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1分鐘看透對方心理> 第5章 察言觀色,1分鐘看透他人心理(1)

第5章 察言觀色,1分鐘看透他人心理(1)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船。如果我們真能在交際中練就一番察言觀色,隨機應變,解讀對方的心思的功夫,在為人處世中,一定會順風順水。


  1.察言觀色是一門學問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察言觀色由此而來,《現代漢語詞典》里給其進行了這樣的釋義: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思。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船。


  從前,有這樣一位舉人,經過三科,又參加候選,謀得了一個某縣縣令的職位。第一次去拜見上司,想不出該和上司說什麼話。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問道:「大人尊姓?」這位上司聽后很是吃驚,但還是勉強說了。


  縣令又低頭想了許久,說:「大人的姓好特別,是百家姓中所沒有的。」上司更加驚異,說:「我是旗人,難道貴縣不知道嗎?」


  縣令恭敬地站起來,說:「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說:「正紅旗。」縣令說:「正黃旗最好,大人怎麼不在正黃旗呢?」上司聽罷,勃然大怒,問:「貴縣是哪一省的人?」


  縣令說:「廣西。」上司說:「廣東最好,那你為何不在廣東?」縣令吃了一驚,這才發現上司滿臉怒氣,急忙退了出去。


  第二天,上司讓他回去,去學校任教職。


  這位舉人導致這樣的一個結局,究其原因,關鍵在於不會察言觀色所致。如果我們真能在交際中練就一番察言觀色、隨機應變、解讀對方的心思的功夫,在為人處世中,一定會順風順水。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王先生,在大學時代,是一個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的學生。王先生原本以為自己在公司里會一帆風順,步步高升,但讓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卻處處碰釘子。包括老闆、同事、客戶,幾乎公司里的每個人都在給他臉色看,令他難堪。究其原因,只因他不會察顏觀色。


  有一次,劉小姐滿臉不快地從老闆辦公室里走出來,看起來像是被老闆罵了,王先生不知死活,立即走過去說:「劉小姐,你是不是又被老闆罵了,沒事兒!別放在心上。」劉小姐很是不自在的冷眼看了他一下,硬生生地說了句:「沒有的事,你別胡說八道!」說完,扭頭就走了,把尷尬的王先生丟在了辦公室的門口。


  還有一次,王先生的一個朋友從國外回來,過來看看他,他想請半天假,可話剛說出口就被老闆訓了一頓:「沒看到公司最近一段時間業績不理想嗎?還請假!不賣力工作想餓死啊!」碰了一鼻子灰的王先生,事後才從同事那裡得知,這位上司剛被他的老闆叫去談過話。


  通過上述這兩件事,我們不難看出王先生遭人白眼的真正原因。用俗語來說,王先生就是一點「眼力」都沒有,明明知道同事被罵,心情本來就不好,他還非要去問上一句。這樣做的後果,無疑是在人家的傷口上撒一把鹽,只能讓人更痛。劉小姐豈有不憤之理。


  像王先生這種沒有眼色的人,誰都不會喜歡。


  由此可見,在職場中與人交往,需要敏銳觀察對方的「言色」,懂得「看臉色」,從而了解別人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令人滿意的舉動,也只有這樣才能進退自如,達成既定的目標。


  那麼如何做個會察言觀色的人呢?下面幾點值得注意:


  (1)眼睛:眼睛可說是臉部最富表情,也最容易泄漏秘密的地方,學會觀察眼神,識人即可事半功倍。


  (2)手勢:一般認為揉眼睛、捏耳朵代表虛偽、猶豫或焦慮。如果一個人說話時頻頻碰觸嘴巴或耳朵,他可能在說謊;如果是聽話的一方這麼做,則代表他認為對方在說謊。


  (3)聲音:焦慮、具攻擊性或喜歡強出風頭的人,說話音調較高或習慣大聲;語調低沉的人較自信,習慣拉高尾音容易被當作不成熟。


  (4)笑容:是最有說服力的溝通工具,不只代錶快樂幽默,也可能意味道歉、防衛或諒解。


  掌握了以上幾點,你就可以輕鬆地學會察言觀色了。


  練就識人的眼力,你就可以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迅速準確地看透對方的心理,從而佔盡先機,遊刃有餘地面對各種人生挑戰。


  2.情緒總寫在臉上


  人的表情可以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形式。它們可以是快樂、是悲傷、是驚奇、是害怕、是生氣、是厭惡……透過這些不同的表情,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家的內心世界。


  (1)哭的表情


  哭,在我國古代因為其行為的強度不同,有很多種說法。凡不出聲地暗自流淚,叫作泣;不但流淚,而且發出哀聲的,叫作哭;一邊哭一邊念念有詞,申訴其心中之委屈的,叫作嚎。


  哭的動作開始於皺眉,悲哀、痛苦等情緒最早顯露於此。男人常常掩飾哭的行為,但皺眉卻是常見的。接下來是閉眼,悲哀、痛苦以及驚恐時,人們大都會有閉眼的動作,這一動作是可以掩飾的,我們常常看到有人在要哭時強忍著不閉眼,因為這時眼淚出來可能揭露了其真正的感情。眼淚是由於眼部肌肉收縮,壓迫淚腺而分泌出來的,很多情況下,眼淚的流出是不受意志支配的。人們控制眼淚的能力只在情緒不是很強烈時起作用。如果情緒再強烈一些,口部就開始抽搐,不能忍受時,或者是兒童尚且沒有忍耐的習慣時,大哭就開始了。大哭的時候,嘴巴不一定張得很大,只有需要哭喊時才有必要大張著嘴。嘴部顯著的動作是嘴唇不能自主地外翻,從嘴部向四面拉伸。鼻孔因受到牽引而張大,鼻翼翕動。這時面部所有的肌肉都會配合運動。聲音也是強化這一表情效果的手段。


  伴隨著以上動作的可能還有出汗、臉色蒼白、渾身戰慄等。並且劇烈的哭叫后,頭皮、面孔、雙眼都會變紅。


  (2)悲哀和痛苦的表情

  苦惱表情的顯著特點是面孔拉長,面部肌肉鬆弛,最明顯的是臉的兩側麵皮會自然垂落。同時,眼瞼、嘴唇也沒有了精神,但是,眉頭可能緊鎖。由於兩側肌肉的下拉作用,使得面部出現眉眼傾斜現象。情緒達到極點時,哭泣就會發生。哭泣之後,額頭上的前頭後頭肌也會活動,悲哀肌會自動收縮,愁眉苦臉的表情就出現了。這時候,毛孔閉合,因而毛髮緊貼皮膚表面。


  (3)憂鬱、擔心、絕望的表情

  嘴角下垂是由於嘴角下掣肌的活動造成的,這是憂鬱、擔心、絕望的特徵。外面部活動還有皺眉肌的收縮,這使得眉頭緊鎖。憂鬱的時候,身體代謝放慢,因為如果時間過長的話,會消耗體力。表現在面孔上,首先是眼圈發黑,其次是臉色暗淡,有時候發青,沒有血色,沒有光亮。有時候還要加上長吁短嘆,就成了一副沒精打採的表情。


  (4)高興、喜悅的表情

  高興的時候,人們用笑來表達。一般來說,有點兒高興時,會微笑,即便不微笑,人們的兩眉舒展,眼睛、鼻子、口角也都是上揚的,並且面部顯得安閑、平靜,尤其是眼睛里放著興奮的光,面部肌肉紅潤有光澤。


  當然,高興的程度可以在笑中表現出來。大笑時是最高興的,慣於發出爽朗笑聲的人一般較開朗,常常大笑的人更是如此;內向的人一般只用微笑表示高興,或者竊笑,或者不苟言笑。但是,笑也要分場合。自由、熱鬧的地方不妨大笑,嚴肅、莊重的地方一般微笑。當然,這也要視具體情況,遇到可喜的大好事,什麼地方都可以不忌諱。


  (5)柔情、愛情的表情

  柔情、愛情沒有一種特定的表情。我們看到,一個人看到他所愛的人時,可能愉快,也可能傷心,還可能憤怒,隨著具體境遇不同,情緒也會不同,而情緒不同,表情就有不同。但是,由於雙方有互相倚賴的關係,所以,不管出現什麼情況,相愛雙方的情緒總是不言而喻的。柔情總是跟喜悅、同情在一起的,跟怨恨、憤怒沒有共同性。滿懷柔情的人有代表性的表情是喜悅、滿足,達到極點時會流淚。


  (6)反省、思索的表情


  眼睛盯視是思索時的表情,這時候眼睛盯視的對象可能是正在面臨的難題,也可能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空間。盯視的時候很少眨眼,或者不眨眼。反省的表情與思索基本一致,只是表情動作更多一些,比如有皺眉的動作,這是因為反省的行為往往伴隨著自責的痛苦,可能還要排除干擾,使立場儘可能中立。這種表情持續時間過長時,身體的肌肉緊張,同時呼吸緊湊。


  (7)失神的表情

  人在遭受打擊之後,可能會心灰意冷,毫無鬥志,沒有精神。這種情況下,面部表現為:眼睛微微張開,頭部稍微抬高,視線指向遠方,目光上移,朝向比仰視時要低一些。而失神的眼光空洞,有時還以手加額,這是因失神使頭部血液循環改變,造成不適感,所以用手去緩解。


  (8)不滿的表情

  噘嘴是小孩表示不滿的動作,但是,由於習慣的作用,不少成人把不滿的情緒也用噘嘴表現出來。噘嘴的同時往往伴隨著皺眉。


  眼睛也會因情況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不滿強烈時,眼睛怒視,怒目圓睜,伴隨著鼻翼翕動;不那麼強烈時,眼睛斜視,這時眼白多而眼珠小,我們常說「白他一眼」就是這種情況;僅僅有點兒不滿,又無意招惹是非時,眼睛向下看,低頭不語,面有難色。


  (9)決斷的表情

  有所決斷時,渾身肌肉繃緊,有握拳、跺腳的身體動作,同時可能會有瞪眼、咬牙的行為。我們常說下決心時「一咬牙,一跺腳」,大概當源於這種體態語。


  這時候一般緘默不語。因為有思考的活動,目光一般直而僵硬,嘴唇緊閉,嘴唇的肌肉緊張,呼吸也受到影響而放慢節奏,也可能屏氣。這時深呼吸可以緩解緊張的身體和心理。


  (10)怨恨而激怒的表情

  怨恨是不滿和厭惡日久積累到更高程度的感情。它爆發的表現為激怒的情緒狀態。激怒時,心臟的血液運行加快,面色發紅或者發紫,靜脈血管擴張,額頭上會暴起青筋,呼吸急促,鼻孔打開而發抖,雙唇緊閉,牙關緊咬。遇到這種時候,一般可能有暴力傾向。


  激怒時有的人會噘嘴,還有的人會收縮雙唇,露出牙齒,像是要咬人的樣子。達爾文認為這兩種表情與動物的表情有繼承關係,因為在人類社會完全找不到它們的用途。


  (11)憤怒的表情

  憤怒的表情跟激怒基本差不多,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憤怒一般不那麼激烈,表現為心跳加速,臉色變紅,眼睛瞪得很大,眼中放光,呼吸略快,還有嘴唇緊閉,眉頭緊鎖,眉毛上揚。


  (12)輕侮的表情

  輕侮的表情的特點是板起面孔,揚著臉,上唇向後收縮,露出一側的犬齒。這跟激怒的表情有點兒相似。有時有冷笑,還會伴隨著皺眉和兇惡的眼神。眼睛不看對方,有時甚至背過臉去。鼻子也因為上唇的牽引而歪斜,鼻子和嘴巴兩側顯出明顯的溝紋。


  (13)侮慢的表情

  侮慢的表情表現為微笑或者大笑,伴隨著臉的一側上唇收縮,露出犬牙,有嘲諷的味道。也有一些人用微笑表示侮慢。有時候,眼瞼半閉,或者把目光投向別處,也是侮慢的明顯表現。


  (14)輕蔑的表情

  表示輕蔑的最普通方法是鼻子向上揚起,上唇向上翻。有時候人們會故意弄出點聲音,就像感冒的時候鼻子有點被堵住一樣。這時候,鼻子收縮,鼻子上面會有微微的皺紋。


  輕蔑的情緒可以用眼神輕而易舉地傳達出來,即我們說的蔑視。這種眼神是使眼睛向兩側看,同時採用俯視的姿態,臉部微微抬起來。眼睛看向兩側的目光一般是漫不經心的,而且指向著固定的某一側,移動緩慢。如果移動迅速,那就變成了狡猾的表情。輕蔑與高傲有所不同。高傲的人有自我膨脹的特點,常常採取俯視的角度,身體直立,嘴巴緊閉,這一點很像下決心的人。輕蔑是他常採用的態度。


  (15)厭惡的表情

  最能引起人們厭惡的感覺是味覺。當人們品嘗到惡臭或其他難以忍受的氣味時,就會引起胃部的痙攣,感覺到要嘔吐。其次是嗅覺和觸覺。當難聞的氣味刺激鼻孔,或者觸摸到能使人聯想到反感的東西時,也會噁心。有時候,視覺也能喚起厭惡。除了生理的原因之外,有時候極度的輕蔑也可以引起一種與噁心十分相似的感覺。


  厭惡的表情主要是由於味覺引起的,因而表現為嘴周圍的運動。主要表現為撇嘴,嘴巴張得很大,不停地吐唾沫,或者不住地吹氣,有時候發出咳嗽聲,嚴重時會嘔吐或者有嘔吐的動作。


  (16)謙卑的表情

  謙虛的時候面部表情比較平和,一般不會把頭昂得很高,相反,常常有低頭的狀態,呼吸遲緩,心跳有時有不明顯的加速,眼睛向下看,但是目光比較集中、穩定,不會來回左右移動。


  謙虛也是一種與自我意識有關的情緒,臉紅的表現也是常見的。


  (17)驚異、驚愕的表情

  遇到突發事件時,人們就會露出驚異的神色。如果程度加深,就變成了驚愕。驚異的表現跟恐怖非常相似,一般表現為眉梢上揚,眼睛和嘴巴都大大地張開。由於眉毛上揚,不但眼口張開,而且在額頭上堆積了一些皺紋,一般從皺紋的多少可以判斷出驚異的程度,但皺紋的多少也會因年齡、個人具體情況而不同。


  當人們小有吃驚的時候會微微皺眉,口張開,撮成圓形,像在發出「噢」的聲音,也有的人習慣於用手去觸摸嘴或其他部位。驚異於美好事情的時候,臉上常帶笑容。


  驚愕是程度更高的一種情緒狀態,與驚異的表情大致相同而有點兒誇張。同時,由於驚愕是一種積極的情緒,所以當這種情緒出現時,心跳會有不同程度的加速。


  (18)恐怖的表情

  恐怖的表情與驚愕相似,但恐怖的最初表現是發獃,心跳加速,身體僵硬,呼吸減慢,本能地逃避目光接觸,然後出現眉毛上揚和眼口張開的狀態。這時候還可能伴有毛髮豎立,肌肉發抖,出冷汗的情況。


  恐怖進一步加強時,會出現暫時的獃滯,這時候,臉上毫無血色,呼吸費力,鼻翼張大,嘴唇痙攣,面頰震顫,眼球突出,瞳孔放大,要麼左顧右盼,要麼呆若木雞。達到極度恐怖時,會發出可怕的聲音,臉上掛滿大大的汗珠。


  有時候,恐怖來臨,人們會不由自主地閉眼,或者隨手拿一些什麼東西遮住臉部或眼睛。這些行為都是明顯的消極防衛動作。


  (19)慚愧的表情

  自我感覺不如別人,或者有過錯以後內心誠服時,會有慚愧的感覺。這時有迴避的眼神,往往不敢正視,眼睛向下看者較多,眼光不停地左右移動。臉紅也是慚愧的重要特徵。


  (20)羞恥的表情

  人們在接受外界對自己特別是對自己的外貌、服飾進行評價的時候,不管評價的結果是好是壞,都可能產生羞恥的感覺。尤其是本人在這些方面沒有長處,或者有疤痕、污點等的時候。


  羞恥的表情主要是臉紅,眼睛斜視、俯視,神經活動遲鈍。


  (21)過失心虛的表情

  過錯感使人心虛,因而明顯地表現在眼睛上,眼神與慚愧差不多。


  了解了這些不同表情以後,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分析別人的面部變化,讓我們更透徹地洞悉別人的內心變化,從而在與人交往中牢牢把握主動權。


  3.讀透對方情緒


  有這樣一個歷史故事:

  有一個將軍,在一次戰鬥當中被對方擒獲,然後被押回了對方大營。這一位將軍也算得上是一位鐵骨錚錚的漢子,從被敵方擒獲以後,就沒有想過要投降敵人,抱著必死的決心,絲毫不肯向對方低頭。不管是誰來勸他投降,他都怒目相視,絕不理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