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第231章 明時思解慍 上

第231章 明時思解慍 上

  王貴妃面色一動,神情黯然下來,咸寧笑說道:「母妃這會兒身子虛弱,本不當抱小公主的,但兒臣也是做母親的人,明白您這會兒的心思。」


  從穩婆手中接過已經擦洗凈血跡,穿好事先準備好衣服的小公主,抱到王貴妃跟前,「母妃您看她是不是很漂亮?一把烏黑的頭髮,眼線這麼長,肯定是個大眼睛,小鼻頭楞楞的,將來妹妹定會是個漂亮的公主。」


  王貴妃看著閉著眼,小嘴一吮一吮像是想吃東西的小公主,激動地伸出了手。


  咸寧公主避開了她,「母妃,您這會兒可沒力氣,仔細摔著她。兒臣這就抱出去給父皇看看,父皇見了一定喜歡。」


  說完,咸寧公主就抱著小公主往外走去,邊走邊吩咐道:「你們好好伺候著貴妃娘娘,這會兒貴妃娘娘累了,讓她好好休息休息。」


  王貴妃就眼睜睜地看著咸寧公主將女兒抱走了。


  永樂帝從咸寧公主手裡接過孩子看,咸寧公主笑著說道:「父皇,長得像您,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站在一邊的陳麗妃等人也齊聲附合。


  永樂帝看著孩子,眼睛都沒睜開,紅紅地皺巴巴地的皮膚,一時真看不出來像誰,但聽到這樣的吉祥話,還是高興地笑了笑,「比你小時候瘦弱,你那會兒哭得震天響,抱都抱不住。」


  像是為了回應他的話一般,襁褓里的小公主貓咪一樣吱唔了兩聲。


  「父皇,妹妹可能是餓了,來,交給奶娘吧。」咸寧公主將孩子從永樂帝手裡抱開,遞給早就候在一旁的奶娘,「別給吃多了,吃幾口給些溫水,你們也多喝些水,免得奶太濃,還有,這幾天先別急著吃下奶的湯水。」


  兩個奶娘點頭應了,由咸寧公主跟前另一個大宮女,和事先挑選好伺候小公主的人一道,回暖閣去給餵奶。


  看見永樂帝詢問的眼神,咸寧公主笑道:「父皇是不理這些事的,自然不明白,這小孩出生的頭三天,腸胃非常虛弱,如果突然給她餵奶太多,會造成腸胃堵塞,以為是對她好,其實反倒害了她呢。不信,您問太醫是不是這個理?」


  姚太醫贊道:「公主真是博學,這樣的醫理,就是太醫院裡,也得精通兒科的人才能通曉。」


  「姚大人謬讚了,我不過是帶了兩個孩子,所以對這些個事情熟悉些罷了,談不上學識。」


  永樂帝吩咐了下好好照顧王貴妃,就擺架回宮去了。


  陳麗妃等人也隨之離開。


  太醫們正準備和咸寧公主告辭時,忽然聽到裡面的一個驚呼聲:「不好,太醫快來,貴妃娘娘有出血的跡象。」跟著,辛夷就面無人色地跑了出來,「太醫,太醫不好了,貴妃娘娘出了好多血。」


  孩子生產完后,產婦如果大出血的話,將會非常要命,很多女子就是因為這個,血崩而死。


  姚太醫和徐太醫都嚇了一跳,不過做為婦科聖手,產後出血這樣的事情他們也見得多了,連忙給咸寧公主施了個禮,就帶著藥箱跟著辛夷進去了。


  跟在他們後面的咸寧公主看見徐太醫取出銀針,對準穴位紮下去,姚太醫摸脈之後說道:「準備止血,去,取湯藥來,第三個方劑的。」


  若是平時,先摸了脈開方子,再到煎好葯,最少要多半個時辰,好在產婦的情況就那麼些種,所以,姚太醫將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都寫妥當,藥材準備齊全,每個相應的階段都先煎煮好,這樣用不上頂多浪費一些藥材、人力,要是用上了就能省出不少時間,及時救命。


  正因為有所準備,所以姚太醫這邊一說話,不消片刻,就有宮女將剛剛煎好放著的葯端來。


  辛夷有條不訓地照著姚太醫的吩咐行事,甘藍則在旁邊搭手,和青蒿一道將姚太醫所說用於崩漏的血餘炭一把把往王貴妃身下灑。


  徐太醫的銀針全部扎完之後,隨著血餘炭盡數被血浸沒,終於止住了血崩之勢。大家都覺得鬆了一口氣。


  甘藍和辛夷不明白咸寧公主幹嘛這麼費事救王貴妃,這個時候,要了她的性命,這些人都脫了干係,豈不好嗎?但咸寧公主沒吭聲,她們就照著吩咐去做,並沒有多餘的話語。


  所以自始自終,在幾個穩婆們眼裡,在姚太醫和徐太醫眼裡,甚至伺候湯藥,後頭跟進來的茵陳和青蒿眼裡,都沒有看出任何紕漏來。


  穩婆們見血止住了,都歡喜地直在心裡喊阿彌陀佛,立即著手處理床鋪上的污穢之物,茵陳和青蒿給換上了乾淨的被褥。


  一切動作都輕、柔、快,伺候的動作都和平日里沒什麼區別,甚而,昏睡著的王貴妃都沒有醒過來。


  這邊血剛止住,煎好的葯正好溫涼,但王貴妃一直昏睡著,一湯勺一湯勺地葯從嘴角喂下去,卻不見多少能進去,一陣就把墊著的毛巾浸濕了。


  「如果葯喝不下去,只怕這暫時止住的血,還會再出現崩漏啊。」姚太醫和徐太醫連連搖頭。


  甘藍幾個,連同穩婆們,就都看向了咸寧公主。


  咸寧公主想了想,趴在床邊,對著王貴妃的耳朵輕聲說:「母妃,您能聽見兒臣說話嗎?如果您能聽見,那您就聽著,這些葯必須喝下去,不喝,太醫說您還會血崩,真那樣的話,您就挺不住了。要是您有個三長兩短,小公主怎麼辦?」


  「沒娘的孩子太可憐了,玉雪打小沒有娘,在宮裡長大,她那麼冰雪可愛,就因為沒娘早早就夭折了,難道,你就忍心丟下妹妹,讓她也和玉雪似的,沒娘疼沒娘愛,再得寵愛也保不住性命嗎?母妃,您要不想妹妹有玉雪那樣的命運,您就好好吃藥,好好活著。」


  如果王月蓉就是這樣死了,豈能消她的心頭之恨?


  她要王月蓉活著,活在恐懼中,活在患得患失中,要她看著十月懷胎所生下的心頭肉,愛得如珠似寶,卻不能靠近日日夜夜受著煎熬。


  清揚說的對,父母的罪孽不能延及子女,那樣是會損陰德的,所以,自己不會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下手,會讓她享受做為公主應有的一切。


  但這一點,王月蓉不會知道,她甚至不會知道咸寧公主並沒有打算要她的性命,她們計劃的,就是讓王月蓉一直揣測,一直擔心那架在她脖子上的刀何時會落下,擔心咸寧公主會對付她的女兒,她做了那麼多的惡事,自然會擔心別人如她一樣的心狠手辣,光是這擔心,這恐懼,就會令她的餘生都無歡樂。


  也不知是不是咸寧公主的話起了作用,再灌下去的葯,就沒再淌出來,全部都被王貴妃喝了下去。


  血止住了,這葯也喝了下去,王貴妃仍然沒醒,姚太醫給她把完脈后,方才鬆了一口氣,「貴妃娘娘沒事了,昏迷不醒是因為生產的過度疲倦和失血過多,等娘娘醒來,好好調養,就能慢慢恢復了。」


  然而,王貴妃就此一病不起,到了小公主玉敏滿月,被封為常寧公主時,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王月蓉是個聰明人,到底從咸寧的態度里看出了端倪,她覺得唯有自己死了,才能一了百了之前的深重罪孽,所以雖然口不能語,卻在坐月子期間感了風寒,以致體寒發熱腹疼。


  主治太醫診脈后說是傷寒少陰,用了麻黃細辛附子湯,用麻黃髮汗、細辛逐寒、附子回陽。不曾想,王貴妃又出現了四肢厥冷及紫紺的癥狀,這個屬於傷寒厥陰了,結果主治太醫換成四逆湯想著用附子回陽、乾薑溫里、炙甘草調和脾胃,應該能夠慢慢調養過來。


  誰知王貴妃喝葯后卻奄奄一息,臨死前,在紙上寫要求見咸寧公主、太子妃和孫清揚三個人,最後一面。


  好在因為她病重,這三個人都在跟前侍疾,很快出現在她的跟前。


  看到她們三個,王貴妃露出一抹笑容,她指著自己的喉嚨,示意咸寧公主給她解藥,她要說話。


  咸寧公主猶豫了片刻,見屋裡只有甘藍和辛夷守著,就掏出了解藥給她服下。


  王月蓉生產時服的葯,是孫清揚母親配的,會令人暫時失聲,不能說話,再加上有甘藍和辛夷在跟前,所以太醫也只是說貴妃娘娘生產時喊啞了嗓子,暫時不能說話,並沒有疑心其他。


  至於橙寧,那晚太過傷心,以致於一直病著,為免過病氣給貴妃娘娘,自然就不能再到王月蓉跟前伺候,由咸寧公主指了兩個小宮女在廂房裡住著,連出門都是有數的。


  「我求你們善待玉敏,如果答應了,我就告訴你們三個秘密。一個是關於皇上的,一個和太子有關,另一個和孫清揚有關,我知道玉容這次能夠得手,有你們的幫忙,我不怨你們,這是我自作自受,但玉敏,玉敏她是無辜的。」


  王月蓉面上顯出詭異地紅色,精神看上去如同沒事人一般。但看見她的人都知道,這已經是迴光返照之勢了。


  她們幾個本來就沒打算虧待玉敏,自是都點了點頭。


  「你待她,要像親妹妹一般,讓她無憂無慮地長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