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鼓對鼓來鑼對鑼(四)
「哼,虛言狡辯,爾若是真忠心耿耿,本宮既是將仁兒交託給爾,就不能誠心栽培其成才么?你陳曦不是號稱文武全才,先帝在時可是沒少誇爾為社稷干臣,莫非依爾之能,也不能輔佐仁兒?本宮卻是不信了。」
饒是陳子明都已將密匣傳位的由來解說得個分明無比了,奈何女人執拗起來,卻是有些個不可理喻,這不,從楊太后的口中說出來的話語明顯就是在胡攪蠻纏,當真令陳子明很有些個哭笑不得。
「太後娘娘明鑒,非是微臣矯情,也不是仁皇子不聰慧,實是成材與否取決之因素極多,誰能敢輕言成功,比干何嘗不賢,卻有紂王之暴虐,終古、關龍逄又何嘗不是大能之輩,卻有夏桀之殘暴,此皆古之教訓也,就今而論,陸德明、孔穎達、李綱等皆一代大儒也,于志寧、張玄素也皆正人君子,先帝以諸般賢能教李承乾,結果又如何哉?」
哪怕明知道跟女人說理是件極其艱難之事,奈何陳子明也實在是沒得選擇,只能是苦笑著解說了一番,言明了無法保證李仁成材的根源之所在。
「哼!」
楊太后雖執拗,卻不是不通人情世故之人,自不會聽不懂陳子明所言的道理,只是心中的不甘與不爽卻依舊沒見減少半分,儘管不曾再糾纏於陳子明不肯為李仁座師一事,可也不曾認錯,僅僅只是滿臉陰沉地冷哼了一聲了事。
「太後娘娘既是不想解決廢后一事,那微臣也就不打算再插手其間了,微臣告退!」
這都糾纏了如此之久了,卻愣是一直無法切入正題,陳子明心中的虛火也自不可遏制地翻湧了上來,索性便玩上了一手以退為進的把戲,但見其沖著楊太后深深一躬,丟下句交待,轉身便要往外行了去。
「你……,給本宮站住了!」
這一見陳子明要走,楊太后先是一怒,接著便是一慌,沒旁的,真要是陳子明對廢后一事袖手旁觀的話,指不定蕭皇后還真就要被廢掉,而這,顯然不是楊太后所能承受之重。
「太後娘娘可還有甚要交待的么,微臣聽著便是了。」
陳子明其實何嘗願走,左右不過是詐唬一下楊太后,免得其始終在那兒糾纏不休罷了,當然了,這等心思,他卻是不會表露在臉上的,也就只是作出了副恭謙之模樣,明知故問地耍了把花腔。
「罷了,本宮也懶得跟爾計較那麼許多,春娘素來賢惠孝順,又明事理,本宮斷不容有小人中傷了其,廢后一事,絕不可行,哼,恪兒若是敢妄為,那就從本宮的屍體上踏過去好了。」
見得根本無法壓服得了陳子明,楊太后雖是不甘得很,卻也不敢再胡攪蠻纏,怒氣沖沖地便表明了絕對不會同意廢后之決絕態度。
「太後娘娘,請恕微臣直言,根源問題不解決,廢后之議題便難有平息之時,縱使此番太後娘娘能強壓得陛下退讓,卻難保將來不再起波折。」
儘管楊太后的態度依舊談不上友好,可能開始談正事,那便是個不小的進步,當然了,該說的話語,陳子明依舊不會有甚含糊,一上來就為談話定了個調子,那便是必須先解決了擁立儲君一事,方才有接著往下磋商之必要。
「嗯……,子明素來多智,此一條,本宮可是心中有數的,如今這麼個局面若是鬧騰開了,於社稷實非好事,卿若有甚良策,且就說好了,本宮自會有所決斷。」
楊太后一輩子都在宮中廝混,觀言察色之能自是極強,這一見陳子明之態度如此堅決,便知不答應陳子明的前提條件,雙方間怕是再難有往下談之可能性了的,無奈之下,也只能是悶悶地長出了口大氣,放緩了語調地捧了陳子明一把。
「太後娘娘明鑒,常言說得好,解鈴還須繫鈴人,此番風波本就因擁立一事而起,要想平息下去,還須得先撫平了擁立一事所造成之影響,此一條,微臣實無著力之處,終歸須得皇後娘娘出面與陛下開誠布公地談過,方才能消解陛下心中之疙瘩。」
這一聽楊太后雖是好話說了一堆,卻愣是不曾就先決條件有所表示,陳子明自是不願再跟楊太后多兜圈子,索性便將話題挑明了來說。
「還有呢?」
此番擁立一事真正的主事者其實不是蕭皇后,恰恰就是楊太后本人,正因為此,要蕭皇後去向李恪認錯,明顯就是要楊太后自己打自己的臉,對此,楊太后自是不爽得很,雖不曾出言呵斥陳子明的無禮,可也沒答應陳子明的提議,僅僅只是不咸不淡地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陛下若是能消解了胸中塊壘,對廢后的心思自也就會淡了許多,然,光憑此,依舊難以徹底解決問題,還須得太後娘娘出面為蕭皇后緩頰上一番,而後再由微臣從旁關說一二,此事也就算是可以真正揭了過去。」
該說的道理,都已是說得個通透了的,至於楊太后聽還是不聽,陳子明也自沒法顧忌那麼許多了的,左右真要出現了廢后的事兒,陳子明也只能是竭力去維持朝局之穩定,以求將破壞性的影響降低到可接受之程度,正是出自此等考慮,陳子明也就沒再強求楊太后的配合,這便將所謀之策坦然地道了出來。
「嗯,子明打算如何處置那個妄圖幸進的狐媚子?」
楊太后依舊不曾表態,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轉而又拋出了個尖銳無比的問題來。
「太後娘娘明鑒,此內禁之事也,實非身為臣下者可以置喙者,然,竊以為宮中嬪妃者,無一不是太後娘娘之媳婦,所誕之子息,也皆是太後娘娘之孫,但消能各安其位,不單是您之福,也是社稷之福,天下蒼生之福也。」
楊太后所問的這麼個問題可不簡單,一不留神就會栽到溝里去,然則對於陳子明來說,應付起來卻也不算難事,張口便有。
「子明所言,本宮皆已知曉了,若無旁的事,且就先到此處好了,卿且自去罷。」
對於陳子明所言諸事,楊太后雖不曾明確表態,然則在下逐客之令時,無論臉色還是語調,都已是相對平和,足可見心中其實已然是同意了陳子明的提議,只是礙於面子,不願當面下個決斷罷了。
「太後娘娘聖明,微臣告退。」
該說的,能說的,都已是說盡了,陳子明自也不想再在此處多留,這便緊著稱頌了一聲,就此退出了泰福殿,趕去承慶殿,接了汝南公主與陳舒,一家三口分乘兩輛馬車便往自家府上趕了去……
「夫君,跟母后談得如何了?」
汝南公主到底是心思重,宮中人多,她不好刨根問底,可待得馬車緩緩啟動之際,汝南公主終於是忍不住了,但見其滿面愁容地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開口發問了一句道。
「還好罷。」
此番跟楊太后一番長談下來,簡直比朝議之激辯還有更累人上幾分,個中之轉折頗多,遠談不上一帆風順,饒是陳子明生性堅韌過人,到了此時,也已是頗覺心力憔悴了去,自是不願多言,僅僅只給出了個頗為敷衍的答案。
「夫君,茲事體大,須開不得玩笑,情形究竟如何了?」
汝南公主與蕭皇后之間相處一向融洽,自是不願見其有難,對陳子明這等敷衍的答案,自也就相當之不滿,沒好氣地便刨根問底了起來。
「放心好了,為夫出馬,斷不致有差的,母后雖不曾明確表態,然,心已是意動了的,至遲三五日內便可見分曉。」
儘管心力已是有些不濟,然則陳子明又如何捨得讓汝南公主憂心,雖不曾詳述與楊太后交涉之經過,可卻是笑著給出了個肯定的保證。
「嗯,若能如此便好,只是妾身卻是擔心三哥知曉了實情之後,會遷怒於夫君,若如此,那……」
此番陳子明插手廢后一事,雖是出於大局之考慮,可畢竟是壞了李恪的好事,汝南公主自不免又為自家夫君擔上了幾分心思。
「馨兒無須過慮,為夫自有分寸,陛下即便要怪,為夫也自有應付之道,誤不了事的,倒是為舒兒定日子的事兒須得抓緊了,早些給蕭家送了過去,也算是了了樁心事罷。」
李恪會遷怒么?答案是肯定會,對此,陳子明自是早就預料到了的,不過么,也並不怎麼在意,沒旁的,在陳子明看來,要撫平李恪的怒氣並不算甚難事兒,再說了,他都已是打算歸隱林下了的,左右不過就是再熬幾年的事兒罷了,就算李恪怨氣真的難消,那又能如何呢?總不致於將他陳子明往死里逼了去罷。
「日子妾身倒是前兩日便著人算好了的,只是蕭家剛遭了罪,妾身就沒急著送了去,如今事情既是已有定策,回頭妾身便去蕭家走上一趟好了。」
於汝南公主來說,最掛心的當然還是自家兒子的婚事,此乃為人父母之天性,哪怕貴為公主,也自不會例外,正因為此,一聽陳子明說到了兒子的婚事,汝南公主的注意力立馬便被轉移了開去,而陳子明么,自也樂得藉此放鬆上一下,這便就著兒子的婚事,與汝南公主好生商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