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最強軍神> 第40章 朝堂爭鋒

第40章 朝堂爭鋒

  華雄突然發作,向漢獻帝展現了強勢的一面,有被董卓威脅陰影的漢獻帝確實被嚇得不輕。


  不過,華雄的威勢卻沒有嚇到老謀深算的王允,他很清楚華雄絕不可能在朝堂上殺人,因為,華雄並不是那種有勇無謀的莽夫。


  同時,王允心裡也明白,如果他再不出面制止華雄,那他這個新上位的太師,也將在漢獻帝及眾朝臣面前失去威信。


  基於這兩點,王允朗聲呵斥華雄:「華鴻宇,你還有沒有將陛下放在眼裡,陛下金口玉言,既然做出了這個決定,就不是你這個臣子能夠反對的!」


  華雄見王允跳出來和自己對著干,不禁回想起昨天劉管家向自己彙報的情況,回想起剛才在大殿外,朝中大臣們故意不搭理自己的那一幕,以及剛剛漢獻帝和朝中大臣只想封自己一個雜號將軍的荒謬場景。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一個問題,王允已經不再把自己當作盟友!

  想明白這一點,華雄心中暗暗腹誹:「王允,既然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下一刻,華雄將犀利的眸光轉向王允,冷聲質問道:「王太師,本將軍在這次斬殺董賊的過程中,到底立下了多大的功勞,你心中很清楚,本將軍只想問一句,莫非你也認為本將軍只配當一個雜號將軍?」


  『雜號將軍』這四個字,華雄咬得特別重,給人的感覺是,華雄似乎攜帶著滔天怒火!


  王允本來還想借著太師的高位勢壓華雄,可看到華雄煞氣騰騰的模樣,心中又是底氣不足,他擔心把華雄惹毛了,華雄和他來個玉石俱焚,那時,便得不償失了!

  只是,要讓王允給華雄低頭,他又放不下自己的顏面,一時間,王允只能杵在那裡,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看到王允外強中乾的表現,華雄心中冷然一笑,再次朗聲質問:「王太師,莫非你也認為本將軍只配當一個雜號將軍?」


  說完,華雄扶著腰間寶劍,徐徐走向王允。


  隨著華雄一步步靠近,王允身上的壓力也一點點增加,當華雄距離王允只有三步距離時,王允終於承受不住壓力開口了:「華將軍且慢,這次斬殺董賊,你功不可沒,只封一個奮威將軍確實不妥,依本太師之見,你應該官升征西將軍、准開府……」


  說到這裡,王允停下來察看華雄的反應,他見華雄沒有繼續向前,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就當他準備再說一個封賞時,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不僅如此,華將軍還應該加封高陵侯,如果華將軍能擺平城外的董賊殘部,官職更是可以再進一步!」


  王允剛念完封賞,整個朝堂頓時一片嘩然,朝中大臣們及漢獻帝都疑惑地望著王允,顯然有些責怪他沒有按照私下裡討論好的劇本來說台詞。


  王允沒有管朝中大臣及漢獻帝的反應,而是眼睛直視華雄:「華將軍,不知道你對這些封賞是否滿意?」


  相比奮威將軍這樣的雜號將軍,征西將軍可是要高大上許多,因為,東漢的征西將軍是可以統領雍涼二州的,即便現在這種特殊時期,無法獲得這樣的實權,但至少也是名義上的封疆大吏。


  而開府這個封賞也很了不得,開府即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換句話說,獲得開府的權利,就相當於可以建立微型小朝廷。


  高陵侯則為可以獲得高陵一縣租稅的縣侯,在異性不得封王的時代,縣侯已經基本上算是武將爵位的頂峰。


  對於這三道優渥的封賞,華雄基本上找不到不滿意的理由,只是,事出反常必有妖,華雄可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王太師提議的封賞著實比較優渥!」華雄順著王允詢問的思路回答,想看看王允倒底打的是什麼主意。


  「華將軍滿意就好,不過……」


  聽到王允說出『不過』二字,華雄心中便生出了警惕。


  「不過,華將軍一旦出任征西將軍,那剿滅長安周邊的董賊殘餘勢力,便是華將軍的職責所在,現如今,長安城外還有數萬西涼軍虎視眈眈,華將軍不如早日帶兵出城剿賊,以華將軍的武勇,必定手到擒來,到時,華將軍帶著赫赫戰功回城,即便受封驃騎大將軍也不是不可以!」王允說出這話的時候,就像是帶著大禮包的聖誕老人。


  武人征戰沙場圖的是什麼?圖的不過是拜將封爵,在王允看來,以驃騎大將軍的封賞誘惑華雄,華雄必定會為了這個封賞,而成為他手中的刀劍。


  王允這樣算計本身沒錯,只是,華雄並不同於這個時代的武將,作為穿越者,沒了性命之憂,且被別人高高在上制肘后,必然會生出自己當老闆,與曹操、劉備、孫權等諸侯一爭天下的想法。


  既然是自己創業當大老闆,華雄就不會特別看重驃騎大將軍這樣的高級打工仔的職位。


  而跳出利益牽扯去分析問題,華雄便能發現王允藏著的歹心:先是把華雄當槍使,借用華雄的力量來除掉對長安城構成威脅的董卓殘部,一旦長安城的外部威脅解除,王允必定會使手段奪取長安十二城門的控制權,到時候,便能將華雄擋在長安城外,而沒了長安城的糧餉補給,華雄麾下的兵馬,要不了多久便會土崩瓦解。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在城內勢力被瓜分完畢的情況下,往城外發展,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這樣做也有兩個前提,一是,華雄的心腹要牢牢控制住至少一道城門,只有這樣,華雄勢力才能隨時返回長安城中;另一個前提則是,華雄需要採取適當的策略,以最小的損失,吞併最多的董卓殘餘勢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出城發展便成了空話。


  華雄仔細考慮了這兩個前提完成的可能性,在估算自己能做到的情況下,華雄點頭接受了王允的封賞安排。


  而王允見華雄落入自己的算計,心中大喜,忙向漢獻帝打眼色。


  漢獻帝看到后,雖然對王允給華雄這麼優渥的封賞有些不滿,但考慮到華雄要被支出城去,他還是點頭同意了王允的安排。


  華雄的封賞問題解決后,接下來是對其他文武官員進行封賞,對於這一點,華雄倒是不怎麼上心,在他看來,整個朝堂上絕大多數都是王允的嫡系,他們愛怎麼折騰,就讓他們怎麼折騰。


  封賞完朝中大臣,王允突然向漢獻帝諫言:「啟稟陛下,此次誅殺董賊,還有一人功不可沒!」


  「哦?王太師說的這人是哪位愛卿?」


  「陛下,老臣說的這個人姓陳,名宮,字公台,他對陛下忠心耿耿,且有經天緯地之才,不過,他現在並沒有官職在身!」


  「如王太師所說,這陳公台既有經天緯地之才,又立有誅殺董賊的大功,確實應該封賞,那依王太師之見,孤應該封他一個什麼樣的官職?」


  「陛下,可先封陳公台為諫議大夫,暫住微臣府上,以便為微臣及陛下出謀劃策!」


  「王太師既然認為這陳公台可堪大用,那孤就先封他為諫議大夫,暫住在王太師府上!」


  「老臣謝陛下恩准!」


  武官首位處,華雄見王允和漢獻帝一唱一和地,想將自己即將到手的謀士給順走,心中的怒火再次撲騰而起。


  正當華雄準備再次出聲質問王允時,王允卻是率先開口了,只不過,他說話的對象並不是華雄:「陳公台,你還不快快上前拜謝陛下的封賞大恩!」


  王允這話一說出,文官末尾處一個中年文士隨即徐徐出列,華雄投眼一望,那人不是陳宮還會是誰。


  華雄看向陳宮的時候,陳宮也正望向華雄,兩人目光對視的一瞬間,陳宮給華雄投去了一個莫名的眼色。


  華雄想起歷史上的陳宮,一旦認主,即便如呂布那樣不太合格的主公,他也是鞠躬盡瘁,兢兢業業為呂布獻謀獻策,並最終給呂布殉死。


  如今,華雄打賭勝了陳宮,便是陳宮名義上的主公,以陳宮忠貞不二的秉性,他應該不會因為高官厚祿而投靠王允。


  想通這一點,華雄便沒有貿然發作,而是靜看事態的發展。


  只見陳宮快步走到漢獻帝前頭,恭敬地跪伏在地:「微臣謝陛下厚賞!」


  「陳愛卿平身,今後,你就好好輔佐王太師!」


  「臣遵旨!」


  文官首位處,王允見陳宮接下了漢獻帝的任命,以為陳宮已經捨棄華雄,投靠到他的麾下,一時間,喜的是滿臉菊花綻放。


  早朝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接近尾聲,之後,朝臣們又討論了一番如何安撫長安城內百姓的事情,便各自散去。


  退朝的時候,陳宮經過華雄面前,輕聲叫了一聲『主公』,便腳步匆匆地隨著王允離去。


  只這一聲『主公』,華雄便徹底明白了陳宮的心意,同時也心中暗暗發下誓言,『陳宮,只要你不負我,我也必定不會負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