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一點后再訂閱吧)
「……辛未年四月八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授從六品,第二三名,授正七品,賜進士及第。第二甲取五十七名,授從七品,賜進士出身。第三甲取二百四十二名,授正八品,賜同進士出身。」
鴻臚寺卿的宣旨聲音異常洪亮,傳到在場每一個進士的耳中。
旨意宣佈完后,新科進士們俯身再謝皇恩。
但這次幾乎所有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了,大家下意識屏住呼吸,抬起頭望向上方。
首席讀卷官秦檜向上幾階,站到了兩段丹墀中間的月台上,拿起皇榜轉頭面向東南,側對着下方的一干進士們,望了他們一眼。
進士們幾乎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有的緊張地捏起了拳頭,有的手心冒汗……
秦檜以鄭重的語氣,高聲道:「辛未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諸葛亮!」
這一刻,乾陽殿廣場上異常安靜,但所有進士的目光已經不約而同地望向了最前方的那個背影。
「辛未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諸葛亮!「秦檜所處月台的下兩階有鴻臚寺的唱名官高聲喊了出來。
「辛未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諸葛亮!「
「辛未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諸葛亮!「
一階下一階,直到唱完三遍這才罷休,洪亮的聲音在乾陽殿廣場上空回蕩,甚至隱隱傳出皇城,引得外面的行人紛紛側目。
諸葛亮臉上並沒有多少意外和驚訝,只是帶着幾分感慨遙遙望向上方。
「狀元郎,請!」一旁有鴻臚寺的官員走過來,笑着伸出了手。
「謝大人。」
諸葛亮在這官員的引導下,在一干進士們羨慕、熱切、嫉妒的目光中,上前來到了丹陛的一階上,行禮謝恩。
李乾面帶笑容,遙遙同他對視了一眼,按照規矩,他不需要再說什麼。
秦檜繼續宣讀皇榜:「辛未科殿試第一甲第二名包拯!」
下方的鴻臚寺官員當即也跟着唱道:「辛未科殿試第一甲第二名包拯!」
只有狀元才唱名三遍,
一甲中的另外兩人都只有一遍。
在進士們熱切的目光中,包拯頂着一張黝黑的臉出列,緩緩向前,別人根本無法從他的臉色上看出任何喜怒。
「辛未科殿試第一甲第三名王華!」秦檜繼續宣佈道。
下面的鴻臚寺官員也緊跟其後,唱了一遍名字。
王華臉上帶着幾分激動,也快步出列向前。
至此,一甲進士已經宣讀完畢,前排的其他幾個進士面上都不可避免的浮現了一抹失落。
「辛未科殿試第二甲第一名鄭冠等六十九人!」
這就是區別對待,狀元唱名三遍,榜眼和探花就只有一遍。
而到了二甲,除了傳臚有名字之外,其他人都被一個等字概括了,三甲也一樣。
「辛未科殿試第三甲第一名劉慶秋等七百三十一人!」
至此,新科進士們再俯身謝恩,隨即傳臚大典結束。
李乾最晚來,也是最先退場的。
他的行架被宦官們抬着緩緩倒退,李乾自己則望着漸漸變小的百官和進士們,陷入了失神。
他將殿試的名次這麼安排,也是有講究的。
狀元之位留給了諸葛亮,這是因為李乾想讓某些不開眼的人儘快死心,免得再鬧出什麼么蛾子。
榜眼之位給了包拯,這是因為李乾想儘快重用他。
現在朝中的牛鬼蛇神簡直不要太多,每天李乾批奏章時都被那些人的所作所為整的異常心累。
這種情況下,僅有一個魏徵還顯得他有些勢單力薄。
如果包拯也能儘快成長起來,那想必就能讓朝中的風氣再清正些。
探花給了王華,是因為探花同樣能進翰林院,同樣能快速晉陞。
李乾饞的不僅是王華,還有他的兒子。
但一個人的成長也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李乾要做的就是盡量不改變王陽明的成長環境和節奏……嗯,等日後時機成熟了,就把他送進龍場悟道。
此外,二甲頭名傳臚也是剩下的唯一一個能立即授官的名額,李乾給了鄭冠。
因為以他那種比較跳脫的性格,如果讓他去做庶吉士,老老實實的在裏面學那些亂七八糟的規矩,恐怕他根本坐不住。
還不如直接給他個官做,讓用自己的親身體會,來學一學官場上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反正有李乾看着,也有滎陽鄭家看護著,他根本不會出什麼事。
顏真卿是個能安分坐住的,當初會試開考前他被包拯刺激到,與鄭冠相約一同在家裏溫書,準備會試。
鄭冠隔幾天就跑出來一次,但顏真卿卻一直沉下心來,在住處複習經義,一步也沒出門。
這次他雖然掉到了庶吉士,但李乾也不會虧待他,等在翰林院待完這三年後,自然會有重用,不會比鄭冠差。
至於更後面的那些人……雖然文章也是萬里挑一的好,有人甚至高過這前五名。
但沒辦法,誰讓李乾幫親不幫理呢?
皇帝行駕退回了乾陽殿,而對新科進士們來說,狂歡才剛剛開始。
金殿傳臚結束的同時,就有官員帶着金榜去京城中張貼,一眾新科進士們率先出宮,而文武百官們則跟在他們的側後方,遙遙望着一群進士最中間的三鼎甲。
這次諸位大人們之所以願意做陪襯,是因為接下來的一幕。
朝廷有明確規定,金殿傳臚結束后,三鼎甲由中門出宮。
這裏的中門指的是承天門的中門,此門平日裏只有皇帝能通行,別人是萬萬不能進出的。
但在今日,三鼎甲卻可走一遍此門,從這裏出宮。
新科進士們羨慕他們,甚至連不少官員望向他們三人的目光中都帶着幾分艷羨。
沒辦法,沒走過啊!
諸葛亮居中前行,另外兩人落後他半步,三人都穿着進士的深藍羅袍,走在漢白玉的御道上,進入中門,走在大紅的宮牆間。
這時候其他進士和官員就得老老實實地走左右掖門了。
穿過承天門,雙方再次相見,別人雖然不知道三鼎甲是怎麼想的,但看他們臉上的表情,顯然三人心中是不平靜的。
傳臚完后,便是御街誇官之時了。
一桿金龍旗杆挺立,上懸著一張赤黃榜文,這是今科進士們的排名,而且與外面貼的金榜不同,這就是剛才秦檜手中的那一份。
禮部尚書王莽立在前方,早就等着他們三個了。
「拜見大宗伯。」三人齊齊施禮。
「無需多禮。」
今天王莽也笑呵呵的,捋著如鋼針般的鬍鬚道:「今日本官送你們上馬!」
說話間,京兆尹王縉和永壽、興安兩縣的知縣一人牽着一匹馬,就來到了這邊。
期間還有宦官來到這邊,幫他們三個披紅帶綉。
「狀元郎,請。」
王莽笑着就要拉諸葛亮上馬,諸葛亮也知道這是朝廷的規制,便沒拒絕,而是拱手道:「謝大宗伯。」
說着便在王莽的幫助下跨上了那頭通體雪白,沒有一絲雜色的高頭大馬。
京兆尹王縉則親手牽着馬韁,今日也笑的格外喜慶,像個歡喜佛……不,彌勒佛。
隨後另外兩人也上了馬,由京城的三位父母官親自牽馬,御街誇官。
最前方是長長的依仗,隨後兩排金甲禁衛列隊而出,兩名官兵手持着「新科狀元」的彩旗,這是每個狀元都標配的。
但在諸葛亮身前,還有一張「三元及第」的彩旗,這就是他獨有的了。
另外兩位則只有榜眼旗和探花旗。
在他們後面,則是八百多名新科進士,他們可沒有馬騎,只能在後面用腿走了。
長長的儀仗出了含光門,來到了朱雀門大街上,這邊早就已經是萬人空巷、人山人海了。
御街誇官三年才有一次,比皇帝陛下出行還稀少,京城的百姓們無不想見識見識朝廷的新科狀元。
道旁人群左右而分,還有官兵設卡,維持着秩序,不讓這些人衝到前面來。
但即便如此,還是熄滅不了百姓們的熱情。
一陣陣歡呼聲從人群中傳出來,甚至還有人準備了一籃子花瓣,一把一把的撒到空中。
一時間五色春風飄蕩,迷人眼帘。
諸葛亮和王華都是極富魅力的中年男人,長須飄飄,溫和儒雅。學官場上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反正有李乾看着,也有滎陽鄭家看護著,他根本不會出什麼事。
顏真卿是個能安分坐住的,當初會試開考前他被包拯刺激到,與鄭冠相約一同在家裏溫書,準備會試。
鄭冠隔幾天就跑出來一次,但顏真卿卻一直沉下心來,在住處複習經義,一步也沒出門。
這次他雖然掉到了庶吉士,但李乾也不會虧待他,等在翰林院待完這三年後,自然會有重用,不會比鄭冠差。
至於更後面的那些人……雖然文章也是萬里挑一的好,有人甚至高過這前五名。
但沒辦法,誰讓李乾幫親不幫理呢?
皇帝行駕退回了乾陽殿,而對新科進士們來說,狂歡才剛剛開始。
金殿傳臚結束的同時,就有官員帶着金榜去京城中張貼,一眾新科進士們率先出宮,而文武百官們則跟在他們的側後方,遙遙望着一群進士最中間的三鼎甲。
這次諸位大人們之所以願意做陪襯,是因為接下來的一幕。
朝廷有明確規定,金殿傳臚結束后,三鼎甲由中門出宮。
這裏的中門指的是承天門的中門,此門平日裏只有皇帝能通行,別人是萬萬不能進出的。
但在今日,三鼎甲卻可走一遍此門,從這裏出宮。
新科進士們羨慕他們,甚至連不少官員望向他們三人的目光中都帶着幾分艷羨。
沒辦法,沒走過啊!
諸葛亮居中前行,另外兩人落後他半步,三人都穿着進士的深藍羅袍,走在漢白玉的御道上,進入中門,走在大紅的宮牆間。
這時候其他進士和官員就得老老實實地走左右掖門了。
穿過承天門,雙方再次相見,別人雖然不知道三鼎甲是怎麼想的,但看他們臉上的表情,顯然三人心中是不平靜的。
傳臚完后,便是御街誇官之時了。
一桿金龍旗杆挺立,上懸著一張赤黃榜文,這是今科進士們的排名,而且與外面貼的金榜不同,這就是剛才秦檜手中的那一份。
禮部尚書王莽立在前方,早就等着他們三個了。
「拜見大宗伯。」三人齊齊施禮。
「無需多禮。」
今天王莽也笑呵呵的,捋著如鋼針般的鬍鬚道:「今日本官送你們上馬!」
說話間,京兆尹王縉和永壽、興安兩縣的知縣一人牽着一匹馬,就來到了這邊。
期間還有宦官來到這邊,幫他們三個披紅帶綉。
「狀元郎,請。」
王莽笑着就要拉諸葛亮上馬,諸葛亮也知道這是朝廷的規制,便沒拒絕,而是拱手道:「謝大宗伯。」
說着便在王莽的幫助下跨上了那頭通體雪白,沒有一絲雜色的高頭大馬。
京兆尹王縉則親手牽着馬韁,今日也笑的格外喜慶,像個歡喜佛……不,彌勒佛。
隨後另外兩人也上了馬,由京城的三位父母官親自牽馬,御街誇官。
最前方是長長的依仗,隨後兩排金甲禁衛列隊而出,兩名官兵手持着「新科狀元」的彩旗,這是每個狀元都標配的。
但在諸葛亮身前,還有一張「三元及第」的彩旗,這就是他獨有的了。
另外兩位則只有榜眼旗和探花旗。
在他們後面,則是八百多名新科進士,他們可沒有馬騎,只能在後面用腿走了。
長長的儀仗出了含光門,來到了朱雀門大街上,這邊早就已經是萬人空巷、人山人海了。
御街誇官三年才有一次,比皇帝陛下出行還稀少,京城的百姓們無不想見識見識朝廷的新科狀元。
道旁人群左右而分,還有官兵設卡,維持着秩序,不讓這些人衝到前面來。
但即便如此,還是熄滅不了百姓們的熱情。
一陣陣歡呼聲從人群中傳出來,甚至還有人準備了一籃子花瓣,一把一把的撒到空中。
一時間五色春風飄蕩,迷人眼帘。
諸葛亮和王華都是極富魅力的中年男人,長須飄飄,溫和儒雅。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