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滅明> 第1185章 建設遼寧

第1185章 建設遼寧

  午膳之後,李自成便打算召見龔鼎孳,讓他儘快規劃市坊,給牛羊貿易和藥材交易留下場所,並逐漸讓有條件的商戶入駐。


  為了發展貿易,瀋陽府必須設置工商管易部門,規範貿易市場,保護牧民和葯農的利益,防止出現「市霸」、「牛霸」、「葯霸」。


  要保障關外與關內貿易順利進行,修築水泥大道是必然的了,有了水泥大道,一年四季,貿易都是暢通的,否則,一旦天降大雪,貿易道路就會中斷。


  如果自行車能廣泛使用,有了大道,將來在非大雪天,關內的商人可以騎車出關,加快流通的速度……


  李自成早有修築道路的打算,當時是為了軍事,有了大道,軍隊調動起來方便,現在要修築大道,卻是為了經濟的發展。


  從長遠看,經濟和發展更為重要。


  修築大道,勢在必行,現在瀋陽的府庫內,還存著一千五百萬兩金銀,遼寧不差錢!

  李自成思索,遼寧省歸屬華夏,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從滿清搜出的這些金銀,不用運回京師,就做為遼寧乃至整個東北的發展資金,至少大部分資金,必須留下來。


  這樣也好,華夏按照原先的方式繼續發展,而遼寧省和整個東北,因為這筆資金,可以為華夏增加一個漢化、成熟的市場。


  還有,遼寧的百姓,一直被滿人當作包衣奴才,現在華夏的天命軍來了,百姓的人性、人心需要得到矯正,新式教育的推廣,是醫治百姓心靈最好的良藥。


  華夏朝廷要讓遼寧的百姓明白:過去的已經過去,留在遼東的漢人,和關內的漢人一樣,都是華夏的子民,應該以華夏為榮!

  想到這兒,李自成將羅秀娟抱起來旋了一圈,又在她的額頭上親了一口,「娟兒,朕思索了數日的難題,被你一句話提醒了,遼寧的發展問題,朕已經有了思路!」


  「皇上……」羅秀娟小臉通紅,卻是興奮得大叫。


  哲哲含笑道:「皇上,娟兒還是孩子,不要慣壞了她……據說,漢人的後宮不得干涉朝政……」


  羅秀娟白了她娘一眼,「額娘,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李自成拍拍羅秀娟的頭頂,「是呀,娟兒已經不是孩子了,是大人,奧,是女人,她的這個想法,可是幫了朕的大忙……」


  李自成當即給京師去信,信件的內容主要有三項:其一,讓朝廷先在北方數省廣泛宣傳,吸引商家來瀋陽購買牛羊、藥材;其二,給遼寧省派出一定數量的教員,遼寧省將納入新式教育推廣省份;其三,將第二路橋公司調往遼寧,開始大規模修路。


  他想到梁文成疑慮的眼神,便在信件的最後告訴他,這次建設遼寧省,不需要朝廷的一分銀子,只需要朝廷在政策上提供支持。


  考慮到知府龔鼎孳白日不在城內,李自成決定,晚膳之後,在鳳凰樓召見洪承疇和龔鼎孳,商討瀋陽,乃至整個遼寧省的穩定和發展大計。


  李自成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將遼寧省的發展大計初步完善,天黑之後,來到鳳凰樓。


  洪承疇和龔鼎孳已經在等候了,「臣等見過皇上!」


  李自成擺擺手,讓二人落座,「朕不會長時間留在遼寧,這次召見兩位愛卿,就是與兩位愛卿商討遼寧省的發展大計!」


  洪承疇與龔鼎孳對視一眼,道:「臣等恭聽皇上的教誨!」


  李自成淡淡一笑,「你們二人,都是遼寧省的重要官員,你們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洪承疇遲疑了片刻,方道:「臣正在督促各府的知府,加快登記本地的百姓,並且根據百姓的聚集地,加快立縣。」


  龔鼎孳也道:「是呀,臣正在加快人口登記、牧場和耕地的分發,到今日為止,瀋陽地界,大約完成了一半……」


  「兩位愛卿做得不錯,登記百姓、劃分土地、開府立縣,是掌控遼寧省的基礎,不用急,儘可能完善,」李自成道:「等完成這些,遼寧省各府縣穩定了,才能談到發展,增加賦稅收入。」


  「皇上說得是,」洪承疇道:「可是說到發展……」


  李自成點點頭,「遼寧的百姓,剛剛從滿清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平日要加強宣傳,讓百姓認識到滿清的落後、暴虐和對百姓的漠視,以及華夏朝廷關心百姓,保障百姓的基本供給,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地耕』、『有房住』!」


  「臣遵旨!」


  「當然,管理一省之地,絕對不是喊口號,要讓百姓切身體會到,回歸華夏之後,他們的利益得到保障,他們的生活正變得更好……」


  「皇上……」


  「這就是朕推行的『富民政策』,青海、甘肅、京師、江南等地,早已在執行『富民政策』,」李自成道:「遼寧雖然遠在關外,但屬地上都是漢人,不用擔心出現反覆,遼寧回歸華夏,百姓獲得解放,民族情緒高漲,正是實行富民政策的最好時機。」


  「皇上說得是!」洪承疇心中沒底,他並不清楚皇上「富民政策」的主要內容,以及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所謂的『富民政策』,就是用一切可能、合法的措施,保障百姓在豐衣足食的前提下,一步步富裕起來,手中存有餘錢,可以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李自成道:「蘭州、京師、江南,都是採用發展工業的方式,但是,現在的遼寧,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朕打算根據遼寧省的實際情況,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


  「臣等洗耳恭聽!」


  「要促進遼寧省的發展,讓百姓富裕起來,必須堅持貿易、教育、道路建設三管齊下!」李自成將一下午整理出的發展思路,詳細說了一遍,「兩位愛卿,你們可明白朕的意思?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趁著朕在瀋陽的機會,不妨將心中的疑問說出來,朕也好當面解答。」


  「皇上,在瀋陽城內劃定區域,開設市坊,可以促進市坊的形成,讓百姓手中的財物,可以拿到市坊出售,」龔鼎孳道:「可是,這個教育,對富民有什麼作用?」


  「百姓受到教育,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出售的侍候,才會得到更多的報酬,」李自成見兩人大眼瞪小眼,知道他們沒有聽懂,遂道:「以軍事為例,這次北征,華夏的步兵,能完勝滿清的騎兵,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是呀……」


  「這主要得益於華夏列裝的火器,西寧步槍、山地炮,甚至包括火藥包、手雷,是這些新式火器,加上將士們勇往無前的犧牲精神,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滿清騎兵,」李自成道:「華夏為何能生產出這些火器,而滿清卻不能?」


  「臣有些明白了,」龔鼎孳道:「華夏的百姓掌握了技術,會製造這些火器,而滿清缺乏生產火器的技術……」


  「龔愛卿說的不錯,關鍵在於技術,」李自成笑道:「而技術的來源於何方?就是教育,來自學校中的教育。」


  「……」


  「哪怕是最普通、最貧困的百姓,一旦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就可以去工廠做工,獲得相應的報酬,」李自成道:「這種報酬,會大於從耕地上的生產所得,換句話說,百姓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將來就會獲得更多的報酬,實現『手中有餘財』……」


  「臣明白了!」


  「百姓掌握了技術,獲得更多的報酬,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李自成笑道:「百姓獲得的報酬越高,自身富裕起來不說,而國家則是可以增加稅收……」


  「增加稅收?」


  「百姓在工廠做工,生產貨物的工廠是需要向朝廷納稅的,這就是華夏的《工商稅》,」李自成笑道:「而且,百姓手中有了余錢,可以去市坊購買自己需要的貨物,而出售貨物的商家,是需要納稅的,貨物出售得越多,繳納的稅款也就越多,良性循環……」他心中明白,要想在半個時辰內將這些複雜經濟問題說清楚,基本上不可能的,「總之,你們記住,百姓手中有了余錢,朝廷才能徵收到更多的賦稅,『富民』就是『富國』……」


  洪承疇道:「百姓手中有錢,朝廷才能徵收更多的賦稅,像大明,為了增加賦稅,被迫向百姓增加賦稅,但百姓手中並無餘錢,被迫揭竿而起……」


  「洪愛卿的道理是對的,」李自成道:「所以,即便百姓手中有了余錢,朝廷也不會隨意增加稅率,相反,百姓手中的余錢在市坊流通的次數越多,朝廷的賦稅會自然增加……」


  洪承疇、龔鼎孳都是點頭,或許這些經濟問題他們不懂,但他們掌握一個原則:按照皇帝所說的去做,那就不會錯!

  李自成知道,要想讓官員們真正掌握這些複雜的經濟問題,還需要很長時間,甚至需要送他們去專門的高學接受培訓。


  現在最迫切的人物,是要他們執行,「兩位愛卿,還有什麼問題?」


  洪承疇遲疑著道:「皇上,在遼寧大規模修築道路,倒是一件好事,還能促進關內和關外的貿易,臣上次回京師的時候,曾經見過京師的水泥大道,平坦、寬闊,不懼雨水,臣舉雙手贊成,不過,臣聽說,這種道路,耗銀無數……」


  「洪愛卿的擔心銀子的問題?」李自成笑道:「瀋陽的府庫,不是有一千五百萬金銀嗎?」


  「啊……」洪承疇大驚,「皇上,這些銀子,都用來修路嗎……」


  「當然不能全部用來修築道路,不過,除了支付這次北征中賞銀、撫恤,很大一部分都會用在遼寧省的發展、建設上,當然,也包括遼寧以東、以北的府縣建設……」李自成笑道:「銀子雖多,也要精打細算,朕會讓漢陽部的人,參與監管各種建設,漢陽部的人,並不干涉建設本身的合理性,但他們會監管每一項開支的真實性……」


  「臣明白,臣絕不敢有負皇上所託。」洪承疇明白,這麼大數量的銀子,皇上如果放手不管,那才是怪事呢。


  李自成笑道:「好了,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整個遼寧省,需要在那些地方修築大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