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按兵不動
張頜投靠曹操是依照原來的歷史進行的,對與曹操來說也就是錦上添花,絕對算不上雪中送炭,這時的曹營之中人才濟濟,夏侯惇、夏侯淵、徐晃、張遼、曹仁等人的能力都不在張頜之下。
而上述幾個人都是曹操的心腹將領,張頜絕對爭不過這幾個人的,就算于禁樂進等人的地位也在張頜之上,事實上張頜一直到三國後期才真正得到獨當一面的機會,那時候的魏國實際上已經是司馬懿扛旗了。
但對於李重來說,高覽投奔的意義太過重大了。
雖然李重一直發展的不錯,而且百戰不敗,但在天下人眼中,李重也就是一個潛力股而已,並沒有真正的震懾力。
趙雲,甘寧等人雖說威風八面,但那是後期,他們投奔李重之時還是無名小卒呢,沒有什麼轟動效果,但是高覽卻不一樣,高覽在投奔李重之前就是河北四名將之一,也可以說這麼說,從高覽投奔李重開始,李重才開始被天下人所認同。
這就是大將的明星效應,以後再有人投奔李重就會少很多顧慮,人家高覽都認同李重了,咱們還能不信嗎?
簡單來說,這就跟商家請大明星做廣告一樣。
另外高覽也不是繡花枕頭,人家自己武藝高強,不亞於張頜徐晃,領兵能力雖不好說,但也指揮過數萬人大戰,但從這一點上來說,高覽就要比趙雲、張頜強得多。
至少這些將領都沒有過單獨領兵超過十萬的狀況,一旦人數過了一個界限,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多了,比如營寨之間如何相互支援,如何通訊,如何警戒等等,這都是一個全軍主將應該考慮的。
而在這方面有經驗的武將,李重整個大營之中就只有高覽一個人而已。
建安四年(199年)一月下旬,曹操只留下夏侯惇、張遼駐守界橋的大營,自己領軍前去青州支援臧霸。
袁熙能保住界橋就已經滿足了,也不追擊曹操,任由曹操撤軍而回。青州的袁譚得知曹操增兵的消息,立即就放棄了黃河南岸的所有土地,帶領軍隊退到平原縣附近。
等到曹操順利的接受了青州的大部分地區,已經到了三月,大河解凍,戰事消散。
袁熙退到清河東岸,放火燒毀了界橋,隨即引兵迴轉南皮,袁譚也留下一隻人馬駐守平原,自己帶著將近四萬軍隊趕赴南皮。
可以想象,袁家兄弟二人聚首的情景,無外乎就是爭權奪利等等等等。
袁熙逼走了張頜高覽,極大的打擊了擁立袁譚的派系力量,再加上袁熙手中也有一隻軍隊,所以袁譚並沒有做到獨攬大權的地步,不是袁譚不想,而是他做不到,政治本來就是相互妥協的東西。
好在兄弟二人還知道有外患存在,也不敢斗得太過火,總體來說,袁家兄弟的心還能用到一塊去。
大致的劃分了一下利益範圍,袁譚提出和公孫度結盟一事,對於這種建議袁熙當然不會反對,當即答應下來,於是袁譚立即派郭圖出使遼東,與公孫度商談結盟。
郭圖出使遼東還算順利,公孫度總算還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答應給予袁家兄弟一定的支持。這個一定的範圍就是適當的支援一些錢糧,軍械什麼的也可以談談,但是直接出兵肯定是不行的。
袁家兄弟要是打輸了的話,公孫度還想投靠曹操呢,當然不能直接撕破臉皮了。
間接得罪曹操公孫度倒不怕,遼東地勢偏遠,孤懸關外,一般人都不會打此地的主意,還不如承認自己在遼東的地位,多討要些貢品賦稅呢。
對於這個結果袁熙袁譚到沒感到十分失望,他們不是三歲孩子,就沒指望過公孫度發揚雷鋒精神,出錢出兵幫自己打仗,那樣的話兄弟二人就得好好考慮一下公孫度的智商了,再不,那就是有陷阱。
袁家兄弟這裡合縱連橫,李重和曹操也在調兵遣將,布置軍隊。
曹操加封夏侯惇為青州牧,但是卻將治所設在甘陵縣,甘陵縣可是在冀州境內,曹操的心思昭然若揭。
同時曹操命令張遼攻克平原縣,隨時可以北上攻擊南皮。
反觀李重這方面,李重立即命令高覽帶領一萬兵卒前去支援太史慈,相信以高覽的威勢,招降一些幽州的縣城應該不成問題。
同時李重加緊消化手中的地盤,盡量將土地轉化成戰鬥力。
當然,依照曹操和李重的智力,也不會放棄聯絡遼東的公孫度,條件那自然是無比豐厚了,曹操身為丞相,權傾朝野,封號自然一股腦的往公孫度頭上袋,什麼車騎將軍阿、遼東侯之類的職位層出不窮。
曹操也沒奢望能將公孫度拉攏過來,能引起袁家兄弟和公孫度的猜疑就好了。
同時袁家兄弟也劃分好了勢力範圍,袁熙帶領逢紀焦觸張南等人駐守幽州,對抗李重,袁譚帶領剩餘的將領駐守在南皮,勉力維持冀州的局面。
情況雖然惡劣,但是袁家兄弟也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冀州還有河間郡,渤海郡兩個大郡在袁譚手中,幽州除了代郡,也都在袁熙的控制之中,還有遼東的公孫度提供一些糧餉,再加上草原鮮卑、匈奴、烏桓等少數民族的支持,挺上一兩年不成問題。
也許不用等到後年,南方的劉表、孫策等人就會對曹操用兵,到時候兄弟二人聯合起來對付李重,應該不是問題。
前提條件當然是兄弟二人齊心合力了,其實如果袁譚袁熙聰明一些,還是應該排除一些人聯繫劉表孫策等人的,想來這些人也不會願意看著曹操評定河北,能出兵牽制一下的,但是由於信息不通,這些人只知道袁紹身死而已。
曹操對界橋一戰的宣傳當然和實際發生的不一樣,在許昌等地的流言中,曹操和李重在界橋一戰,設計用伏兵截殺袁紹,大獲全勝,斬殺袁紹的兵卒五萬餘人,斬殺了文丑等大將數十人,並且招降了張頜高覽,現在袁家兄弟手中只剩下兵卒兩萬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