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119章 對數10萬禁軍的演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對數10萬禁軍的演講

    朱雀門大街早已被羽林衛戒嚴,沿街高樓也被盡數清空,有羽林衛在其上駐守。


    但作為京城中規模最大的一條街,朱雀門大街足有兩百米寬,天子儀駕走在其中,也不過占了一小半。


    而天子祭天、誓師等儀式,也是不禁止百姓觀看的。


    所以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街道兩側,羽林衛們組成的戒嚴線后方,京中百姓聚集成人潮,嗑著瓜子喝著茶水,遙望著皇城方向,一邊等待,一邊聊天。


    對生活在天子腳下的老京城人兒來說,每年冬至都能看一次天子出行南郊祭天。這也是他們引以為豪的地方,外地人可是想看都看不著的!

    最近雖有各種流言四起,這個說漕河好幾年都不能通了,那個說京城要斷糧了。


    但皇帝陛下要去南郊誓師,大軍出征伐吳的消息一傳出來,京中浮動的人心一下子便安定了許多。


    其一是因為有了外部矛盾,人們的注意力便會從內部矛盾上轉移開來。


    其二便是,南郊誓師,這天子儀駕必然是要在京城走一遭的。


    這年頭娛樂手段并不是很多,而天子的儀仗太熱鬧了,比什么戲臺上的大戲都熱鬧的多,所以每次百姓們看儀仗出行都如同過年一般。


    以前每年能過一次年,現在能過兩次了,能不開心嗎?


    這樣的消息初傳出來時,一下子便沖淡了京城中黯淡的氣氛,醞釀到今天,已經在京城中形成了萬人空巷的熱鬧局面,就連京畿的幾個郡縣都有人專程過來觀看。


    今日是個陰天,涼風習習,絲毫不見炎熱,更是激漲了百姓們的興趣。


    他們站的站著,坐的坐著,紛紛扯著脖子,遙望著京城方向。


    看到儀駕走近時,人群中便傳出一陣歡呼聲,不時還有人高呼著陛下萬歲。


    儀駕中,最面前為導駕儀仗,十二面大纛開路,有兵士執弓弩與槊,其后便是朱雀旗、十二面龍旗、金、木、水、火、土星五旗、風伯雨師雷公電母四旗,北斗旗等,每面大旗均有數人拉扯。旗后便是指南車、白鷺車、辟惡車、皮軒車等車架,每車四馬,十四駕士。


    之后便是引駕儀仗,最前是“引駕十二重”,由十二排手持橫刀、弓箭的騎兵衛隊組成,其后便是由千人組成的鼓吹樂隊,有鐃鼓、大鼓、節鼓、簫、篳篥、長鳴和中鳴、金鉦等等樂器,這些吹拉彈唱也是百姓們最愛看的。


    鼓樂之后便是由各種幡、幢、旌旗組成的旗陣,旗陣后便是分列左右的青龍旗、白虎旗,隨后便是由兵部尚書、御史大夫、太常卿等六名官員組成“六引”。


    在這些引導儀仗之后,才是李乾乘坐的玉輅,由從三品的太仆寺卿親自駕車,此處守衛最是森嚴,貼近玉輅的便有數十名禁軍騎兵,外圍更是有羽林左右衛大將軍護駕,伴隨著多隊禁軍騎兵與步卒,這些人手中持著明晃晃的刀槍、弓箭,等閑人等只要稍稍靠近,便有性命之危。


    禁軍之后,還有孔雀扇、小團扇、黃麾、絳麾、玄武幢等儀仗。


    跟在這些之后的,則是“后部鼓吹”樂隊,這里同樣是老京城人兒們最樂意看的,雖然沒有前部鼓吹規模那么大,但也同樣精彩。


    隨后便是方輦、腰輦、金輅、象輅、五副輅、耕根車、四望車、屬車等等皇帝專用車架,車架后則為五百人的左、右威衛,手持大戟、刀盾、弓弩等跟隨。


    看到這里時,百姓們心中便會生出些許惋惜之感,儀仗只剩最后一項了。


    不滿足的人們便會隨著天子儀仗開始走動,走一路,看一路,人潮洶涌。


    走在儀仗最后的為后衛部隊,左、右廂歩甲隊,頭戴兜鍪、身著鎧甲,左、右廂黃麾仗十二行,除了兵器外,還執有孔雀氅、鵝毛氅、雞毛氅等,其后還有殳仗。更后還有諸衛馬隊、左右廂騎兵和旗隊,手執辟邪、玉馬、黃龍、麒麟、龍馬等旗,最后又是步甲黃麾仗與護衛騎兵。


    如此一番儀仗可謂復雜至極,但對于京城的老百姓來說,又同樣是精彩至極。


    上到富商豪賈,下到老弱婦孺,幾乎都聚集在街邊圍觀。


    其實先帝之前每年都會來這么一遭,時間久了雖然熱鬧,但也到不了這種程度。


    但李乾可是今年剛登基!


    雖然外面的老百姓看不到皇帝陛下的真容,可為了這個新鮮感,還是紛紛涌上街頭,欣喜地望著皇帝的鹵薄儀仗。


    李乾坐在裝飾豪華的玉輅中,聽著外面不斷傳來的嘈雜聲、欣喜呼喚聲,還有高呼著的陛下萬歲,心情一時有些復雜。


    他想打開車窗望一望外面的百姓,看一看這京城究竟是什么樣子,看一看他的百姓究竟是什么樣子。


    可外面護駕的軍士和魏忠賢都早有叮囑,千萬不能打開車窗,否則就有可能為圖謀不軌之人可乘,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所以,李乾也只是想了想,就作罷了。


    儀駕一路來到京城之南,正中的大門為“明德門”,是一座五出闕的城門,宏偉高大,此刻中門早已大開。


    出了京城,依舊有許多百姓跟在儀仗之后,只不過越來越少。


    大乾京城以南一百二十里處,是一道橫臥在地上,雄奇偉岸、接天摩云、連綿蜿蜒的巨大山嶺,乾嶺。


    山嶺之勢向北不斷衰減,但一直到京城以南十五里處,仍然還有余波,凸起了一座地形特殊的高山,被大乾人稱為南山,歷代大乾閱兵、出征誓師大都在此地舉行。


    南山山腳,草木森森,黑云漫卷,陰風呼嘯,旌旗獵獵。


    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共十衛,約三十萬大軍陳列在此。


    皇帝出行,有專人黃土墊道。李乾的儀駕一路來到南山處,后方跟著的百姓已經零零散散了,均隔著很遠就被攔下來了。


    儀駕穿過重重禁軍關隘,登上南山山腰,此刻李乾才聽到外面傳來老太監魏忠賢的聲音:“陛下,已經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