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剛明> 第十四章 張天麟(求收藏)

第十四章 張天麟(求收藏)

  下午時分,時任禮部精膳司員外郎的張天麟到訪信王府!朱由檢大開中門親自前往門口迎接。

  門口這人面容剛毅,一臉正氣,很有一種朝堂重臣的氣質,給人一種很強的信任感!

  張天麟最初接到旨意后,並沒有像盧象升那樣苦苦思索,張天麟年紀已過四十,見過太多風風雨雨,他只是微微思索就想好了辦法,藩王嗎!總是要去封地的,等陛下有了兒子,必然滿朝文武趕著送走信王!

  盧象升找到自己后,看在同年的份上,張天麟也給了盧象升自己的建議。

  不過聽說盧象升昨晚在信王府待到很晚,恐怕盧象升已經忘了自己的交代了:不可和藩王交往過密。

  這信王府恐怕很不簡單。

  朱由檢則想到:昨日和盧象升的交談,朱由檢已經大致了解張天麟的性格,極其穩重,處變不驚,思維敏捷。張天麟少有賢名,其剛正不阿,做官廉潔,不空談,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辦實事的官員。

  怪不得此人能得皇兄信任,和盧象升並稱。

  這種人嫉惡如仇,而且經歷的事情足夠多,算得上是老謀深算了。自己只需要表現自己僅僅是一名上進的藩王的人設就夠了。其餘的當緩緩圖之。

  朱由檢將人迎接到書房后,兩人都是聰明人,首先在書房進行了一場商業互吹,簡單而和諧的交談結束后。

  張天麟說道:「殿下的四書基礎很好,對一些典故熟悉的不是很好,臣以後就在這方面多講授一些!」

  這正好也是朱由檢所盼望的,連忙道:「好啊,孤也想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以後就多多有勞張師傅了!還望張師傅以後能不吝賜教。」

  「好啊,那今日就到此結束吧,臣改日再來教授殿下!」

  朱由檢道:「今日多謝張師傅了,孤王送張師傅回去!還請張師傅不要忘了來王府的時間!」

  「殿下放心,臣定會按時前來!」

  兩人愉快的向王府大門走去!

  分開后,張天麟向禮部走去,心中則在思考,這位信王殿下心有乾坤啊,又是學文又是學武,著實是不一般,不過那又如何,以大明的制度基本已經杜絕藩王造反的可能了。張天麟搖搖頭繼續往回走。

  這邊的朱由檢則在感嘆,張天麟這個人果然是老謀深算,說話一絲不露。不過那又怎樣,只要這個人忠於大明且有本事就夠了。

  ………………………………………………

  而此時的北京則因為一則消息而沸反盈天,皇帝下旨此次貪污案件由東廠和三法司會審,魏忠賢主導!消息傳來,京城一片振動。經過初審,證據確鑿,宣判斬首抄家數十名地方官員!卷宗已經遞交內閣,只等陛下閣老們的決定!

  其中不乏聲望很高的名士!京師大振。

  讀書人多是擔憂閹黨更加勢大,難以遏制,東林黨則在疾呼:這是屈打成招,閹人掌權,天下將亂!之類的話。

  文淵閣,大明的權利中樞,內閣。四人在收到消息時也都面不改色,內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黃立極坐在首位上,建極殿大學士張瑞圖,中極殿大學士施鳳來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都和閹黨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三人不由得對視一眼,叫對方都毫無反應,不由得暗罵一聲老狐狸!

  中極殿大學士李國普則看著這三位的動作心中諷刺。

  黃立極道:「這件事情各位怎麼看!」

  張瑞圖道:「各位可以看看這卷宗,人證物證具在,查抄的銀兩高達五十萬兩,這還沒有算田地這些不動產,簡直是豈有此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必須要嚴懲!」

  施鳳來點點頭道:「張閣老說得好,對於這種敢於向賑災款伸手的人當從重處理,殺一儆百!」

  黃立極道:「是啊,對於這種貪官就當從重處理,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李閣老,你有什麼看法沒?」

  李國普看著這三位大明重臣一唱一和,顧左右而言他,事情的重點是這個嗎?心中充滿憤怒,但他也無可奈何,李國普緩緩起身道:「沒有其他意見!就這樣處理吧!」之後就走出了文淵閣!

  李國普心中暗罵,魏忠賢屬實該死,這件事情明顯存在選擇性執法!河南會這麼清白,是個人都不會信!這幾位同僚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己又能奈何呢!魏忠賢勢大!

  黃立秋平淡道:「既然沒人有意見,那就稟報陛下吧!」起身向宮裡走去。黃立極到現在並你不後悔摻和到閹黨中,一切都是為了政治理想!想到這些,黃立極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文淵閣內,施鳳來道:「此次案件絕不簡單,河南是這個情況嗎?張閣老信嗎?本官是不太信的!」

  張瑞圖嘆道:「或許吧!」

  數個時辰后,宮中傳出消息:內閣認為這些人罪不可赦,同意三法司的判決!皇帝也同意了內閣的票擬!

  一時間京師大振,許多士子垂頭喪氣!閹黨之人歡欣鼓舞!

  ………………………………………………………

  此時的信王府,朱由檢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由得有些感嘆,這件事情沉重的打擊了東林黨在南直隸北方的勢力,可以說使東林黨傷筋動骨。也可以說這是魏忠賢繼打擊東林黨中央勢力后,向地方也伸出了手腳!

  雙方相互爭鬥,將百姓至於何處啊!河南,鳳陽徐州等地現在恐怕死傷慘重!由此可見明末的官場風氣!

  聖賢書都白讀了!為了黨政,為了官位,為了利益,沒有人將百姓放在眼裡!沒有人管他們的死活,沒有人去管大明朝的死活,只要自己有官作就夠了,這些人都該死!

  朱由檢覺得這應該是大明的思想方面出了問題!隨著明末經濟的發展,朝堂對地方的控制力的下降,民間各種思想都湧現了出來,像王陽明,李贄等人。

  思想道德混亂,一些人就感覺沒有了約束,把利益放在了最前面,只管自己的享受,絲毫不在意他人、百姓的姓命,甚至是國家的興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