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閱讀書籍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中的《左權軍事文選》里說:「左權他吃的洋麵包都消化了,這個人硬是個『兩杆子』都硬的將才。」
[7]
周恩來於1942年6月21日在《新華日報》撰文說:「左權足以為黨之模範」。[8]
作家劉白羽在1942年文章中說:「在掌控半個中國戰場的八路軍總指揮部里,左權同志的確是個最繁忙的人,除了重大的事由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決定之外,一般的工作都由他來處理。他的軍事理論修養、作戰經驗、指揮能力,都是我們部隊參謀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9]
2012年5月21日,左權將軍之女左太北回憶說:「父親左權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老總,這是剛得到的電報,岡村寧次的先遣部隊已經到了378團部的防鎖線了而且八路129師的一個團7已經跟小鬼子開戰了。」左權略帶焦急,眉頭也緊緊的皺著。
哦?
129師一個團已經開火了?
「哪個團部?」彭司令不由得詫異的問道,問這話的時候他看見左權不由得挑了挑眉頭,然後點點頭,他們都知道129師長剛得了一個新的兵,是個主力團長,打起鬼子來心狠手辣,不過此人有勇無謀,只靠著蠻力干小鬼子,大部分的指揮戰略也都是由政委出謀劃策的。
1937年8月25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西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2、3、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而成,全師共1.3萬餘人。劉伯承任師長,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宋任窮任副主任。
劉伯承這時候也得到了最新的消息,他知道自己的一個團部已經跟小鬼子開了火,而115師的378團也已經防守了起來,只要小鬼子敢踏入他們的地派,他們就一句話,狠狠的干鬼子!
徐向前看著劉伯承此刻一臉的憂愁,於是快步走上前去,一臉的疑惑,「李雲龍那小子已經跟小鬼子開了火,所有的大炮和野炮也全都給這小子戴上了,政委也派去了,這下你可以放心了!」他知道劉伯承擔憂的是什麼,無外乎李雲龍這小子只會蠻幹小鬼子,不懂得策略和措施,他的腦子是榆木疙瘩,不會拐彎一樣,還好有個有頭腦的政委陪著他們玩,不然的話,李雲龍恐怕也不是小鬼子的對手,對付小鬼子是應該蠻幹,但是只靠著一身力氣去干小鬼子也一不定能贏得小鬼子,鬼子的武器彈藥可不是蓋得,比華夏軍隊威力大許多。
「放心?我怎麼能放心吧,這個小子有時候犟得跟驢似的,就怕政委也說不了他當時看這小子干鬼子的時候厲害的要命,但現在看來,卻是個難辦的角色。」劉伯承有一絲的擔憂,畢竟這小子如果是只靠蠻力干鬼子的話,恐怕會有戰敗的可能。
徐向前聽聞,不由得說道,「放心吧,這小子還是有分寸的,你想想他能讓自己的兄弟們跟著他喪命,你也不想想這小子多重情重義,一個兄弟死在鬼子的手裡,他能將那個鬼子乾死,你就放心吧。」
看著劉伯承如此擔憂,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寬慰了,坐在這個位置上,肩上的責任自然也是大許多,萬一一個團部葬送在鬼子手裡,那他心裡可就要難受極了。
十里溫柔?2017/09/12?13:29:20
1912年2月考入重慶蜀軍政府開辦的將校學堂,學習各門近代軍事課程,同時熟讀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吳子》等經典名著的許多章節出口能誦。在將校學堂10個月,他不但學業出眾,而且以舉止端正、操守有持、惡習不沾聞名全校,被同學們稱為軍中「菩薩」。
1912年底畢業后被分派到川軍第5師熊克武部,先後任司務長、排長、連長。
1913年參加四川討袁之役,失敗後於1914年在上海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
1915年底奉命返回四川,拉起400餘人的隊伍,組成川東護國軍第4支隊。
1916年3月在指揮攻打豐都縣城時,右眼中彈致殘。在療傷過程中,他為了不損害腦神經,強忍鑽心的疼痛,堅持不施麻藥,被為其主刀的德國醫生讚歎為「軍神」。
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任川軍第5師第9旅參謀長、四川督軍署警衛團團長。
1923年參加討伐北洋軍閥吳佩孚的戰爭,任東路討賊軍第1路指揮官,取得馳援龍泉驛等戰鬥的勝利。8月在作戰中右腿負重傷。在成都治療期間,結識川籍共產主義者楊闇公、吳玉章,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1924年10月起,隨吳玉章到上海、北京、廣州等地考察國民革命形勢和中國社會現狀,途中所見所聞,使他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1926年5月經楊闇公、吳玉章介紹,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任中共重慶地委軍事委員會委員,奉命與楊闇公、朱德等發動瀘(州)順(慶)起義。由於他熟知川軍情況且素負眾望,被賦予「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的重任。在歷時167天的起義過程中,他調兵遣將,進退有方,安民治政,措置裕如,有力地策應了北伐戰爭,實現了中共中央關於抑制四川軍閥部隊東下威脅武漢的戰略目的。
土地革命
1927年4月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暫編第15軍軍長,這是中共黨員在國民革命軍中被任命的第一個軍長職務。7月下旬秘密轉赴南昌,與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同年底奉派赴蘇聯學習軍事,先入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後轉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剛到蘇聯時,為攻克俄文關,他「視文法如錢串,視生字如銅錢,汲汲然日夜積累之;視疑難如敵陣,惶惶然日夜攻佔之,不數月已能閱讀俄文書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