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堂中的和黨官員面色都不怎么好看。
“眼見魏征不依不饒,陛下只得答應了他的條件,不過也只是答應了一半。”
“他讓那些御史只能聽著,卻不能對和大人、嚴相指手畫腳,魏征也只能同意了。”
吳省蘭冷哼一聲,面色不怎么好看:“魏征亡我之心不死,他能這么輕易就妥協,必然是惦記著上次的事!”
上次什么事兒?自然是魏征彈劾嚴嵩、和珅未果的事。
那次他因沒證據而不得逞,看來之后還一直耿耿于懷,沒有忘記。
這次派御史跟隨,連不讓他們干預的條件都答應了,這是為什么?
定然是為了收集證據!
想到這里,幾人俱是憂心忡忡,紛紛轉頭望向了上首和珅,卻不料和大人卻笑了出來。
“和……和大人??”幾人都是一愣,心說和大人最近怎么老是這么不對勁?
“慌什么?就算讓魏征尋到證據又如何?”
他搖搖頭,笑望著下面幾人:“你們啊,就是太急了,也不想想陛下的態度。”
和黨官員們當即一愣,他們都是聰明人,聽和珅這么一點撥,就明白了其中意思。
吳省蘭一拍手,恍然大悟道:“老師你是說,就算那兩個御史真的查到了什么,陛下也會置之不理??”
“不錯!”
和珅笑望著他,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陛下不想動咱們,就算魏征手上有鐵證又如何?”
還有半句話沒說,皇帝陛下要是真想動他們,魏征就算沒證據,胡亂彈劾一通,他們也有可能被連根拔起。
一切的關鍵,不是貪污的證據,而是皇帝的態度。
和黨眾人紛紛以欽佩的眼神望著和珅,蘇凌阿豎起一根大拇指,忍不住道:“和大人,高!實在是高!!”
“一箭雙雕!怪不得老師這幾天經常給陛下送錢,原來不只是為了肩輿啊!!”
“和大人高明!和大人遠見啊……”
和珅端起青花蔓葉白瓷蓋碗,笑瞇瞇地撇著茶水輕啜一口,又抬首望向蘇凌阿:“工部要提前往滎陽運些石料,修堤的石料。”
“漕船到之前不能干等著,先把被沖毀了的大堤修好,便能領先那嚴老摳一步了!”
“啊?”
蘇凌阿有些驚愕:“和大人,您還真打算和嚴相爭啊?不掙錢了?”
吳省欽也有些不解:“老師,您干嘛惦記著陛下那‘神秘獎勵’啊?他的東西不都是您送的嗎?”
“你看?”
和珅放下茶盞,身子一仰,嫌棄地撇著眉頭:“剛覺得你們孺子可教!”
吳省蘭在一旁笑著提醒道:“都說了關鍵是陛下的態度!”
“陛下的獎品是什么重要嗎?他拿不出來才更好!重點是參與了陛下的游戲,贏了賑災,便能和他打好關系。”
“你們說,咱們一直在京城里穩如泰山得的錢多,還是一次賑災得的錢多?”
這下蘇凌阿和吳省欽不說話了。
傻子都知道是前者。
賑災不過是撈一筆外快,做官可是能撈一輩子的鐵飯碗啊!!
眾多和黨官員對視一眼,紛紛以崇敬的眼神望著和大人。
高!高山仰止啊!
……
嚴嵩和珅關心的是御史,武將們關注的卻是另一件事了。
“魏征這個狗日的,不當人子!”
趙匡義砰地一拍桌子,臉色漲紅,怒氣難消:“他是有病嗎?竟然跑到宮里去罵小皇帝?”
趙匡胤默默地瞥了他一眼,繼續盯著桌上的文書,只不過若是仔細看,便能發現他手中那根紫桿兔毫筆下早暈開一灘黑墨了。
一旁的趙普和趙廷美兩人,一個面帶苦笑,一個微微縮了縮脖子。
二黑胖趙匡義依舊怒氣難消,忍不住在書房里來回踱步:“人家不批奏章怎么了?吃你魏征家的米了??”
“你踏馬管的還真是寬,還去罵人家非明君所為,還顛覆社稷之舉,這踏馬又不是你家社稷……”
眼看他罵的越來越難聽,大黑胖趙匡胤忍不住輕咳了兩聲,糾正道:“陛下能親政,自然是社稷之福……”
“確實如此。”趙普也在一旁苦笑著勸道:“不過聽說陛下都沒批幾份奏章,就從后宮里召了一個妃子去政事堂,想來是干不成什么活的。”
趙二卻還是氣不過:“我就是生氣,那些文官們非要和咱們作對!”
“先有個王莽,一個勁兒地讓小皇帝去南郊誓師!現在又來了個魏征讓他批奏章!照這么下去,咱們何時能成事?”
“小皇帝不是要去南郊誓師嗎?要我看,咱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給他……”
這話還沒說完,就被趙大打斷了:“你想死,別拉著我們!”
趙普也急忙勸到:“二兄冷靜!陛下可千萬不能死在這里,要不然咱們可就完了!秦漢明說不定就直接殺過來了!”
這三個諸侯單獨拎起來都有覆滅朝廷的實力,早就蠢蠢欲動了。
但因為朝廷有大義的名分,再加上大家都明白出頭的椽子先爛這個道理,誰先跳出來,必然會被后來者集火,把頭都打爛。
可實際上,朝廷的大義不是他們本身,而是他們有大乾的皇帝,有象征著皇權的天子。
要是皇帝在京城被人宰了,朝廷本身反倒成了出頭的椽子。
那時候,每個諸侯國都能打著大義的旗號起兵攻向京城,要么是為皇帝報仇,要么是清君側,要么是奉天靖難……
不管這些諸侯怎么把人腦袋打成狗腦袋,反正作為眾矢之的朝廷是一定要完蛋的。
“用不著秦漢明。”
趙大在一旁沉聲道:“李老二和楊老慫就能合起伙來把咱們滅了。”
這是有人給李淵和楊堅起的別號,李老二是因為李淵排行老二,楊老慫是因為他怕老婆。
見自家哥哥和趙普都如此說,趙匡義不由訕笑一聲:“我也就是太生氣了,發兩句牢騷,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趙大無語地瞥了他一眼,又重重地捶了捶桌子,高聲道:“朝堂不是我們的戰場,吳國才是!”
“日后誰能拿下吳國,就能掌控朝廷的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