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超神大軍閥> 第六百三十章 倭軍出兵

第六百三十章 倭軍出兵

  秋山好古很快就接到了張作霖的回信,不過這份回信卻讓他感到十分難受。這次向張作霖借道,可以說是倭國人對他的一次試探,想要看看這位北域軍在冥北勢力最大的軍閥,是否真的跟倭國政府一條心。


  可是沒有想到,張作霖竟然搞出來這麼一個辦法。明天早上27師將會北上長白山剿匪,冥京城內只留下一個營的隊伍。


  等到倭國抵達奉天之後,這個營會稍事抵抗后北上,將奉天交到倭國軍隊手中。這樣一來張作霖是在剿匪途中,被倭國人鑽了空子,雖然有守土之責問題也不嚴重,只能怪倭國人太狡猾又不講信用。倭國人獲得奉天這樣的大城市,自然也能夠安心進兵了,而張作霖大可以用寡不敵眾的借口,避免再次對倭作戰。


  張作霖的做法,等於是找個了責任最小的辦法,將整個奉天省交到倭國人手中。到時候再對付倭國人那是趙守宏和袁隗的事情了,與他沒有多大幹系。


  秋山好古左思右想之後,決定答應了張作霖的方案。畢竟這次張作霖的做法,已經表示了對倭國人的投靠,只是因為礙於名聲做個障眼法而已。何況秋山好古認為,以帝國陸軍的強大,張作霖也不敢造次。


  第二天早上,張作霖果然以維持地方安定的名義,率領27師主力北上剿匪。這次奉軍北上剿匪,可謂千古奇觀,所有的士兵居然挑著擔子拉著大車,不少人甚至用獨輪車推著彈藥箱前進,這哪裡是去剿匪,簡直就是搬家。


  張作霖的家當都在冥京城內,他可是一絲一毫也捨不得丟棄,因此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裡所有的東西,都被他帶著去長白山剿匪,這樣他的損失最小,又不會讓倭國人不快。


  在張作霖北上的第二天,倭國軍隊突然越過鴨綠江,進入了奉天省境內。第二和第五師團兵分兩路,猶如兩把尖刀快速切開了奉天省陸軍的『防線』。這裡的駐軍都被張作霖抽調一空,倭軍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佔領了多處要地。除了冥京城假打了半天以外,倭軍竟然連槍都沒有放一聲,就佔據了全省,大軍直抵山海關。


  正在與護國軍對抗的袁隗被嚇了一跳,他不知道倭國人不宣而戰,不聲不響的佔領奉天省到底要做什麼。他只好急急忙忙的將最精銳的模範師和第三師抽調回來防守北華城,避免發生什麼不測。結果因為北域軍的精銳被抽走,前線的形勢頓時嚴峻起來。


  護國軍連連勝利,打得北域軍毫無還手之力,中南很快就丟了,北域軍被壓縮到了齊魯、直隸一線。這段時間陳其美也動作連連,上次被迫下野之後,他去了倭國,直等到風聲平息了才回來。本來他已經隱居於杭州,打算過過寓公的生活。可是護國戰爭開始以後,陳其美彷彿又活過來了,他在周邊各省挑動起義,打得北域軍手忙腳亂。


  惱羞成怒的袁隗一面穩定內部,任命段瑞泉為國務卿,允許他組建新內閣,一面收買張宗昌,刺殺了正在杭州隱居的陳其美。儘管在刺殺陳其美以後,江浙一代因為群龍無首,起義的風潮有所緩解,但這些卻無濟於事。北域政府的權威日漸,他們只能苦苦支撐著,抵抗蔡鍔將軍所帶領的護國軍,那一波勝似一波的進攻。


  冥北的張作霖同樣失算了,因為他忘記了倭國人的另外一個企圖。自從袁隗剛剛稱帝的時候,倭國就希望支持冥北『宗社黨』,藉以復辟后金王朝來控制華蘭。對於倭國人多小動作張作霖十分不滿,掌握實權的他就藉機打壓宗社黨,這讓倭國人非常不滿。正是因為這樣的矛盾,才讓倭國人決定用暗殺手段除掉他,使冥北成為『宗社黨』的天下。


  上次的暗殺他是躲過去了,可是這次將奉天省拱手讓於倭國,卻讓宗社黨得償所願。以良弼為領袖的宗社黨很快掌控了冥京城,有倭國人的全力扶植,他們先建立了新的后金政府,遙尊尚在北華城的溥儀恢復帝位。


  宗社黨在冥京城像模像樣的建立起小朝廷,大有以奉天省為基地重建后金王朝的趨勢,這可急壞了張作霖。可是如今張作霖身在長白山,手中兵力不足,他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靜觀其變等待機會。


  對於袁隗和護國軍之間的戰爭,倭國人懶得管,在他們看來華蘭人打得越激烈越好。只要將華蘭人的力量都消耗光了,他們就能輕鬆的佔據這片富饒的土地,所以倭國人將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北方,也就是正與羅剎國人糾纏不清的西部特區身上。


  在羅剎國與華蘭開戰之後,撒爾高盧等協約國重要國家已經事先聲明。他們聲稱華羅大戰是兩國私怨,與協約國事業無關,協約國各盟國不對華蘭宣戰。對於撒爾高盧兩國這樣的聲明,倭國人卻假裝不知道,他就以支援盟國為由出兵了。


  在將大部隊進駐奉天省之後,倭國陸軍不顧袁隗政府的一再抗議,突然派出三個師團的兵力,越過姚南府進攻克魯倫。


  克魯倫作為東路部隊的後方基地,只有吳祿貞的匈奴衛戍師駐守。在接到倭軍大軍進犯的消息之後,他們立刻就地修築陣地堅守,等待國內的援軍。


  倭國第二仙台師團,第六熊本師團,第十四小倉師團都是精銳部隊,三個精銳師團聯合進攻克魯倫,不是一個衛戍師所能抵擋的。吳祿貞只能一面加強防禦,並向徐海清通報情況,一面向參謀本部求援。


  趙守宏鐵青著臉,站在參謀本部的地圖桌前:「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援軍遲遲未到,匈奴騎兵也沒有組建起來。」


  「大概是李濟深和熊成基的動作遲緩,所以才遲遲未到。至於匈奴組建騎兵的問題,當地政府認為發展經濟最為重要,始終拖延抽調勞動力的進度。」龐炳勛低聲回答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