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
在朱代珍帶隊沿江而下,一路攻城掠地並佔據光海城的同時,吳子玉正帶領著麾下兩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師,在三個獨立旅的掩護下,沿著蘭伊鐵路向西域和北疆方面同時發動進攻。
就在大蜀軍政府成立后的第三天,早已陳兵西寧的吳子玉就開始了他的作戰行動。因為北疆地區地域廣大,更兼靠近羅剎國,是非常危險的邊境地區,所以吳子玉親自帶領蜀軍兩個步兵師和炮兵師一個團的兵力,依靠蘭伊鐵路的便捷運輸條件,迅速向著迪化挺進。
在江夏起義之前,趙守宏早已在這些區域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不但是張捷先等人利用哥老會的關係滲透到北疆、西域和高原各省。馬福祥也利用伊族人的身份,在各省伊民中拉了不少關係。
當年趙守宏派劉湘帶隊到北疆抗震救災,不少戰士甚至因為不眠不休的搶救傷員、挖掘廢墟而犧牲,這些事迹始終在北疆廣為流傳。這些事迹為蜀軍打好了深厚的群眾基礎,間接幫了吳子玉的大忙。這次中川大軍一到,聽說是當年抗震救災的軍隊,各地民眾無不夾道歡迎。
借著火車運輸的迅速,在北疆巡撫袁大化反應過來之前,大軍已經兵臨迪化城下。袁大化驚慌失措之下,連忙招王佩蘭商議對策。王佩蘭是陸軍三十五混成協的協統,他的手下掌控著迪化的防務,對於中川大軍壓境,他也感到十分棘手。
江夏剛剛起義不久,朝廷的注意力都在漢夏方向,這個時候中川突然出兵北疆,這讓他們多少有些反應不過來。想要向清廷請示吧,從北疆到西域沿途的電報線路早就被蜀軍割斷了,根本無法進行聯繫。想要抵抗吧,卻沒有足夠的實力,兩人因此遲遲拿不定注意。
袁大化和王佩蘭猶豫不決,吳子玉卻不會猶豫。抵達迪化城外,大軍迅速下車展開了隊形,炮兵師師長徐孝剛親自校炮,將川西兵工廠生產的十二門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擺在了迪化城下。
蜀軍當即給城內送去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立刻投降,否則蜀軍將會發起全面進攻。袁大化是個對朝廷十分效忠的人,聽說蜀軍來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死節。因此袁大化命令王佩蘭調動人手,在城牆周圍嚴密布防,打算抵抗到底。
勸降的使者被駁回,徐孝剛也就沒有了顧忌。雖然這次來北疆,他的炮兵師只來了一個炮團,但這個炮團可是整個炮兵師里唯一的重炮團,他的威力足以讓任何敵人發抖。
在勸降失敗以後,徐孝剛立刻命令炮兵向著城中開炮。為了避免傷及百姓,火炮的攻擊範圍被嚴格限制在城牆附近,那裡有著第三十五混成協的不少防守官兵。
袁大化和王佩蘭正在巡撫衙門裡商量對策,忽然聽到城外的陣陣悶雷聲,他們還以為這是北疆常見的旱地雷所以並未在意,但很快他們就發覺不對了。雷聲過後,天空中突然傳來密集的尖嘯聲,隨後無數一百零五毫米口徑炮彈從天而降,準確的落在了城牆一線。
袁大化只感覺腳下大地突然晃動了起來,他一個沒坐穩險些跌倒在地。巨大的爆炸聲在城牆內外接連響起,爆炸激起的氣浪將周圍百米之內的屋頂全都杴飛了。三十五混成協的官兵哪裡見過這樣的陣勢,他們頓時驚慌失措,有的開始四處找掩體躲避,大多數則乾脆趴在地上。
十分鐘之後,這樣的連續炮擊才漸漸停止,倖存的官兵們慢慢走出隱蔽所,想要查看一下情況。可他們卻發現,那些趴在地上的士兵一個也沒起來。一個叫穆嘎的年輕人走到好朋友面前想要逗逗他:「喂哈依,快起來吧。人家的大炮早就停了,你難道被震聾了聽不見不成。」他笑著故意踢了同伴一腳,可是對方卻依然沒有動靜。
穆嘎蹲下身子仔細查看同伴,他感覺同伴的身上沒有傷痕,除了落下不少土之外根本沒有外傷。他以為同伴在和他開玩笑,就笑著推了同伴一把,結果這一下把對方翻了過來。趴在地上的哈依被翻過來,穆嘎才吃驚的發現,自己的好朋友七竅流血,早已經死透了。
他發瘋了般的將所有趴在地上的戰友都翻了過來,發現每一個都是同樣的死狀。活著的三十五混成協官兵們徹底瘋狂了,他們不知道這些戰友都中了什麼魔法,為什麼全身沒有任何傷痕,卻已經七竅流血而死。
其實這些人並不知道,在大口徑炮彈的連續攻擊下,人是不能趴在地上的。大地對震蕩波的傳導速度很快,損耗也很小。如果人將脆弱的腹部貼著地面,那麼炮彈爆炸所產生的強烈震波會傳導過來,將這個人的內臟全部震碎,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死者全都七竅流血的原因。
沒有這方面知識的混成協士兵,還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僥倖躲過一劫的,信奉伊斯蘭教的他們,最終將這詭異的現象歸究為上天的懲罰。混成協因此士氣大跌,不少士兵紛紛逃走,留下的也是人心惶惶。整個迪化城在蜀軍一輪炮擊之後,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受到一次炮擊之後,王佩蘭立刻登城,他想要帶兵堅守陣地,等待著對方可能的步兵進攻。可是等到王佩蘭到了城牆,他才發現滿地都是士兵的死屍,而站著的士兵早已所剩無幾。
看著城外列隊的蜀軍,王佩蘭先失了膽氣,他對著官兵胡亂應付兩句,立刻轉身逃走。王佩蘭還算夠朋友,他在逃走之前經過巡撫衙門,將袁大化也帶上了。兩人匆忙的打開迪化西門,沿著鐵路線向伊犁的方向逃去,那裡還有北疆的另外一支武裝力量伊犁混成協。
沒想到一頓炮擊就解決了問題,蜀軍當即進城安民,隨後大軍以迪化為中心,迅速向周圍擴張,控制佔領附近地區。聽說是當年抗震救災的軍隊又回來了,各族百姓紛紛倒戈,不少當地士兵也選擇了投降,這讓接收北疆的工作變得異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