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明聖祖> 第二五五章 中元鬼節

第二五五章 中元鬼節

  七月十五,一大早,大明門外就聚集了許多的道人,這其中甚至還夾雜了幾個眉毛鬍子都白了的和尚,由於他們不是朝臣,守門的城防軍士兵根本不放他們進去。


  這些道人和尚各自聚集,隱隱呈現多種派系,若是天下間修道參禪之人看到這一幕,怕是都要驚呼,好大一波隱士高人啊。


  平時這些高人都不怎麼露面,只在自己洞府清修,想不到這一次皇帝一句模稜兩可的話,將這波宗教界最頂尖的人物都給炸出來了。


  上次出了個丑的龍虎山掌教張顯庸也在裡面,看著這宏大的場面,他嘴角隱隱有些抽搐,自己只是將消息傳給幾個相熟的道人,結果竟然弄得整個天下皆知,甚至還來了幾個老和尚。


  張顯庸掃了一眼那幾個活似老神仙的白鬍子和尚,臉色更加的難看了,早知道這樣,他連那幾同道都不通知了,有什麼好商量合計的,自己龍虎山一力接了就好。


  不過若真是這樣,朱由校估計還要修理一頓張顯庸,他的計劃,顯然是龍虎山一家擔當不了的。


  在場的都是積年老狐狸,此刻情況不明,他們自己不會多言,整個場面都保持著一種怪異的沉默,比之大朝會時百官的紀律都要好。


  他們雖然多年清修,但卻沒有修壞腦袋,反而更加的洞徹世事,精於人情,從龍虎山張顯庸處傳來的話雖然簡單,但透露的消息卻不同尋常。


  皇帝要進行宗教改革,到底要怎麼改?為什麼只通知了道門?佛門呢?是不是張顯庸說了什麼?還是這又是一次新的揚道滅佛?對於這次中元鬼節,他們都充滿了疑惑。


  乾清宮中。


  朱由校剛剛晨練完,此時正在用早膳,而劉若愚就在旁邊,將大明門外的情況回報上來。


  「哦,竟然還來了幾個和尚,這張顯庸傳個話都能泄露出去,這麼大年紀,也不知道他怎麼當上掌教的。」朱由校搖了搖頭,低頭喝著稀飯。


  若是張顯庸聽到了皇帝的編排,怕是一口老血都要噴出來。這能怪到他頭上么?不就是當時慌張了下,想找幾個通道商量下,誰能想到,這個消息竟然傳遍了整個江湖。


  「本來還想送他們道門一個大興的機會,沒想到他們自己不把握好,獨食吃不了嘍。」朱由校吃著早點,含糊的說道。


  「萬歲爺,那要不要老奴把那些大和尚趕走。」劉若愚見皇帝似乎對那些和尚有點不待見,趕忙站出來,為主子排憂解難。


  「不用了,既然來了,也是有緣,看來命運註定佛道兩門的孽緣要這麼一隻延續下去。」朱由校有點幸災樂禍的說道,佛門進來也好,鯰魚效應下,道門沒準還會更加努力。


  「把他們都帶進來吧,就到……..」朱由校皺了皺眉,還真沒想到在哪裡接見他們。


  「就到太液池吧!」想了想,他還是將地點定到了中南海那邊,那裡環境優美,自然盛景無數,正適合見這些世外之人。


  「是,奴婢這就去。」劉若愚應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頭漸漸高升,陽光普照大地。


  在大明門後走廊的兩邊,是大明帝國的中央機構,六部、宗人府、五軍都督府,錦衣衛等機構的衙門都在這裡,只不過,隨著朱由校的改革,這裡也很快變得面目全非。


  一群出家人站在大明門口十分的奇怪,從這裡路過的文書吏員都好奇的張望著,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站著一群奇奇怪怪的熱。


  等到劉若愚出來領人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陛下要接見他們。只是陛下見一群道人和尚幹什麼?難道陛下也要尋求長生之術?


  前朝嘉靖的舊事,讓這些人很快就腦補出了一個可能。


  不理這些滿腦子胡思亂想的小吏,劉若愚領著一群顏色各異的道袍人走進了紫禁城。一路上,過了大明門,在過承天門(今天安門),在承天門後面,停著一些馬車,這是運載他們去太液池的。


  一路行來,這些道人和尚反應各不相同,有眼冒精光,到處查看的;有手指捏著,嘴中念念有詞的;還有閉目盤膝,仔細體悟的,種種姿態,不一而足。


  「不愧是天下中樞,氣運交匯之所,龍脈之氣果真雄厚。」一道人點頭讚歎。


  「真是奇哉怪哉,暗地流言,朱明皇室已成氣運衰敗之相,為何如今卻一扭頹勢,隱隱有種崢嶸向上,布武天下之以?」另一道人舉目四顧,神情相當的疑惑。


  還有一道人臉現驚駭,「皇宮乃世間最淫穢險惡之地,哪怕有氣運鎮壓,也難掩森森陰氣,如今怎如九天雷霆掃過,滿是光明正大,陽剛聖潔之氣,到底是何人做法,在此清楚污穢?」


  「正是如此,遠觀三大殿,瑞氣呈祥,氣成花蕊,正是將開未開的繁盛景象,和之前妖魔現世,肆虐人間的亂世之像截然不同。」一個鬍子花白,拖得老長的和尚也是滿臉驚奇,不可思議的看向三大殿方向。


  「真想到煤山上一觀全景啊!」又有一道人嘆息道,如今這樣走馬觀花的查看,只是盲人摸象,看的不真切,若能到煤山上飽覽全景,當能看出更多的東西。


  只是,這不太可能,沒有良好的關係,皇帝怎麼可能放他們上去。


  到了萬曆末期,各大道觀山門封山,寺廟閉寺,為的就是不想牽扯到大明朝廷中去,這些高人都修行有法,已從各種端倪中看出,大明頹勢已現,病入肌理,已成病入膏肓之相。


  王朝更易交替是這些世外之人最不想牽扯的,因果太大,變數太多,一個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山門被毀。


  故而王朝興盛,他們很樂意出山效力,而王朝末期,他們也都默契的閉守山門,這是千年以降形成的慣例。


  只是,當今天子的一番變革之語,讓這些人有點坐不住了,在怎麼末期的皇帝,那也是皇帝,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產生驚人的影響,他既然想見見各地道門的話語人,若是不去的話,不知道會有何等禍事降臨。


  尤其是在這王朝末世,氣運交替之時,更是要小心謹慎。故而,他們也顧不得放下清修,皆在七月十五,齊聚京師。


  只是如今到這朱明皇室居住之所,竟看到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讓他們驚愕萬分,也對這次的覲見擔憂起來。


  能造成如此驚人結果的,除了皇帝,再無他人,能以一己之力,扭轉整個朱明的氣運,哪怕是天上星宿下凡也不過如此吧。當然,其實還有另一絲的可能,在皇帝身邊,有一個能人異士,在他的輔佐下,朱明氣運呈祥。


  不過從京師的種種傳聞來看,這個可能實在是太小了,而且紫禁城的氣運也為昭示這一現象。


  帶著心中的忐忑,這一大群人來到了太液池,在瀛台下車,在半島上的中央,有一明黃色身影,必是皇帝無疑。


  「貧道(貧僧)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等到見面時,他們的態度更加恭敬了,比之剛才心中更添敬畏。


  和其他人看皇帝不同,在他們這些修行有術的真正高人眼中,朱由校此刻的狀態簡直晃瞎了他們的眼睛,其九龍環繞,五氣朝元的景象,簡直濃厚的過分,一點都不像是末世之君,其氣息之深厚,比之他們歷代傳承的典籍上記載的著名開國之君也不遑多讓。


  難道又是一如唐太宗般的皇帝。他們拿典籍上記載的大唐締造者來比較,然而卻驚駭的發現,不管從那方面來說,當今天子都有國之而無不及。


  這個發現,簡直讓他們興奮的顫慄起來,他們知道,自己竟然趕上了一個好時候,若是把握的好,自己這一脈定能大興啊。


  「該死的,早知道如此,就不把消息傳得滿天下了。」只是這種情況下,有個道人嘴角抽搐,眼現後悔之色,就是他將張顯庸傳遞的消息散布整個宗教界的。


  「眾位平身。」看到這些人如此恭敬,朱由校也很是滿意的點頭,看來自己的威望還是很高的嘛,一聲令下,全都來了,不用自己去立威了。當然,他也不知道,就在這麼一跪一拜之間,這些人看出了這麼多的東西。


  「謝陛下。」這些世外高人紛紛起身,申請恭敬,絲毫沒有初來京師時那種淡然高遠的心態。


  隨後,便有伺候的宮女端來查水點心,蒲團案幾,宮裡人都知道,陛下不喜太監隨身伺候,故而除了曾經在慈慶宮就跟隨的老人,再也沒有新太監能入法眼,身邊都是一些宮女隨侍。


  很快,在穿花蝴蝶般的宮女忙碌之下,場地便布置好了,在場之人,包括那幾個和尚,也不過才二十多人,瀛台上的亭子容納他們綽綽有餘,此時他們每人一個蒲團,身前一個案幾,盤膝而坐。


  朱由校也是如此做派,盤膝坐在蒲團上,輕輕綴口茶,開始了和宗教界的對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