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一番心意
多爾袞正猶豫不決的時候,隨行的寧完我告訴他,華夏初立,人心不附,如果大清的鐵騎及時出現在京師城下,華夏國一定驚慌失措,只要戰略得當,攻破京師的可能性極大。
洪承疇也是提出建議:其一,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可以從西面借道蒙古,避開山海關,從密雲、薊州一帶南下,直取京師;其二,大明滅亡,寧遠的吳三桂,已經成了孤軍、沒有主子的奴才,可著人去招降,如果吳三桂肯歸順大清,則大清從遼西的山海關南下,不僅可以得到一支完整的軍隊,還可以打通遼西的通道。
兩人的意見並沒有衝突,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多爾袞都採納了,但他曾數次招降過吳三桂,都被嚴辭拒絕,這次雖然派出招降的信使,但對於招降一事,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大軍還是西行,預備繞過醫巫閭山,向西面崇山峻岭的燕山主脈奔去。
吳三桂是兩日後接到多爾袞的書信,依著他的性子,看上一眼,然後扔了,連回信都不用,或者直接扔進廁所,理都不用理。
但這次不一樣,華夏的皇帝就在身邊,為避嫌疑,他在吳襄的勸說下,並沒有拆信,親自送往李自成的大帳。
李自成聽說吳三桂求見,還以為是軍事上的訊息,當吳三桂拿出多爾袞的書信時,他不禁愣住了:歷史還是如此地相似,多爾袞的勸降信還是到了!
還好,自己洞悉歷史,提早趕到山海關和寧遠。
吳三桂也沒有歸順滿清的意願,否則也不會將多爾袞的勸降信,原封不動地送到自己的面前……
多爾袞會在勸降信中給吳三桂允諾些什麼?是高官厚祿、王侯將相,還是錢財、美女?
先看看再說,這個時候,他沒有必要去猜多爾袞的心思!
李自成撕開封口,仔細一看,原先平靜的臉上,不覺起了微瀾,眉頭也不覺深鎖起來,思索片刻,將勸降信交給吳三桂,淡淡地道:「長伯也看看,這可是多爾袞寫給你的!」
吳三桂起身,雙手接過書信,只掃了一眼,額頭上不覺滲出汗珠,忙道:「皇上明鑒,臣絕對沒有與多爾袞私下會談的意思,多爾袞以前曾經委託臣的舅舅祖大壽來過勸降信,但每次都被臣罵個狗血噴頭……」
李自成擺擺手,打斷了吳三桂的表白,淡淡笑道:「朕明白,如果長伯不顧民族大義,寧遠、山海關早就落入韃子手中,」頓了一頓,又道:「所以多爾袞才會不斷加碼,這次竟然是『平西王』了,長伯可明白多爾袞的心思?」
「多爾袞不過是畫餅充饑……」吳三桂憤然道:「臣便是粉身碎骨,也不會投靠韃子,野豬一樣未開化的人,不知道舅舅是如何看上的……」
李自成思索了這麼久,心中已經有了主意,遂笑道:「長伯將如何處置這份勸降信?」
「臣根本沒打算回信……」
「如此一來,豈不辜負了多爾袞的一番心意?」
「皇上……」
李自成看著吳三桂的雙目,淡然笑道:「朕早就得到多爾袞要南下的訊息,只是不知道行軍路線,多爾袞的這份勸降信中,雖然沒有明說,難道長伯看不出他走哪條路?」
「多爾袞沒有勸降臣的把握,所以他不敢走山海關,必定是借道蒙古……」吳三桂吃了一驚,忙道:「皇上,我們將重兵布防在寧遠,但多爾袞卻是避開這條線,我們就是撤軍回防,也是來不及了……」
「是呀,韃子都是騎兵,我們就是追在後面,也只能吃到揚塵,」李自成笑道:「這就要靠長伯的了!」
「臣……多爾袞怎會聽從臣的調遣……」吳三桂忽地明白了,忙道:「皇上的意思,讓臣假意答應多爾袞的條件,將韃子的騎兵吸引過來?」
李自成點點頭,道:「也不用答應得太爽利,明明心中同意了,卻擔心多爾袞將來反悔,不兌現今日開出的優厚條件!」
「臣明白了,臣這就回去,立即給多爾袞回書!」
吳三桂告辭離去之後,李自成立即召見劉雲水,命他立即向西、北方向增派游騎,查探韃子騎兵的訊息,同時飛鴿傳書,給留在京師的牛金星示警,讓他將留在京師的軍隊集中起來,緊守北面邊牆上的各處隘口。
寧遠城牆、城門的修繕已經結束,超過一半的士兵,都在協助百姓修繕房屋,陸續回到城內的百姓,在士兵的幫助下,歡歡喜喜建設家園。
但韃子騎兵南下的訊息,讓寧遠城驟然緊張起來,士兵們停止修繕民居的事,而是加強城防,在韃子可能出現的東、北城外,完善了原先的壕溝,壕溝內倒放著削尖的木樁,阻止韃子的騎兵靠近。
當然,寧遠城的防守,並不是第一道防線,李自成親自沿著邊牆視察,尋找合適的阻擊地點。
十五日,吳三桂再次收到多爾袞的勸降信,多爾袞信誓旦旦,用攝政王的名頭向吳三桂保證,只要吳三桂獻出寧遠、山海關,他立即敕封吳三桂「平西王」的地位。
但劉雲水派出的游騎,卻是探出多爾袞數萬騎兵的位置:多爾袞越過醫巫閭山後,並沒有繼續向西,而是從翁后切入,沿著大凌河,從義州南下,看樣子是直奔錦州。
李自成得到多爾袞的行軍路線,嘴角不覺露出一絲冷笑,多爾袞終於要來了。
從錦州南下,實在是太好了,這樣就不會侵擾京師,天命軍在寧遠、山海關部署的重兵,正在等著呢!
不過,沿著邊牆,利用山勢阻截韃子騎兵的計劃,也就無法實施了,寧遠城外並沒有可以依靠的大型山脈,如果不能與韃子在城外野戰,那就只有依靠城牆了。
堅守寧遠城或許沒錯,只是不知道糧食啥時才能運來,沒有糧食,又如何守城?還有剛剛跟著天命軍來道寧遠的這些百姓,來回折騰兩趟,大部分百姓都是缺少糧食。
安撫、幫助百姓的事,就交給李國楨他們了,李自成立即召集軍事會議,除了第一營、第三營的將領,還有吳三桂及副將楊坤。
商討的結果,吳三桂的遼兵、李信的第三營,都是駐紮城內,而劉雲水的第一營,則是駐紮在城外東北的首山,既與寧遠城互為犄角,同時護衛著海濱碼頭,等待運輸錢糧的船隊。
軍事會議之後,李自成全力備戰,根據吳三桂他們的經驗,對付韃子的騎兵,唯一的辦法,便是守城,依靠城牆的防守優勢,與韃子對峙。
不過,他倒是覺得,如果被動守城,讓天命軍困守城內,實在有些憋屈。
關外的遼兵雖然與韃子戰鬥多年,但勝少負多,以致遼東之地,現在只剩下一個寧遠了,看來,遼兵對付韃子騎兵的法子,絕對算不得高明。
天命軍以步兵為主,想要與騎兵野戰,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除非在武器上佔據絕對的優勢,但裝備步槍和山地炮的軍隊,不過一個師,才兩萬人,讓他們對對付近十萬韃子騎兵……
如果藉助山勢為依託,倒是可以削弱韃子騎兵在戰鬥力上的優勢,可惜,寧遠城外,除了東北角的首山勉強有一點地勢落差,其餘都是平原丘陵地形,根本沒有需要的地形。
李自成思索良久,想到當日在河西總督府與多爾袞決戰的事,心中不覺一動,既然沒有山勢,為何不造出山勢?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吳三桂的遼兵看看,天命軍的戰鬥力,可以媲美韃子的騎兵!
李自成帶著親兵,出了東面的春和門,城門外有不少士兵正在挖壕溝,第三營第四師師長白廣恩看到李自成帶著親兵前來視察,忙小跑著過來,臉上明顯寫著不滿,「這是戰場,皇上怎麼過來了?」
「戰場咋了,朕就不能來嗎?別忘了,朕上過戰場,還打過不少仗呢!」李自成淡淡一笑,目光卻是掃視著士兵們正在挖的壕溝。
壕溝一共有三道,綿延數里,寬達一仗五,但相互間距還不到一仗,最近的那道壕溝,距離城門超過千步,應該是紅衣大炮的射程範圍。
白廣恩見李自成一直盯著壕溝,以為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忙道:「皇上,這些壕是原本就有的,只是部分堵塞,兄弟們正在清理,並且加深一些,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李自成微微頷首,原本就有的壕溝,應該沒什麼問題,寧遠城的敵人,還是韃子的騎兵,三道壕溝,應該能有效阻滯韃子的騎兵。
但這種壕溝,還是被動地防守,如果韃子將壕溝填平了,甚至只要填出幾條道路,壕溝也就失去了作用,真正殺敵,還是十分有限。
李自成的腦中,已經思索出一套完整的計劃,便道:「廣恩,不用加深了,寬度也是足夠,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挖出縱溝,將三道壕溝連接起來,一直延伸至護城河!」
白廣恩一時不解,忙道:「皇上,為何將壕溝延伸至護城河?」
「延伸至護城河,才會進退有據,」李自成笑道:「不僅如此,還要將壕溝填平一些,不能超過士兵的身高!」
「皇上……」
李自成將作戰意圖告訴了白廣恩,又在草地上畫出簡單的草圖,白廣恩方才明白,一邊讓士兵們改變壕溝的形狀結構,心中卻是暗自吃驚,也只有皇上,才能想出如此作戰方略,不知道這種方略,究竟能殺死多少韃子……
白廣恩還有些發愣,李自成已經去了北面的威遠門,讓第三師王光恩部,也是按照剛才的法子,北城外挖縱橫交錯的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