私產,就不必從屬和依附於任何團體、組織、機構和個人,當然自由。


  公民,就是「自由的人」。


  臣民則大不一樣。


  什麼是臣?奴隸,包括戰俘和罪人。


  奴隸的主要來源是戰俘。戰俘最早被殺,後來則「男人為臣,女人為妾」。他們脖子上拴著繩子,被主人像牲口一樣牽來牽去。個別有技藝的待遇略高,比如跳舞的「舞臣」。也有極個別的成為牢頭獄霸小頭目,幫奴隸主管理奴隸,比如管農業奴隸的「臣」(讀如級),管畜牧奴隸的「牧臣」。[14]

  這些奴隸中的小頭目,很有可能是戰敗族群的族長或酋長。他們就是最早的「臣僚」。君臣的臣,就從這裡演變過來。說白了,其實是貴族和官員在君主面前以奴隸自居,就像清代的滿族王公見了皇帝自稱「奴才」。


  同樣,民也不是好詞,至少不是尊稱。


  實際上,古書中的民,往往被解釋為冥、暝、盲、氓。這大約因為最早的民都是戰俘和奴隸,有的還要被刺瞎眼睛。比如黎民,就是戰敗的九黎族;畜民,就是被商人統治的老奴隸;頑民,則是被周人打敗又冥頑不化的殷商貴族。既然戰敗,自然是「民」。人,才是勝利者和統治者。


  顯然,在上古時期,人和民也不平等。最高級的是「大人」,其次是「小人」,最低級的是「萬民」。


  後來,奴隸變成平民,也還是被統治者。所謂蟻民、草民、小民、賤民、刁民、屁民,包括順民和良民,都明顯帶有輕蔑和歧視之意。總之,秦漢以前,人比民貴;秦漢以後,官比民高。孟子能說「民為貴」,實在相當了不起!

  臣民,就是「臣服的人」。


  公民自由平等,臣民服從依附。所以,臣民的國家必是君主制,公民則喜歡民主共和。國家模式和政治體制,其實都是人自己的創造和選擇。


  國家與人的關係,也許就在這裡。


  中華的惆悵


  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國。


  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模式和樣式、制度和尺度,都是由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和國民來決定的。強大的國民喜歡弱小的政府,自由的國民欣賞鬆散的制度,愚昧的國民盼望英明的領導,軟弱的國民依靠強權的統治。因此恩格斯說,如果某個國家的政府是惡劣的,而且儘管惡劣卻仍將存在,那就可以用該國國民相應的惡劣來解釋。[15]

  但,這裡面有問題。


  眾所周知,人類最早的國家,大多是君主制,少數是共和制,極個別是民主制。西學東漸前的中國人,更一直認為君主制天經地義,別無選擇,反對派一個都沒有。如此說來,難道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不要自由,想做奴隸的?

  當然不會。


  這就必有原因,必有道理。


  什麼原因?什麼道理?

  天下必須有序,群龍不能無首。


  沒錯,中國原本就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如果再攤上洪水泛濫、外敵入侵,就更需要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需要號召力和凝聚力,至少得有萬眾一心的象徵。這個功能,在那時不可能由別人來承擔。為此,人民只能做出犧牲和讓步,對高舉旗幟的君主俯首稱臣。


  這,大約是法家以外思想家們的想法。[16]

  因此,除法家外,其他各家對君主制度和君主權力,都是「有條件的維護,有保留的贊同」。比如儒墨道三家都認為,君主可以有,但得是聖人,至少要合格。孟子甚至認為,君主如果不合格,就應該下台。又比如,三家都認為,君臣之間不能是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孔子就說君對臣要彬彬有禮,孟子更認為君若「目中無人」,臣可「視如寇讎」。如果那君主太不像話,人民還可以發動革命殺了他。這能說是「想做奴隸,不要自由」嗎?


  君主制,並不等於奴隸制。


  獨立、自由、平等,畢竟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不會有哪個民族是例外。


  只不過,歷史會有不同的嘗試和選擇。


  可惜,儒墨道三家主張的條件和保留,離民主或憲政還有十萬八千里,實行起來也有諸多問題。比如什麼叫「聖人」,三家就說法不一。儒家講「仁民愛物」,墨家講「明察秋毫」,道家講「清靜無為」,請問以誰為準?


  還有,君主如果不合格,怎樣請他下台?有辦法嗎?有法律嗎?有制度嗎?有程序嗎?沒有。


  那就只有一廂情願,以及惆悵。


  中華民族的國家史和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斷追求獨立、自由、平等,又屢屢求之不得、得而復失的「惆悵史」。


  是的,正如希臘實行過「直接民主」,我們也試行過「直接君主」;羅馬實現了「以法治國」,我們也探索了「以禮治國」。我們甚至設計了種種方案,希望能夠做到「君權與民權並重」。最起碼,也不能生靈塗炭,民怨沸騰。


  然而曾幾何時,這些都成為泡影。分權變成了集權,集權變成了專制,專制變成了獨裁。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每下愈況。改朝換代一次,起死回生一次,也腐敗潰爛一次。最後,不得不拜西方列強為先生。


  其實「先生們」又何嘗一帆風順?希臘城邦,孤帆遠影;羅馬共和,日落西山;民主進程,一波三折;自由之路,險象環生。宗教裁判所就不說了,十字軍東征也不說了。單是二十世紀,世界大戰就打了兩次。


  文明的步伐,總難免一腳深一腳淺;國家的意義,誰都不可能一夜看清。唯獨需要國家,古今中外一樣,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臣民還是公民。


  那麼,國家的秘密又在哪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