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游龍戲唐> 第四百七十四章 蓋棺定論(二)

第四百七十四章 蓋棺定論(二)

  貞觀二十二年八月初九,又到了大朝之時,一大早地,群臣們便已全都聚集在了太極殿中,默默地等待著帝駕的到來,氣氛一如往日般的肅靜,只是在這等肅靜中卻是帶著濃濃的肅殺之氣,不少朝臣眼中都閃爍著別樣的光芒,很顯然,大多數朝臣都清楚今日這一朝的重要性之所在。


  「皇上駕到!」


  一派死寂中,後殿處突然響起了一聲尖細的喝道聲,旋即便見一身整齊朝服的太宗由一大群宮女宦官們簇擁著,緩步從後殿處行了出來,身形倒也還算挺拔,只是腳步明顯比往常要拖沓了些,也稍顯沉重了些,足可見太宗的龍體依舊有恙。


  「臣等叩見陛下!」


  見得太宗已至,諸般臣工們自是不敢稍有疏忽,趕忙收斂起了散亂的心思,齊齊大禮參拜不迭。


  「眾愛卿平身。」


  太宗的身體當真是大不如前了,這才走了幾十步的路而已,氣息居然已是帶著微喘了的,叫起的聲音也自不免便顯得嘶啞了許多。


  「謝陛下隆恩。」


  能混到朝臣這麼個級別者,自然都是心眼極活泛之人,自是都聽出了太宗叫起之際的無力感,各自的心中難免都起了微瀾,只是這當口上,卻也沒誰敢有所失禮的,只能是齊齊照著朝規謝恩了事。


  「眾愛卿,朕聽聞已逝特進蕭瑀之謚號爭議頗多,朕心甚憂,今日早朝且就此事好生議議也罷。」


  待得群臣們分文武各自站好了隊之後,太宗也自無甚寒暄的廢話,直截了當地便道出了今日早朝議事之主題。


  「啟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主題既定,身為禮部尚書,許敬宗自是須得緊著出列言事,此乃題中應有之意,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講!」


  許敬宗幾次辦差總出這樣或是那樣的差錯,太宗對其自是無太多的好感可言,這會兒雖是准了其之所請,可從口中吐出的字眼明顯生硬得很。


  「謝陛下隆恩,微臣有一事要奏明陛下,已逝特進蕭瑀公忠體國,自我大唐開國起,便屢立奇勛,位列凌霄閣之九,為宰輔之尊二十餘載,高祖屢贊曰:『公之言,社稷所賴。』,陛下也曾多番籍慰曰:『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武德年間,不顧險阻,屢次於朝堂之上力諫議高祖,為陛下請命;貞觀初……,如此忠誠亮直之臣,實為我朝之中流砥柱也,今其既喪,國失股肱也,悲哉,痛哉,當以文貞之謚表之,以為後世臣工之典範也,如上以聞。」


  許敬宗不愧是搞史學出身的,對蕭瑀的諸般事迹皆熟稔於心,加之文采出眾,一番長篇大論下來,當真將蕭瑀美化到了無人可及之地步,至於瑕疵么,則是玩了手春秋筆法,一帶而過。


  「陛下明鑒,微臣對許尚書所言實不敢苟同焉,據查,貞觀元年,蕭瑀與時任侍中之陳叔達當庭大吵,言語粗俗,不顧陛下勸阻,惡語頻出,以致被免官歸家,陛下不計前嫌,旋即又以右僕射委之,然,時不過數月,蕭瑀又私下勾連時居於東突厥之蕭皇后,實違制之舉,再度遭免;貞觀六年,我大唐剿滅為患邊疆多年之東突厥,蕭瑀不單不為之振奮,反倒以污衊之言彈劾衛國公李靖,妄圖污人以罪,再度遭免;貞觀九年,因與時任戶部尚書之唐儉不和,挾嫌報復,事敗,又再遭免;貞觀二十二年六月末,暫署理尚書省之際,又屢屢無故貶叱大臣,欺上瞞下,諸多不法,以致又被免,縱觀其為官二十餘載,雖小有功於社稷,然,行事每多偏激,私心且重,今既喪,自當以『褊公』謚之,如上以聞!」


  許敬宗話音方才剛落,也不等太宗有所表示,就見文臣隊伍中人影一閃,大理寺少卿嚴剛已是大步搶出了隊列,同樣是一通子長篇大論,所言所述與許敬宗可謂是針鋒相對,絲毫沒給蕭瑀留半點的情面。


  「陛下明鑒,臣以為嚴大人所言甚是,我輩為臣者,當以公心為先,今,已逝特進蕭瑀行為乖張,屢有大過,其能以『文貞』謚之,倒是『褊公』一詞恰如其分,臣懇請陛下聖裁!」


  嚴剛話音剛落,吏部尚書杜楚客也自緊著從旁閃了出來,高聲地附議了一番,旋即,便見十數名朝臣也緊著要出列聲援,顯然都是李泰事先部署好的人馬,要的便是這麼個先聲奪人之氣勢。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不等李泰一方的朝臣們有所動作,卻見御史中丞喬良已是大步搶了出來,高聲稟報了一句,瞬間便打斷了李泰一方人等將起之氣勢。


  「嗡……」


  喬良這麼一動,群臣們立馬為之轟然亂議不已,沒旁的,概因喬良這廝太過兇殘,不奏事則已,一旦動本,那就一準有人要倒大霉了的。


  「喬愛卿有何本章要奏,且自說來好了,朕聽著呢。」


  太宗並未理會眾人之亂議,不動聲色地便准了其之所請。


  「陛下明鑒,微臣以為正人先得正己,嚴大人絮絮叨叨瞎扯了一通,皆言他人之不是,卻沒看見自己之罪過,何其可笑哉……」


  果然不出群臣們之所料,喬良一開口,便擺出了要彈劾嚴剛之架勢。


  「喬大人莫要信口開河,此乃御前之地,非是爾可以肆意血口噴人之處!」


  一聽喬良如此說法,嚴剛可就穩不住神了,緊著便呵斥了一嗓子,試圖打斷喬良的奏事,沒旁的,他為官么,倒也勉強算是合格,可要說清廉如水么,那自是不可能之事,實際上,處在大理寺少卿這麼個要職上者,真能做到公平公正者,實在是少之又少,嚴剛本就談不上啥正人君子,受人關說官司的事兒自是曾干過幾回,只是行事隱蔽,少有人知罷了,可這等玄虛當真架不住徹查,真要是被喬良拿到廷議上來說,那後果須不是好耍的,自是由不得嚴剛不心急火燎的。


  「嚴大人還請稍安勿躁,是非真假自有陛下聖裁,卻不是靠著聲高便能無事者。」


  喬良乃是有備而來,自是不會怕了嚴剛的威脅之言,但見其面帶譏誚之色地駁斥了嚴剛一句之後,這才再次轉向了太宗,不緊不慢地接著道:「陛下,據微臣查知,大理寺少卿嚴剛行為不軌,其罪有三:其一,為人關說官司,以致錯判案子三樁,分別是下馬陵劉家爭產案、大興里趙家訟林家侵產案、河芳里『蘇記商號』與『林家鋪子』爭產案;其二,妄議儲君人選,不顧陛下三令五申之告誡,屢屢與人稱:濮王殿下賢,又是嫡子,當立!此等言論,實有大不敬之罪也;其三,行為卑劣,身為朝堂命官,知法犯法,竟不顧廉恥,暗與其媳苟合,大違人倫天理,當誅!如上以聞。」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一向奉公守法,絕無此般惡行,此皆喬良誣陷微臣,當得反坐。」


  喬良的彈章這麼一出,嚴剛當即便慌了神,不為別的,概因這些事,他確實都干過,只是自以為隱蔽,自忖並無證據落於人手,自是不肯就這麼服了罪,這便緊著反咬了喬良一口。


  「陛下,微臣所言皆有憑證,現有諸多人等之口供在此,還請陛下過目。」


  喬良雖是御史中丞,負有監控朝野之責,可真要說到消息靈通么,其實真就強不到哪去,之所以能在此際拿出嚴剛的諸般罪證,靠的其實都是「新欣商號」之力,而這,又全都是出自陳子明之謀划——早在知曉李泰那頭安排嚴剛來當先鋒時起,陳子明便已密令柳如濤將往常收集的嚴剛之罪證全都轉交給了喬良,這才會有眼前這麼一幕的出現。


  「遞上來!」


  嚴剛乃是長孫無忌一手提拔起來的少壯派官員,往常在朝中也自相當的活躍,太宗對其原本是頗具好感的,卻不曾想私下裡居然還有著這麼多污穢之勾當,當真令太宗心火狂燃不已,不過么,倒是沒急著發落於其,僅僅只是聲線陰寒地吩咐了一句道。


  「諾!」


  太宗金口既開,侍立在側的趙如海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緊著應了一聲,疾步便跑下了前墀,接過了喬良高舉著的幾捲紙,轉呈到了御前。


  「嚴剛,爾這廝好大的狗膽,竟敢欺君罔上至此,來人,將這廝給朕拿下了!」


  太宗將趙如海轉呈上來的那些證詞匆匆翻看了幾眼,越看便越是火大,到了末了,已是用力一拍文案,厲聲便斷喝了一嗓子。


  「諾!」


  太宗此言一出,侍衛在殿旁的持戈武士們自是不敢稍有耽擱,齊齊應諾之餘,一擁而上,也不管嚴剛如何喊冤,架將起來,便往外拖了去。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冤枉啊……」


  一見情形不妙,嚴剛當真是急紅了眼,不管不顧地便嚷嚷了起來,無他,喬良所奏之三大罪分開來看,都不算重罪,可合在一起,那就足夠嚴剛喝上一壺的了,雖不致死,可前途卻是徹底完蛋了去,這等後果當真不是嚴剛所能承受之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