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第330章 伯仲偏相似 上

第330章 伯仲偏相似 上

  對於讓雲實侍寢,朱瞻基另有一番心思。


  先前,他見孫清揚這幾年一直再無所出,想著雲實要是能懷上,記在孫清揚的名下,最是穩妥,所以爽快的答應了將其納入後宮。


  對於雲實,他連半點情意也沒有,當初若不是為了解毒,依雲實如今的年紀和姿色,他根本不會碰她。


  若非因為存了讓雲實生一個寄在孫清揚名下的心思,他除開陪孫清揚過去大宅,根本沒打算單獨去看雲實,更別說召她侍寢了。


  和宮裡頭的美人們相比,雲實雖然長的也是眉清目秀,但畢竟年齡大了,和那些花骨朵一樣的小姑娘們沒法比,也不會像宮裡頭那些個年長的妃嬪們那般,會修飾打扮,揚長避短,做為皇上,朱瞻基當然不會委屈自己去遷就。


  不過朱瞻基知道自己這個心思要是說出來,孫清揚肯定不會同意,所以除開雲實,還有他身邊的兩三個近侍,其他人並不知情。


  由於每次孫清揚出宮去看雲實,都得借他避人耳目,因此尚寢局的記檔上,一個月里,總有兩三回是吳選侍侍寢的記錄。


  等孫清揚懷孕的事情一出來,朱瞻基就勸她少出宮去,免得夜裡出去,衝撞了什麼不好的東西。


  「你要是實在想念雲實,朕讓她進宮來,陪陪你就是。」


  孫清揚想了想,「臣妾主要是怕她在宮外寂寞,既然如此,下回就勞皇上代臣妾去看看她,告訴她臣妾如今懷了身子,不方便出宮,免得她到了時間就惦念著。」


  朱瞻基為讓了她寬心,自是滿口答應。


  回去后,就吩咐王瑾每個月多準備些財物,代他去看雲實。


  反正孫清揚如今已經有了身孕,按他的想法,也就用不上雲實再幫著懷孩子。


  比起宮裡頭的那些個女人,晨昏定省,勾心鬥角,雲實在宮外住著,不知道多自由逍遙,因為沒什麼情意,所以對於不再去探望她,朱瞻基沒覺得有半分不妥。


  他對宮裡頭的其他女人,也基本上都是這般無情。


  和一個帝王要愛情,本來就懷錯了心思,而朱瞻基對宮裡頭的女人們的態度,和其他男人差不多,認為只要照顧好了衣食,給她們榮華富貴,就已經足矣。


  只有對孫清揚,他還懷著少年時的那份單純和情意。


  王瑾是知道朱瞻基心思的,就委婉相勸,「皇上,雖說皇貴妃娘娘有了身子,但這一胎是男是女都說不好,依奴才來看,您不如依舊每個月里去婕妤娘娘那兒歇息一兩日,也好留個後手。先前您不是也叫奴才一直選合適的宮女來侍寢嗎?現如今看來,再沒有比婕妤娘娘更合適的了。」


  雲實把她身邊的貴重之物和銀錢,除開首飾這些明面上的,大多都賞了王瑾,王瑾自然要為她遊說,說好話。


  朱瞻基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就是她現在懷上,也來不及了,月份對不上。再一個,母后成天都要看皇貴妃的醫案,連太醫都指了兩三波,朕想在裡面動手腳,也不可能。」


  「皇上,這要是憑空造一個出來,當然瞞不住這三宮六院的上上下下,可皇貴妃肚子里不是有一個嘛?差一兩個月的,古時候又不是沒有過,懷貴子一年方生的事情,和外面也解釋的通。再一個,您之前不也說董夫人那兒,還在想法子,要是想不出法子,那皇貴妃這一胎未必能夠……咱們這樣做,還不是為了保險嘛。反正不管哪位主子生的,都是您的龍嗣。到時候,就是皇貴妃不願意,為了孩子,她也不好推脫。」


  聽完王瑾所言,朱瞻基思忖片刻,點了點頭,「不枉朕如此信任你,果然想的周全。先前你說奪宮人之子,做為皇貴妃所生,朕說這宮裡頭到處都是眼睛,皇貴妃倘使假孕得子,母后那關就過不了,想不到天如人願,皇貴妃這次竟然懷上了,也對,依你所說,為了保險起見,這兩個月里,朕還是得出宮去。還有,你先前選的那幾個宮女,就一個都沒有動靜嗎?」


  王瑾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朱瞻基的臉色,搖了搖頭,「都沒有,倒是皇後娘娘的小日子,這個月已經有兩天沒來了,雖然還沒有找太醫診脈,但回稟的人說,坤寧宮上上下下,都透著歡喜勁。」


  一聽這消息,朱瞻基半喜半憂,煩燥地揮了揮手,「難不成天意要讓朕不能如願嗎?罷了,那幾個宮女,不要再讓她們侍候了,你給好好安排下,在宮裡頭不起眼的地方,好吃好喝的俸養吧。」


  王瑾心領神會,「是,奴才會吩咐她們閉上嘴的,宮裡頭尚寢局就不曾記過她們的檔,能夠比其他宮女過的好些,已經是她們的造化了。若是有那不省事的,奴才知道怎麼辦。」


  *

  二月末,皇後有孕的消息,就傳遍了三宮六院。


  宮裡頭先後傳出皇貴妃、皇後有孕的消息,其他人不說,樂壞了太后。


  「之前哀家一直擔心,皇貴妃有了身孕,你這遲遲沒有動靜,怕你心裡頭不好受,這下可好,你倆都有了身孕,真是天大的喜事。怪不得人家說那送子觀音給孩子,都是一船一船的,哀家瞅你這氣色啊,比皇貴妃要好。」


  皇貴妃因為體內有餘毒,這一胎怕會艱難的事,太后心裡很清楚,一方面她嘆兒子的子嗣艱難,另一方面,也有些慶幸。


  萬一孫清揚這一胎順利生下個男孩子,皇上不顧她眼疾,非得重提當日和自個的賭約,立太子,廢皇后,她到底答不答應呢?

  如今皇后也懷上了,只要能夠生個男孩子,即使在皇貴妃之後,做為嫡子,也是穩穩的太子,皇上以後,也就再不好提什麼廢后之舉。


  所以她看著皇后,真是越看越歡喜,「這一胎,你可得好好養著,再不要像從前似的,思前想後顧慮重重,只管放寬了心養胎,萬事都沒有你這肚裡的孩子重要,宮務就仍然交由淑、惠、賢、麗四妃管著,大事情,還有哀家幫你看著呢,不用煩心。」


  見太后看自己的歡喜勁,皇后靦腆地低頭應是,「一切就依母后所說,臣妾只管養胎,為皇上綿延子嗣。」


  「哀家聽說,皇上一個月里,總會到長寧宮裡召吳選侍兩回,你讓皇貴妃勸勸他,那吳選侍再可人意,畢竟是個病人,萬一這病氣過給皇上怎麼辦?那不是胡鬧嘛。可不能由著皇上的性子,他如今也快到而立之年了,不能總那麼任性。」


  皇后好脾氣地笑道:「皇上的性子,母后又不是不知道,也就皇貴妃勸他,還能聽上兩句,可如今皇貴妃眼疾,上回臣妾給她說了這事,她還同臣妾哭訴,說如今這個樣子,皇上能夠不厭棄她已經是阿彌陀佛了,如何敢勸皇上!臣妾想想也是,就自己和皇上開了口,還沒說兩句呢,皇上就陰了個臉,叫臣妾少管這些事情,說宮裡頭子嗣單薄,臣妾不想著如何安排妃嬪們開枝散葉,卻計較他寵愛誰,有失皇后的賢良,倒叫臣妾不好再開口了。」


  聽了皇后所說,太后嘆口氣,「算了,哀家生的兒子,哀家知道,他是個心裡有主意的,決斷的事情,任誰也勸不了,就這麼著吧,隨他去。不過,你得讓太醫院裡,每個月給他多請兩回脈,防微杜漸。還有,每回你和皇貴妃的醫案,哀家這兒都要抄送一份,白紙黑字的將來也有據可查,就是去診脈的太醫,也要由哀家定了,每月一換,防著有人生事。」


  雖然太后說的隱晦,皇后還是知道她的意思,是防著皇上和皇貴妃,為了立皇貴妃為後,整出像前朝那樣狸貓換太子的事情。


  她感激地笑了笑,「母后考慮的甚是周全,之前皇貴妃有了身孕,宮裡頭先後換了三波太醫去診脈,雖說略有出入,但大都說皇貴妃的喜脈還算沉實。臣妾這身子,也一樣換了三波太醫,說是臣妾的脈像圓滑,之前將養的好,氣血足勝,胎兒很穩。母后您就放心吧。」


  其實診脈的時候,並非所有的太醫都是這個說法,但那只是一家之言,皇后這會兒,只撿有利的,令她高興的聽,自是只記得好的部分。


  她這會兒給太后所說,是暗示她和皇貴妃懷了身孕都是一樣的待遇,縱然皇上知道太後有防範之心,也說不出話來,只能當這是太后對龍嗣的重視,接受下來。


  雖然,胡善祥並不覺得這皇后之位有多好,但有這個名份,她就能留在朱瞻基的身邊,她的女兒就是嫡出的長公主,永遠不會屈居人下。


  她能在人前低頭,但她得為自己的子女著想。


  只要沒存害人之心,胡善祥不覺得自個如此這般維護自己的利益有什麼不對。


  太后聽完,嘉許道:「很好,如此甚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說這太醫院裡的太醫們,都是知根知底的,但也要防著他們起了二心,尤其是那個藿醫女,嫁的就是皇上身邊的人,那人幼時又和皇貴妃情同手足,她心裡頭,肯定是偏向皇貴妃的,光看她的醫案,哀家可不放心。你也是,平日里雖然讓她診脈,她開的方子,可不敢用,免得中了手腳。」


  見太后說的這樣明白,皇后忙點了點頭,連聲答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