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剛明> 第二百一十二章 皇太極定出兵(求訂閱求月票)

第二百一十二章 皇太極定出兵(求訂閱求月票)

  就在林丹汗帶兵回白城時,會寧和安遠兩座小城堡全部修建完畢。徐光啟主持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萬餘民夫一人領到了一兩銀子,這是皇上讓他們在過年時服徭役的補償。

  當拿到銀子時,所有人都興高采烈,這一兩銀子對他們來說不少了,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當初是因為這次一個月的徭役可以抵明后兩年的徭役,所以他們才踴躍報名的。

  這次的徭役他們都發現了和以往服徭役時有著很大的變化,現在只要不犯錯,沒有偷懶,老老實實的幹活,就沒有了各種各樣的鞭子,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飯食都全部管飽,這在以前他們是絕對不敢想象的。

  雖然過年時還要幹活,不能回家,讓他們略微有些怨言,但是想到能在家裡剩下不少糧食,那些怨言也就沒剩多少了,有的甚至在後悔為什麼沒有將自己家的小子帶過來,這樣明年家裡就不會缺糧食了。

  現在皇上竟然給他們發銀子,皇上待他們百姓真好啊!多了這一兩銀子,他們家中就不會挨餓了,要是能種上秀才們說的那種一畝能夠產八石的紅薯,以後啊說不定還能吃幾頓豬肉。

  他們不由得回味起前兩天除夕吃的豬肉,真香啊,好像再吃一頓。

  所有的農民就這樣帶著驚喜和對皇帝的感恩浩浩蕩蕩的向家鄉走去。

  開平城楊國柱和徐光啟親自鎮守,留有兩萬兵力,另外兩座小城則各有一萬兵力。楊國柱相信憑藉著這些兵力,守城足夠了,再加上這些人都是精銳。

  看著開平城城內推擠如山的各種物資,他們將在這裡等待中林丹汗的到來。

  徐光啟的任務還是很重的,最重要的是減輕林丹汗對大明的恨,憑藉著這些物資應該足夠了。

  ………………………

  瀋陽

  「大汗,據報,林丹汗已經打敗土默特部和喀喇沁部,然而卑鄙無恥的明軍趁機攻佔歸化城,林丹汗大怒,現在在大同都司的殺胡口在雙方對峙。

  不過林丹汗的處境並不好,他多次進攻都沒有拿下殺胡口天險!而現在的情況,林丹汗的壓力定然很大。

  奴才認為那林丹汗堅持不了多久了。他恐怕過不了多久就要退兵了。」,范文程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說道。

  范文程這位機靈且有智慧的漢人,是幾個月前被皇太極發現的,經過他的一番考核后,皇太極覺得這個人還是很有才的,尤其是對大明的一些情況很是了解,是他缺少的人才。

  再加上身邊的確是缺人,滿人貴族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他的人,其他的都是那三大貝勒的人或者是中立派。尤其是去年攻打寧遠和錦州無功而返,甚至死傷數千人,很大的打擊了他的威望,大金內部都有些不穩。

  回到盛京后,他可是用了不少的時間和代價才將大金內部的不穩給壓了下去,這也讓他迫切的需要能辦事的人。

  而有能力的范文程的出現讓他很驚喜,皇太極這才意識到自己忽略了大金之中不起眼的一些人。

  他很大方將范文程提拔到身邊做事,也是想要拉攏后金內部的一些漢人文官,這些人在大金基本上都是小官小吏罷了,他們定然會牢牢圍在自己身邊。

  事情的確是這樣,這段時間已經有數位原本是明國舉人的文人向皇太極投效,皇太極也來者不拒,這些人雖然不懂戰爭,但是大金也是需要一些管理民政的官員。

  皇太極回過神來,微微點頭,「你說的不錯,林丹汗已經在殺胡關下待了數天了,他可是毫無所獲。他應該也快放棄了,據本汗估計,十日之內林丹汗必定退兵!

  不過,等他回到白城,恐怕就二十日後了!」

  范文程一愣,不對啊,怎麼會這麼晚?他小心翼翼的抬起頭,看皇太極的臉色,皇太極似乎心情還不錯。他才小心的問出心中的疑惑。

  「大汗,不知為何會一個月後,按理說從大同到白城,林丹汗全是騎兵,數天的時間就足夠他們趕回來了。」

  掃了跪在地上說完話一動不動的范文程。「你倒是有些見識,有件事情本汗沒和你說,明軍已經出兵佔領了原喀喇沁部的勢力範圍,也就是元上都一帶,現在嗎?就在那裡修築城池,看來他們是不準備走了!」

  什麼?這不可能,明軍怎麼可能會出關?明軍是什麼樣子他范文程也是知道的,都多少年沒有出過長城了。現在怎麼有這個膽子了?

  原本明軍將歸化城收入囊中,范文程都感到震驚,甚至心中鄙視,大明真是不行了啊,在這個最需要林丹汗的時候竟然還和他敵對!

  要知道明軍的三面圍困建奴的策略林丹汗可是重中之重啊!現在朝鮮在年初基本上被皇太極被打殘,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可惜用來對付皇太極了。明軍剩下能夠用的只有林丹汗了,這個時候不去增加他的實力,反而想方設法的和林丹汗敵對?消耗對方的實力。

  范文程有些想不通,明國人傻了嗎?按理說大明朝廷的那幫人不會這麼傻吧。

  見范文程似乎很是疑惑,皇太極不由得嘆氣,看來這位還需要成長啊。他拿起桌子上的數份邸報遞給范文程道:「你把這些拿回去好好看看,就明白了!

  另外,明日的議事大會你也來參加吧!好好聽聽!」

  范文程連忙磕頭道:「奴才謝大汗恩典,奴才定然以死報大汗的恩德。」

  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到自己的府邸門前,看著這座不大的但是周圍全都是大金的女真貴族府邸,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地方了,范文程長嘆一聲,自己這樣做真的對嗎?

  走到書房,打開手中的邸報,從最初的小皇帝登基到最新一期,他仔仔細細的看著,不敢放過一處。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表情越來越沉重,看完后,他跌坐在椅子上,久久沒有緩過神來。

  他是真沒有想到,小皇帝登基才四個多月,就做了這麼多事情,按照他的估計,以大明皇帝的水平,這四個月的時間能除掉魏忠賢都很不錯了。而現在這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件事罷了。

  這麼看來,這位小皇帝恐怕是很有手段啊,他不由得在心中將這位崇禎皇帝和皇太極比較。

  想到皇太極這一年多來的種種手段。尤其是最近幾個月皇太極為了穩定自己的權勢,皇太極可以說是大開殺戒,但是他范文程當時可是被嚇得瑟瑟發抖。

  他搖搖頭,自己也是失心瘋了,小皇帝怎麼比得過大汗?

  不過現在的大明朝廷基本上已經控制在小皇帝的手中了,小皇帝可以說是該殺人時也毫不手軟,這一點做的是真有水平,尤其是對魏忠賢一黨的網開一面,除了罪大惡極的人,全部納入麾下。

  孫承宗、袁可立、朱燮元、徐光啟等等,這些人的名字一一在他腦海中浮現,這些人都是歷經宦海沉浮之人,不僅對政治極度敏感,關鍵是他們這些人的能力都很不錯,以後要對付大明更加麻煩了。

  以前的薊遼總督袁崇煥他是看不起的,此人本事也有,雖然不大,就是太過自以為是,目中無人,有此人在,明朝的遼東軍將就不會安生,尤其是那個刺頭毛文龍。

  現在的袁可立可就情況不同了,遼東軍隊的大規模整頓他還是了解的很清楚的。

  原本皇太極是準備出兵打斷袁可立的動作,他們也進行了試探性進攻,可惜袁可立的防禦滴水不漏,數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再加上林丹汗的動作不斷,這才放棄了動手的計劃,專心對付林丹汗。

  要知道一旦皇太極打敗了林丹汗,收取林丹汗的勢力範圍,明軍的防守壓力必然將增大數倍,明軍三面圍困皇太極的策略也將宣告失敗。同時還能增加手中的力量,甚至可以做到一統漠南蒙古,漠南蒙古一下,漠北蒙古也就簡單了,可謂是一舉多得。

  乃至於建奴內部對於明國的動向有些疏忽了,尤其是他在看到明國朝廷推崇的畝產八石的紅薯時,范文程雙眼獃滯,這怎麼可能?真的有這種神物嗎?

  他范文程時代居住在遼東,家中早先也要種地,而且還都是上好的水澆地,就算如此,畝產最多也不超過四石。這要是真的,明國就再也不會缺少糧食了啊!這可如何是好?難道自己剛向皇太極效忠,明國就時來運轉了?

  不會不會,在遼東這麼多年,他已經看清楚了明軍和八旗兵的差距有多大,就算明軍的實力經過整頓提高的話,野戰明軍也絕對不是八旗的對手,這樣的話,守住遼東這點兒基業應該問題不大。

  這次明軍出擊歸化城,以及收復開平衛故地的消息給他的震驚還是極大的,按照他的理解,明軍怎麼敢作出這樣的舉動?他實在是想不通。

  甚至明軍還從京城調了兩萬兵,京城的兵什麼德行,誰不知道,雖然小皇帝以處死兩名勛貴的代價整頓了京營,可那都是兩個多月的新兵而已,能作戰嗎?敢殺人嗎?

  皇太極自從林丹汗西征開始就在準備西征了,現在八旗精銳多數已經彙集在瀋陽城,只是各方面的物資準備的還不夠。

  自從袁可立到了遼東。大金從遼東獲取物資的途徑已經被切斷了,而另外一條主要通道山西以范家為首的八大家族,這個時候也遭遇到了困難。

  自從那個叫楊國柱的擔任宣府總兵后,宣府一帶對於走私的查處力度突然增大,再加上大量的兵力聚集在獨石堡附近,物資的出關變的非常麻煩。據他所知,皇太極已經催促數次了。

  還好獨石堡離張家口堡有一段距離,范永斗還能偷偷摸摸的運輸,只是每次的量都太小。因此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現在看來皇太極已經著急了。

  ……………………………

  第二天,瀋陽大政殿!

  皇太極坐在主位上,兩側都是女真貴族,代善、阿拜、莽古爾泰、多爾袞等各個實權貝勒,當然這些人都是皇太極的兄弟們。還有武拜、勞薩、達海等重臣,范文程只能坐在靠後的角落裡。他也是在場唯一的漢人。自然引得其他人頻頻側目。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所儀事為何,畢竟大金出兵已成定局,現在的盛京城外早已經是大營密布。

  武拜首先站出來講述了林丹汗和明軍的交手情況,又詳細的介紹了大軍的集結情況。

  所有人聽了都不由得點頭,大軍的集結情況是跟順利,其他貝勒掌控的兵力這次集結時絲毫沒有推脫。

  當聽到所有的軍事物資物五天後便可以準備完畢,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

  「好,本汗這次準備出兵五萬人,兩黃旗、兩白旗、鑲藍其此次隨本汗出兵!

  代善,這裡你年紀最大,也最為沉穩,你就統領正紅旗守衛盛京城。莽古爾泰、岳托你們兩人待新其餘兩旗從旁協助,一定要確保遼東無事。

  隨時做好明軍在後方出兵攻打的準備,本汗可是給你們留下了今三萬兵馬,若是明軍膽敢出擊,定要讓他們長長記性!

  六日後,也就是正月初八,我軍誓師出征!」

  「喳!」

  對於皇太極來說,阿敏這個人對自己很是不服氣,征朝時就有自立之心。因此皇太極必須帶上他,不然的話盛京這裡恐怕很不安穩。

  至於兩白旗,一方面兩白旗的確戰鬥力夠強,另一方面還是多鐸多爾袞兄弟年紀還小,自己容易掌控。至於鑲藍旗旗主阿濟格,此人脾氣暴躁,非常莽撞,不過打仗的確是一把好手。

  皇太極還想靠著這三兄弟來對抗三個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

  防採集自動載入失敗,點擊手動載入,不支持閱讀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