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滅明> 第1095章 察漢浩特

第1095章 察漢浩特

  漢清部北方司不斷傳來訊息,滿清在漠南建立昭烏達盟的時候,為了防備蒙古人反抗,依據地域、習慣和傳統,將蒙古人分得支離破碎,大的部落,分為兩旗甚至是數旗,並劃定放牧的範圍,將一個個小部落圈禁起來。


  除了各部的頭人,普通的牧民一輩子也走不出自己的牧場。


  李自成看著面前的行軍地圖,心中倒是感激皇太極,滿清將蒙古各部拆分得支離破碎,正好給了華夏各個擊破的機會,特別是圈禁蒙古人的做法,對於華夏朝廷實施的畜牧、定居的國策,幾乎是一脈相承,他甚至懷疑,滿清還是不是游牧民族。


  李自成並不擔心軍事上的征伐,而是憂心於戰後的管理。


  在他的心中,興安都督府,甚至是未來的興安省,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除了已經成型的上谷府,還有正在征伐的饒樂府,將來還會將大興安嶺東西兩側,包括蒙古科爾沁部,一併囊括進去。


  當然,這是一個很遙遠的規劃,將伴隨著征服滿清的漫長過程。


  在設置興安都督府的時候,李自成的目光盯上南部,直到華夏的邊牆。


  這一片區域,不應該包含在饒樂府境內,華夏的河北省,承擔著護衛北京的重任,無論是為了歸化蒙古各部,還是保衛北京的安全,河北省的地界,都應該擴張至邊牆之外。


  其一,如果河北省擴張至邊牆之外,能加快漢、蒙民族之間的聯姻、融合,促進經濟、貿易的發展,有利於改善邊牆外百姓的生活水平,並最終加速蒙古人歸化為漢人。


  反之,如果河北省的邊境止於邊牆,漢人的思想,極有可能被禁錮在邊牆之內,他們就會輕視邊牆外落後的蒙古人。


  然而,漢民族的歷史上,邊牆外游牧民族加在漢民族頭上的災難,絕對能排上前三,以李自成的閱歷,他至少看到,邊牆外的游牧民族,兩次入主中原……


  現在有了徹底歸化游牧民族、將北方的大片土地納入華夏的機會,李自成自然不會放過,哪怕這個過程及其漫長,又充滿很多不確定性,甚至需要付出大量的銀子!

  其二,保衛北京,最好的方式,不是固守邊牆,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城牆、關隘,邊牆能保衛北京一時,卻不能永久,最近的大明時代,蒙古人、女真人就曾多次叩牆入侵。


  況且邊牆上有無數的關口,要駐守這些關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國家形成的負擔,遠遠超出想象。


  修築邊牆,實際上是漢人示弱的表現,在火器成為戰場主角之前,漢地的步兵,的確無法對抗游牧民族的騎兵,除非像大漢武帝時代那樣,依靠強大的國力,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搗毀沒有防守能力的游牧民族老巢……


  火器出現在戰場,為科技、經濟、文化更為發達的漢人,在與北方游牧民族的戰鬥中,尋找出一條全新的道路——以攻為守!

  大明的洪武帝、永樂帝已經嘗試過了,雖然不太成功,但畢竟開了好頭。


  要保衛北京,還有一種戰略上的措施,那就是徹底佔據北面的燕山山脈,然後依託燕山抵擋游牧民族,而不是依靠邊牆。


  邊牆基本上在燕山各山系的主脈以南,已經放棄了大半個燕山,如果依託燕山,則可以將游牧民族阻擋在燕山之外的平地山,或許漢人的步兵難以下山痛擊山下的游牧騎兵,但游牧騎兵也很難對山上的漢人發起進攻,地形、人口、武器上的差距,足夠將游牧騎兵限制在燕山之外。


  李自成用紅筆在邊牆外圈出一大片土地,現在不能確定地界,等將來派出文官時,讓他們根據山勢、河流等要素,再確定府縣之間的邊界。


  狼騎兵和第一營的騎兵,不斷傳回訊息,巴林左右旗、阿魯科爾沁旗、扎魯特部、翁牛特旗,滿清的昭烏達盟,只剩下最南面的奈曼旗、敖漢旗。


  李自成帶著親兵,跟在兩部騎兵身後,主要是設置府縣,安撫當地的牧民。


  大興安嶺是一座近似南北走向的山脈,南北長約兩千五百里,東西寬約五百里,一向橫亘在草原上,是草原騎兵難以逾越的天塹。


  在它的南面,便是漢民族賴以抵擋北方游牧民族的燕山山脈。


  燕山山脈呈東西走向,幾乎與大興安嶺形成一個倒立的「丁」。


  與倒立的「丁」字不同的是,兩座大型山脈之間有一個斷口,這個斷口處就是著名的西拉木倫河,西拉木倫河得到從北面的大興安嶺和南面的燕山得到淡水補給,河流極寬,兩岸土地肥沃,水草旺盛,歷來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西拉木倫河是西遼河的上游,大漢稱吐護真水,隋唐以後稱為潢水,是連接西面的蒙古高原和東面科爾沁草原最主要的通道,皇太極多次征伐漠南蒙古,騎兵都是沿著西拉木倫河西進。


  在西拉木倫河的上游,北岸有一條支流,叫查干木倫河,巴林右旗就駐紮在查干木倫河右岸的托缽山;南岸有一條支流叫少郎河,少郎河兩岸就是翁牛特旗的牧地,右岸中游有一個叫昭烏達的地方,既是翁牛特旗的核心地,也是滿清昭烏達盟所在地。


  李自成趕到托缽山,將巴林右旗整編為甘裳縣,托缽山並沒有改名,但西拉木倫河更名西遼河,查干木倫河更名巨流河。


  甘裳縣的丁口超過兩千人,屬於牧民比較集中的地方,李自成便將扎薩克多羅郡王色布騰更名為周武,任命為知縣。


  他親自渡過西遼河,來到少郎河右岸的昭烏達,發現這裡不過是一處小山坡,山坡上搭建一座高台,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也就放棄了在此立府的打算。


  昭烏達被更名為素絲,翁牛特部也被改編為素絲縣。


  隨後李自成再次渡過西遼河,預備將大興安嶺南麓的將巴林左旗、阿魯科爾沁旗、扎魯特部分別立為梅吉、星征、江渚三縣,但他趕到巴林左旗的時候,王俊卓派來的傳令兵告訴他: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一個叫罕蘇木的地方,找到了林丹汗曾經建立的都城——察漢浩特!

  李自成立即將扎薩克滿珠習禮歸化為漢人,賜名張尚禮,讓他出任梅吉知縣,巴林左旗的事,也是交給他,自己匆匆帶著親兵趕到阿魯科爾沁旗。


  在騎兵的指導下,李自成來到天山東河與黑爾河之間的罕蘇木,果然找到了察漢浩特的遺迹。


  不過,讓他失望的是,林丹汗的這座都城,已經殘破不堪,青石混著黃土的牆體,早已斑駁陸離,比他在米脂的老房還要破敗。


  李淑濟並不在察漢浩特出生的,甚至根本沒來過察漢浩特,只有李娜還有一絲印象,他嫁給林丹汗之後,曾經在此居住過一段時間,「皇上,『察漢浩特』是蒙古人的稱呼,據說當時的大明,稱之為『白城』!」


  「白城?」李自成舉目四看,根本看不到白色,難道是翻譯的問題?

  不過,林丹汗早已作古,察漢浩特已經失去了它原先的輝煌,唯一的意義,便是給後人留下一處遺迹。


  李自成一路走來,就是要抹去蒙古人生活過的痕迹。


  它自然不會留下察漢浩特讓蒙古人將來朝拜。


  李淑濟有些傷感,父汗母后都不在了,察漢浩特就是父汗留給自己唯一的思念吧?雖然這是第一次來到察漢浩特,畢竟是父汗留下的東西!

  她看著臉色平靜的李自成,道:「皇上要如何處置察漢浩特?」


  「華妃以為呢?」


  「能不能讓察漢浩特保留下來?」


  「保留下來?」李自成明白了李淑濟的心思,思索片刻,道:「華妃是說,將這堆亂石、浮土保留下來?任他日晒夜露、雨打風吹?」


  李淑濟悠悠嘆道:「這樣恐怕不能持久……」


  「是呀,要保留察漢浩特,就能出動人力修繕,銀子且不說,」李自成道:「不過,只要修繕,就會失去原先的味道,察漢浩特也就不是察漢浩特了!」


  「白城?」李娜輕輕念道:「皇上是要……」


  李自成暗道,李娜怎的明白朕的心思?

  如果需要,察漢浩特倒是可以修繕一番,但它已經不是林丹汗的察漢浩特了,而是漢人的白城,修繕后的白城,也不能荒廢著,就做為白城縣的縣衙……


  早知道林丹汗在此處留下一座都城,自己也不用花心思在《詩經》中尋找縣域的名稱了……


  只是這樣一來,對李淑濟是否太過殘忍?


  李淑濟似乎明白了李娜的意思,輕蹙眉心,遲疑片刻,面色忽地一松,搖了搖頭,道:「皇上,是妾身過於拘泥了,大汗已經不存在了,蒙古人很快也會不存在,留下汗城又有何用?皇上若是修繕這座白城,就讓他為漢人,為華夏,為皇上,發揮它的作用吧!」


  「華妃真是這麼想的?」


  李淑濟苦笑,「妾身原本……不過,木妃的話提醒了妾身,連妾身都是漢人了,留下蒙古人的汗城,又有何用?」


  「華妃能如此想,朕心甚慰!」李自成道:「朕雖然征服了不少部落,他們都歸化為漢人,但邊牆之外,至今尚無一座城池,朕打算將白城修復起來,做為白城縣的縣衙,林丹汗當年的心血,總算髮揮它應有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