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絕戶之計
史煊見狀,又接著說道:「大都督,圍而不打,布兵於外,小心警戒,便可不懼偷襲也。
再者,依末將看來,大人亦不必過於擔心南軍能迅速整軍來援,須知南軍懈怠散漫已久,且多是步卒,就算趙溍接到南雄陷落的消息之後立刻就從廣州發兵來援,那到韶州想來最少也要二十日吧。
嘿嘿,咱們此次出征,糧草本就備的豐厚,再加上此時秋收未久,四鄉皆有存糧,咱們這一路徵集過來,又是收得了不少,足可支撐我大軍一月時間。
再想想那南軍伏于山中,風餐露宿,補給不便,多半還不敢點火造飯,想必能撐到此刻已是不易之極也。而末將看這天像,近日怕是便會有雨水落下,介時林中潮濕陰冷,乾糧必霉,看那南軍伏兵還能堅持得幾日?」
史煊話中的意思,帳中諸將都聽的很明白了,想想也是,反正城中的守軍是絕對不敢突圍的,那咱們完全可以圍而不打,把大部分兵力布置在外圍,若敵不來偷襲則罷,若來偷襲,則必讓他有來無回!而至於這韶州城嘛,那咱們就先派人勸降玩兒唄,這成了固然是好事兒,而就算勸降不成,那咱們也不損失什麼嘛。
而史萬戶說的也對,潛于山中的南軍伏兵定是度日如年的,而那廣州發來的大軍開到此處最少也還要個二十天時間,既然咱們糧草充足,那完全可以跟這些見不得人的傢伙們多耗上幾日嘛…..嘿嘿嘿,更何況老天爺看樣子還要下場大雨,介時倒要看看他們還能撐得多久!
南軍的伏兵若是撐不住了,那他們要麼現身行險一搏,要麼就只能黯然退走,反正不管怎樣,這支討厭的伏兵都是要消失的了。而若這支伏兵消失,那咱們大可按原計劃轉道東行,直搗福建,就算不能擒得南宋皇帝小兒,那最少也能逼著文天祥的督府大軍回援勤王吧?而無論哪樣,皆是不世之奇功啊!
想明白了這一層,眾將紛紛稱善,而呂師夔聞言后,眼睛也是頓時一亮,頗為讚許的看了史煊一眼,又說道:「此熬敵之策尚可,不過萬一那南軍能挨得住陰冷,仍是蟄伏不出,那又待如何是好?」
「這……」史煊面顯難色,欲言又止。
史煊方才以下犯上,已是和納猛結下了梁子,而納猛此刻見史煊被問住了,便忍不住地擠兌道:「依我看來,這南人雖懦弱,但韌性耐力卻是極強的,我家圈養的那些南人奴隸,從早做到晚,睡不過兩個時辰,食不如狗,天天還要挨無數皮鞭拳腳,各個兒骨瘦如柴,形同厲鬼,可卻偏偏怎麼養都養不死,哈哈哈,這些兩腳羊比真羊都好養,簡直就是天生的奴才命嘛!而他們這般耐活,未必便在林子里呆不下去吧!而他們若是真的藏著不出來的話,那史萬戶說來說去,豈不全都是廢話么!」
廢話也不見你會說啊!
漢將們皆腹誹了一句,而史煊更是把臉漲得通紅,猛一咬牙,又說道:「誰說是廢話,若他們真是蟄伏不出的話,那……那本萬戶自然還有其他辦法逼他們出來!」
哦?
此言一出,諸將皆不解的望向史煊,心說既然你還有其他的穩妥之策,那為何又不直接說出來,莫非是想存起來慢慢邀功么?
呂師夔也莫名其妙的望了史煊一眼,心說這位出自將門世家的小將平日里素有謀略,人亦沉穩可靠,自己已漸漸地倚其為臂膀,可是今日這小子為何如此的古怪,莫非真的是被納猛給氣著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史煊感受到了呂大都督詢問的目光,只好把心一橫,朗聲道:「末將還有一策,若是南軍仍蟄伏不出,則吾軍大可散出小隊,四鄉征糧,並將韶州城附近的南人統統逐入東側群山。如此一來,本就補給困難的南軍,面對諸多百姓,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想必……想必就會退走了吧!」
絕戶計!
諸將聞言,心中皆冒起了上面這三個字,不過他們不得不承認,史煊這一策確是狠辣,你想想啊,韶州城左近四鄉怕不有數十萬南人百姓,你去奪了他們的糧食,他們頓時便沒了活路,壓根兒不用你去驅趕,他們自己就得入山去找吃的,否則又怎麼能熬得過即將到來的嚴冬呢!而那些運氣好,沒被奪去糧食的南人百姓,心中也必定害怕,多半也要自發的躲進山中去了吧。而這數十萬百姓入山之後,自是會刮地三尺,把能吃的都給吃了吧。至於那些潛藏在山中南軍,恐怕便更難就地補給了,而說不定他們少不得還要分些吃食給這些飢餓的百姓……嘿嘿,只可惜僧多粥少,怕是也濟不得什麼事兒的吧,介時,難道他們還能撐的下去么!
此計一出,帳中的蒙古將領和色目將領皆大聲叫好,因為只要這計得以執行,那他們立時便多了一次燒殺搶掠的發財機會啊!
說實話,自從攻克臨安,南宋皇帝投降之後,這大規模燒殺搶掠的機會就少之又少了,沒辦法,因為大汗說了,以前咱們南叩只是為了搶東西,而如今卻是要徹底地佔了漢人的花花江山,自然就不能一味的施暴了,總要收買些人心才是,畢竟這麼大的江山,沒有奴隸來幹活也不是個事兒啊!
大汗所說的道理,其實蒙古將領們都懂,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為可能擁有燒殺搶掠的機會而感到興奮莫名。
而與蒙古及色目將領清一色的激動模樣兒對比起來,這帳中漢將們的表情可就豐富的多了,有人欣喜,有人假作欣喜,有人不忍垂首,有人微微嘆息,有人背身拭淚,還有人對著史煊怒目相視,一副要食之而後快的架勢。
打斷骨頭連著筋,良心泯滅多半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呂師夔這支新附軍裡面,不少漢將都是淮南江西陷落時新歸降的,雖然這些人也是背棄民族國家祖宗的叛徒,但畢竟天良仍在,若是兩軍對陣尚可,若是搶掠幾個村寨也勉強受得,可若是要行此大規模的絕戶之計,那一時之間還真的難以接受啊!
天吶,干出這等缺德事兒,那可是要斷子絕孫的啊!
大多數漢將望向史煊的目光都變得很不友善起來,均道這小白臉兒萬戶平日里看起來倒也和善,真沒想到他卻是狠毒致斯,奶奶的,就算你是金地的漢人,那畢竟也是漢人不是,畢竟也是一個祖宗不是,搞出這種絕戶計,你……你……你晚上睡得著覺么!
呂師夔也暗自嘆了口氣,心說這一策雖好,卻實在是狠了點兒,如今天下大勢已定,本朝還是要收買一下人心的,此計不到萬不得已之時,還是……
呂師夔剛想到此處,忽然聽到納猛大笑三聲,嚷道:「好!史萬戶的妙計果然是好的很!有此一策在手,還怕那南軍伏兵不知難而退么!納猛服了,來來來,史萬戶請受納猛一拜!」
納猛說完,就對著錯愕萬分的史煊拱手一拜,而不待眾人反應,他又陰陽怪氣兒地說道:「,史萬戶一心為我大元,獻了多好的一條計策啊!可是草原上的勇士們,你們快些睜開眼睛瞧瞧,我怎麼覺得這裡有很多人都因為這條妙計而記恨了史萬戶呢!嘖嘖,莫非他們還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不清楚自己的本份么?」
蒙古將領聞言,趕緊齊聲附和,又指著漢將這邊兒罵罵咧咧起來了,而本是怒視這史煊的漢將們一見此情景,皆紛紛垂下目光,不再言語。
史煊的臉色也是青一陣兒、紅一陣兒的好不難看,他知道自己今天算是把人都得罪完了,心中暗罵自己太沉不住氣,被納猛隨便一激,便說了不該說的話。
納猛見無人敢跳出來爭辯,於是又哈哈一笑,大聲說道:「草原上的勇士們,史萬戶不顧己身地為咱們指點了一條明路,那咱們也不能光在一旁看熱鬧,來來來,為了大元早日一統天下,諸位且同我納猛一起來懇請大都督儘快納了史萬戶的良策,省得某些還在搖擺不定的傢伙橫生事端!」
納猛說完,狠狠地瞪了一眼漢將這邊兒,見並無人敢與自己直視之後,這才帶著幾分戲謔的微笑,對著呂師夔拱手說道:「達魯花赤納猛懇請呂大都督儘快納了史萬戶所獻良策,引我軍出險境,再建不世奇功矣!」
「末將同請呂大都督納此良策……」帳中的蒙古將領躬身抱拳,齊聲附和,甚至還有幾個良心已泯滅殆盡的漢將也跟著起鬨。
呂師夔的良心到底還剩下多少不太好說,作為一軍主帥,其實他更多的是從功利性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和決定方針的,而這也是一個成功的主帥所必備的特質之一。
說實話,史煊的絕戶計的確不錯,呂師夔一開始不願採用是因為他怕自己這樣做會破壞了元廷攻克南宋帝都臨安之後所定下的收買人心,減少抵抗,儘快一統全境的大方略。可是,就在剛才,納猛的那句「引我軍出險境,再建不世奇功。」的話卻猛地提醒了他……
對啊!只要能引出或者逼退山中的伏兵,那大軍就可以轉道兒向東,繼續去執行一早定好的奇襲福建的方略了。而和自己即將建立的不世奇功比起來,那稍稍破壞一下收買人心,減少抵抗的大方略又能算得是什麼事兒呢?反正只要福建戰火一起,南軍必定大亂,而介時,自己火中取栗,冒死奇襲福建的光輝事迹,怕是也要列為經典戰例,而名垂千古了吧!
至於數十萬南人百姓的死活……這又與我呂師夔何干?而且如此行事,恐怕更能體現我呂師夔對大元的不二忠心吧!
呂師夔也出自將門世家,耳濡目染之下,一顆心早已堅如鐵石,而「凡成大業者必無婦人之仁」這句話,便是他的座右銘,而且這些世家子弟,地方豪強,就算是身為宋人之時,也從沒把底層的老百姓當作人來看待過,更遑論他自己現在已經歸降蒙元了。所以嘛,這些南人百姓的死活,似乎還真的就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了。
呂師夔微微一笑,悠悠言道:「既然諸位如此同心,鬥志昂然,那本都督自是從善如流……」
「大人!」
「都督!」
幾名漢將脫口叫到,很是不相信呂大都督竟然真的要行此絕戶之計。
呂師夔擺了擺手,微嘆一口氣,假作惻隱之心難忍,說道:「不瞞諸位,本都督實未料到南軍早有防備,竟能先一步藏於山中,令我軍投鼠忌器,不敢輕易東行,是以只好行那引蛇出洞之計。然,敵軍狡詐異常,竟能一直隱而不顯,逼得我軍進退不得。而今,前有堅城難破,側有伏兵無數,若僵持下去,恐生大害,終不是上策也!本都督上沐皇恩,不敢稍有馬虎,為離險境,縱稍有不願,卻也不得不為之也!」
眾漢將聞言,雖然終是覺得不妥,卻也都能理解呂大都督的難處,是以對視一眼之後,便盡皆默然不語了。
呂師夔其實哪有半點兒惻隱之心,他之所以如此做,不過是為了安撫一下漢將的情緒罷了。而今,見諸漢將已基本被自己說服了,於是便猛地從虎皮帥椅上站了起來,大聲發令道:「諸營諸將聽令,大軍明日三更造飯,五更起行,午時之前,兵圍韶州。」
「末將遵令!」諸將齊聲答道。
呂師夔又言道:「從明日起,取一千探馬赤軍、兩千輕騎,合三千人,每百人一隊,各擇一百戶領,輪換四齣掠糧,並驅趕南人入山,不得有誤!然須切記,僅掠糧即可,不得(殲銀)良女,不得多造殺孽!」
探馬赤軍是蒙古人,兩千輕騎卻是漢軍,看似呂師夔偏心,其實不然,因為探馬赤軍總共才三千人,而漢軍輕騎卻足足有一萬,是以按比例來說,還是蒙古人更佔便宜一些。
而呂師夔這最後一句話也是為了安撫漢將之心的,其實他這句話也跟廢話差不多,你說那搶的興起的韃虜和被搶急了眼的百姓能不打起來?憋了挺長日子的人形畜生能忍住不去侵犯良家婦女?
嘿嘿,這道命令從呂師夔嘴裡吐出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韶州城外數十萬百姓的悲慘命運,就已經註定了無數百姓要家破人亡,就已經註定有無數的血腥……必將揚起。
「謹遵大都督令,大都督英明,英明……」
蒙古諸將自知佔了便宜,更無異議,於是趕緊在納猛的帶領下齊聲應令,接著很快,這道滅絕人性的命令就傳達到了大營里的每個角落,而整個元軍大營也漸漸地沸騰起來,歡呼聲一時間響徹天際,在深夜裡,傳得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