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羅新百貨店
奧麗加站起身來走進趙守宏身邊,行走間她的身材自然顯露出妙曼的曲線,配合著陣陣處子幽香,讓趙守宏也失神了片刻。看著身邊有些發獃的趙守宏,奧麗加微笑道:「我聽說最近蜀都新開了一家百貨商店,陪我去逛逛如何?」
「這……」趙守宏有些猶豫,對於羅剎女子如此大膽的追求異性,即便是身為千年後歸來的華蘭人,他也感到非常不適應。
見到趙守宏猶豫,奧麗加嘟著嘴道:「人家決定幫你了,難道就沒有什麼回報嗎?大不了我催促一下父親,讓他立刻下令保護猶太人,並通過軍方將他們護送到烏拉爾山好了。」
「好吧,我陪你過去。」趙守宏最終還是心軟了。或許英雄難過美人關是最真實的寫照,至少趙守宏無法拒絕這樣一位大美女的邀請。
趙守宏格鬥能力不弱,在他的輔助系統幫助下,槍法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趙守宏每次出行一般不需要貼身保護,身邊警衛都會穿上便裝,距離稍遠跟隨著。不過這次有奧麗加大公同行,王陵基必須重視,最後他決定從內衛師多抽調了一批好手,同時申請了四名生化人衛兵隨行。
趙守宏與奧麗加坐上汽車,直接向蜀都最為繁華的商業街駛去。能夠與趙守宏一起出來逛街,奧麗加興奮的猶如小鳥一般。看著滿臉興奮的奧麗加,趙守宏頗為感慨。
這是一個崇尚自由厭惡權勢的純潔女子,是個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應該受到呵護的美女。然而這位美女卻不幸的生在末世皇族的家庭,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歷史上的她應該在明年被紅羅政府槍殺,與家人一起被毀屍滅跡。
不過就算並非末代,生於皇家她最終的結局也不過是大國間獲取信任的籌碼而已。她會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丈夫,渾渾噩噩的過完這一生,從這個方面說來,末代皇族也不一定是最可悲的。
趙守宏不知道接下來的歷史會如何發展,尼古拉二世一家是否還會遭受同樣的厄運。但至少住在蜀都的奧麗加大公,能夠得到他的照顧,免於被槍殺毀屍的命運。
汽車的剎車聲打斷了趙守宏的思路,他透過車窗向外面看去,發現在繁榮的商業街上,有一座披紅挂彩的大樓。這座大樓只有五層,但在如今的華蘭境內,除了光海城之外很少能看到這樣高的鋼筋水泥建築。
這座大樓是專門為了商業目的而修建,用作百貨商店非常合適。如今中川人可謂是華蘭先富裕起來的人群,他們手中也有了不少閑錢,就算是普通人家的男女,也有能力到這樣的商店購物。
或許是為了見識一下大型商店的規模,或許是因為剛剛開張,這家百貨商店門前車水馬龍顯得非常熱鬧。趙守宏饒有興趣的抬頭望去,在大門上方有著一塊燙金的匾額,上面赫然寫著大羅新百貨店。
見到這個熟悉的名字,趙守宏的神情一愣。如果歷史沒有太大出入,這家百貨店的老闆應該叫做武百祥。
武百祥幼年家貧無法讀書,1892年7月隨舅父何善榮到長春當學徒,三年後升為管帳。1901年武百祥獨自到哈爾濱做小本生意,兩年後與同鄉趙憚唐合資創辦仝濟雜貨店,后改為同記。
歷史上武百祥是在1921年開設了大羅新百貨店,1927年他又蓋起了同記商場百貨大樓,並開設了同記工廠。1929年又盤進了益豐源商店,更名為大同百貨商店。至此,武百祥的同記商場、大羅新、大同百貨店三足鼎立,控制了華蘭北方的百貨行業。
應該在1927年開業的同記商場百貨大樓和大羅新百貨店雖然是由武百祥、趙憚唐和董全忱三個人共同出資創建,並不是完全由武百祥一人建立,但並不能抹殺這位民族資本家的功績。
他在創立產業之初,就制定了『利公司、利勞資、利顧客、利同業』的經營方針。當時,舊的商號都是『三節』結算付貨款,即再端午、中秋和春節才清算貨款,而武百祥則貨到付款或預付貨款。
這種做法既利公司、又利同業,不截留企業的運營資金,因此深受廣大廠家歡迎。為了解決勞資問題,更有效地調動店員的積極性,他大膽革新,將舊的份子制改為薪金分紅制,使商店利益店員利益緊緊連在一起。後世的1937年他甚至將同記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把139名職員變為股東。
在管理上,武百祥以良規善法為準繩,多次修訂鋪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武百祥的這一套管理經營之道,為哈爾濱多數商店所效仿,到了後世仍有可借鑒之處。
或許是西部特區對商人的照顧,與歷史上的軍閥對商業的迫害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讓武百祥得以提前數年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產業,而且這個產業也轉移到了中川蜀都。趙守宏甚至在估算,因為自己的政策扶植,究竟有多少全國的民族資本家先驅,將本該設立在別處的產業,都轉移到了西部特區轄下。
這樣一位華蘭最早的零售業巨頭,趙守宏自然希望結交一番。不過還沒等他琢磨出來如何認識對方,興奮不已的奧麗加已經將他拉了進去。
進入百貨店之後,一排排整齊的櫃檯依靠在牆邊,櫃檯內和後面的牆壁上放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店內人非常多,不少人都在透明的玻璃櫃檯前駐足,對著陳設的商品評頭論足,而那些店員則微笑著向客人解說著各種商品的好處。
看到一個個微笑服務的店員,趙守宏感覺到是非常滿意。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好處,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他們會自覺的改善服務態度,提高產品質量。像這樣親切和藹的服務人員,會在新華蘭建立之後而消失。
那是因為國家轉入計劃經濟體制,無論是工廠還是商店,都變成了政府部門的一部分。人們失去了創造更高利潤的動力,也失去了對服務與產品精益求精的態度,在那段特殊的時代中,偽劣商品橫行,惡劣的服務態度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