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剛明> 第四百三十六章 離京前的準備(求訂閱)

第四百三十六章 離京前的準備(求訂閱)

  眾人離開后,朱由檢也匆匆向後宮走去,現在他還需要對後宮中幾人進行安慰一番了。

  無論如何解釋,這一次都是他做的不對,對不起這三位全身心放在自己身上的女人。

  現在他突然有些害怕,她們心中會想不開,這要是真出了什麼事,自己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的。

  他急匆匆的趕到坤寧宮,見到正坐在那裡交談著的三人後長鬆了一口氣,只是三人肉眼可見的臉色不太好。

  朱由檢坐在主位上好言安慰著三人,還對三人承諾了一些事情,足足半個時辰后,三人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皇上,我們三人那裡敢埋怨皇上,之前我們也勸過皇上您去納妃。剛剛我們只是心中略微不舒服,害怕皇上您有了新人忘了舊人。」,氣氛恢復后,周皇后還是出聲了。

  「沒事,不用擔心,我們四人的已經相處近四年了,我對你們的感情你們還不清楚嗎?」

  聽到這話三人臉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的確,他的確對我們頗好,在皇宮中還能有這樣的生活是她們之前所沒有想到的,這裡竟然沒有勾心鬥角,簡直是不可思議。

  她們也知道就連她們的皇嫂都對她們四人的感情頗為羨慕。

  …………

  當天下午,朱由檢冊封大皇子朱慈燁為大明太子的聖旨以及三日後出巡天下的消息向全天下宣告。

  對於冊立太子之事,京城中不管是官員還是京城百姓都是喜聞樂見的。

  大明朝嗎,後宮的皇妃出身並不是很高,外戚的力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沒有了外戚,太子之位的爭奪遠遠沒有之前那些朝代那麼激烈。

  至於皇上要出巡天下的事情,一眾百姓對此是頗為高興的,在他們看來天下間的官員中有不少可都是壞黑心腸。

  只有紫禁城中的皇帝是生命的,對他們自然是極好的,現在皇上要出京去地方上那定然能夠揪出一大批貪官污吏,定然能夠為他們做主。

  而且這兩年發生的事情也讓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發現了原來天下交有那麼多的貪官污吏。尤其是這京城完全和之前不一樣了。

  而大明皇帝這兩年的各種動作自然也讓他們對皇帝充滿了信任,他們相信大明的這個年輕皇帝就是能夠為他們做主。

  這個消息傳到京城外時,那裡的百姓就更加興奮了,皇上要出京,那豈不是有很大的可能來到我們這裡?這樣的話我們豈不是就能夠見到英明的大明皇帝陛下了?這可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尤其是在漠南,陝西等地,當然這都是后話,現在的這些消息還剛穿出北京城。

  現在大明的皇帝對他們是多麼的英明神武、仁慈!

  ……

  對盤踞在京城中的眾多官員而言,他們也僅僅是略微驚詫一番,心中對朝廷眾位高階官員大罵一番:你們完全就是不作為!

  對於這樣的事情他們真的已經習慣了,現在這個朝堂之中文官們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和之前一樣去限制皇上了,為何?他們文官已經不能再齊心協力了,有一些人投靠皇帝了。

  況且現在的皇帝實在是非同一般,他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極為強勢,根本就不太在意他們這些人的看法,頂多是那幾個人商量一下罷了。

  甚至對於這件事他們心中已經有一些準備了,當初他們的這個「英明神武」的皇帝衝破了幾乎所有文官的阻礙,打破大明近兩百年的禁忌,御駕親征遼東建奴。

  這件事發生之後,他們已經有感覺,這之後皇上恐怕會經常出京了,他們攔都攔不住了。

  現在皇上能夠按耐半年多的時間再出京,已經很出乎他們的預料了。

  對於這一個不省事的皇帝而且能力又極強的皇帝,他們真的無可奈何了。

  一天過去了,京城中的官員對於朱由檢此次要出巡天下的事情竟然沒有人提出反對。

  第二天早上朱由檢看完昨天的奏摺后竟然沒有接到一份勸諫自己的,他自己都頗為震驚,什麼時候朕的權勢已經真的大了?威壓整個朝廷了?朕怎麼毫不知情?

  這沒有道理啊?朕自己都不相信,東林黨的那個獨苗黃運泰現在也沒有動靜?

  然而,平靜僅僅過了半天,當天中午,朱由檢就收到了一份勸諫自己收回成命的聖旨。

  朱由檢饒有興趣的打開奏摺,仔細的打量著。

  好傢夥,這一份奏摺竟然是那個劉宗周。

  仔細看了一遍,朱由檢搖搖頭,這篇文章的確寫的頗為不錯,有理有據,很讓人信服,不愧是大明文壇的領袖之一,這一份本事還是很強的。

  可惜了,朕是無論如何都要出京的。

  只是這劉宗周要是沒有這麼迂腐就好了,的確,到了現在朱由檢真的感覺此人太過迂腐了,而且這位劉宗周這種迂腐已經沒救了。

  你就沒有看看,現在那東林黨的黃運泰都一動不動,整個朝廷都沒有人上奏嗎?

  對於這個劉宗周現在朱由檢真的是有些頭疼,此人的迂腐已經深入骨髓,之前的幾件事中這位劉宗周總是要提出反對,朱由檢甚至都和這位劉大人討論過數次,希望他能夠做出一定的改變,可惜啊,完全沒有取得效果,現在他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現在朱由檢甚至都有些後悔當初怎麼讓此人擔任順天府尹,雖然他在這個位置上的確做出了很多事情,京城內的治安比兩年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大量貪官污吏被處理,處理過程中他還真的是鐵面無私,不管是誰,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絲毫沒有包庇。

  同時在處理政務上他也的確頗有能力,這一點兒是有目共睹的,京城的繁華程度比兩年前有肉眼可見的提升,而且一年時間,京城寬度超過一丈的街道都已經硬化成功,而且他還沒有向戶部要一兩銀子,全部是人家自己搞定的。

  於是現在的京城人可是稱呼他為「劉青天」!現在這劉宗周在京城百姓的心中名望極高。

  有能力是有一些能力,但是現在如此迂腐實在是讓人難以對他滿意,不會審時度勢,根本就不適合大明官場。

  思考良久,朱由檢放下手中的奏摺。

  「王承恩,你去傳朕的口諭,此次朕出巡天下令順天府尹劉宗周隨駕!」

  王承恩匆匆離去后,朱由檢對自己的這個想法很滿意。

  至於劉宗周離開后,誰來接任順天府尹的問題,現在順天府較為平靜,已經不需要能力過強的人來擔任此職了,挑選一個資質平庸,蕭規曹隨的人就足夠了,這樣還是頗為容易的。

  …………

  劉宗周聽到皇上的口諭時,心中明了,這是皇上對自己不滿意了,可那又如何?您不滿意,難道我就要改嗎?而且我的想法不是更加正確嗎?

  隨駕就隨駕,只是自己這一走,順天府該有誰接任呢?劉宗周面露愁容。

  京城中眾官員在得知此事後,心中瞭然,皇上這是對這位「剛正不阿」的劉大人不太滿意了啊。

  ………

  京城,為大明皇帝巡視天下的各種準備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各種隨行人員逐漸敲定。

  朱由檢正在抓緊最後的時間再和後宮的三人進行最後幾天的陪伴,很快幾人就要分隔數個月之久,而且她們還都懷著孕,也進行著最後的溫存。

  同時還有對周皇后的一些交代,他離開京城后,雖然說是朱慈燁監國,但明眼人都知道,監國的是大明的皇後娘娘。

  不管如何朱由檢要離開京城將近半年,各方面的交代總是少不了的。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眾多官員被叫到武英殿,朱由檢給他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交代,這裡面有文官、五軍都督府官員,有武將,有錦衣衛,有東廠,各方面的人都有,非常詳實。

  自己雖然要出京,但是這京城絕對要保持穩定,可不能讓人給偷家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