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搜羅人才
李恪來到千秋殿的時候,整個李愔也在和李蓉還有李敬也在,這使得李恪在千秋殿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李愔昨天從郡王被封為親王,這是一次爵位的提升,同時,李世民是在告訴他,他長大了。但是,李愔封了爵位,沒有封封地,李恪猜測這可能是李世民還是有意讓李愔跟隨自己的一個信號。
李愔倒是很高興,畢竟封梁王了啊!
楊妃也為自己的兩個兒子高興!李恪現在已經被封北王,李愔又被封為梁王,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而且,她心裡也很清楚,她現在在後宮的地位很高,這不是說她受到的李世民才寵信多,而是因為李恪的原因。
因為,李恪在朝廷中取得的權勢大,他受到了李世民特殊的寵愛,這使得她在後宮中的位置只比長孫皇后低一些而已。
「三哥,你是不是要離開長安啊?」清河公主李敬突然開口向李恪問道。
「敬兒,三哥過幾天就要去并州了,你要聽話母妃的話,等三哥下次從并州回來給你帶好東西!」李恪對李敬說道。
清河公主年紀還不是很大,想了半天也就沒有再繼續問什麼,只是高興的說道,「那三哥可要記住你說過的話啊!」
「放心吧!傻丫頭!」李恪摸了一下李敬的頭,笑道,「就知道玩!」
一旁的高陽公主李蓉倒是變得很文靜,她已經長大了,長的亭亭玉立。
「蓉兒,你有什麼喜歡的人了嗎?」李恪向高陽公主問道,他猜測高陽公主再過一兩天就該到了出嫁的年齡,要是她真有喜歡的人,李恪認為自己可以幫她做主。他也不想讓李蓉因為政治原因而嫁個房遺愛!
「三哥!」李蓉嬌羞道,「那有?」
「哎!你要是在長安有喜歡的人的話就寫信告訴三哥知道嗎?三哥會給你做主的!」李恪認真的說道。
李蓉想到李恪當年在太極殿上替她拒婚的情景,心裡一熱,流出了淚水,語氣哽咽的說道,「三哥,蓉兒記住了!」
「傻丫頭,哭什麼,該高興才會啊!」李恪輕輕擦去了李蓉眼角的淚水。
李蓉情緒很激動,她一下子撲在李恪懷裡哭個不停,害的李恪安慰了好久。
楊妃就這麼靜靜的在一旁看著李恪,她的眼中也充滿了淚水,她很清楚李恪的性格,她相信李恪剛才對李蓉說的話是真的。
李恪在千秋殿里待到下午,這才和李愔離開。
李愔已經封王,就不能住在皇宮裡了,昨天封王結束,李世民已經在長安城賜下了王府給他。但李愔現在還是住在李恪的北王府,他到現在還沒有去過自己的梁王府。
因為,昨天放賜給他的王府,他還要根據自己的喜歡裝飾一番,這是要話時間。
兄弟兩人出了皇宮,慢慢的向北王府而來。
路上,李恪向李愔問道,「六弟,你跟三哥說說,你心裡到底是什麼想法?」
「什麼什麼想法?」李愔疑惑的問道。
李恪就鬱悶了,他怎麼覺得李愔跟自己在一起就變得有點傻呢?
「我是問你,你對今後自己有什麼想法?」李恪嚴肅的問道。
他很清楚李愔的性格,李愔可不是一個善茬,就除夕夜他怒視李承乾這一幕,李恪就可以看出,李愔今後絕對會飛揚跋扈,絕對會是一個蠻狠的人。所以,他現在要向李愔問清楚他的志向,才能決定是否改掉他這種壞習慣。
「三哥,我覺得跟表哥和堂哥他們在一起很不錯,我喜歡跟他們一起做事。」李愔向李恪說道,他口中的表哥自然是柴哲威,堂哥自然是李宗。而他說的跟柴哲威和李宗兩人一起做事,那肯定就是想走對外擴張這條路。
就李恪而言,李愔要是走這條路的話,那他飛揚跋扈倒是可以有,他蠻狠一點也未嘗不可。
「行吧,那你回并州之後就去跟他們一起做吧!但你要記住,你必須要聽哲威和李宗的話,明白嗎?」李恪嚴厲的道。
「三哥放心,弟弟不會亂來的!」李愔保證道。
其實,李恪是將柴哲威和李宗所從事的貿易看的很重。
因為,他心裡很清楚,海運的發展會使大唐在今後發現不少的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的富庶可不是西域諸國所能比擬的。因此,今後柴哲威和李宗他們的貿易擴張才是大唐真正的重點,而李愔向走這條路,絕對有前途。
不過李恪自己心裡也很清楚,殖民擴張的根本是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所以,發展軍隊,是在必行的!
李恪和李愔來到北王府,李恪讓他去找柴哲威和李宗兩人,現在就去跟他們一起做事。柴哲威和李宗在長安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長安是大唐貿易的中心,他們想要組建商隊,想要將大唐的商品傾銷到西域諸國,高麗和扶桑等國家,那就必須要跟長安的富商們打交道。至於李愔去了之後柴哲威會怎安排他,李恪也懶得管。
回到書房中的李恪,開始查看大唐在造船發那個面的資料,他想清楚的了解大唐在的海運和造船業的現狀。以前他沒有將心思放在這上面,現在李世民答應了他的計劃,他就必要認真對待。
經過他仔細的翻閱,發現有這麼一段記載,天下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漢,前指閩、越,七澤十藪,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艦,千軸萬艘,交貿往還,昧旦永日,凡東南郡邑無不通水,故天下貨利舟輯居多。
這就讓他肯定大唐的海運很發達,而航運業是以航海技術和造船業為基礎的,同時又推動航海技術和造船業的發展。
不過他也了解到了大唐的造船業,大唐現在的船隻已普遍採用釘接榫合法,而歐洲的船板聯接辦法還處在使用pi條繩索綁紮的階段。現在的木船,船上共設9個艙,船底部採用3塊木料榫合相接,兩舷和船艙隔板以及船篷蓋板均用鐵釘釘合。船內有水密封艙壁,把船體內部分隔成許多部分。這種結構有效地保持了船的抗沉性。船內隔艙板及艙板枕木與左右兩舷榫接,船舷由4根大木拼成,平排釘合……這種平接法與搭接法相比,具有聯接處不易鬆動、脫落,船體光順,減少阻力的優點,而且節省木材,減少船體自身重量。所以,李恪發現從木船的建造工藝和技術水平上講都是很先進的。
只是讓李恪驚訝的時候,大唐的造艦技術也高。海鶻兩翼裝浮板,增加穩定性,能抗風浪;樓船則上下幾層,下層可裝鐵石壓艙,中層可住宿生活,上層和兩舷則可分層排列作戰,居高臨下使用弓箭和石炮,往往能克敵制勝,且船體高大,結構堅固,乘風下壓往往能犁沉敵船,威力強大,這在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有了這些情況的了解,李恪的心裡總算有數了!
但是,大唐的造船業確實不錯,但以李恪的眼光來看還是很落後,他現在迫切要求想造出的大明時代的那種可以在海上航行數月的船。
所以,李恪便開始了他的第一輪部署,那就找技術嫻熟的造船匠和航海技術強悍的船工。
「王中長,你讓朱童來趟書房!」李恪對屋外的王中長喊道。
「諾」王中長道。
不多時,黑衣衛對內情報總負責人朱童就出現在了李恪的書房。
「參見殿下!」朱童給李恪施禮。
「你讓鷹衛去跟本王尋找造船技術最好的工匠和航海技術好的船工,將他們送到營州交給劉仁軌。」李恪向朱童命令道,「但你一定要注意辦事方法,多給他們家人留些錢財,要是他們家人也想跟去營州的話,那就讓同意他們。」
「諾」朱童道。
「還有,本王需要大唐最好的鐵匠,越多越好,你去辦吧!將他們也送到并州。」李恪淡淡的道。
「諾」朱童答道。
等朱童離開,李恪覺得自己也要開始行動,時間不等人。
而他現在迫切想要的是組建漢學院之後需要的教習人員和醫學院建立之後需要的名醫。
至於名醫,他確定了孫思邈,他可是被後人譽為「藥王」的一代名義啊,雖然很難找到他,但李恪絕對不會放過孫思邈,他甚至想讓孫思邈當中醫學院的院長。
至於文學方面,李恪心裡還真沒有什麼人,他決定還是請教自己的老師褚遂良和岑文本。不過,他想了半天還是放棄了這樣想法,他覺得兩人跟自己之間現在的關係很微妙,他也覺得沒必要再去打擾兩人。因此,他將目光移向了董伯仁,他覺得自己的這個繪畫老師絕對會給自己幾個牛人。
董伯仁還在北王府,現在還沒有離開。
所以,李恪很快就到了董伯仁所住的小院,見到董伯仁,李恪向他說明了來意,董伯仁對李恪此舉很贊成,他表示自己可以去學院教書,李恪欣然同意,同時董伯仁還給李恪介紹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謝偃,是跟董伯仁一同仕隋的官員,李恪仔細一思量,歷史上還真有這麼一個人。
歷史記載,謝偃,隋末唐初衛州衛縣人,著名文學家。謝偃仕隋為散從正員郎。唐貞觀初,應昭對策及第,任高陵主簿。貞觀十一年,太宗李世民駕興東都,谷、洛泛溢洛陽宮,昭求直諫之士。謝偃上書極言得失,深受太宗賞識,任為弘文館直學士,后拜魏王府功曹。謝偃嘗作《塵賦》、《影賦》甚工。太宗聞而召見,先為序一篇,言「區宇乂安,功德茂盛」,授偃做賦,偃奉昭撰成《述聖賦》。帝悅,賜帛數十匹。時李百葯工詩,而偃善賦,世稱「李詩謝賦」。貞觀十七年出任湘潭令,卒於任上。舊唐書等史籍記載,謝偃有文集十卷,《英公故事》四卷,皆佚。與蕭德言等撰《括地誌》五百五十卷,為唐代地理名著,后散佚,今存輯本數卷。《全唐文》第一百五十六卷收其文賦十二篇。《全唐詩》第三十八卷收其詩四首。《舊唐書?列傳?文苑上》和《新唐書?列傳?文藝上》有其傳。
除了謝偃之外,董伯仁還介紹另一個人,那就是王績。
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有了這兩個人,李恪現在的底氣足了不少。
李恪知道李泰手中也有不少有才之士,但李恪很清楚李泰的志向,他想著作《括地誌》,這些人可是他的左膀右臂,絕對不會給自己。還有李承乾太子府也有不少有才學的人,李世民當年為了培養他,可沒少請當時名噪一時的大文豪教授李承乾。可李恪也清楚,以自己跟李承乾之間的關係,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董伯仁的口中聽說了謝偃和王績,有過自己是思索,確定了歷史上他們在文學上的地位之後,李恪心裡這才輕鬆了不少。
他覺得學院里成就高的人有一個兩個坐鎮就行,主要還是看教授的水平和學生自己。
離開了董伯仁,李恪就開始讓鷹衛去徹查這兩人的住址,要是在長安,他想親自去請。要不在長安的話,他就想通過董伯仁寫信請他們來并州。畢竟,兩人都跟董伯仁在隋任官,三人的關係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