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最強敗家子2> 第562章 集中發射

第562章 集中發射

  第555章集中發射


  不得不說,網友的腦洞都是巨大的,但是巨大的腦洞很多時候都猜對了,他們猜的根本就沒錯,這確實是一整套的防禦體系,而且陸地上面的部分都已經開始了建設了。


  因為採用最新型的通訊技術,雖然同樣是無限通訊,但是跟以往的電磁通訊不同的是,以前所需要的那樣的大規模的基站,現在根本不需要了。地形以及天氣對這種通訊技術手段已經基本沒有什麼作用了。


  除非是特定的人為干擾才有那個能力將這個東西破壞,不然的話,根本就沒那個效果。


  也就是說,理論上來說,這東西想要被阻擋信號的可能性不在有了,不像是以前,有可能有些時候因為天氣,地形等通訊都無法即時處理。


  但是現在,24顆衛星環繞整個地球,在1秒鐘的時間裡面,數據信息就可以傳遞到地面的總部基站,而且是全球任何範圍之內的數據,這24顆衛星的軌道各自不同,但是他們的軌道以及速度的設計,讓這些衛星隨時隨地就可以監控到全球的各個地方的最新情況。


  幾乎每一個時間,每一個地方都在這些衛星的監控範圍之內,衛星組網所形成的探測網路,讓整個地球都處於毫無死角的情況,而且這衛星可不是地球上面生產的衛星,這是出自系統的多功能衛星。


  這些衛星的體積都在2噸左右,3顆衛星雖然僅僅只有6噸,但是因為體積的關係,所以火箭也沒辦法攜帶更多的衛星。


  當然這些衛星的體積很大,同樣他們的功能也很強大,衛星上面同樣有太陽能翻板,但是這些其實都是偽裝,這些太陽能帆板其實不僅僅是用來吸收太陽能的,它幾乎可以吸收所有的宇宙射線用來組合能量。


  加上衛星裡面強大的系統出品引擎,讓這些衛星不僅僅擁有超強的變軌能力,而且本身的性能也是超強的。


  這些衛星幾乎都是多面手,真正的多功能衛星,不僅僅是遙感探測,外加雷達探測,全球定位,而且還擁有光學探測,紅外探測等等多重探測手段,可以說,就算是各國專門研發出來的那些間諜衛星的能力都沒它強。


  至少這樣的衛星,估計真的用地球的科技來建造的話,估計至少還要二三十年的技術才能夠造的出來。


  不要小看這二三十年的技術領先,想一想地球上面二十多年前是什麼技術,你就知道,這二三十年的技術領先有多變態了。


  網友們都是興奮的,但是國家的相關東西組裝卻依然沒有慢下來,比如說,超級計算機,這次的超級計算機就不是國內自主生產的了,而是趙晨提供的,或者說,這次的超級計算機是當初趙晨完成任務獎勵的那一台。


  後來趙晨自己有了小文之後,那一台就放在那裡落灰去了,剛開始趙晨還準備用它當一些分公司的伺服器的,但是後來發現,隨著小文越來越強大,甚至後來還有了比小文更強大的樹苗之後,這些分公司的伺服器根本沒有必要單獨設立。


  所以這個超級計算機自然也沒有用處了,趙晨乾脆將這玩意花費了一定兌換點升級之後,賣給了國內。


  而它也成為了整套系統,甚至將來有可能是軍方主要軍事系統的主要控制系統。要知道,這套系統雖然沒辦法跟小文和樹苗比,但是它本身的性能先不說就算是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再乘以100都跟它差的遠了,就說它本身的智能系統都絲毫不差。


  這可是真正的智能系統,跟一些偽人工智慧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上面的。而計算機本身的運算量之類的,那就不說了,技術的差距在計算機的運算量上面那相差更大。別說趙晨手裡面的東西,就說國內現在最先研究出來的光量子計算機。


  就那麼一台光量子計算機都已經超過了現在國內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好多倍,更何況趙晨手裡面的這些計算機了。


  地面基地的建設其實也很簡單,首先本身整個超級算計的系統體積並不大,隨便一個基地大樓就可以放的下,其次就是信息傳輸大部分都是無線信息傳輸,對於基地的要求也不高。


  不過上面最後還是決定建設一個綜合性的建築,類似於美國的五角大樓那樣的綜合性的全國性質的戰略指揮中心,不過估計國內是絕對不會像是美國那樣,直接放到明面上來的,就算是明面上有,那也是偽裝。


  或者說,整個系統的主要主體不會放在這裡,而操作系統平台可以放到明面上面的建築裡面來。


  不過這事情急不得,而現在最關鍵的是需要一個隱秘的幾次先進行處理。


  不過這個就更簡單了,直接將一處秘密基地改良就可以了。同樣這個秘密基地也是屬於那種保密級別很高的那種。而且距離趙晨這裡並不遠,雖然不在一個省份,但是就在鄰省。


  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其實也不過就是二百公里,如果你要是按照將來神話市的邊緣部分來計算的話,估計甚至還不到這個距離呢。


  所以甚至地面基地的完成速度比發射的速度都要快的多,衛星早已經準備好了,唯一的就是火箭的改良了,其實趙晨這裡的火箭速度更快,他是直接兌換的,不過考慮到國內提供的三枚火箭需要改良,這本身需要時間。


  所以趙晨乾脆也將自己兌換的火箭的發動機放到現實中生產了,這樣的話,鍛煉工人不說,也算是給自己的工廠增加訂單啊。


  只是安裝發動機之類的就簡單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在外界看來,這次中國都算是大行動了,而且事情還如此的緊急,他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中國最近才決定的,還是很早以前就決定好的。


  如果是很早以前就決定好的,那應該不可能啊?因為這樣的密集發射很容易出問題,別的不說,光是4個衛星發射基地控制這些衛星都是一個問題。


  一般來說,哪怕你十天發射一刻衛星上去都算是速度很快的了,你這一天之內就要發射24顆衛星這速度已經是前無古人了,後面有沒有來者,那不清楚,就算是有,估計也是科學無比發達之後了。


  這個新聞發布會的召開可以說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不管外界如何評論,時間都是一點點的快速走過,而中國的這個新聞可以說是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轟動,連帶著韓國這邊的事情都不算是新聞了。


  你不就是要部署嗎?你部署啊,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這件事的影響,美國部署薩德腳步似乎都已經放慢了。


  不管外界如何評論,這一點總算是到來了,而跟之前所有的衛星發射不一樣的是,以前的衛星發射都會選定出來一個時間段,然後擇期發射,但是這一次卻不是這樣的,而是直接在規定的時間內發射。


  增強了穩定的引擎系統等等,所帶來的可不僅僅只是隨便在哪個地方發射衛星,還有就是,穩定的火箭已經很少受到天氣氣候的影響,幾乎天氣對發射計劃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了,如果你真的想發射的話,就算是一些特大的沙塵暴,乃至於雷暴天氣發射都沒問題。


  這就是改良之後火箭的強大之處,理論上來說,越是接近赤道的地方,發射的衛星所需要的燃料等等就越少,而且衛星的軌道也更加容易調整。但是現在衛星的體積也不過僅僅才6噸而已。


  所以火箭完全是輕載上天,所以在什麼地方發射都已經不重要了。


  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這些媒體記者突然覺得有些分身乏術,因為這特么完全是在四個發射基地啊。不過對於一些大媒體來說,今天的事情都簡單多了,因為他們可以在四個地方都可以分派記者去直播。


  當隨著公布的時間到來的時候,央視的直播頻道是吸引了最多的觀眾,這一次央視也算是史無前例了,不僅僅是直接電視直播,連網路直播都授權給了很多視頻網站,所以今天觀看直播的人太多太多了。


  「各位觀眾朋友們,我們今天直播間裡面邀請到的是我們國家航空航天領域方面的專家……」


  「……也就是說,我們這一次不僅僅會見到史無前例的4枚火箭同時發射,而且還會見到火箭從火箭運輸車到火箭發射台的全部過程,要知道,運送火箭的過程我們可是很少看到的場面。」


  當開始直播的時候,大家所能看到的,4個發射基地,4個一模一樣的,體積大小也一樣的長征7號運載火箭已經立在了上面。而就在不遠處,大家更是驚訝的看到的是,後面同樣有一個火箭也在遠處直接豎立起來了。


  不過遠處的那個火箭是直接豎立在一台特製的大型履帶運輸車上面的。


  很多人都見過美國運送太空梭的運輸車,那玩意光是那輛運輸車本身就有2700多噸,18米多高,40多米長,雖然中國這個小很多,而且外形也像是車的樣子,但是下面同樣是用的履帶。


  不過以往,中國可不需要這樣的運輸車輛,畢竟長征7號是中型運載火箭,就算是重型運載火箭也沒有美國的太空梭外加土星五號那麼恐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