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完璧歸趙
當然了,失土之責並非小過,趙溍的威望因此而受損那是難免的,至於朝中亦有人以此來攻訐趙溍,雖一時之間還奈何不了趙溍這種封疆大吏,但被人捉住痛腳,說三道四的也不是長遠之計啊!
趙溍頗為後悔,後悔自己不該因一時意氣而來打壓這位少年知州的氣焰,嗯,最起碼自己也該搞清楚人家來幹什麼之後,才好應對,如今看來自己還真是有些莽撞了。
生意成功與否的基本前提,就是你打算出售的東西是否能讓買家無從抗拒,而韶州對於趙溍來說,還真是一件無從抗拒的好貨,而為此,他不得不重新檢討自己的態度,不得不委屈求全了。
「哈哈哈!方副使,我早說那梅州知州卓飛是個剛正不阿,忠肝義膽的少年英才,爾卻偏偏不信,非要以言語相激試探。如今可好,被人家罵了個痛快,看爾怎地收場!」趙溍一邊大笑言道,一邊沖著方興猛打眼色。
方興見狀,好不委屈,心說給人家少年知州來個下馬威明明就是你的主意,可這會兒卻要我來背黑鍋,幫你下台,我說你這也忒缺德了點兒吧!
不過方興也明白,趙溍這缺德招數,還真算是個轉圜關係的妙招,自己若是不配合他,怕是大家都不好收場了。
方興無奈,只好幽怨地瞪了正對著自己擠眉弄眼的趙溍一眼后,這才言道:「梅州知州深明大義,賢名遠播,戮力王事,人所難及,本副使於此早有耳聞,今日出此下策,只不過是想要親自印證一下罷了。而本副使還曾聽聞那梅州知州就連往日與己生過嫌隙之人都肯破格重用,足見其是個心胸坦蕩,大肚能容的真君子也.……咳咳,如此想來,其當能體會本副使的好奇之心才對.……。」
卓飛聞言,忍不住暗罵這兩個老東西好不要臉,竟然連這種借口都想得出來,這無恥功夫果然直追我那便宜大哥也!唔,如此看來,人無恥則無敵,此言當真不虛也!
趙溍和方興這算是變相兒地在道歉了,而以他們一路大員的身份,被卓飛逼到這個份兒上,那也算是足夠委屈的了。而卓飛是來談生意的,不是來砸場子的,如今自已先下一城,穩佔了上風,那自然該見好就收才對。
卓飛猛地一合手中摺扇,悠然轉過身來,先沖著兩位經略使展現了一個他那招牌式的微笑之後,這才抱拳躬身,無比恭敬地言道:「下官卓飛,拜見二位經略大人,小子素來頑愚,實當不得二位前輩如此謬讚也。」
趙溍哈哈大笑,言道:「過謙了,過謙了,卓知州年少賢良,又何來頑愚之說,今日我二人一時童心忽起,是以怠慢唐突了卓知州,實是慚愧,還望卓知州莫要怪我倆為老不尊才好。」
卓飛聞言,笑的更燦爛了,又搖頭言道:「正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而眼見之事有時亦未必可以盡信,倒不如反其道一試來的真實可信。二位前輩費心布下試探之局,足見對小子的看重之心,如此厚愛,小子敢不領情乎?」
趙溍聞言,頗為尷尬,也不知卓飛這話是不是在存心諷刺自己。而方興也是哭笑不得,忙乾咳一聲,又笑著說道:「哈哈哈,卓知州果然是胸懷廣闊之人,來來來,外間風大,卓知州且入亭敘話才是。」
卓飛微微一笑,忍不住腹誹到:這涼亭又無牆壁,亭內亭外還不是一般風大,又有何區別?而對方身為一路副使,卻也失態至此,那麼看來自己投出的這顆歸還韶州的炸彈,還真是威力十足的嘛!
一入亭中,三人坐回石桌,卓飛說了半天也覺得口乾舌燥,見桌旁放有茶果,當下也不客氣,自倒了一杯,一飲而盡。
趙溍見狀,笑言道:「都言卓知州為人洒脫不羈,今日一見果然是真情真性者也,甚好,甚好!」
老東西的一聽說哥有意歸還韶州,立刻就換上了一副諂媚相兒,而哥也從不識時務者一下子就變成完美人士了,嘖嘖,變臉比翻書還快,哥真是鄙視你!
卓飛先腹誹了好一通兒,這才微微一笑,言道:「趙經略謬讚了,不過下官確是個不善作偽之人。」
卓飛說這話時,其實連他自己都不信,而方興聞言,則更是暗自鄙夷,心說你這傢伙若是不善作偽,那又是如何將呂師夔誘而殲之的?
想歸想,可方興還沒蠢到真的去反駁卓飛,只見他反倒是捻須欣慰一笑,言道:「卓知州少年英才,更有赤子之心,純真質樸,天性忠義,於此國家危亡之際,猶顯珍貴也。」
唉,你說哥是個少年英才那也罷了,赤子之心也勉強,可什麼純真質樸,天性忠義,哇靠,你確定你誇得人真的是我么?我說你這該不會是在用反語罵人吧!
「既然二位前輩皆如此欣賞小子,那小子也不能讓二位前輩太過失望了,也罷,不如小子和二位前輩先談公事之後再敘私誼可好?」
「好!痛快!卓知州儘管明言便是。」趙溍一拍大腿應到。
卓飛點了點頭,收斂笑容,沉聲言道:「二位經略大人,韃虜勢強,今已成三路大軍並進之勢。福建陷落,逼得官家與朝堂諸公不得不泛舟入海,狼狽南遷,只剩下文帥還在苦苦支撐,但想必也難以持久也。至於廣西戰事亦是不順,馬暨已失靜江身死,廣西防禦全線崩塌在即,而今放眼天下,唯有我廣南二路尚有一拼之力爾。
此次下官擅離轄境,私自前來廣州,實是事急從權,不得已而為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代廣東經略司正使馬儉與二位經略大人達成攻防聯動協議,以便來日能眾志成城以共抗南下之虜也,此乃關乎生死存亡之事,還望二位大人能鼎力相助也!」
探討聯合抗虜事宜,這本就是卓飛出訪廣州所打得旗號,趙溍和方興對此毫不意外,相視一笑之後,趙溍便正色言道:「卓知州所言正是,如今戰事危急,吾等正該齊心合力,共衛家國,卻不知馬經略有何見教?」
「不瞞二位大人說,下官來此,是有三件事要辦,其一便是為了完璧歸趙,二來是為了達成聯防協議,三來則是送上一份大禮,至於第四嘛,那就要看看二位經略大人願不願意幫一點兒小忙了。」卓飛搖著摺扇,笑眯眯地說道。
果然還是有求於我。
趙溍眉頭一挑,不動聲色地問道:「還請卓知州細述一二。」
卓飛點了點頭,正色道:「二位經略大人,這福建、江西一潰,則我廣東、廣中的壓力必會大增,我廣東經略司護衛循、梅二州安全,已是疲累至極。而韶州、南雄、梅關,此為嶺南之正門,上次雖讓呂師夔奇襲得手,然若能小心提防的話,那以梅關之險,當可據胡虜於嶺北矣!再者,韶州、南雄本是堅城,若無內賊,則輕易難下也。而今,此二城當已重新修繕完畢,民心也漸趨於安定,當可完璧歸趙矣。」
卓飛說了半天,其實這番話的中心思想就是說韃虜眼看著就要大舉來攻了,那光靠我們廣東經略司是守不住那麼多地方的,所以我們打算把韶州、南雄、梅關都還給你們廣中,讓你們自己去守好了。
卓飛的話很是直白,也很是坦誠,坦誠到在官場廝混了一世,早已習慣將一句簡單的話都要拐上三四個彎兒來說的兩位經略使大人好生地不習慣,皆暗想到:人人都說這位少年知州,能言善辯,智計無雙,精明到了極點,可是.……可是這完璧歸趙,本該是天大的人情,可他這話怎麼聽著一點都不像是來賣人情的,反倒像是來卸包袱的呢?
趙溍望了同樣苦思不解的方興一眼,遲疑著說道:「此一關二城本就是我廣中轄境,一時調動失策,不想便為韃虜所趁,要不是馬經略和卓知州見機相救,那恐怕就要禍事了。
嗯,廣東經略司草創,守土之責已是頗重,今日欲將這一關二城完璧歸趙,那我廣中經略司自是責無旁貸也,卓知州回去之後,請代吾多謝馬儉馬經略才是。」
或許是受卓飛感染的緣故,趙溍的這幾句話也算是前所未有的坦誠了,而他這番表態也令卓飛重新審視起了他,覺得這老東西倒也不算太虛偽。
卓飛點點頭,言道:「既然這條說妥了,那就請趙經略儘快委任可靠之人領軍前去接管韶州一線好了。」
居然這麼簡單?
方興見卓飛三言兩語就歸還了韶州城,就像是歸還了一塊兒豆腐那般的簡單,完全沒有趁機要挾點兒什麼好處的意思,這份洒脫從容,就像.……就像……就像是有點傻似的……咳咳,這裡面該不是藏著什麼大陰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