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又一年正旦朝會
在一片繁華當中,天啟三年的春節假日逐漸過去。
過了年,所有人又大了一歲,朱由校幾年今年也就到了二十歲,張嫣此時也不過才十八歲,當然,這是按照大明的演算法,按照後世的演算法,他們都要小上一歲。但儘管如此,這個年紀,放在後世,他們連領結婚證的資格都沒有,但在大明,他們已經快要成為人父人母了。
皇后張嫣的肚子眼見著大了起來,如今出入更是小心翼翼,呵護備至,就連朱由校也是時常去看望,那份恩寵,重的讓人心生嫉妒。
不過張嫣年紀雖小,後宮卻被她打理的和和睦睦,讓皇帝看不到一絲宮斗的場景,當然,這也許是因為朱由校後宮人數少,才三個妃子,頭上也沒有母親太后之類的管束。
但也不可否認,張嫣的能力十分突出。皇城司在她接掌后,宮中的各種供應就沒有出現過一次問題。不論是地方特產的供應,還是各種物資的採購,從來沒有讓朱由校操過心。
陪著懷孕的老婆輕鬆悠閑的過了個年後,朱由校又回到了忙碌的政務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正月十六的大朝會。
隨著多次朝會的召開,各種流程和規矩也漸漸的確立,其定位也逐步準確,那就是政府部門的大會,其他機構不參與。
哪些是政府部門呢?內閣,都察院,大理寺。至於大都督府和內府,則是皇帝的制衡機構,是皇權的維護和支持力量。政府部門的大會不用召開了,他們自己內部會有的,而且,獨子召開,也有利於保密的原則。
正月十六,一大早的,百官百年雲集在皇極殿,召開大會。朱由校坐在龍椅上,如泥塑菩薩般的不言不語,只是看著下面的人坐報告。
內閣首輔,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三個部門的首腦輪流上台,進行今年工作計劃的總結。
首先上台的,自然是徐光啟,他的報告也是最長的,畢竟內閣麾下那麼多的部門、機構,涉及方方面面,自然需要全面而細緻的報告。
不過,縱然如此,內閣的工作也有重點側重的方向,由於少了軍事,其方向自然是民生民政之類的。
首要的,便是土地改革,大概還有三個月河北土改工作即將完成,而屆時,當地所有參加的官員將獨立抽調出來,組成一個專案組,,由春閣大學士朱燮元為首,專門開展各省的土改工作。
針對土改工作,徐光啟還宣布了山東、遼東、朝鮮三個行省官員進行調整。朝鮮總督崔鳴吉卸任,就職土改總督,專職負責土改事物,隨他一同的,還有很多有土改經驗的朝鮮官員調任過來,聽命於他的麾下,組成了一個新的土改小組。
至於朝鮮方面,山東巡撫熊文燦調任過去,而空缺的官員,從遼東抽調。當然,於此同時的,大都督府也發出了軍令,朝鮮將軍李興立入軍校學習,其職位由遼東城防軍副將楊宗業頂替。至於山東巡撫,暫且空缺。
如此騰挪之下,總算是讓朱由校弄出了兩個能夠幹活的土改小組,可以起頭並進。而兩個小組開始的第一站,分別是陝西省和山東省。朱燮元帶領的小組從北邊開始,而崔鳴吉小組則從山東往下,沿著海岸線順利而下。
對於這次的土改,徐光啟措辭嚴厲,尤其是對於崔鳴吉小組,他更是重申了一遍考功司的考核紀律,抗旨不尊,陽奉陰違等等之類的,不光都察院會介入,更會涉及到子孫後代的科舉問題。
咄咄逼人的態度,讓百官心下生寒。而那封強硬的措辭,更是在第二天被帝國日報刊登出去,讓整個山東發生了一場震動。
土改完后,便是稅收了,各種新式的規定紛紛頒布,尤其是每個縣最少一萬兩的商稅額度,更是讓所有縣令心中震驚。而完不成的懲罰,也是讓人咂舌,直接移錦衣衛審查,是否有叛國嫌疑。
這個罪名可就大了去了。錦衣衛可不比都察院,講究那麼多的程序問題,而是直接給你來硬的,在他們的審核下,可沒有幾個能夠扛得住,不管幹了什麼都交代出來,有罪沒罪,算是出不去了。
而且,這可不是內閣的態度,而是皇帝的態度,畢竟內閣可使喚不動錦衣衛。
商稅之後,就是眾所周知的築路計劃了,整個工程全部由北閣大學士王佐負責,明年繼續推進,後續的銀兩也會持續跟上。這個沒什麼好說的,賺錢的事歷來是最容易推行下去的。
只是接下來一件,就讓人驚訝了。
教育!
天啟三年,文部的重點工作在於各地三級學校的建立,小學,初中,高中。收編各地秀才充當老師,私塾充公成立學校,發放新式教材,撥給經費,開始全民教育。
大明學風非常的盛行,各個府縣都有宗族的私塾啊,私人學院什麼的。這條行政命令,就是讓給的提學官轉化而來的文部收繳學舍學堂老師什麼的,建立公立學校。
教育這種東西,宜早不宜遲,哪怕是沒有錢,那也是要搞下去的,最起碼的,讀書識字什麼的還是可以弄得。朱由校的計劃,那是每個村一個小學,每個鄉鎮一所初中,每個縣一所高中。至於在後面的大學,暫時還不急,等到了時間在說。
當然,建立學校雖然可以掠奪下當地大戶的地產房產什麼的,但是小學的建立,那可是一定要出錢的,這個錢自然是由當地政府出。
在最後,徐光啟還很嚴肅的告訴百官,這個學校、老師、學生的數量可是納入年終考功司的考核當中,和商業稅收一萬兩一樣,是硬性指標,完不成的直接革職。
好嘛,又是一枚重磅炸彈。
隨著徐光啟一連串的宣布下來,百官們的臉色也是越來越白,他們也是人,在地方也有家族,有朋友,也有學生弟子之類的。如今這些命令的宣布,一如既往的,帶著當今皇帝鮮明的個人風格,野蠻,鐵血,不容商量。
而膽敢反抗的下場,不是死,就是生不如死。
身在人群中,警部尚書駱養性聽著聽著,便忍不住眯起眼睛細細思索起來,雖然次輔的報告中絲毫沒有提到他的名字和部門,但他深深的知道,自己今年可有的忙了。
不用說的,從命令來看,不論是土改,商稅,還是算是好事的築路,教育,都免不了出現岔子,而這裡面,往往出手的,便是當地警察。警察隊伍的精幹與否,可是決定了這些政令能夠順利推行。
「嗯,是時候申請一筆經費,更新下裝備了。」他默默的想到,不論怎樣,起碼各個省一級的警局還是要武裝到位的,尤其是那些馬上進行土改的省份。
不過,有他這樣想法的人不少,畢竟這次政令非常的廣泛,囊括的部門不少,商部、文部、財部,稅收總局,都動了各自的小心思。
甚至兵部尚書張鶴鳴也在暗自盤算著,是不是可以建議皇帝,將正在河北試行的民兵計劃推向全國,不然,他這兵部尚書可就當的太尷尬了,如今除了偶爾徵兵和一些後勤物資的採購用的上外,就沒有多大的用處了,實在是太沒落了。
徐光啟一連串的重點工作砸的百官暈頭轉向,不等他們反映過來,左都御史孫居相又上台了。
都察院的工作也有所變更,重點便是對案件的司法程序完善,以及加強對當地官員的監督和調查,乃至逮捕審判。他的話雖然簡短,但卻令所有官員深深的震動,這可比考功司的威脅來打大得多,畢竟考功司最多也不過革職,就算三代不準科舉,也不是特別直接的懲罰。
但是都察院不同,被他帶走可是直接就犯了罪的,看看如今那些被判刑的官員,不是直接被殺頭了,就是進了監獄,開展勞動改造。監獄的環境他們也去看過,吃不好睡不好,還要天天下地勞動。
這種苦日子,如何是官老爺們能過的。
孫居相之後,則是大理寺卿曹於汴,他倒沒說什麼威脅的話,只是說要加快和翰林院的聯合,制定出各個層級的法律,完善司法系統的公正。
看著後面兩個大檢察官和大法官的法院,朱由校摩挲著下巴,想著要不要將著兩人的品級給提一提,沒道理地方平級的都御史和大理寺卿可以監察審查地方官員,而內閣的幾個閣老不能接受審查啊。
何況,自己當初將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分化拔高,並且賦予更多的職權,就是希望他們對內閣的行政權做出制約。
之前被拔高的地方官品級帶來的後患,其實也可以看做內閣對這兩個司法機構的預演,自己在時還好說,內閣能夠恪守職權,不侵權不越權,但若是自己不再了就不好說了。
不過,直到會議結束,朱由校也只是看著,沒有如以前一樣,很衝動的更改自己的政策了,哪怕他此刻確定,提高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品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也一樣。
現在還不急,不急,不能打消內閣的積極性,過幾年等該做的事昨晚了再說。朱由校默默的想到。
【作者題外話】:這兩章寫的嘛,呵呵,感覺十分糟糕,哎,沒有大綱,一些過度情節就寫的不好了,腦袋空空,想不出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