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熒熒燭光 燦燦地圖(3)
不知過了多久,蠟燭將盡,燭蕊吱吱作響,燭淚燙疼了孫子的手,他才從深思遐想中回過神來,不禁感到有些好笑。是呀,他這哪裡是在看地圖,簡直是在回顧歷史,總結經驗。此刻的孫子,彷彿是一位高級服裝師,面料擺在面前,器具已經備齊,下剪子以前,他必須認真仔細量比著裝者的身高、腰圍等各方面的尺寸,正所謂「量體裁衣」,方能穿著合體舒適,看著美觀大方,否則,做得緊身、窄袖、左衽,胡、蠻、狄、夷,不倫不類,固然讓人笑掉大牙,做得過於肥大,也難有「翼如」之美。他又像一位建築師,欲蓋一幢高樓,經過六年的艱苦奮鬥,如今基礎已成,他親審查一遍,看是否合乎標準與要求,在這個基礎上砌石壘磚,加蓋屋頂,有無坍塌的危險……
蠟燭既盡,必須更換,不是換一枝,而是換數枝,因為,天亮之前,他必須完成這審查地圖的任務,不得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哪怕有一點點紕漏或瑕疵,也會造成千萬人無謂的流血犧牲。因此,下邊的這段時間,他必須極力剋制自己,不得再想入非非,要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地圖上,要加上那舉足輕重、勝敗攸關的一筆。這樣一來,一枝蠟燭的光亮就不夠用的了,而且不能用手端著移來挪去。在自己書房裡,哪怕是黑如墨漆,也可以靠熟知和觸覺做許多事情,更何況窗外正有透宵的月光,照得室內的書籍、傢具、器物影影綽綽,因此他沒有驚動妻子和下人,自己尋到了落地燭台,將所有的燭扦都插上了紅燭,先後點燃起來,室內的光線逐漸變強,亮如白晝。燭焰繚繞,燭光閃爍。熒熒燦燦,斗室變成了霞光染醉的天地,地圖上的每一根線條,都興奮得跳蕩起來,似乎在歡歌笑語,在大聲疾呼,極力顯現著自己的存在與重要位置。地圖高掛於前,群燭簇擁於後,孫子手執硃筆立於其間,鎖眉凝神,注視著地圖上的每一個細微的部位。也許由於過度疲勞,也許因為精神高度緊張,也許是精力萬分集中之故,偶一回身,孫子被地圖對面一位頂天立地的黑大漢嚇得心中忐忑不安。這大漢頭比斗大,難辨五官,站在那裡,佔據了多半個房間。兵法大家,自然不相信鬼神,故而膽量較一般人為壯。他極力鎮靜自己,甚至閉目養神片刻,不急於作出判斷和結論。半天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頂天立地的黑大漢是他自己的影子。一場虛驚之後,連自己也被弄得啼笑皆非,還誤認為是楚國派來的刺客呢。他審視著這位黑大漢,不知道要比自己高大出多少。他站得離燈燭越近,這影子的形象越高大,幸虧有屋頂擋住,不然還要繼續向上長,漫無邊際。他頗覺有趣,不禁想到了社會對自己的風傳,達到了神奇的地步,就像這影子一樣不切實際,也不知千百年後,將會傳成什麼樣子,真令人擔憂。影子是虛妄的,它賴光源而形成,一旦光源消失,影子也就不復存在了。只有人和物的本身,才是實實在在的。他希望流傳於世的孫武,永遠是客觀實體,而不是虛妄的影子。
一聲雄雞的啼鳴,將孫子從冥思遐想中拉回來,離天亮只有一個時辰了,必須抓緊審查地圖才是。書案旁有一個銅盆,裡邊盛滿了清水,清水裡浸泡著一條葛巾,這是下人專為他夜間清醒頭腦準備的。深夜不眠,這是孫子多年來養成的生活習慣,或讀書,或賦詩,或作文,或擬訂作戰計劃、戰鬥方案,時間一久,睏倦難免要陣陣襲來,每當這時,用清水浸泡過的葛巾擦擦臉,頓感精神振奮,昂揚如初了。下人發現了主人的這一生活習性,便默默地每夜為他準備一盆清水,哪怕是數九隆冬,也不例外。孫子走近銅盆,擦過臉,返回地圖前,排除一切雜念,聚精會神地審視著地圖上的筆筆畫畫,圈圈點點。
荊楚民族雖是黎苗集團的一支,但楚王熊氏這一族,最初卻居住在長江上游。楚始祖鬻熊受封于丹陽(在今湖北省秭歸縣以東)。後來熊氏氏族逐漸東移,兼并了鄂西黎苗諸部落,到楚王熊渠時代,漸漸開拓到現在的湖北省東部與江西省北部一帶,文王熊貲於是遷都於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它的東邊,還是草木叢雜,野獸出沒的顙之地,這裡是蠻夷人出沒的地區。當時文化中心在中原,荊楚民族與中原夏族接觸很早,上古有祝融為顓頊之孫之說,由此可以推想,荊楚民族的文化,當較其東方斷髮文身的諸蠻族為高。再從楚國的歷史看,自從熊渠開拓長江中游東至越章(今江西省北部地區)以後,即北出豫章山和桐柏山地區,來爭奪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區。他逐漸並滅了漢水東方的許多姬姓小國,如鄧(今河南省鄧縣)、申(今河南省南陽市)、息(今河南省息縣)等國,於是進入中原南部的邊緣地帶,所以楚國早期與中原的通路,主要是由申至許、鄭的南部邊境。自楚成王受齊桓公召陵之盟及晉文公城濮之戰壓迫以後,楚北進之路受阻,才轉而向東發展。公元前624年,楚穆王開始向淮河流域進展,該地區原為東夷散居民族所盤據,主要的有江(今河南省息縣西南)、六(今安徽省六安市)、蓼(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及群舒(今安徽省舒城縣、桐城縣一帶)等小國。公元前623年,楚滅江國,次年滅六國和蓼國。楚自滅取六、蓼二國之後,便將這兩國作為經營淮河流域的根據地,屯駐重兵,相機東進,因此,附近一帶的東夷民族和群舒等國,無不懾服於楚。楚既向東發展,於是開闢由楚都郢城,越過豫章山區而通蓼、六的山地通路。因為楚國的勢力東進,達到了淮河流域的東夷地區,這就跟立國於長江下游而勢力正向淮河流域發展的吳國發生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