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一百八十九章 請問你有沒有兒子?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九章 請問你有沒有兒子?諸

  塗着清漆的馬車自城西而來,向著熱熱鬧鬧的朱雀門大街而去。


  善和坊以南,寒風吹拂,京兆府衙門冷冷地矗立在大街前。


  衙門前冷冷清清,偶爾可見幾個穿着皂衣的衙役來來往往,這樣的情形與一旁的另一個小衙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先停下。」


  李乾望着坐落在京兆府衙門西側的那個小衙門,門前的吵鬧讓他眉頭微微一皺。


  馬車穩穩噹噹地停在街口,老太監也呂布也好奇地順着李乾的目光望過去。


  「這個衙門是不是廣聞司?」李乾打量著前方那小小的門庭,也沒有什麼牌匾,就孤零零地立在這,和一旁高門大戶的京兆府衙門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只不過就算是小衙門,此刻也不怎麼消停。


  門前正有一幫行為輕佻年輕人聚攏著,吵吵鬧鬧,時不時地還從人群中傳來一陣鬨笑聲。


  老太監小心地打量了一眼,這才道:「老爺,好像確實是廣聞司。」


  「那幾個人一看就是鬧事兒的。」


  呂布湊到李乾耳邊,神色不善地望着窗外的那群小流氓:「要不要我下去揍他們一頓。」


  李乾眉頭微微皺起:「先去打聽打聽,他們為什麼敢堵在這鬧事兒。」


  這裏是京城,還是在京兆府衙門旁邊!


  這些鬧事兒的流氓是吃了豹子膽不成?


  而且李乾當初還說了,由京兆府衙門負責照顧著這邊,一應保衛工作也讓京兆府的壯班衙役負責。


  眼下這又是怎麼回事兒?衙役們呢?


  「好嘞。」老太監搶著應下:「老爺,奴婢先去打聽打聽。」


  李乾點點頭,他從窗戶里望見老太監下了車,向著那個擁擠的小衙門走去。


  只見他在人群外仔細聽了一會兒,又湊進去和好幾個人搭話。


  不一會兒,老太監就打聽完了,向著馬車走來。


  李乾本以為他會直接回來,可老太監卻彷彿對馬車視而不見,直接越過馬車,走過了街口的轉角。


  直到廣聞司門口的那些流氓看不見他之後,老太監這才繞了一個圈,回到馬車上來。


  看的李乾暗暗感嘆,好謹慎。


  「老爺,都打聽清楚了。」


  老太監一上來就稟報道:「那些人都是寫了書信,遞交到廣聞司的。」


  李乾聞言一怔,近來他可從沒收到廣聞司遞上來的任何東西!

  他本以為這廣聞司剛開業的緣故,可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種隱情。


  李乾的臉色不太好看,他下意識想起了那個翰林院的老儒生,常秩。


  自己明明都說過了,無論百姓遞上的什麼消息,都要原原本本地交給他這個皇帝。


  可如今這又是怎麼回事兒?難不成他還敢截下消息?


  李乾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不滿,繼續問道:「遞消息就遞,這些人圍在廣聞司門口做什麼?」


  老太監又解釋道:「那些人幾乎天天都過來,每天都要往廣聞司投遞一次消息,而且投完了也不走,就在門口待着。」


  李乾眉頭皺的更緊:「他們拿的是什麼消息?」


  「呃……」這次的老太監面上卻有幾分遲疑。


  但望着皇帝陛下有些陰沉的臉色,還是低頭道:「老爺,奴婢也沒仔細打聽出來,只是聽到了一部分。」


  「他們寫的草書上,有很多都是一些毫無根據、空穴來風的事,比如說什麼大船財寶、還有什麼毒害大臣之類的……」


  李乾臉色一黑:「他們每天都來遞這種草書?」


  「據說是這樣。」老太監的聲音越來越小。


  「老爺,要不我把這幾個人做了……」呂布目露凶光,盯着窗外遠處的小混混們。


  李乾深吸一口氣:「你讓個人去京兆府衙門報案,就說這邊有人在廣聞司鬧事兒。」


  呂布一怔,隨即點點頭:「我知道了,老爺。」


  他快步下了馬車,不一會兒李乾就見一個陌生的健壯男子跑向了京兆府衙門方向。


  李乾本以為他們要無功而返,或者要拖很久,可沒想到只是過了片刻,就有一隊皂衣衙役走了過來。


  「圍在這幹什麼呢?」


  為首的衙役隔着老遠就趾高氣昂地嚷嚷着:「這個年想在牢裏過是吧?」


  廣聞司門口的幾個流氓頓時如老鼠見了貓,一溜煙兒地就跑了。


  衙役們鬨笑幾聲,連過來也沒過來,就直接轉回京兆府衙門了。


  李乾一直坐在馬車中,將這一幕從頭到尾收入眼中。


  「走吧。」


  他並沒有要下去和常秩接觸的想法:「回皇宮的時候,再從這裏走一趟。」


  「是,老爺。」老太監急忙應聲。


  李乾有自己的打算。


  如果這些小流氓過了一會兒又回去了,依舊堵在廣聞司前,那就說明他們根本不怕京兆府的衙役,進一步說,就代表京兆府可能和這件事有牽扯。


  要是這些流氓今天都不敢回去,那京兆府可能就沒參與到這件事中……


  至於常秩的事,李乾的想法是回宮后再仔細了解一下。


  之前李乾只是將這老儒生當成了一個過渡者,只要他不出岔子就行了。


  可沒想到常秩竟然還有這種心思,把那些對李乾不利的東西全都攔在了外面,並未送進宮裏。


  對於他這種做法,李乾還是有些欣賞的……


  馬蹄踏踏,拉着馬車穿出善和坊南街,隨着人流匯入寬闊的像廣場的朱雀門大街。


  大街上人來人往,許多雜貨店門口都擺出了外攤,攤位上擺放着紅底黑字的春聯、張牙舞爪的門神像、大紅燈籠……各個成衣鋪里也圍滿了顧客,各處都充滿了對新年的期待。


  李乾靠在馬車車廂壁上,望着這一幕,目中卻有幾分失神,思緒已經飛到了九霄雲外。


  馬車繼續前行,穿過朱雀門大街,駛入了興安縣的地界。


  走着走着,呂布突然指著窗外道:「老爺,這不是鄭冠嗎?他也在這。」


  「嗯?」


  李乾聞言回過神來,順着呂布所指的方向望去。


  果然是鄭冠,此刻他正穿着一身水藍色棉袍,衣領處環著灰色的貂裘圍脖,正和一個體態豐腴,打扮的異常艷麗的女子有說有笑地走在大街上。


  李乾本來就想先去鄭冠家裏一趟,向他打聽打聽舉子們之間的新鮮事兒。


  可沒想到竟然能在這遇到他,不得不說,這也是緣分。


  「停車,下去看看。」


  李乾三人下了車向前走去,眼尖的鄭冠不一會兒就發現了他們,眼前一亮,招着手高聲道:「李兄,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李乾笑呵呵地打了個招呼:「好些日子沒在城裏見到鄭兄了。」


  「是啊。」鄭冠尷尬一笑:「這陣子一直在家裏用功讀書……李兄不也是這樣嗎?」


  李乾一怔,這才回想起來,上次和顏真卿三人分開的時候,大家相互約定都在家裏好好讀書,應對會試。


  可看現在這情況……李乾打量了一眼跟在鄭冠身後的美艷女子,這怎麼也不像是在家裏溫書的。


  不過當着人家的面,自然不能就這麼揭短。


  李乾笑着點頭:「不錯,溫書,就是溫書……」


  只是,他的猶豫卻讓鄭冠誤以為李乾也是和他一樣的情況,鄭冠面上露出一個會心的笑容,拍著李乾的肩膀道:「我就知道,我和李兄是一類人。」


  李乾有些無奈,不知該怎麼解釋,直接將話題轉移到了別處:「鄭兄,我要去城西的會館看一看,你要不要同去?」


  鄭冠眼睛一亮:「去,就算不碰上李兄,我也想去那邊跑一趟,聽說這幾天京城來了個有意思的人。」


  說着他便對身後的女子耳語了一番,相貌美艷的女子對鄭冠嬌嗔了一聲,但還是依依不捨地獨自離開了。


  「李兄,我可是把美人都扔下了,專門陪着你。」


  李乾乾笑一聲,總覺得這話里好像有些歧義:「鄭兄,咱們走吧。」


  幾人上了馬車之後,李乾這才開口挑起話頭:「對了鄭兄,你方才說京城來了個有意思的人?」


  他找鄭冠本來就是為了了解一下最近京城中有沒有什麼新鮮事兒,此刻正好借這個機會問問。


  「不錯。」


  鄭冠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點點頭,面上輕佻的笑容斂去,竟多了幾分凝重。


  「此人可謂是大名鼎鼎,他在穆宗三年的丙午科鄉試就中了解元,當時年僅十五歲,可謂是轟動大乾,都快趕得上嚴相了。」


  別看嚴嵩是個大奸臣,可這位也是個少年神童,十九歲就中了舉人,走完了有些人一輩子都走不完的路。


  「這麼厲害?」


  李乾一驚,鄉試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以十五歲的年紀考中解元,這得是什麼怪物?


  不會是張居正吧?

  張居正也是個少年神童,同樣是十五歲中的舉人,只不過不是解元罷了。


  「他後來沒考中會試?」李乾皺眉追問道:「穆宗三年時十五歲,現在也年近四旬了。」


  少年神童,除了張居正,也可能是方仲永。


  馬車走在路上,前方行人紛紛避到兩側。


  車廂內飾整體為黑色風格,有一種低調的奢華感,馬車車廂底下配備了「伏兔」、「當兔」等減震裝置,李乾等人坐在車內,踩在厚厚的波斯地毯上,幾乎感覺不到車廂的震動。


  「不是沒考中,他一次也沒考過。」


  鄭冠搖搖頭,面上也大為不解:「說來也奇怪的很,有許多人都勸他來京城考會試,可不知為何他卻總是拒絕,連京城也不來。」


  「但前陣子突然有消息,說他已經動身往京城這邊趕來,甚至還有人說他都在京城裏出現過了。」


  「所以這些時日以來,不只是咱們這些舉人,就連朝廷的許多達官貴人都專門派人守在會館附近。蔡京、秦相,還有不在京城的嚴相與和大人都派人去等他了。」


  「聽說還有國公府、元帥府的人也在會館附近出沒,可能也是為了他去的。」


  「這麼多人看好他??」


  李乾這次是真的大吃一驚:「就算他十五歲中解元,那幾個大人物也不用這麼渴求吧?」


  作為大乾的皇帝,李乾很清楚那些朝夕相處的大臣們的尿性。


  無利不起早。


  這個人身上必然有什麼能吸引住他們的地方,才讓所有人都這麼不約而同地想要拉攏這個人。


  而眼下這種情況……就算是狀元的名頭也不夠,更何況區區一個解元?

  大乾每三年就出七個解元,現在活躍在官場上的解元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就算是十五歲的解元也不夠。


  更何況他已經將近四十歲了,在官場這個需要熬資歷的地方,也已經沒太大優勢了。


  「難不成這人出身於什麼大家族?」李乾又想到了一種可能。


  就像滎陽鄭家一般。


  「不是。」


  鄭冠搖搖頭:「只是一個中等世家的人,能被這麼多大臣看重,也都是因為他的才華。」


  「他曾經與不少名士相交,只要與他交往過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不少人都覺得他有經天緯地之能,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賢才。」


  「只不過此人似乎不怎麼喜歡功名利祿,除了遊學就是在山水田園間隱居,耕讀避世,因此還有人給他起了個『卧龍』的名號,還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他靠在椅背的黑色毛皮上,面上滿是感慨之色:「單憑這個名號,就足以見得這人有多厲害。」


  「只不過這陣子有人說在京城附近見到過他,他也是舉人,眼下又是會試鄰近的節骨眼兒上,不得不讓人多想……」


  鄭冠說完望向李乾,只不過李乾已經呼吸急促了。


  自從聽到卧龍這個名號開始。


  「卧龍??」


  李乾強壓着心中的激動,面上只是稍稍帶着幾分驚訝:「這麼囂張的名號,走在路上不怕被人打嗎?這人叫什麼?」


  鄭冠嘴角抽了抽,怪異地望着李乾,似乎很好奇他為何能說出這種「走路被人打」的話來。


  不過怪異歸怪異,他還是回道:「他名為諸葛亮,字孔明。」


  鄭冠試探地望着李乾:「李兄,你該不會去叫人打他吧?可千萬別這麼干。」


  李乾放在袖子中的手緊緊攥成拳頭,指節都有些發白,面上卻乾笑着道:「我怎麼會打他呢?我愛惜他還來不及呢?」


  鄭冠一怔,下意識就向後挪了挪屁股:「李兄……你說的這個愛惜……」


  「我是說結交,結交。」


  李乾又糾正道:「遇到這種賢才,誰不想結交他呢??」


  「哦~」鄭冠這才鬆了口氣,點點頭:「原來如此。」


  馬車的速度漸漸變慢,前方人流眾多,似乎已經離諸多會館不遠了。


  李乾望着窗外,心中的喜悅久久難以平靜,連蔡京的陰霾都被沖淡了不少。


  這次碰巧出了個門,沒想到竟然得到這麼一個消息。


  竟然是諸葛亮!


  李乾緊緊捏著拳頭,要是能撈到他,有這麼個人在身邊出謀劃策,豈不是要起飛??


  這位漢相可是被比作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雖然不清楚他為何要來到京城,但要是把這種人放跑的,那可是會遭天打雷劈的。


  李乾強壓下心中的激動,他已經決定了,最後就算是綁,也得把他留下來。


  當然,不到最後最好還是不要這樣。


  當務之急還是要搞清楚他在哪,為何要跑到京城來,究竟要不要參與這次會試……


  一想到會試,李乾心中又浮現出幾分擔憂。


  蔡京這個老東西作為會試的主考官,對會試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萬一諸葛亮好不容易參與一次會試,要是還被蔡京刷下去……那就不太妙了。


  可能會讓他流落他國,跑到漢國那種地方去。


  李乾目中帶着幾分緊迫,他想搞一把蔡京的想法也越來越急切。


  「到底要怎麼辦呢……」


  最起碼也不能讓蔡京太明目張膽地在會試上黨同伐異,做手腳。


  李乾仔細檢索自己現在所有的底牌,試圖對蔡京使使絆子。


  首先就是蔡京的兒子,蔡攸,這在李乾的預想中,可是扳倒蔡京的最重要的一點。


  只不過蔡京那邊目前還沒什麼太大的進展,呂布也只是剛和他認識而已。


  這種攀交情的事最不能着急,必須要自然且了無痕迹,稍稍急切一些,就有可能露出馬腳,然後被對方察覺,功虧一簣。


  其次就是蔡京的弟弟,蔡卞那邊。


  李乾本以為他去了刑部,會和蔡京鬧得很不愉快,進而有可能在刑部打開一個突破口。


  可沒想到蔡卞在刑部表現的竟然就像一個單純的刑部郎中,沒有任何異常舉動。


  或許是蔡京的授意,兩個刑部侍郎又對他非常寬容,基本上蔡卞處理的所有案子都按照他的意願來。


  在這種條件下,兩兄弟竟然一直和平相處,沒產生任何衝突。


  了解到這個情況時,就連李乾也不得不感慨,親人之間的事情還真是複雜無比。


  這兩條路暫時還堵著,至於蔡京的后宅……暫時也派不上什麼用場。


  李乾的心情有些煩躁,不知該怎麼對付這個滑不溜手的老頭。


  「李兄,馬上就到了。」一旁的鄭冠指著窗外道。


  被他這麼一說,李乾也回過神來,望向窗外。


  這裏已經是熟悉的景色,上次李乾來這裏還是想找包拯,結果遇到蔡京府上管事的那次。


  「舉人們差不多都快來齊了吧?」李乾從車轅上跳下去。


  「應當都來了吧?」


  鄭冠的聲音帶着幾分不確定:「不過即便到京城來,這些人也不會全都住在會館。」


  李乾點點頭,表示了解。


  像鄭冠這種家裏在京城有房的,自然不會跑到這種會館來擠著。


  還有一些家境優渥的舉人也能在京城裏住客棧,或者直接租下一個院落。


  「不過在住會館也有好處,當初我也想過搬到會館來。」


  鄭冠解釋道:「住在這裏的都是準備會試的舉人,學識、文章一般都差不到哪裏去。」


  「大家多多交流,文章自然也會進步。」


  一邊說着話,幾人一邊向前面走去。


  「原來如此。」


  走路間,李乾已經稍稍把頭低了幾分,呂布也快走了幾步,擋在了李乾身前。


  李乾來這裏就是想見見自己自己看上的那幾個人,提前熟悉、了解一下這幾個人,順便看看能不能從他們身上找點靈感,對付蔡京。


  至於其他的……李乾並不想讓太多舉人見到自己的容貌。


  「角落那邊的就是徐州會館吧?」


  李乾遙遙望着坐落在街角的一個會館:「咱們去那邊看看。」


  「好。」鄭冠點點頭,他本來就是陪着李乾來的,到哪裏去也不在乎。


  至於諸葛亮……那人神出鬼沒的,誰知道他到底在哪?

  京城中那麼多人想找他都沒找到,碰上他這種事兒只能看緣分。


  一行四人來到徐州會館前,朱紅的大門正敞開着,一直走進正堂,這才有穿着青布棉袍的小廝出來迎接。


  「幾位客官您好,打尖還是住店?」


  會館也是客棧,也是對外開放的。


  畢竟會試三年才舉行一次,平日裏都是用不到的。


  在東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段,閑着這麼大一塊地方簡直就是犯罪,所以京城的會館也搞了客棧這種形式來創收。


  「我們是來訪友的。」


  老太監笑呵呵地迎上去:「請問王華王孝廉住在這裏嗎?」


  小廝一怔,目光越過老太監,打量了一眼後方的李乾等人,這才點點頭,試探地問道:「王解元確實住在這,不過您幾位是……」


  鄭冠率先笑呵呵地走上去:「我叫鄭冠,滎陽人,我們家與王家乃是世交,聽聞王解元也來了京城,慕名特來求見。」


  他也早就想見見這位大名鼎鼎的解元了。


  小廝一聽慕名求見,一下子就明白了,面上犯難地道:「客官,就算您是世交,可要是不認識王解元,小的也很難……」


  鄭冠嘿嘿一笑,走上前去拍了拍那小廝的胳膊,另一隻手卻在袖子中隱蔽地遞出一小把碎銀。


  「我們鄭家與王家相交已久,我又是今科的舉人,來拜訪王兄也是想討論學問,又不是做別的。」


  「就算王解元不見我們,也絕對不會怪你的。」


  小廝掂量着手中的銀子,身子一顫,咬咬牙故作為難道:「既然是討論學問的,那小的就替您去通稟一聲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