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商業與利益
清晨,歷城市第一中學大門不遠處的報刊處,兩名少女,背著書包從公交車上下了車。
「茗茗,我去買份報紙。」
一個少女背著書包,向身邊的少女還說道。
「咱們班的那些男同學都喜歡買體育報看,可以借閱他們的,何必再去買呢?」
叫茗茗的少女有些不解。
另一個少女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回答。到了報刊前,少女笑道:「蘇爺爺,給我一份體育報……」
「你這丫頭,像你這樣關心體育的女孩可不多,喜歡買報紙的女孩就更少了。」
賣報紙的老人不過六十多歲,笑呵呵的說道:「還是《中國體育報》?」
少女卻沒有回答,而是雙眼有些眼花繚亂的看著眼前的報紙,一張俏臉上布滿了歡喜。眼前的報紙林林種種十幾種,一大半以上,頭版頭條,大大的彩色照片,進入到少女的眼帘。
一開始少女並不是很喜歡看報紙的,特別是體育。
只是後來才知道,這個賣報紙的老人,曾經是爺爺的曾經訓練過的體育生。因為成績不是特別理想,無奈退役.……
在這裡賣報紙,也是無意見被爺爺發現,經常在這裡買報紙。
時間長了,少女越喜歡上了體育報.……
拿起一份《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標題,讓少女上笑容更濃:《中國接力隊,揚威亞運會》。
彩色的照片上,是一個少年衝線的照片。這個少年少女認識,對於王犇,少女還是很熟悉的,最近的體育報刊上,經常會有這個少年的報道。
匆匆的看了一眼內容,又拿起一份《大眾日報》:《38.09秒,中國接力隊打破亞洲紀錄》
《新的亞洲紀錄,中國創造》
《中國男子4x100米,即將登上奧運舞台》
《一張極其珍貴的入場券》
「接力隊打破了亞洲紀錄,爺爺要是知道了,唔,昨天的新聞已經報道過了,爺爺應該知道了.……接力隊也是有王犇的。」
王犇之名,之所以被這個少女關注,不,整個歷城市第一中學的學生關注,還是因為王犇如今還挂名歷城市第一中學。
所以亞運會開幕,歷城市第一中學,對於王犇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
學校已經換下不少橫幅,都是慶祝王犇破紀錄的……
國內的,還有亞洲的。
「王犇可以說是咱們國內家喻戶曉的體育運動員了……」
少女認識的出王犇,蘇老頭也不奇怪:「王犇在國內被人熟知,並不意外。雖然曾有一些負面新聞,卻又被一個又一個震撼的成績壓制下去了。在亞運會,壓得那些外國人都抬不起頭來。」
「這是你要的體育報……」蘇老頭把報紙遞給少女:「聽小道消息說,王犇要代表咱們歷城,參加城市運動會。作為歷城第一中學的在校學生,還要在學校進行一次演講.……」
少女一怔,王犇要來學校演講了?
這可是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哇……王犇破亞洲記錄了?報紙我也要買一份.……」
叫茗茗的少女有些興奮:「這可是咱們學校的學生噯.……」
「這是接力比賽破紀錄了……」
「我知道……」 ……
到了歷城,李泰還有尹錦濤去找自己的教練。
張奔帶著王犇先去拜訪了陳老,看到陳老已經恢復,但是走路不如以前那樣靈便,張奔還是放下了心。
陳老身體除了血壓高,腦梗留下的後遺症,走路的姿勢不好看,身體還算硬朗。
看到張奔二人,陳老心情不錯,很是高興,非要留下兩人吃午飯:「從你們加入國家隊之後,我們很長時間沒見了。小張執教水平越來越高,王犇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不錯!」
陳老一生都在為國家體育奉獻,曾經也是了不起的偉大運動員。
從國家體育開始發展,陳老見到中國體育逐漸崛起,很多項目甚至成了其他國家無可超越的項目。
然而,短跑領域,幾代人的努力,依然不見起色。王犇打破亞洲紀錄,成為第一個跑進10秒的黃種人,陳老內心充滿了驕傲。
王犇在省隊時間不長,陳老雖然曾經是王犇的教練,教導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不過,如今王犇取得如此輝煌成績,陳老多少有些功勞的。
他們的時間不多,與陳老聊了會兒天,看了看天色,已經快十點。張奔算了下時間,向王犇使了個眼色。
陳老畢竟曾經做過王犇的教練,又曾提拔過張奔,對於張奔很是照顧。所以,張奔的意思很明顯,多陪陪這位老人。
今天離開,以後王犇訓練比賽的時間安排的很緊,張奔更是成為了短跑組總教練,更沒有多少閑暇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來一趟。
王犇也想留下,至於張奔說的,廣告商為了遷就他,拍攝廣告的事情全部在歷城,今天已經預約,王犇根本就不在乎。
而且有很多事情,關於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教練張奔也需要向陳老請教。
張奔還沒有開口,陳老卻笑眯眯的說道:「你身為教練,為自己的弟子著想,這一點你就很合格了。王犇現在已經在國際賽道上,爭奪了一些榮譽,田管中心與他簽了合約了吧。」
張奔點了點頭並沒有隱瞞:「這件事情我知道了,現在還沒有簽。他還未成年,應該會是他的父母代簽.……」
合約的事情張奔還是清楚的,運動員能夠為田管中心帶來商業利益的時候,田管中心會與運動員簽署合同,進行利益分配。
就比如這次王犇打破亞洲紀錄,國家獎勵了三十萬元,王犇到手的只有十萬。
在體育總局2010年頒發《國家隊運動員有獎比賽獎金管理暫行辦法》之前,已經明確規定運動員獎金的分配,與商業開發的利益分配。
運動員的所有商業活動價值開發,都是田管中心一手安排。有的時候運動員也可以自己選擇廣告商合作,卻需要田管中心同意。
拍攝廣告賺取的廣告費,或者各種獎金,運動員只能拿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上交體協作為體育資金,三分之一交給教練員與有功人員。體育基金再分取一部分,與地方協會,或者當初運動員最初被發現的學校或者單位。只是這種獎勵有多有少,全在體協自己分配。
而王犇這次得到的獎金屬於國家獎勵,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不然到手的獎金更少。
「這合同就簽了吧.……他現在還沒有足夠的成績,與田協扳手腕。如果在意那些利益分配,就會得不償失。與協會簽合同,也是必經之路,他是不可逃避的。」
陳老語氣有一種凝重。
張奔知道陳老說的沒錯,運動員成績除非到了足已脫離田協賽事安排,能夠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以個人名義參加國際比賽,或許田協會妥協。
多少運動員,因為利益分配,與田協鬧翻,最後的結局……要麼轉行進入娛樂圈或者退役。國際賽事,極少會有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賽。
王犇現階段還是需要仰仗田協,自然不能與田協鬧翻。張奔也是不希望正在不斷進步的王犇與田協鬧翻的,王犇如果叛逆,張奔不說會不會受牽連,王犇以後的路也就斷了。
既然走上體育這條路,商業價值是永遠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上級協會又是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哪怕合同存在很多不合理,運動員也必須要遵守。運動員的而商業價值,田管中心是全權負責的。
或許在國外,運動員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經濟團隊,利用運動員自身的商業價值,賺取一定的利益。而在國內,其他項目,足球籃球等等或許可以,田徑卻是不行。
就比如劉飛人,未來打破世界紀錄之後,完全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團隊,開發劉飛人的商業價值。但劉飛人在作為運動員期間,一個經紀人都沒有……
商業價值的開發,有很多潛規則,張奔也不想去想,因為想了也沒有用。自己的弟子,如今還是沒有能力抗拒這種規則的。
而他作為教練員,倒是很希望王犇簽合同的。
王犇現在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張奔必須要把這件事情的利弊,告訴王犇的。
不過田協畢竟是國家級組織,在利益開發上,選擇的都是國內知名企業。一些不入眼的雜牌廣告,田協根本就不屑一顧。這也有利於維護,運動明星的形象與利益。
任何大牌都不要去想有自己的私人經紀團隊,因為這在國內還沒有出現過。
「有利有弊,在他自己選擇,我的建議只是建議,而不是直接讓他做決定。」陳老在體壇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什麼事情不清楚?
張奔知道陳老是為了王犇好,點了點頭:「您老放心,我相信他不會有什麼小心思。相信他以後專註訓練,只想提升自己的成績。」
王犇這次打破亞洲紀錄,國家獎勵,省內獎勵種種獎勵加在一起,只拿到三分之一,又去掉稅,依然有二十餘萬。
接拍廣告,這次田管中心安排的是可口可樂與安踏,還有國內知名乳業蒙牛……
按照這個年代,王犇現在的名氣與商業價值,田管中心只與廣告商簽署了一年合同。每一年廣告代言費為五十萬元。而這五十萬元,只有三十萬是屬於廣告費,剩下二十萬元則被這些廣告商,以衣服,鞋子,訓練裝備的名義捐給田管中心。
三個廣告拍攝下來本有150萬廣告費的價值,王犇到手不過三十萬。
好在王犇以後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會逐步走上國際。
田管中心也因為如此,只簽了一年合同。不然未來兩年,王犇揚名世界,廣告商就賺不少利益。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田管中心眼光並不是放在眼前。
其實私人經濟團隊,也並不能讓運動員利益最大化。
比如,運動員有私人團隊,也需要從運動員身上抽取4%到6%,廣告費甚至是10%的費用,而拿到的廣告費,也需要上交國家50%。
再加上私人團隊也需要金錢養著也很燒錢。
田管中心考慮到,運動員明星要抽取50%的抽成,運動員利益損失太大的話,就不用運動員支付經紀人抽成。
在這一點上分析,既然該上交的一分不少,甚至還略有損失,簽約協會省下經紀人抽成,能白賺一筆錢,省不少心,還能有一個大靠山,有一個保護傘……
張奔之前就已經專門諮詢過這種事情,所以不支持王犇成立私人經紀團隊的想法。
王犇一直都在旁聽,他最近也逐漸了解這些,知道自己的教練不會坑自己,所以他也不插話,只是靜靜地聽。
「小傢伙,你以後就會明白,其實與協會簽合同,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陳老老奸巨猾,微微一笑:「你現在也賺錢了,其實也可以找一個經經紀人團隊,幫助你投資。」
王犇眼睛一亮,似乎眼前有一扇門被打開。
不過王犇畢竟只是一個少年,受到時代局限性,遠不如來自後世的張奔。
張奔這個未來二三十年後重生過來的人,知道一些大致的名人事迹。
張奔在王犇取得了這些輝煌成就后,不算省級、地級市等獎勵,到手獎金稅前就有八萬……張奔心裡想到日後姓馬的牛人:「04年馬爸爸不是需要融資嗎?幾月來著?」
張奔現在錢雖不多,但是張奔有辦法去賺錢,而04年雅典奧運會就是一次發財的機會。
在陳老家吃了午飯,按照張奔的說法,今天既然不訓練,這個時間不如好好利用。趁這個時間去拍攝廣告,田管中心,在王犇打破亞洲紀錄之後,就用一種高效率,替王犇接了三家廣告,這一點張奔見識到了,與田協合作的好處。
臨走前陳老有些不舍,張奔答應陳老,有空餘時間就來這裡,坐上轎車匆匆離去。
直到走出去很遠,張奔二人回頭觀看,陳老依舊站在窗口,默默地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