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工
綿延千里的燕山山脈,山勢險峻,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民族北方對抗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戰國時燕國就依託燕山山勢修建了燕長城,以抵禦北方的游牧民族。
到了漢朝,這裡也是幽州刺史部所在地,這裡一直都是大漢的軍事駐地,在上谷郡、漁陽郡與匈奴、烏桓等族征戰數百年。
而自唐以後,東北邊患日益嚴重,從契丹、女真、蒙古再到現在的建奴,這些給華夏帶來巨大威脅的敵人都是起源於東北,壯大於東北,在這近千年的歷史上中原北方這座綿延數千里的雄奇山脈也就更加的重要。
甚至它的地位已經提升到了有它則有和平,無它,則是國民不安,生靈塗炭。
大宋不就是因為丟失了燕山山脈的天險,而不得不在平原地帶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構築一道針對契丹的防線,在平地上修築邊防設施,所耗費的財物已經無法統計了。
然而效果並不是很好,大宋常年吃敗仗,最終還是被虐的不成樣子,直到出現了靖康之恥。
明初收回燕雲十六州,也就收回了這座天然防線,為了保衛這座防線同時也為了對當時勢力仍然龐大的蒙元殘餘勢力進行持續不斷的打擊,朱元璋在北方構築了九邊重鎮。
其中遼東鎮、薊鎮、宣府鎮、大同鎮四鎮二十餘萬兵馬守衛者這座山脈的不同位置,尤其是其中的大同鎮更是號稱九邊之首。
特別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後,距離北京城數百里的燕山也就愈發重要,這座天然屏障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命脈,絕不容失。
想來這樣的防備也是固若金湯,然而,就像任何山脈中間都有通道一樣,比如太行八徑,燕山山脈也存在著缺口,古北口和喜峰口。
大漢常年在軍事重地盧龍塞余塞外民族爭鬥不休,而盧龍塞就是指的是大明的喜峰口,可想此地的重要性。
當然大明自然也知道這兩個地方的重要性,這兩個地方也是明朝修築長城所經過的地方,在這裡也修建有關城,以守衛邊疆。
然而數十年來,由於蒙古殘餘勢力不斷瓦解,上一次對大明造成不小威脅的小王子還是在一百多年前被正德皇帝給弄死了,之後和平數十年,再到嘉靖年間俺答汗為禍大同、河套一帶。
直到隆慶五年,俺答汗請求朝貢,大明也同意了,雙方開始了較大規模的互市貿易,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在山西、甘肅、寧夏等地開放11處互市。
這就使的大明和蒙古之間的關係也沒有那麼緊張了,甚至土默特部的大汗也就是俺答汗的子孫們被大明冊封為順義王幾乎成為了慣例。
兩方之間的互市貿易的規模也一直持續但現在,甚至自稱是黃金家族血脈的林丹汗也是幫著大明打了好幾次建奴。
這也就使得整個大明對於蒙古的放鬆,以至於整個九邊的防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鬆弛,當然了,九邊的軍隊在大明仍然是精銳。
現在在林丹汗即將西征的,燕山千里防線將徹底暴露在建奴的兵鋒之下,這個時候喜峰口和古北口就變得至關重要,一旦被敵人入關,情況將不堪設想。
此時,寂靜的古北口和喜峰口突然喧鬧了起來,每一個地方出現了大約一千名工匠以及數百名士卒,他們將會對這裡原本有些廢棄的關城重新進行修繕,甚至還要擴大規模,按照新的設計圖進行修建,確保萬無一失。之後就是等待大軍的駐紮。
朱由檢給工部下撥了足夠的銀子,全力支持他們的修建,此時的工匠們、士卒們、以及在這裡監督的工部官員們,看著眼前斑駁的關城,心中充滿著信心。
大山之中的道路,雖說這兩個地方是平坦的,那也是非常險峻的,因此就算是派過來再多的工匠也施展不開。一千人幾乎是極限了,按照徐光啟的估算,在崇禎元年到來之前,這兩座關城應該可以修建的差不多,可堪一用。若是真正的完工,達到山海關等關隘的堅固程度,恐怕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這還是在朝廷的資金充足的情況下的速度,沒辦法,再過幾個月,整個燕山都將下起大雪,到時候幾乎無法動工,效率將會變的很低。這個時候正是小冰河時期,這一帶的冬天可比後世冷的多。
隨著在場的工部官員的一聲令下,所有人都開始對這項工程的修建工作,再來這裡之前,徐工部尚書光啟親自對這些官員進行了交代,一定要重視這件事情萬萬不可偷奸耍滑。
這兩個關城對於朱由檢,對於大明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還是像歷史上那樣時隔一百餘年蠻夷再次兵臨北京城下。
他的威嚴恐怕會被踩在地上,一文不值,他想要進行的改革都將會變的更加困難,各種阻力都將蜂擁而至。為了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萬無一失,朱由檢還派出了錦衣衛和東廠兩批人馬來這裡進行監督。
與此同時,經過朝廷千挑萬選,以及新上任不就得禮部尚書溫體仁的推薦,選定的出使草原的兩個外交團隊已經出發了,去察哈爾部的此時剛剛通過喜峰口向茫茫大草原而去。而去駐地在歸化城的土默特部的團隊,此時還在去大同的路上。
他們的任務也十分重要,查探雙方的意圖,若是能夠打消林丹汗的西遷自然是最好。
若是不能,經過大明的估算,土默特部並不是察哈爾部的對手,到時候損失慘重的土默特部有很大的可能投降建奴,這是大明決不允許的。
這些人就算是死絕了,也不能便宜了建奴。
在朱由檢的授意下,在萬不得已時,大明恐怕不得不採取行動以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此,至少也要讓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長一些,給朱由檢統治下的大明贏得更多的時間。
而此時袁可立一行人也終於穿越了山海關,抵達薊遼督師府所在地寧遠城。
PS:今天開學,下午的火車,要坐十幾個小時,第二章恐怕要晚一點了,原本準備買請假條的,結果發現竟然買不起,好慘,吐血!!
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