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256章 被興趣班支配的痛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章 被興趣班支配的痛苦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和百官,鬥爭和妥協


  (一點后再訂閱吧)


  皇帝可以拿自己的身份壓制下面的大臣們,但大臣們也不是毫無反抗之力,他們也能反過來壓制皇帝。


  能以下克上,靠的就是祖宗家法。


  皇帝的身份低分是從其先祖、父輩身上繼承而來,這就註定了,皇帝不敢否定自己的祖父輩,否則就是否定他們自己的身份,否定他們的一切。


  「高皇帝上膺天命,下順民心,開我大乾萬世之基業,他老人家的所作所為自然是對的。」


  李乾也不能例外,他先是肯定了一嘴老祖宗,表達了自己是政治正確的。


  但隨後又話音一轉:「然古有古法,今有今規,就算高皇帝來到如今,也未必會定下這經延的規矩!」


  這就是完完全全的耍賴皮了,反正大乾的開國太祖不可能蹦出來,李乾想怎麼說都行。


  文官們也有些無語,但這種時候他們不可能放棄,就算皇帝耍賴也得跟他杠下去。


  「陛下,太祖高皇帝自幼天資聰穎、勤學好問,開創我大乾后更是夙興夜寐、枕典席文,若他老人家仙壽永齊,可與世長存,那也定然會日日俯首於桉牘,勤學不輟,維持經延。」


  到了這種時候,自然是你能說我們就能說,你說太祖皇帝不會學,我們就說他會學,反正他老人家也不能跳出來說話了。


  「呵~」


  沒想到李乾卻輕蔑一笑:「爾等不通常識,卻只會胡言亂語!」


  「太祖高皇帝若今日依舊健在,他八百餘載的學識便已經貫通天人,又何須再開經延?你們去教他嗎?」


  文官們一下子啞火了,即便是這次被罵了也沒說出話來。


  「再說了,太祖開國定鼎之時天下動亂,人心思變,是以祖宗不得不修德儉政,以平亂世。」


  李乾理直氣壯地道:「如今承平已久,天下一片太平景象,正當盛世之時,朕又何須再開經延?」


  我需要奮鬥的,我祖宗早已經幫我奮鬥完了,現在我只要享福就行了。


  「當然,朕也知道人在世,便求學的道理,三歲小二亦只求學,況乎於朕?所以朕也會每日勤學。」


  李乾話音一轉,又開口道:「但經延一事,形大過用,實非必要,日後朕想學時,自會召來朝中飽讀詩書的大臣。」


  這也太自由,太散漫了!


  文官們當然不願意答應:「陛下……」


  「行了,不要再繼續糾纏朕了!」


  李乾擺擺手,回到桌桉後方坐下,拿起了桌上的奏章,沒好氣地道:「近來朝政越來越繁忙,朕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都要用紅勾來批奏章了,即便如此,也只能堪堪在戌時將奏章批閱完!」


  「朝政都難以處理完,

  又何來的時間開什麼經延?」


  為什麼這麼忙?

  還不是因為這些文官們像打了雞血一樣往上遞奏章?


  李乾又把鍋甩到了這些人的身上。


  「大伴,送諸位大人出宮吧!」


  「是,陛下。」


  老太監早就看這些咋咋呼呼的文官們不順眼了,此刻得了命令,當即召集來一幫宦官,虎視眈眈地盯着這些人。


  此刻大多數文官已經心生退意,就要領命離開,但還是有那麼幾個死心眼兒的鐵頭娃還要賴著不走。


  「陛下,臣等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乾……」


  可惜半句話還沒說完,就被宦官們拖出去了。


  李乾對此根本不做理會,他就像一個無情的批奏章機器,一個個地勾決著那些文官……不對,是打對號。


  ~~

  今日紫微殿中發生的事很快就傳到了各個衙門,諸位大人們對此反應不一。


  要說今天那些下層文官們去紫微殿堵門的事他們不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或許就有不少人想藉著這件事,來看一看皇帝陛下的真實態度。


  這一番試探下來果然有所收穫。


  「看來陛下並非排斥經義,而是不喜經延。」


  文淵閣中,秦檜望着眼前的這份情報,若有所思。


  「大人,不能讓陛下繞過經延,直接從下面的官員中找人講課啊!」


  王次翁一眼就看出了這種制度的弊端,或者說幾乎所有高層文官都能看得出來。


  皇帝陛下和那些中下層官員的接觸次數增多,那他們這些高層文官的位置就會越來越尷尬。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人家都能直接號令了,還用得着你這中間商賺差價嗎?


  秦檜嘆了口氣,點着頭道:「確實如此。」


  「即便都是朝中大臣,也有的衙門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陛下對那些人也並不了解,萬一真挑中了品行不良之輩去教導陛下,那國家危矣。」


  一旁的万俟卨也一臉認可,鄭重地點了點頭:「豈止於此?若有居心叵測之人藉此接近陛下,圖謀不軌,那才是防不勝防!」


  王次翁沒說什麼,秦檜則輕輕點了點頭。


  上次万俟卨走了狗屎運,被會試副考官的差事砸到之後,他就有些心虛。


  畢竟秦檜預想中的主考官沒了,而他卻拿到了副考官……這相當於變相的搶了秦檜的差事。


  雖然秦檜從始至終都沒說什麼,甚至還鼓勵万俟卨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但万俟卨還是非常心虛,所以進來不管是在大小事物上,他都表現的特別積極。


  「進講一事,必然不能輕易對陛下讓步!」


  万俟卨得了秦檜的鼓勵,目中多了幾分興奮:「無論如何都要將經延再次恢復。」


  王次翁依舊不說話,但秦檜卻搖了搖頭:「自然不能如此。」


  万俟卨一怔,臉上帶着幾分錯愕。


  秦檜直言道:「陛下不可能答應此事。」


  「況且,經延向來由翰林院主講,如今翰林醫院中卻並無有足夠資歷的官員來主持經延。」


  另外兩人都聽明白了,沒好處的事做什麼?

  完全按照從前的經延制度來,讓翰林院平白摘桃子嗎?

  万俟卨面色有些尷尬,頭稍稍低了幾分。


  秦檜目光掃過他,繼續道:「我們可以對陛下讓步,給他更多在經延中自由,以此來換取陛下願意接受經延。」


  有了之前的話,另外兩人都聽出了秦檜還有一句未盡之言。


  還要換取他對中書省主持經延的支持……


  ~~

  得到消息后,與中書省打着一樣主意的衙門不在少數,而且這次可不同於之前的小打小鬧,相互試探。


  中下層文官們上書的比例漸漸減少,反而是高層文官們上奏的越來越多。


  而且跑到紫微殿裏特地去面聖的官員更多。


  諸多衙門的大人們是抱着真成事的想法來做的,對皇帝陛下做着差不多商談著條件,也進行了讓步。


  期間他們也能察覺出來,皇帝陛下的態度也漸漸有所鬆動了……


  就在這些大人們不斷努力的同時,一個特殊的衙門中,所剩無幾的官員們也在做着最後的努力……或者說掙扎。


  翰林院,狀元廳。


  原本空曠冷清的狀元廳里已經聚滿了人,就連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都來到了這裏。


  《最初進化》


  一個個老邁的官員身上絲毫沒有之前的暮氣沉沉,都兩眼發亮、遙遙望着站在人群中間的諸葛亮。


  人群中心除了諸葛亮、包拯、王華三個比較年輕的人之外,還站着一個身着青袍,留着一道長髯,看起來五十多歲的官員。


  這人便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鄭玄。


  雖然是這裏的一把手,但論品級卻只是正五品。


  從前翰林院顯闊的時候,正五品掌院學士幾乎都能和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平起平坐,連各部的侍郎們見了他都只能自稱下官。


  這就是曾經大乾官場中的一個著名現象:以低制高。


  但如今翰林院早已失去了往日光輝,這種神奇現象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孔明,若是有何困難,隨時與本官說。」


  鄭玄面上帶着笑,堂堂部門一把手,對諸葛亮這個實習生的態度竟然還有些小心翼翼。


  沒辦法,這就是關係戶的力量。


  不只是鄭玄和其他翰林院的老官,就連另一邊的包拯和王華也在盯着他。


  雖說翰林院中有數不盡的書籍,兩人都是那種可以沉浸在書中學習的人。


  但既然考中了進士,來到朝廷做官,誰又不想有所作為,實現自己心中的報復呢?

  如今整日在翰林院裏暗無天日,不見終點的讀書又算什麼?

  所以現在的諸葛亮可以說是全村的希望。


  只有他能面見皇帝陛下,也只有他有可能說服皇帝陛下,讓他們翰林院再次重開經延。


  王次翁沒說什麼,秦檜則輕輕點了點頭。


  上次万俟卨走了狗屎運,被會試副考官的差事砸到之後,他就有些心虛。


  畢竟秦檜預想中的主考官沒了,而他卻拿到了副考官……這相當於變相的搶了秦檜的差事。


  雖然秦檜從始至終都沒說什麼,甚至還鼓勵万俟卨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但万俟卨還是非常心虛,所以進來不管是在大小事物上,他都表現的特別積極。


  「進講一事,必然不能輕易對陛下讓步!」


  万俟卨得了秦檜的鼓勵,目中多了幾分興奮:「無論如何都要將經延再次恢復。」


  王次翁依舊不說話,但秦檜卻搖了搖頭:「自然不能如此。」


  万俟卨一怔,臉上帶着幾分錯愕。


  秦檜直言道:「陛下不可能答應此事。」


  「況且,經延向來由翰林院主講,如今翰林醫院中卻並無有足夠資歷的官員來主持經延。」


  另外兩人都聽明白了,沒好處的事做什麼?

  完全按照從前的經延制度來,讓翰林院平白摘桃子嗎?

  万俟卨面色有些尷尬,頭稍稍低了幾分。


  秦檜目光掃過他,繼續道:「我們可以對陛下讓步,給他更多在經延中自由,以此來換取陛下願意接受經延。」


  有了之前的話,另外兩人都聽出了秦檜還有一句未盡之言。


  還要換取他對中書省主持經延的支持……


  ~~

  得到消息后,與中書省打着一樣主意的衙門不在少數,而且這次可不同於之前的小打小鬧,相互試探。


  中下層文官們上書的比例漸漸減少,反而是高層文官們上奏的越來越多。


  而且跑到紫微殿裏特地去面聖的官員更多。


  諸多衙門的大人們是抱着真成事的想法來做的,對皇帝陛下做着差不多商談著條件,也進行了讓步。


  期間他們也能察覺出來,皇帝陛下的態度也漸漸有所鬆動了……


  就在這些大人們不斷努力的同時,一個特殊的衙門中,所剩無幾的官員們也在做着最後的努力……或者說掙扎。


  翰林院,狀元廳。


  原本空曠冷清的狀元廳里已經聚滿了人,就連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都來到了這裏。


  一個個老邁的官員身上絲毫沒有之前的暮氣沉沉,都兩眼發亮、遙遙望着站在人群中間的諸葛亮。


  人群中心除了諸葛亮、包拯、王華三個比較年輕的人之外,還站着一個身着青袍,留着一道長髯,看起來五十多歲的官員。


  這人便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鄭玄。


  雖然是這裏的一把手,但論品級卻只是正五品。


  從前翰林院顯闊的時候,正五品掌院學士幾乎都能和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平起平坐,連各部的侍郎們見了他都只能自稱下官。


  這就是曾經大乾官場中的一個著名現象:以低制高。


  但如今翰林院早已失去了往日光輝,這種神奇現象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孔明,若是有何困難,隨時與本官說。」


  鄭玄面上帶着笑,堂堂部門一把手,對諸葛亮這個實習生的態度竟然還有些小心翼翼。


  沒辦法,這就是關係戶的力量。


  不只是鄭玄和其他翰林院的老官,就連另一邊的包拯和王華也在盯着他。


  雖說翰林院中有數不盡的書籍,兩人都是那種可以沉浸在書中學習的人。


  但既然考中了進士,來到朝廷做官,誰又不想有所作為,實現自己心中的報復呢?

  如今整日在翰林院裏暗無天日,不見終點的讀書又算什麼?

  所以現在的諸葛亮可以說是全村的希望。


  只有他能面見皇帝陛下,也只有他有可能說服皇帝陛下,讓他們翰林院再次重開經延。


  章節報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