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射天歌> 第四章 白馬1

第四章 白馬1

  1

  春寒料峭,天色灰暗,蔥綠的麥苗在陰冷的空氣中瑟瑟發抖。這一片廣闊的麥田,猶如一汪微瀾輕泛的湖水,讓人感覺腳下所踩的大地也在微微蕩漾。

  望著對面遠處的小山坡上那一匹著名的白馬,厄尼斯特·盧瑟福的思緒縹緲起來,他想起了紐西蘭老家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騎著白馬牧羊的年輕時代的父親,還有站在木板柵欄圍成的籬笆門口遙望父親的年幼的自己,那時的他從來沒有想過長大後會遠離家園,來到地球另一端的祖輩的母國。

  這裡的初春,正是老家的盛夏,老家的草原上應該開滿星星點點的鮮花了吧。農場翠綠的土豆苗和這裡的麥苗一樣,綿綿延延地從家門口一直伸向遠方的天際,此時它們也應該開花了,那些粉白的、淡紫的、淺紅的土豆花,總是如調皮的星星一樣不斷地從綠色的海洋中鑽出來。

  這對種植它們的農民來說,卻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雖然土豆的花兒很漂亮,但並不受農民的歡迎,它們會和根莖爭奪營養,讓土壤里的土豆發育不良。所以一到土豆開花的季節,農民就像如臨大敵一樣,將全家老小都動員起來,風風火火地搜尋和掐滅剛冒出頭的土豆花蕾。

  那時的自己,是多麼厭煩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抹蕾工作呀——花蕾抹得越乾淨,土豆的收成就越豐厚,而這又意味著要挖要削的土豆也越多。

  農家的活總是干不完,農家的少年也總是被這些簡單重複的活兒弄得不耐煩。可是,在狹小的實驗室里埋頭幾十年之後,看著這異國的鄉野,盧瑟福不禁懷念起那段歲月來了。

  「尊敬的盧瑟福教授。」一旁的克萊頓郡公爵打斷了盧瑟福的遙想,直奔主題地問道:「您能不能告訴我,5號實驗室的研究,現在有什麼新的進展?」

  「回公爵閣下。」厄尼斯特·盧瑟福收回遠望的目光,看了看公爵,想了想回答道,「還是和以前一樣,由它引發的相關研究進展不小,但公爵所想要的研究方向卻停滯不前。」

  「希特勒如願地得到了他想要的政權,等著看吧,戰爭的陰雲已經爬上了歐洲的天空。」克萊頓郡公爵望了望灰濛濛的天空,似乎有些憂慮地說,「我們的步伐必須加快呀,說不定哪一天戰爭就爆發了。」

  「前年,查德威克證實,德國人博特發現的不帶電的γ射線,就是我當年預言的中子。狄拉克波動公式中預言的反電子也在美國的實驗室得到證實。」厄尼斯特·盧瑟福緩緩地說,「這意味著,我們不單推開了原子核的大門,而且還有可能製造出地球上不存在的新元素。」

  「新元素,真的可以人工製造出來?」克萊頓郡公爵不太相信。

  「理論上是可以的。」厄尼斯特·盧瑟福的回答不容置否,「我當初用來轟擊原子被反彈出來的α射線,其實就是質子。用質子轟擊由質子構成的原子核,因為帶有相同的電性,它會被反彈出來。但如果用中子來轟擊原子核,它就有可能在原子核內留下來,這樣,原子核內的質子數雖然沒有改變,卻多了一個中子,質量得到增加,就變成超重的同位素。但是,中子呈現為電中性並不是固定的,如果它被激發出一個電子,就失去電中性轉變為質子。質子數一經改變,那麼這個原子的元素性質也就隨之改變,比如鉑原子增加一個質子,就變成了金原子,金原子增加一個質子就變成了汞原子,以此類推,凡是現在元素周期表上空缺的沒有發現的元素,我們都可以製造出來。」

  「這不就是說,我們可以像上帝一樣無中生有,創造出新的物質來?」

  「嚴格地說,這並不是無中生有。假如真有上帝,我們依舊是用上帝創造的原材料進行新的組合而已。只不過這個原材料,不再是從前認為的原子,而是組成原子的更小的粒子。」厄尼斯特·盧瑟福頓了頓道,「如果真能無中生有,只有神學里的上帝才能做到。」

  「那麼,這個進程現在進行得怎麼樣?」

  「據我所知,義大利人費米已經在著手做這樣的實驗。他發展了量子統計學,使某類亞原子粒子的大量聚集行為得以定量描述。目前,他得到了墨索里尼政府的支持,正準備用博特發現的中子轟擊原子核。」

  厄尼斯特·盧瑟福停了一會兒,補充道,「費米是波恩的學生。」

  「嗯,又是德國人的門徒。」克萊頓郡公爵搓了搓手,突然問道,「你認為,有什麼方法,可以削弱德國人的科研力量。」

  「嘿——」厄尼斯特·盧瑟福苦笑道,「這個不用公爵閣下勞心,他們把納米卒選上台,就已經在削弱自己的科研力量了。」

  「這話怎麼說?」

  「誰不知道納米卒的反猶主義?在歐洲,不僅僅是德國,很多出色的科學家都和猶太人有脫不了的關係,要麼是猶太人的家屬,要麼本身就是猶太人。愛因斯坦已經宣布脫離德國國籍,以後會有更多的科學家離開德國甚至德國勢力所及的國家。費米的妻子也是猶太人,等著看吧,如果納米卒的實力蓋過了墨索里尼,他也不可能留在義大利。」

  「可是,自從強制性的義務教育推行后,德國的人才一點也不缺啊,而且政府還組織了那麼多科研機構和大型實驗室。」

  「學校教育、科研機構和實驗室雖然很重要,但這種流水線式的規範教育只能培養一流的工程師,不能培養具有創新性的領軍人物。創新人物,不是靠計劃能培養出來的,而是在自由寬鬆的學術氛圍里醞釀出來的,某種意義上,是可遇不可求的。當然,它也有一定的出現概率。但德國那種等級森嚴的社會氛圍,概率不會有多高。這些從不同領域中湧現出來的領軍人物,相互探討相互促進,構成一個科研的生態圈。一旦某一環節的人才突然離開,生態圈裡的某一根鏈條就會斷裂,生態就不再完整,整個研究工作就很難順暢開展。如果佔據重要科研崗位的猶太人或猶太人家屬突然大面積離開,不可想象,這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你這麼一說,我就知道怎麼做了。」克萊頓郡公爵寬下心來,「看來,我得給納米卒加把柴,讓他們在察覺到危險之前把事情做完,就算後悔也來不及了。」

  「加把柴?」厄尼斯特·盧瑟福愕然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公爵閣下。」

  「這是政治,敬愛的教授,不要浪費你聰明的頭腦在這些俗事上面,這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