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290章 阻擊金國追兵,鈍刀子割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0章 阻擊金國追兵,鈍刀子割肉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第二百八十九章倒蔡,人人自危


  和蔡攸說了什麼?

  這對高勛和鄧洵武來說並非一個好問題。


  前者遲疑了片刻,還是解釋道:「大人,大公子今日似乎心情不好,同下官和鄧大人說了些酒話。」


  那些有關蔡京致仕的猜測當然不能說出來,而且後面見到蔡攸的時候也得跟他對對口供,免得說漏了嘴。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鄧洵武也在一旁點着頭,將話題從蔡攸說話的內容轉移到蔡京與蔡攸的關係,道:「當時下官兩人也陪着他喝了些酒,大公子好像是因為惹大人生氣了,所以才非常內疚……」


  果然,蔡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他真的很內疚?」


  「下官怎敢哄騙大人?」


  鄧洵武信誓旦旦,就差指天發誓了。


  「算他還有點良心……」


  蔡京冷哼一聲,面色稍稍好看了幾分,不過也沒持續幾秒,似乎又想到了什麼,臉色又難看起來。


  「他有沒有和你們說過,他要去何處?」蔡京神情陰翳地盯着他們兩人。


  「沒有。」


  兩人都有些不以為意,就算矛盾再深,早晚也會回家。


  蔡京見了他們的表情,也嘆了口氣:「罷了,反正他早晚都要回來。」


  「大人說的在理。」鄧洵武笑着道,不過他對蔡攸回來后的情況已經不怎麼看好了。


  蔡攸向來和蔡卞關係不錯,蔡大人對此似乎一直頗有微詞。


  而這次發生了這麼重要的事,蔡卞親自寫奏章彈劾蔡大人,兩人關係可以說是已經破裂了,接下來蔡大人肯定不會讓蔡攸再往他二叔那邊湊了。


  想必這次這麼着急要找他回來,可能也有這部分原因……


  鄧洵武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又對上了蔡京那雙眼睛。


  「除了老夫,你們還聊什麼?」


  蔡京盯着鄧洵武,病懨懨的目光中帶着幾分森然。


  如果說蔡卞的奏章只是讓他非常憤怒,蔡攸的那封彈章就是讓他疑惑、不解、失望、痛心……等情緒再加上憤怒,也就是完全破了防。


  一想到這裏,蔡京甚至都覺得處理眼下的局勢都已經不算重要了。


  他現在最想要的就是把蔡攸這個逆子提到自己身前,好好問一問他,為何這個喪盡天良的孽種要寫奏章彈劾自己的父親!

  鄧洵武面對着蔡京的眼神,也是心中一突,姜還是老的辣,蔡大人果然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湖弄過去的。


  但既然方才都沒透露蔡攸說他老人家想致仕的消息,

  現在就更不能說了。


  「我們也勸大公子要體諒大人。」


  鄧洵武嘆了口氣道:「這天下哪有兒子與父親鬧彆扭的?大人如此辛苦,頂着老邁之身整日操勞,難道是為了您自己嗎?」


  「還不是為了他們這些小輩?為了讓他們過的更好……」


  蔡京聽着鄧洵武的一句句肺腑之言不斷點頭,面色也越來越緩和。


  鄧洵武、高勛兩人見此不約而同地在心中鬆了口氣。


  隨即高勛也探過頭,笑着道:「更何況大人還冒着如此大的風險,操持着冀州的局面,大公子被我和鄧大人這麼一說,也知道他自己錯了。」


  「如今沒回來同大人道歉,或許只是面子上還過不去,等晚上或許他就自己回來向大人道歉了……」


  高勛還在笑呵呵地說着,但鄧洵武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裏的氣氛已經開始不對了。


  單是從蔡京越來越沉的臉色上,就能看出一二來。


  「你把金兵南下之事和冀州的事告訴他了?」


  高勛的喋喋不休被蔡京打斷,他回過神后看到的卻是蔡京要把他生吞活剝的眼神。


  這時就算他再遲鈍,恐怕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大人……」他微微縮了縮脖子,還想說些什麼。


  「你把金兵南下之事和冀州的事告訴蔡攸了?」


  蔡京死死盯着他,似乎就想得到一個答桉。


  明堂中的氣氛漸漸僵硬起來,鄧洵武一邊在心中暗罵高勛畫蛇添足,一邊笑呵呵地站出來圓場:「大人,沒說,下官和高大人根本沒說這件事。」


  高勛也回過神來,勐地點頭:「有大人的叮囑,下官又怎麼敢貿然對大公子講這件事呢?」


  「只是……只是當時酒席間偶爾提了一嘴,絕對沒詳細說!」


  「偶爾提了一嘴?」


  蔡京卻緊抓着不放,身子前傾,逼問道:「究竟提了多少?他又是如何說的?」


  雖然兩人不知道蔡京為何這麼大反應,但也不得不小心應對。


  「並未多提。」


  高勛解釋道:「大人,下官只是說了大人最近在為東北邊關和冀州的戰事操勞,別的就沒再多提一句。」


  「大公子當時也適可而止,並沒再繼續打聽。」


  鄧洵武也在一旁幫襯道:「或許大公子只是以為大人在操勞如何抵禦金虜,也並未多想,所以下官覺得大人也無需太過擔心……」


  兩人本以為會迎來蔡京的怒火,斥責他們嘴巴不嚴,但沒想到蔡京聽完,卻直接如遭重擊,面如死灰,一下子癱倒在了床上。


  「大人?」


  兩人一下子被嚇住了,紛紛衝上前一步攙扶他。


  蔡京的咳嗽聲音不斷,喘息猶如風箱一般呼哧呼哧,把臉色憋成不健康的漲紅,高勛幫他順着氣,鄧洵武則手忙腳亂地端過一杯茶喂他飲了幾口,蔡京的情況這才有所好轉。


  只是身體雖然恢復了些許,但精神上卻猶如死了一般,雙目無神,甚至帶着幾分絕望。


  「子常、鼎臣……你我危矣……」


  兩人都被他之前那行為嚇得不輕,這時候當然不敢怠慢,但鄧洵武和高勛湊近聽了好幾遍,這才勉強聽出他念叨的是什麼。


  兩人對視一眼,目中都是疑惑。


  怎麼好好的突然又危矣了?

  兩人生怕刺激到蔡京,但這種時候又不得不問,畢竟蔡京的狀態看起來也不像是假的。


  「大人……」


  鄧洵武不解地望着他,小心地問道:「我等如何危矣了?」


  「就算大公子真猜到是咱們做的又如何?」


  他忍不住道:「反正他早晚都是要知道的。」


  蔡京動了動乾枯的嘴唇,最終還是道:「你們難道不知道,居安與他二叔的關係向來最好?」


  兩人都莫名其妙地點點頭。


  「元度已經上了彈章來攻訐老夫,他已經完全倒向了陛下那邊……」


  蔡京的聲音萬分沙啞:「以居安和他的親密程度,這時或許已經將此事通報給元度了……」


  「元度肯定會樂於拿着此事,去陛下那裏換一份前程……」


  聽着蔡京的話,兩人都傻眼了。


  「大人……」


  高勛本想說您也太杞人憂天了吧,但話到嘴邊又變成了:「這應該不太可能吧?」


  鄧洵武也覺得蔡京的想像力太豐富了,但這畢竟是老大人的想法,他們也只好認真對待……認真的反駁一下。


  「大人,大公子是您的兒子,元度只是他二叔,就算平日裏他與元度關係好,但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他肯定還是和您站在一起。」


  「畢竟二叔再親,又哪有自己的父親更親呢?」


  高軒也在一旁笑着附和道:「是啊大人,這世上哪有兒子舉報父親的?此純屬無稽之……」


  說到一半他似乎又意識到自己的用詞不對,急忙糾正道:「無視天理人倫之舉,而大公子自幼被大人教導,受大人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頗有大人之風,想必是做不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來的……」


  兩人越是說,蔡京的臉色就越是難看。


  不過如今他臉上滿是病氣,鄧洵武和高勛卻是觀察不出他臉色的變化了。


  不知是被氣的還是病情又嚴重了,蔡京又止不住地咳嗽起來。


  鄧洵武和高勛這才停下,為他順其氣兒來。


  「不管那逆子會不會……咳咳……去他二叔那報信……」


  蔡京的咳嗽聲不斷,但還是堅持着把話說了出來,而且頗有幾分咬牙切齒的意味。


  「你們都要催促冀州……」


  說到最後已經咳得快撕心裂肺,幾乎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了。


  外面的家丁們聞聲而入,急忙為蔡大人再去請郎中。


  鄧洵武與高勛兩人此時也不好再打擾他休息了,只得退出了這間明堂。


  只不過出門的時候,兩人眼中的憂色卻掩蓋不住。


  郎中的診斷他們也聽到了,照如今蔡大人這身子骨兒,他還能堅持多久?

  若是真這麼跟着他一條道走到黑,真的會有前途嗎?


  只可惜,正如蔡京所說,他們要做的都是足以殺頭的大事,現在想半路回頭已經是不可能了……


  蔡京遞交辭呈可是一件大事,足以在這個炎熱的午後攪動京城的風雲。


  後續收到消息的官員無不震驚無比,尤其是蔡黨的官員,更是感覺猶如天塌了一般。


  無數人排著隊地往蔡府趕去,蔡大人究竟為何要辭職?

  沒了蔡大人,大家又該怎麼辦?

  往常這種朝中出現大變動的時候,蔡京就是他們的主心骨,更何況這個變動還關係到蔡京自己。


  但這次蔡京的病情是真的比較嚴重,連鄧洵武和高勛這兩個心腹都不見了,更何況其他官員大臣?

  這次作為長子的蔡攸不在家,而一直與他隱隱有競爭之心的蔡絛又被蔡京趕出去抓他哥哥,蔡京剩下的兒子又都不怎麼能站穩枱面……


  所以這些去蔡府拜訪的官員幾乎一無所得。


  慌張之下,大家又去了鄧洵武和高勛這兩個二號人物那裏。


  此時兩位侍郎大人的心思雖然主要放在冀州那邊,但他們也知道京城中的基本盤不能亂,要不然就被人釜底抽薪了。


  但還是如上次蔡京被困在貢院中一樣的問題,他們兩人的威望不夠,手段也不如蔡京,根本壓服不了蔡黨的所有官員。


  上次還有蔡攸幫着他們,這次連蔡攸都沒有了。


  更何況這次蔡京可不只是簡單的被困在貢院中,而是直接遞交了辭呈,不再是尚書僕射了,比上次更嚴重的多。


  正當人心思變之時,浮躁異常,又怎是鄧洵武和高勛兩人就能簡單壓制住的?


  短短一會兒工夫,鄧洵武府上就已經吵作了一團,有的大臣臉紅脖子粗、不斷與身邊人爭辯著該如何如何,還有的大臣神情閃爍,似乎要記下這些人爭吵的內容,還有的人甚至起身悄悄離開了這裏……


  對此鄧洵武和高勛也是焦頭爛額,束手無策。


  接下來的幾天,嚴嵩、和珅乃至於中書省的人也沒閑着。


  雖然李乾沒提前通知後者,但痛打落水狗的道理他們焉能不懂?

  一個個「沒了上面人」的蔡黨官員就是最好的落水狗,他們的選擇不多,此刻要麼選擇轉投他人,要麼就是被掃進垃圾堆……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次蔡黨是真的完了!

  於此同時,紫微殿。


  李乾看着手中的這封奏報,不禁感慨道:「這次能如此快刀斬亂麻,蔡攸功不可沒啊!」


  諸葛亮在一旁笑着道:「陛下,若不是蔡大人卧病在床,不能安撫那些大臣,此事辦的定然不會那麼容易。」


  李乾也頗為認可地點了點頭,正是因為重現了蔡京和蔡黨官員隔絕的場面,才能讓他們自亂陣腳,再被分開擊破。


  不過還沒等他說什麼,又聽諸葛亮道:「此事雖有那蔡攸之功,但主要還是仰仗陛下運籌帷幄。」


  他笑吟吟地道:「三尺青鋒,需握持於勐將之手,如蔡攸這等人本為市井無賴、紈絝膏粱,也唯有陛下這般人主方可盡其用,化腐朽為神奇。」


  這兩日「倒蔡」的形勢很好,李乾的心情本就不錯,如今讓他這麼一說,正是大笑起來。


  不過這高興還沒持續多久,一陣腳步聲就從門口傳來。


  老太監拿着一封軍報走進來,頗為警惕地望了一眼坐在李乾身邊的諸葛亮。


  剛才他在路上時,可是把諸葛亮的那些話都聽得一清二楚。


  但看歸看,警惕歸警惕,他還是沒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陛下,冀州又有軍報送來了。」


  李乾拆開仔細閱讀,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讀完后他長長嘆了口氣,將這軍報隨手遞給一旁的諸葛亮。


  「孔明,雖然京城裏的戰果很喜人,但冀州就差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