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軍方大清洗
來自華蘭國內的猛族人和維族人都屬於遜尼派,他們自然希望能夠與遜尼派的教徒生活在一起。因此馬福祥希望斯曼共和國能夠接受那些什葉派教徒,還紅海省一個清平世界。
比起手中的兵力再次翻倍,增加幾百萬人口並不算什麼大問題,凱末爾元帥當即就答應了下來。三十萬新的什葉派阿拉伯老兵很快被組織起來,交到凱末爾手中,儘管這些人還需要一定的訓練和整合,才能再次被派上前線,但斯曼國民軍手中的儲備兵力已經相當雄厚。
不愁後備兵力的補充,凱末爾立即就展開了對巴格達的攻勢。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數十輛坦克擺開陣勢,向著撒爾軍的陣地衝來,在坦克的後方,一道道低頭躬身端著步槍的身影在來回晃動,顯然是打算跟在後面一起衝鋒的。
隨行的馬克I型炮車很快展開了前線炮擊,掩護著坦克群的前進。空中的隆隆聲密集響起,一百架洛普維斯沙錐鳥戰鬥機掠空而過,用他們的小型炸彈和機槍無情收割著撒爾人的生命,為了減少傷亡,凱末爾可謂王牌盡出。
撒爾人對這種情況顯然早有準備,後方的防空機槍很快被架起,交叉火力逼得斯曼軍戰鬥機不得不拉升了高度,再也無法低空俯衝掃射了。對付坦克也是相同的問題,反坦克槍和少量反坦克炮被拉上了前線,撒爾軍依靠自己的準備,狠命打擊著斯曼軍的重型武器裝備。僅僅一個早晨的時間,斯曼軍就被擊落飛機七架,擊毀坦克四十三輛,裝甲車七十一輛,凱末爾可謂損失慘重。
不過凱末爾也非沒有收穫,撒爾軍的反坦克武器幾近耗竭,他們的彈藥也消耗了近一半,陣亡人數更是超過了五千。巴格達城外變成了新的絞肉機,雙方的損失在直線上升。
僅有三萬人的撒爾軍難以承受這樣的高烈度戰鬥,因此他們不得不從齋尼境內再次抽調了一個師的正規軍,隨行的還有五個師的齋尼土兵。這些齋尼土兵都是招收的齋尼當地人,這些人好吃懶做訓練極其低下,唯一的優勢就是湊人數了,否則齋尼大起義也不會那麼長時間才平息下去。
如今撒爾帝國的兵力捉襟見肘,不得已之下才將這些無用的齋尼兵派上了戰場。近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增援巴格達城,似乎氣勢逼人優勢明顯,可是當這些人進入陣地之後,就連對面的斯曼人也看出了不同。
在撒爾軍駐守的陣地上火力配屬合理,不但防守嚴密還經常有反衝鋒。而被齋尼土兵接管的陣地上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他們的武器本就比較差,射擊命中全憑運氣,加上沒有炮兵進行掩護,結果其傷亡比率要大得多。
發現此處的不同之後,斯曼國民軍立刻加大了對這個方向的進攻。對於斯曼人的衝鋒,齋尼土兵展現出了極大的勇氣,這些人的技戰術水平雖然低下,但也有聽話容易指揮的優點。對於信奉神明的齋尼人來說,他們並不害怕死亡,在撒爾軍官的帶領下,他們完全不顧及個人安危。
許多齋尼土兵的陣地都是全員陣亡之後,才會被斯曼國民軍攻克,但戰鬥精神無法代替一切。技戰術低下的齋尼人陣地接連被攻克,將撒爾軍隊的側翼暴露了出來,害得撒爾軍隊也被迫後撤。
斯曼國民軍將進攻重點都放在了齋尼軍隊一方,結果一天之內就突破了四道防線,氣的撒爾軍司令官直罵娘。對於巴格達防禦戰的節節失利,上級給予嚴厲的斥責,前線指揮官則直接上訴,聲稱斯曼國民軍之中擁有大量撒爾國裝備的重型裝備,甚至比駐守埃及的正規軍還要好得多。
為了加強自己報告的說服力,前線指揮官古寧中將甚至說服隨軍記者,在士兵們的掩護下前出百米冒險去給那些坦克拍照。這些照片洗出來之後,就與報告一起上交了。這次可是有圖有真相,就算軍方各部門抵賴都沒轍,結果撒爾軍方遭到了一次清洗。
政府認為斯曼國民軍之所以擁有大量撒爾軍制式裝備,是軍工部門在出售剩餘作戰物資的時候有舞弊行為,將裁撤的武器偷偷賣給了敵人。不過軍工部門可不會背黑鍋,他們的賬目相當清晰,各種武器去向明了絲毫做不得假。尤其是被拍攝了照片特寫的馬克I型炮車,以及空軍的索普維爾沙錐鳥戰鬥機生產數量本就不多,也根本沒有對外銷售。
軍工部門撇清了自己,政府部門的徹查工作就轉向了後勤部門,除了軍工以外後勤部門販賣倉儲後備武器是最大的可能。各國的後勤部門都不會幹凈,一查之下讓軍方丟了大臉,不少戰時的盜賣活動都被查了出來,其中涉及金額超過一千萬撒爾鎊。
這樣的醜聞曝光之後,引起公眾一片嘩然,大家這才知道在軍方後勤部門有這樣嚴重的腐敗情況。在調查之下甚至發現,有些喪心病狂的後勤軍官,竟敢在戰時將先進武器賣給敵人,其中甚至不乏大口徑火炮和炮彈。
因為這個情況委實太過嚴重,撒爾軍高層不得不在報紙上向公眾道歉,同時宣布徹查此事。後勤部門遭到了大清洗,不少官員被撤職送交軍事法庭,連帶著其他部門有關係的官員也受到了連累,薩爾國內軍政兩界都出現了巨大的動蕩。
這樣的動蕩直接導致後勤的混亂,結果讓伊拉克地區作戰的撒爾軍隊後勤補給供應不上,戰鬥力再次遭到削弱。借著撒爾人的彈藥補充不足的機會,凱末爾元帥動用了全力,他們將西部特區最新一批支援的武器都動用了,以傷亡十二萬人的代價,終於攻克了巴格達。
巴格達的攻克作為這次戰爭的轉折點,預示著撒爾人對伊拉克地區統治的終結已經進入倒計時。在凱末爾大軍以巴格達為據點,繼續向南向西展開兵力之後,在拉馬迪地區與另一支斯曼國民軍作戰的撒爾軍,實際上已經被切斷了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