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李易峰自傳隨筆集:1987了> 第9章 第二名的人生

第9章 第二名的人生

  絕不賣慘

  得到和付出之間往往不成正比,除了健身之外,你的努力多半別人都看不到效果。你追求一個女孩,掏心掏肺付出了,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可能有回應,也可能人家還是不理你。感情上如此,工作上也相似,永遠有比你更努力的人,比如有些演員一整年都泡在橫店演戲,但就是差那麼點兒運氣,戲出來后並沒有讓他走上事業的高峰。強調努力的經過沒有意義,很多時候,「天時地利人和」就是缺一不可。


  所以我有一條原則:絕不「賣慘」。「好男兒」比賽準備前期,工作人員就問過我,家裡是否發生過什麼特別的事情?我特別確定地回答:沒有。我很健康,家庭也很健全。誰家裡沒發生過一些事情呢?把家人搬出來,就能讓你和別人看起來有所不同嗎?我不想聊這樣的話題,為了博取同情這樣做,實在沒必要。


  冬天拍戲一定會冷,夏天拍戲一定會熱,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應該做好相應的思想準備。拍戲時受傷再多,肯定比不上成龍大哥。80年代初他在南斯拉夫拍戲時出了事故,真的和死神擦肩而過,幸好命大,有個腦外科手術醫生正好在當地,及時做了手術。當時他怕打麻藥會影響到大腦,寧願冒留下後遺症的危險,也沒有把一些碎在頭骨里的小石頭取出來,至今他耳朵里都時常會有「嘩啦嘩啦」的聲音。他渾身上下每一寸都受過傷,相比之下,我們拍戲遇上的這些小磕碰又算什麼呢?做任何工作都有潛在的危險,只是明星遇到的問題會更受人關注而已。


  冬天跳冰水這種事情,橫下一條心也就完成了,真正讓我發怵的是騎馬。之前一次拍騎馬的戲,環境非常嘈雜,還有許多人在圍觀拍照,現場又沒有特別專業的馴馬師。開拍前我發現馬有些躁動,但身為演員並沒有什麼選擇權,該怎麼拍就得怎麼拍。按照劇情,我要騎馬前行一段距離。當時負責牽馬的是一個群眾演員,和我一樣對馴馬毫無經驗,馬會看人臉色,似乎已經看穿了這兩個傢伙心裡都在打鼓的真相。馬身後還跟著兩個人,一左一右,高舉著「迴避」的大扇子,看起來像是要打它屁股。


  導演也察覺到了潛在的危險,於是讓一個有養馬經驗的司機代替了群眾演員。開機時,他喊「三、二、一」的話音未落,馬已經躥了起來。我嚇得心都快跳出嗓子眼兒,幸好那個司機沒有鬆手,不然馬再往前多奔個幾步,我一定會被狠狠甩下來。


  劇組雖然會儘可能做好保護,演員也可以靠經驗去避免危險,但意外總是防不勝防。劉德華年初拍廣告時,也不幸從馬上摔了下來,休養了好幾個月都沒有痊癒。向佐也曾經告訴我,他們劇組裡的武行在一次拍攝中遭遇了威亞突然斷裂的情況,從三層樓的高度摔下去,武行當場就斷了腿。考慮到如此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加上之前那次騎馬的經歷太過驚悚,之後的合約里我都寫明,儘可能不拍騎馬的戲。


  但是,一個演員不弔威亞怎麼行?拍《青雲志》時有一幕戲要從城樓上飛下來,平時沒那樣的機會,我也想挑戰一下自己——如果改成同樣高度的蹦極,我是萬萬不敢的。做準備的時候我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想法,擔心保險繩萬一中途也突然「啪」的斷了怎麼辦。在城樓上就位的時候,我往下看了幾眼,腿都軟了。但既然是我自己說要上去的,那就只能自己跳下來。


  這其實和膽子大不大沒關係,只是每個人害怕的事情不一樣。有些女孩子明明怕蟑螂怕得要命,但一個人大半夜看恐怖片卻完全沒事,還能佐以爆米花消遣。我恐高,怕坐雲霄飛車,這也是天生的,有些時候只能硬著頭皮逼自己去試一試。如果遇到大批粉絲在機場或者商場等候,我特別害怕人多擁擠又沒有秩序的情況發生。鞋子被踩掉沒事,要是有人被推倒,後果就有點兒沒法想象了。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第二名的人生

  從小我秉承一條信念,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如果可以選,我選擇第二名:前面有一個目標可以追趕,又不用承受走在所有人前面的壓力。第一名要決定之後的方向,要打破紀錄,還要更加努力,不被後來者超越。


  第二名的人不一定第一眼就會被看到,甚至不一定會被記住,但這個位置讓人更篤定,有更多選擇的空間,也更自由,同樣需要拼搏和努力。我的好勝心很強,從小打球一定求贏,為了救一個球,就算邊上是水泥硬地,也要不顧一切撲過去(當然我承認還有個原因,邊上有女孩兒們看著呢)。不管是參加正式比賽還是綜藝節目上玩遊戲,只要有競爭,我就會立下必勝的決心,萬一輸了,會打心底里不高興,會動真氣。


  其實,每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小就已經確定了大概的輪廓,之後只是在不斷豐富和修正罷了。


  我很早就體會過被「以貌取人」的滋味。讀書時就有老師說我「繡花枕頭一包草」,成為演員后,被批評的理由常常是「只有一張臉,是個沒有演技的花瓶」。從小到大,我很高興外貌一直受到肯定和稱讚,但絕對不會認為這是我唯一的長處;我更不希望它成了超越一切的、衡量我的唯一標準。我非常樂意聽指出我缺點的中肯意見,但有一些「棒殺」我的人可能根本沒有看過我的任何作品,只在新聞上、八卦里聽過我的名字,然後就抱定一個念頭:你就是不行,說什麼都不行。


  「從眾」是一種讓人獲得安全感的方式:看,我歸屬於一個集體,我不會被孤立。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部專家們讚不絕口的電影上映,看過的人也都說「好看,真好看」,這時候,你心裡明明覺得電影一般般,也會開始懷疑:是不是我沒到那個欣賞的水準?人人都說,這個長鏡頭特別有藝術感,這個蒙太奇特別有創意……自己是不是也會為了站隊,跟著表示認同呢?


  從藝人的專業素養來說,如果把我和許多前輩或者國外優秀的同齡演員放在一起比較,我還有很大的差距。每個人的背景不同,機遇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除了需要一個機會之外,也需要時間。我不相信自己會不懂得鑒別好壞,用現在的一切來斷言我十年後能達到的程度,是否為時過早?

  心裡在乎的事情,我不會擰著勁兒去證明給別人看。向誰去證明呢?向網上那些披著馬甲的「鍵盤俠」嗎?根本沒有意義。我只想向自己證明:我在乎、我喜歡的事情,我能做得更好;我看自己演的電影時也會和別的觀眾一樣,覺得「哇,真精彩」。


  換一種更確切的說法,與其努力證明給旁人看,不如自己偷偷變厲害。武俠片里那種慢慢成長為絕頂高手的故事雖然勵志,但那種模式太過按部就班,也太在意料之中。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逆襲」:看起來一手爛牌,毫無勝算,但卻能在最緊要的關頭絕處逢生,反敗為勝。我印象里最為驚心動魄的幾場比賽,一是看庫里和雷霆隊對打:雙方夾纏、膠著了許久,在雷霆隊暫時領先的情況下,庫里最後連續得分,壓哨中場投進一個超遠距離的3分,絕殺。還有曼聯拿下歐冠的那場比賽,他們從一開始的比分落後到最後奪冠,驚險到分分秒秒都可以讓人心臟停跳一拍,扣人心弦的程度不亞於一部超級動作大片,太帥了!球賽有幾個像這樣的片刻才更跌宕起伏,人生也要有這樣幾個片刻才有趣。


  我好像還從來沒有為哪個角色死磕過。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一個角色,往死里鍛煉,或者在短期內拚命學會某種技能的經歷,我都沒有。這可以說是種幸運,也可以說我沒那麼勤奮,覺得靠打「天才球」就可以過關。不過,拍《古劍奇譚》和《老炮兒》時我都鉚足了勁兒,尤其是《老炮兒》,那樣的陣容,可不能「丟姿勢」。那種感覺特別暢快:前期做足了功課,現場表現很出色,你立刻就能從導演、攝像、燈光師甚至場務等工作人員的眼睛里看到肯定,得到他們的尊重。這種努力的成果是立竿見影的。


  我還記得雪夜裡和小剛導演喝酒的那幕戲,特別過癮。現場地上已經鋪好了雪,剛巧那天夜裡又下起雪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冷,只感到滿腔的興奮。小剛導演也很高興,那天拍攝時喝的是真酒,他已經有些微醺,還是一個勁兒地說:「一會兒回房間我們接著喝。」那天我聽到了許多人的誇獎,他們真的給了我很多很多的信心。有時我看到新聞里,一些前輩們說年輕演員們如何如何,我知道自己也包括在內。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缺點和問題,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多給予一些鼓勵和善意的批評。小剛導演也好,管虎導演也好,他們對我的一句肯定,對我之後的整個演藝生涯都是極大的鼓勵。如果他們只是告訴我,你不可能行,你演不好,我只會不知所措。


  我是個鼓勵型選手。但不管有人罵我,還是有人誇我,我都會越做越好,或者說越戰越勇。我會較勁兒,這很容易上癮——「High點」不停往上提,得到一點兒肯定,就希望得到更多,挑戰更大的難度;做到了,也可以沾沾自喜一下:「我可真是天才啊。」


  我想分享一條自己的經驗:你可以選擇不同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也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你完全擁有這種自主權。你可以選擇對自己始終充滿自信,也可以選擇保持一點兒自我懷疑,從而更加努力。自信不是自負,而是一種非常積極、正面的態度。


  親愛的張學軍同志:


  您好嗎?北京又霧霾了。


  您那邊兒怎麼樣?天兒好不好?

  跟您說個事兒,咱那酒吧開業了,聚義廳,按之前說好的大長桌,太師椅,披虎皮,反正怎麼土,怎麼搗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