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試的前一天,新中試的舉人們就被召集到了禮部,儀制司抽出了幾名官員,教導這些人殿試的禮儀、相關事項。
畢竟這是在宮裏舉行的考試,皇帝陛下還會親自到場監考。
此外還有宰相、尚書一同前往。
要是有些愣頭青不懂規矩,在殿試上做了什麼出格的事,那對他們不好,對朝廷也不好。
儀制司的官員們對考生們又是威逼、又是恐嚇,如果君前失儀,就是萬劫不復,隨後又是畫大餅,描述殿試后的社畜……不,高高在上的進士生活。
沒見過官場險惡的舉人們哪受得了那種手段,所以今日入宮后,這些人無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先邁左腳怕違反了宮裏的不知名禁令,先邁右腳又怕打亂了整齊的入宮陣型,大口喘氣還擔心玷污了皇宮裏的高貴空氣……
至於放屁打嗝擤鼻涕之類的行為,更是早就從考生們的腦海中被排除了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殿試過程中他們一般不能去如廁。
所以自從幾天前開始,考生們就少吃少喝,昨天更是差不多水米未進,只吃了一點點東西。
今天雖然餓得頭昏眼花,口乾舌燥,但還是那句話,殿試當以穩為主。
只要不出什麼大錯就行。
黎明時分就入宮的考生們要先在宮門外被搜身,這次只考一天,也就不用帶什麼被褥家當了。
考試的筆墨紙硯、中午吃的飯食都由朝廷提供,他們什麼也不用帶。
虎賁衛的搜身還是為了防止這些人夾帶什麼兇器進去,雖然每個參與會試的人都家世清白,但難保不會有人犯湖塗。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發生,為了皇帝陛下和諸位大人們寶貴的嬌軀不受傷害,所以這個流程是必須要走的。
搜完身之後,考生們繼續向前,在乾陽宮保和殿外接受點名,確認人員沒有疏漏才會放行……
於此同時,李乾今天也起的特別早。
殿試名義上是由皇帝親自主考,
但這麼多年制度發展下來,皇帝在其中的象徵意義早已大過了實際作用。
李乾看似是去殿上監考,但在他自己看來,自己更像個吉祥物……
在宮女的伺候下收拾好衣冠,現在的李乾已經熟悉了這種被人侍奉的腐敗生活。
草草地吃完了早飯,李乾坐着轎子來到了乾陽宮保和殿,從北門入了殿後。
見皇帝陛下到了,負責統籌的禮部官員立刻小跑到前方,這時候考生們就可以進入大殿了。
入殿之後他們還不能馬上就坐,要一步一步地按照流程來。
李乾在殿後已經等的快不耐煩了,茶葉都續了好幾杯,終於又有官員過來請示。
陛下啊,前面的考生們都進去了,您看看咱們什麼時候上殿?
「走吧!」
李乾放下茶盞,擺了擺袖子就向前走去。
保和殿的設計與宮裏大部分制式宮殿都大同小異,所以李乾雖然沒來過這座殿宇,可在裏面走起來也算得上輕車熟路。
走過幾個轉角,他便來到了正殿。
再快走幾步,登上七層台階,坐到了皇帝的寶座上。
一邊走,李乾一邊往下方望着。
與李乾想像中畫面不同,這裏的情況更加複雜。
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舉人考生都有些拘謹,一個個垂首低頭地立在桌桉后,一個出聲的也沒有。
而且直到現在李乾才意識到,這些人的數量超過他想像的多。
八百人一起考試,穿着圓領黑綢袍的舉人們黑乎乎連成一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天就是他們最後一次穿這件衣衫了。
等到了明天,他們就不是舉人了。
升進士了。
殿試的考生雖多,但所幸禮部有充分的經驗,這些考生的位置安排的如同棋盤,其間留着足夠大的空隙,乍一看黑乎乎,再仔細一看則是乾淨整潔,讓人舒心。
這樣安排也是為了防止作弊,免得有人能看到鄰桌寫的字。
但這樣坐也有壞處,那就是保和殿根本坐不下整整八百個中試舉人。
隊列長的都排到了殿外的廣場上。
而殿試的座次排列也是按照排名來的,也就是說會試排名靠前的人可以在殿內坐着考。
至於排名靠後的後半部分人,就只能坐在殿外露天考試了。
萬一遇到什麼颳風下雨……呵呵,那就自求多福吧,只要別把考卷弄髒了就行。
殿試只有湖名,但沒有謄錄等程序,也就是說考官們看的卷子就是你現在寫的原版。
要真把卷子弄成烏漆嘛黑的大花臉,最後肯定是你自己吃苦頭。
李乾從遠處最外面的考生身上收回目光,又望向最前方的幾個考生。
鄭冠、顏真卿他們都站在前面,同所有考生一樣低着頭,沒往上看。
上方除了李乾這個皇帝陛下,還有秦檜、蔡京以及幾個尚書,威勢極重。
即便偶有考生微微將視線上移,但瞥到幾個大人緋袍的衣角之後,又紛紛觸電般地縮回了目光。
李乾收回望向考生們的目光,再看向前方的時候,卻發現許多大臣都將目光若有若無地放在了最前方的諸葛亮身上。
「陛下,現在開始嗎?」
秦檜率先注意到了皇帝陛下的目光,轉過頭來請示道。
「嗯。」
李乾輕輕點了點頭。
隨即下方的官員們繼續走程序,指揮着考生們開始進行複雜的「贊拜」禮節。
這也是為了表達對皇帝陛下的尊重,謝謝你給我卷子做哈。
贊拜過後,官員們才開始「散卷」、「發題」。
從上到下,每個人幾乎要參與,就連秦檜這些宰輔之臣都不能免去,也得象徵性地去發幾張卷子。
皇帝都親自來監考了,你再尊貴也得辦點事吧?
卷子都發完還不算完,考生們又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行禮,再次感謝皇帝陛下和諸位大人們。
這些都做完之後,考生們才終於能坐回自己的位置上,開始答題。
李乾最開始還挺有興趣地看着他們,想見識見識這些學霸們是如何做題的。
但只是看了一會兒,他就覺得無聊了。
這些人全都伏桉書寫,連個抬頭的都沒有,這有什麼意思?
李乾轉頭望了一眼秦檜等人,發現這些人比自己還慘,自己好歹還有個地方坐着,可這些人連個位置都沒有,只能站在這殿中。
不過這也正常,按照朝廷的配置,李乾是今天殿試的「監考官」,而他們都是「副監考官」。
都來監考了,怎麼可能還讓你坐着呢?八百個人,你坐前邊看得過來嗎?
當然,此條不針對皇帝。
李乾就這樣百無聊賴地坐着,看着一個個大臣們時不時地下去走動一番,觀察考生們的情況。
李乾知道,他們肯定不是盡忠職守,主動去監視考生們不作弊。
因為基本上沒人在殿試上作弊,首先作弊難度極高,在所有人都悶頭做題的情況下,你只是稍稍抬抬頭,立刻就會引來巡場御史的目光。
此外作弊的成本也很高,殿試是皇帝親自監考,要是作弊被抓,那就是欺君之罪,等死吧……
而且殿試考的是策問,不是那些死板的四書五經題,根本沒法帶小抄等東西。
綜合作弊的難度、成本等問題來看,基本上不可能有人在這裏作弊。
李乾目中閃過幾分不解,既然沒人來作弊,那這些大臣下去逛什麼呢?
裝模作樣?裝腔作勢?抹不開面子,不好乾站着不動?亦或者只是單純的站久了腳麻?
還是說這些情況都不是,他們有什麼特殊目的?
抱着這樣的心理,李乾也從座位上離開,向下方走去。
大臣們都注意到了皇帝陛下的動作,看了他一眼后,又若無其事地將目光轉開。
考生們安靜如常,低着頭都在做題。
但只要是參加過考試的人都知道,監考老師從身邊走過時,總是免不了被吸引注意力,用眼角的餘光打量一下。
李乾從兩排考生中間走過,看着一個個考生或者皺眉苦思,或者提筆在草稿紙上打着初稿……
而在他走過的時候,不少考生都下意識以餘光向側方望去。
不是青色的巡場御史袍,也不是那些大員們的緋袍,而是一角赤黃色的衣袍……
在這裏穿着黃袍的人……想想就知道是誰了。
不少考生動作一僵,握筆的手都緊了幾分。
怎麼回事?禮部的官員也沒說皇帝陛下會下來看啊?而且還好巧不巧地直接來到了這附近?
被經過的考生並沒有中大獎的喜悅,而是忐忑無比。
現在該怎麼辦?該不該放下筆給陛下磕一個?
要是不行禮會不會被人認為是大不敬??
就在考生們心中天人交戰的時候,李乾已經走遠了。
這讓他們失落的同時,又不免產生了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
當然,李乾並不知道這些考生們心裏的戲這麼多,他一路走來,看到的基本都是辛辛學子們認真做題的場景。
貌似也沒什麼貓膩。
李乾琢磨了一會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也就不再多尋思,而是又在這裏轉了轉,向自己的座位回去。
大臣們本來以為這就完了,但李乾走到最前面第一排時,卻突然停下了腳步。
他左手邊的考生,正是這次的會元,諸葛亮。
這不是李乾突發奇想的行為,而是早就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駐足在諸葛亮桌邊,低下頭看着他在紙上筆走龍蛇。
而諸葛亮對身邊的皇帝陛下也沒什麼反應,似乎就當他不存在一般,自己寫自己的。
李乾像是被上面的內容吸引住,定定地站着,看的入了神。
不少大臣都注意到了這一幕,大家神色微動,但只是看了片刻,就移開了目光。
考場中紙筆摩擦聲不斷,太陽漸漸爬上天空正中央。
對考生們來說,尤其是排名靠後的考生們來說,今天是個非常幸運的日子,既不颳風,也不下雨,是個晴朗的艷陽天。
到了中午,幾天沒正常吃飯的考生們早就腹中空空了,考場中時不時傳來一陣咕咕叫聲,不知道的還以為皇宮裏養了一窩鵪鶉和母只因呢。
實際上這只是考生們肚子裏發出的聲音。
看着到了時辰,禮部的官員們開始領着光祿寺的人進場,給考生們發吃的。
他們中午吃的這頓東西也有講究,名為紅綾餅。
曾經這是皇帝專門賜給新科進士的食物,但這時候給他們吃也沒毛病,等考完這一場,這些人就是進士了。
但別以為這紅綾餅就是什麼好東西。
光祿寺出品,不能說是必出精品吧,也只能說是勉強能吃。
紅綾餅本是一道精緻的美食,但他們做出來的就是用紅布包着的大餅子,又干又硬又涼。
而且他們還美其名曰,說做成這樣都是為了考生考慮,殿試多麼重要啊!萬一弄些帶餡的點心,弄髒了考卷,那不是平白丟了進士的功名,要後悔一輩子的!
我們把餅子做的這麼干、這麼硬,就是為了讓你們吃的時候能幹脆利落,就算萬一有碎渣掉到考卷上,只要一口氣吹開就行了,根本無傷大雅。
不得不說,雖然他們的借口也有些道理,但進士們心中的埋怨卻是少不了的。
光祿寺也藉此創下記錄,成為了最不受官場新丁歡迎的衙門……之一。
午飯過後,漸漸就有考生作完題,謄正完畢,開始去受卷官那裏交卷了。
這時候他們終於不必顧忌被考官們誤判抄襲作弊,可以稍稍放肆地抬頭看一看了。
還有不少人臨走前想再看看那些操持天下的考官大人們,再偷偷瞄一眼傳說中的龍顏。
但讓他們失望的是,上面的位置早就空了。
似乎從吃完飯起,那些大老們就沒回來……
沒錯,考生們吃的是干餅子,但光祿寺總不敢讓皇帝和宰輔大臣們也吃干餅子。
他們自然有更好的伙食。
但為了避免飯菜的香味,干擾到考生,或者說刺激到他們,李乾他們的就餐場所自然不在考場里。
不讓吃就算了,連味兒都不讓聞就很過分。
但上面人的好處就是可以不用在意下面人的感受,而且考場中光監考的官員有一百多個,走他們不到十個人根本無傷大雅。
這次殿試從黎明考到天黑,最後知道月色東升,所有考生盡數離場才算結束。
接下來便是簡短的三日閱卷時間,以及盛大的授官儀式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