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飆風吹鬢華 下
「子衡哥哥——」
杜子衡狠了狠心,冷然道:「不要如此叫我,我杜子衡從此與你朱蕊珠再無瓜葛,就當你我從不相識吧,既然你已經嫁人,我也不再糾纏於你,過去的事情只當是一場夢,現在夢醒了,你和我就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朱奉儀心中一涼,感覺像失去了什麼似地空空蕩蕩,她拚命想挽回什麼,「子衡哥哥,那千兩百銀我會讓我娘退給你的,你別怪我,蕊珠福薄,與你有緣無份……」
杜子衡擺擺手,不欲再談,「那千兩百銀就當我賀你出嫁的表禮,你回去吧,免得時間久了,別人傳出不好聽的話,有損朱奉儀的清譽,在下也累了,就不陪朱奉儀再敘下去,你請便吧。」
聽到他對自己的稱呼換了,朱奉儀呆立良久,方才說:「子衡哥哥,你的傷要緊不要緊?你好好將息,缺什麼,如果這邊沒有,使人同我說一聲,我總會想方設法求了來。」
這話如果她是一見面就說,恐怕杜子衡就是還了庚帖,也要對她留幾分情意,如今再聽卻覺得不過是虛情假意而已,像聽了個笑話似的起不了半點漣漪。他不想再和朱奉儀說什麼了,背轉了身子躺下,不發一言。
朱奉儀失落地走了出去,她走出那一步就知道不可能再和杜子衡有什麼交集,但心裡總以為他會惦記著自己,即使自己嫁做他人婦,也會把自己藏在他心裡某個角落,珍而重之,卻不想,他最後卻對自己這般冷淡,說出只當從不相識的話語。
她的心裡空空落落,像有什麼被生生挖走了,像是失去了生命里最寶貴的東西。
她沒有看到,翻身朝外的杜子衡,看到她走出去的背影,兩行清淚滑落面龐。
為曾經付出過的深情,為因此而成熟的殘酷成長。
從刺殺杜子衡那個活口嘴裡問出的話,即出乎朱瞻基父子的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意圖用這事狀告太子朱高熾失德,以此大做文章的人,是趙王朱高隧。
雖然但論文治朱高隧比不上太子朱高熾,論武功他比不上漢王朱高煦,但永樂七年時,他被封為趙王后不久就被派去京師管理大小事務,因為永樂帝早有遷都京師的想法,在下屬的煽動下朱高隧認為這是日後傳位於他的表示,參與到奪嫡的行列中,到處散播永樂帝可能傳位於他的謠言。
之後,永樂帝在太子的求情下,只是殺了趙王府的長史以示警告,京師也改由當時只有十歲的皇長孫朱瞻基留守,趙王為此頗為韜光養晦了一陣,但自從漢王朱高煦在永樂十五年被強迫就藩樂安后,他又開始蠢蠢欲動。
永樂十六年時,永樂帝因病長期住在京師,恰巧當時有個陳千戶因霸佔民財而被朝廷治罪,朱高熾考慮到他立過軍功,便從輕發落了他。趙王朱高隧就聯同漢王朱高煦,趁機誣陷遠在京都監國的太子,說他擅赦罪人。
永樂帝得到密告后立刻下令將陳千戶處以死刑,並以沒有勸諫阻止太子的罪名,將輔助太子監國且與太子關係非常密切的梁潛、周冕等人逮捕入獄,但並沒有動太子分毫,算是以此殺雞儆猴,對雙方都給了警告,雖然這一次的結果並沒有達到漢王和趙王的預想,但他們卻明白了永樂帝所忌。
所以即使後來禮部侍郎胡瀠奉密旨暗中去監視太子的行為後,密陳太子監國七事,說他誠敬孝謹解除了永樂帝的疑心,漢王和趙王兩人也知道了要如何下手,才能夠令父皇厭棄太子,這一次朱高隧設計做出這事,就是為了打擊太子。
當日派人擄走杜子衡,原是勸他去大理寺告狀,因為事關宮闈笥,說的隱晦,被杜子衡誤會以為他們要搶庚帖,纏鬥起來,等到玄武來救,以至於功敗垂成。
溫和穩重的太子知道自己的父皇最樂見他們兄友弟恭,最怕他們兄弟鬩於牆,拿著活口簽字畫押的供詞,卻將此事壓了下來,並未上報永樂帝。
雖然朱奉儀於此事中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她自己甚至不知道被人利用,但知道了事情始末的太子,卻對她和齊承徽都起了嫌惡,鮮少再到她們院里來。
齊承徽如何甘心,少不得又和朱奉儀商量如何才能重新得回恩寵。
朱奉儀年紀尚輕,空有向上攀爬的心,卻不知道如何使勁,自然奉齊承徽馬首是瞻。
太子妃正在就此事指教太孫妃胡善祥和孫清揚。
「本來這事呢,只需要善祥聽著就是了,但你身子日漸沉重,雖說有些事情胡尚宮可以幫著打理,可她首要的任務還是要你和腹里的孩子為重,有些雜務,少不得要清兒幫襯著點,所以你們就都聽一聽。」
胡善祥自是滿口稱善,「母妃安排的極妥,臣妾正愁這府里諸事龐雜,尚宮她力有不逮,孫妹妹能夠分擔一二,最好不過。」
太子妃也不再客套,看著她倆直截了當地問道:「關於齊承徽和朱奉儀的事情你們怎麼看?」
胡善祥思忖片刻,「按理,她倆都算我們的長輩,臣妾不好在後面議論她們。」
「不用講那些個虛禮,咱們說說體己話罷了,又不是要你們議論她倆的人品,是說如果你們處在我這個位置,當如何處理此事?畢竟,善祥你是皇太孫府的主母,下面嬪妾爭寵奪愛這樣的事情以後會不少遇到,自是該先有主張才是。」
「臣妾覺得母妃處置的極好,有樣學樣就是。」
胡善祥答了等於沒答,太子妃看她倦怠的神色,也不再追問,把眼睛看向孫清揚。
孫清揚笑道:「臣妾也說不好,只是想而今齊承徽和朱奉儀肯定會抱成團,內宅之中,不怕姐妹情深,但忌諱因為爭寵失了分寸,畢竟后宅關係前院,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這次朱奉儀的事情,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沒法選人,遇上了杜子衡,而是事先挑了已經許過人家的送進來,那張庚帖就會起大作用,危及父王。為了避免以後再出什麼事情,臣妾覺得將她們拆開的好。」
太子妃讚賞地點了點頭,「不錯,要是朱奉儀不是因緣際會卷到這件事里來,而是本來就是他們精心安排的,這件事就很難善了,但既然已經出了這檔事,她和齊承徽再抱成團,就容易再出亂子,必須得拆開。」
「可是——」胡善祥有些猶疑,「這樣好嗎?畢竟朱奉儀住在齊承徽院里,是父王允了的。」
太子妃淡淡地笑了笑,「男主外,女主內,這內宅之事,可不是男人該伸手管的,你們父王極講究規矩,輕易不會插手內宅之事,替小妾說話撐腰一次兩次或有可能,但寵妾滅妻那等大逆不道之事他斷不會有,父皇也斷不能容,這次的事情一出,他已經悔了,所以她們倆個,拆不拆開不過是我一句話的事情。只是怎麼拆如何拆,你們倒說說看。」
胡善祥笑著答道:「自是將那朱奉儀調出齊承徽的院里,只說她倆在一處擠著多有不便,不就成了。」
太子妃點了點頭,「嗯,這倒也是一個辦法,只是你們父王的脾氣有些憐香惜玉,就是分開了,兩人要是同心協力,也自會不安份的媚惑慫恿,過了這一陣風,說不定又憐惜起來了。男人想不到那些個細事,若他鬆了口,那別有心思的人自是會再起風浪。」
「臣妾倒覺得母妃可以扶一扶朱奉儀。」
太子妃看著孫清揚,「噢,清兒為何這麼說?」
「朱奉儀為人年輕,雖有向上攀爬之心,但心機尚淺,不足以為害,用她用得好,還能夠壓一壓其他人的銳氣。」孫清揚說得不是很清楚,但太子妃已然明白她暗指近日風頭重起的郭良娣。
「臣妾覺得您可以給她點甜頭,分化她和齊承徽,她們合縱連橫,您可以遠交近攻,您是當家主母,所要的就是內宅和睦,不讓任何一方坐大,權制住底下的人,這樣才能保證她們不會因為生了不該有的念頭給父王惹事。」
聽完孫清揚的話,連胡善祥都若有所思地看著她。
孫清揚吐吐舌頭,「胡姐姐,您放心啦,我是最乖巧不過的了,您可不要用這招對付我。」
太子妃聽了先笑起來,直了直腰,孫清揚見勢忙起身取了兩隻大靠墊,替太子妃和胡善祥各放一隻,將她們的腰后細細墊好。
太子妃看著胡善祥說道:「你不用擔心清兒,她要是心裡真有什麼打算,也不會當著你的面說這樣仔細。這主母管著嬪妾啊,就是清兒說的那個理,你得對她們的心性、脾氣如何心裡有個底,用那個不用那個就有了成算。」
「像這兩個因為利益滾做一堆的,就先抬一個,挑那個相對老實本份或者心思淺的抬,另一個,壓著點,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她們兩人會連成氣。要是都不省心,也不怕,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多的是,再挑中意的抬上去,她們自然也就翻不起什麼風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