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曙光

  就在那一刻,被拋在一邊的嚴嵩顫抖了,他以畏懼的眼神看著身邊的徐階,這才意識到,十多年來他從未把這個人放在眼裡,也從未意識到此人的可怕


  痛苦的旁觀者


  無論胡宗憲和徐渭結局如何,他們總算有過輝煌光明的時刻。然而,對於徐階而言,從頭至尾,他的生活都籠罩著重重黑霧。楊繼盛死了,唐順之走了,眾叛親離的場景再一次出現,手下紛紛另尋出路,沒有人願意依附於他,因為沒有人願意和嚴嵩作對。


  而最讓他感到痛苦的,無疑是王世貞事件。


  王世貞被列入了嚴嵩的黑名單。其實,這位才子並沒有得罪過嚴首輔,所有的一切,只是因為在楊繼盛死後,他幫助這位窮困的同學收了屍,並且還號啕大哭一場。


  不過是幫人收了屍,不過是痛哭了一場,難道連這點權利都沒有嗎?


  對於嚴嵩而言,答案是肯定的,反抗者要整,同情反抗者也要整,他把自己的矛頭對準了王世貞。


  但王世貞是聰明的,他十分小心,沒有留給嚴嵩任何把柄。但嚴首輔終究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他的父親。


  說來也巧,恰在此時,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工作上出了問題,被革職查問。本來這是件可大可小的事,但由於兒子的問題,嚴嵩橫插一杠,竟然問成了死罪。


  王世貞慌了,他捨棄了所有的尊嚴和立場,即刻離職趕往京城,直奔嚴嵩的家。因為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這個人的手中,包括父親的生死。


  這招單刀直入也有些年頭了,陸炳用過,嚴嵩也用過,現在是王世貞。不過,可惜的是,這次他的工作對象不是夏言,而是嚴嵩。


  王世貞跪在嚴嵩的門口,日夜不息,不停地磕頭求饒,不停地痛哭流涕。嚴嵩似乎也被感動了,親自接見了他,當場表示此事不用擔心,有我嚴嵩在,你爹自然沒事。


  王世貞相信了他的話。但過了一段時間,不但沒見父親出獄,刑部的同事還透風給他,說嚴嵩曾數次催促,讓他們趕緊結案,殺掉王忬了事。


  王世貞驚呆了,但他也沒有別的辦法,思前想後,他決定用最後一個方法,一個許多人死也不肯用的方法。


  第二天,在朝臣們上朝的便道上,王世貞和他的弟弟跪拜不起,面對前去上朝的文武百官,不住地磕頭,直到血流滿面,希望他們能夠幫忙說句好話,放了自己的父親。


  然而,沒有人理會他們。


  於是王世貞做出了為無數讀書人痛心疾首的舉動,他跪在地上,自己扇自己的耳光,一邊扇一邊哭,扇到臉部紅腫,口中還不住呼喊,希望有人善心發現,幫他們救父親。


  依然沒有人理會他們。


  所有的人都看見了這悲慘的一幕,但所有的人都沒有出聲,因為像楊繼盛那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於是一個月後,王忬被殺掉了,王世貞悲痛欲絕,卻無計可施。


  嚴嵩再次獲得了勝利。然而,他沒有想到,這其實是他繼楊繼盛事件之後,乾的第二件蠢事。因為王世貞,是個絕對不能得罪的人。


  要知道,這位王兄雖然不是什麼大官,卻是大才子。他是文壇領袖,社會影響力極大,據說無論任何人,只要得到他的稱讚,就會聲名鵲起,任何字畫古董,只要他說好,大家就認定是真好。用今天的話說,他是個有話語權的人。於是嚴嵩就麻煩了。


  能夠捧起人,自然也能踩倒人。此後的幾十年中,除了個人文學創作外,他的主要工作都放在了罵嚴嵩上。他曾寫就一書,名《首輔傳》,篇中大罵嚴嵩。由於他多才多藝,是文壇三棲明星,除了寫書外,他還善於寫詩、寫戲,這裡面當然少不了大罵嚴嵩。比如那出著名的《鳳鳴記》,被後人傳唱幾百年,經久不衰,而嚴嵩就此與曹操並列,光榮地成為了白臉奸臣的代表人物。


  由於他對嚴嵩恨之入骨,在他的書中,有一些歪曲事實的情況。但在我看來,與他曾失去的一切和他遭受的痛苦相比,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些不過是身後罵名而已,對於當時活蹦亂跳的嚴嵩而言,並沒有任何影響,他依然照吃照睡,骨骼好身體棒。


  「筆殺」嚴嵩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徐階驚呆了,他沒有想到,嚴嵩竟然狠毒到了這個份兒上,竟然如此折磨一個同情者,作為一個老牌政治流氓,可謂是實至名歸。


  作為流氓的升級版本,政治流氓是十分特別的。而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流氓混黑社會,砍死人後,要受處罰進監獄;而政治流氓混朝廷,整死人後,會接著將別人趕盡殺絕,斬草除根。


  徐階很清楚這一點,而他更清楚的是,要對付這個可怕的人,現在還遠不是時候。所以從自打耳光的王世貞面前走過時,他沒有停留,更沒有挺身而出,因為他知道,在這股強大的勢力面前,哀求或是憤怒,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積聚力量,等待時機,他相信自己終將獲得最後的勝利。


  而不久之後的一件事情,更讓徐階確信,他選擇了唯一正確的戰略。


  在這些年中,徐階不斷地陞官,不斷地受到封賞,以至於他曾一度以為,自己已經獲得了嘉靖的全部信任。然而有一天,這個美麗的夢想被無情地打破了。


  那一天,徐階和嚴嵩一同進西苑向皇帝報告政務,完事後,徐階準備掉頭走人,卻驚奇地發現嚴嵩並不動窩,似乎在等待著什麼。於是他開始放緩腳步。


  於是接下來他看見了這樣一幕,嘉靖拿出了五色芝(煉藥原料),交給了嚴嵩,卻沒有說話,嚴嵩也只是順手收下,然後得意地看了徐階一眼,揚長而去。


  面對著眼前的一切,徐階尷尬到了極點,他開始覺得,在這兩個人面前,他不過是個外人而已。


  參考消息


  王的疏漏

  王世貞自稱世代顯貴,仗著家裡三代為官,不把嚴家父子放在眼裡。但人非聖賢,王世貞之父王以抗擊倭寇而做到南京兵部右侍郎,被調任薊遼總督后卻防守不善,讓蒙古人有可趁之機。嘉靖三十八年,韃靼騎兵突破了王鎮守的長城防線,大肆搶掠了遷安、薊州、玉田一帶,在邊牆以南停留五日之久。朝廷震怒,王也因此下獄。更糟的是,這道防線一破,蒙古各部蜂擁而入,繼韃靼第一次搶掠之後,又進行了另一次針對大同、宣府的搶掠,緊接著俺答也衝擊宣府,軍事形勢立刻緊張起來。這就是王家父子留給嚴家父子最致命的把柄。


  還是皇帝大人機靈,打破了這片難堪的沉默:

  「你任職吏部尚書,應該關心政務,就不要做煉丹這類事情了。」


  嘉靖是笑著說完這句話的,然而,徐階卻在那笑容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自從夏言死後,徐階小心翼翼,畏首畏尾,吃苦受累,奉承巴結,只是為了在這座政治金字塔中不斷進步,不斷攀升,直到那最高的頂點,獲得皇帝的信任,以實現自己的抱負,除掉那個令他恨之入骨的人。


  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來到了這個位置,距離最終的目標嚴嵩只有一步之遙。然而,在這一刻,他才意識到,這一步幾乎是無法跨越的。


  自嘉靖二十一年嚴嵩入閣以來,他已經在皇帝身邊度過了近二十個年頭,嘉靖已經習慣了嚴嵩,習慣了他的言談舉止,習慣了他的小心伺候,他們已不僅僅是君臣,還是某種意義上的朋友。


  而他們之間那一幕默契的情景,也告訴了徐階,或許皇帝願意提升他,或許皇帝願意讓他辦事,但皇帝並不真正信任他。在這位天子的心中,自己不過是個辦事員,絕對無法與嚴嵩相比。


  這就是事實的真相,這就是嚴嵩強大力量的源泉。徐階絕望了,但他已沒有回頭路,於是他再次彎曲了膝蓋,向皇帝跪拜行禮:


  「臣願為皇上煉藥,望皇上恩准!」


  原則不重要,尊嚴也不重要,無論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還是如來佛祖、基督耶穌,只要你信,我就不再反對,因為我要生存下去,要堅持到最後的那一刻。


  參考消息


  製藥的血淚史

  為了配合丹藥的煉製,嘉靖特意在御花園裡修建了一座承露台,命幾十名宮女每天凌晨手捧玉盤站在台上,讓露水慢慢集中在盤子里,嘉靖就用這些露水順服丹藥。這些采露的宮女每天天色微亮就得起床,清晨的寒露冷得讓人受不了。此外,嘉靖還打聽各種稀奇古怪的配方,迫害宮女取血煉藥,甚至因為害怕泄露消息而殺掉被取血的宮女。僅嘉靖一朝中,記錄在案的被杖斃的宮女,就有二百多人,是以才有了「壬寅宮變」的發生。


  我會繼續忍耐,直到在將來的那一天,用繩索親手套住那個罪大惡極者的脖子,讓他血債血償!

  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裡,徐階幹了這樣幾件事情:首先他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嚴嵩的孫子——做妾。其次在內閣事務中,他不再理會具體事件,一切唯嚴嵩馬首是瞻,嚴嵩不到,他絕不拍板。最後他還捨棄了自己的上海戶口,借躲避倭寇之名,把戶籍轉到了江西,就此成了嚴嵩的老鄉。


  嚴嵩絕不是一個容易相信他人的人,特別是徐階這種有前科的傢伙。但這幾招實在太狠,加上幾年的觀察,他發現徐階確實沒有任何異動,於是有生以來,他第一次開始放鬆警惕。


  對這樣一個極其聽話、服服帖帖的下屬,似乎也沒有必要過於為難,所以嚴嵩改變了對徐階的態度,不再提心弔膽、對他日夜戒備。雖說他仍然不放心這個老冤家,但至少就目前而言,徐次輔已不再是他的敵人。


  已經不是敵人了,而變成了僕人。


  在當時的內閣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嚴嵩說了算,即使有人找到徐階,他也從不自己拿主意,每次都說要請示上級。根據明代規定,內閣學士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等級之分,到底誰說了算,還是要看個人。所以當年張璁雖只是閣員,卻比首輔還威風。


  而現在徐階已經是從一品吏部尚書兼內閣次輔,遇到事情居然連個屁都不放,慢慢地,他開始被人們所鄙視,譏笑他毫無作為,膽小如鼠。


  參考消息


  徐階改戶口


  徐階改戶口確有其事,為了巴結嚴嵩而改是其中一種說法(《明史》里的記載)。根據《世經堂集》中徐階一些作品的前序還可以發現,早在嘉靖十年,徐階就有了搬家的想法。後來在嘉靖十三年、十五年又幾次提到,所涉及之地均是民風淳樸的地方。到了嘉靖二十六年,他再次提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便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感覺。考從過往,自跟隨老師聶豹時起,徐階就跟江右學派結下了不解之緣,選擇遷至南昌,或許自有其中的一份情結使然。


  於是不久之後,都察院御史鄒應龍找上了門。


  他滿臉怒容,一見徐階,就亮開嗓門大聲說道:


  「尚書大人每日坐在家中,想必不知外面如何議論閣下吧!」


  鄒應龍,字雲卿,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時任都察院監察御史,在不久的將來,他將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


  而作為一個新晉官員,他之所以能夠得到老牌政治家徐階的信任,並成為他的嫡系,除了他為人正直、厭惡嚴嵩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是王學的忠實門徒。


  既然是同門中人,自然是無話不說。他極為憤怒地告訴次輔大人,外面的許多大臣都在譏諷他膽小怕事、唯命是從,不過只是嚴嵩的一個小吏而已!


  在當年,這句話大概是罵人用語中最為狠毒的。昔日諸葛亮激司馬懿出戰,用的無非也就是這一招。


  按照鄒應龍的想法,聽到此話的徐階應該勃然大怒,跳起來才對,然而他看到的,卻是一個依舊面帶微笑、神態自若的人。


  於是他再次憤怒了:


  「大人如此置若罔聞,難道你已不記得楊繼盛了嗎?!」


  當這句質問脫口而出之時,鄒應龍驚恐地發現,那個微笑著的好好先生突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面露殺氣的人。


  「我沒有忘,」徐階用一種極為冷酷的語氣回復了他的訓斥,「一刻也沒有忘記過。」


  等待只因值得,隱忍只為爆發,要堅信,屬於我們的機會終會到來。


  勝算

  徐階就這樣在屈辱和嘲諷中繼續膽小怕事,繼續唯命是從,繼續等待著,在沉默中積蓄力量。直到有一天,他作出了一個判斷。


  嘉靖三十七年三月,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了。


  給事中吳時來、刑部主事董傳策、張翀紛紛上書,彈劾嚴嵩奸貪誤國。在明代,彈劾是家常便飯,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但問題在於,事情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首先這三個人是在同一天上書,如果說沒有預謀,很難讓人相信。而自楊繼盛死後,彈劾嚴嵩者大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敢觸這個霉頭的人也越來越少。這三位仁兄突然如此大膽,如果不是受了刺激,自然是受了指使。


  至於何人指使,只要查查他們的檔案,就能找到答案:董傳策是徐階的同鄉,吳時來、張翀都是徐階的門生。到底是誰搞的鬼,白痴都能知道。


  嚴嵩感覺自己上當了,他意識到這是徐階精心布置的一次打擊。但他不愧是政壇絕頂高手,立刻想出了對策,一面向皇帝上書,請求退休,一面在暗地裡密奏,表示其背後必定有人暗中指使。


  這是一次經過精心謀划的應對,因為嚴嵩十分清楚,這位皇帝啥都不怕,就怕陰謀結黨,一定會命令追查。


  果然嘉靖很快下令,把三人關進了監獄,嚴刑拷問,一定要他們說出主謀。但這三位兄台敢於彈劾嚴嵩,自然是有備而來,被錦衣衛往死里打,卻打死也不說。案件查不下去,只好認定他們是心有靈犀,自覺行動,全部都發配充軍去了。


  對於這個結果,嚴嵩雖不是太滿意,但也就湊合了,在他看來,自己成功地擊退了徐階的進攻,獲得了勝利。


  然而,嚴嵩卻忽略了一個問題:以徐階的智商,應該知道這種彈劾不會有結果,為什麼還要做這種無謂的事呢?

  所以答案是:他錯了。


  真正的勝利者並不是他,而是徐階。因為這不是一次進攻,而是試探,徐階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


  在不久之前,他找來了吳時來、董傳策和張翀,安排他們上書彈劾,並向他們事先說明,這是一次必定失敗的彈劾,而他們可能面對免職、充軍,甚至殺頭的後果。


  三個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因為一個完全相同的信念和目標。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彈劾無效,他們被發配邊疆。然而,這只是嚴嵩所看到的那一面,此事的另外一個結果,他並不知道。


  嘉靖已經不耐煩了,雖說他並不會因為彈劾而處罰嚴嵩,但長年累月,他都要為這位仁兄擦屁股,處理罵他的公文,正如一些史書所記載的那樣:「上雖慰留之,然自是亦稍厭嵩矣。」


  而且嚴嵩還忽視了這樣一個細節:以嘉靖的聰明,就算沒有證據,自然也知道這次彈劾是徐階所指使的,雖做了個樣子,把三個人逮捕入獄,最終卻還是從寬處理,發配了事。如果他要處理徐階,隨便找個由頭就是了,根本不用什麼證據。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它意味著徐階在皇帝心目中地位的提高,它意味著當徐階和嚴嵩發生矛盾時,皇帝的庇護將不再只屬於某一個人。


  老奸巨猾的嚴嵩只看到了對他有利的那部分,而徐階已經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他清楚地知道,決勝的時機雖然還沒有到來,卻已不再遙遠。


  話雖如此,畢竟還是惹了大事,徐階隨即請了大假,躲在家裡閉門謝客,繼續當莊子的兒子——庄(裝)孫子,人也不見,事情也不管。


  徐階再次開始了等待,因為機會總是在等待中出現的。兩年之後,當他聽到那個人死訊時,他開始重新振作起來,因為直覺告訴他,機會已經來到了門口。


  陸炳死了,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一月,這位聰明絕頂、精於權謀的特務離開了人世。終其一生,我們大概可以給他這樣一個評價——懦弱。


  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幼苦讀聖賢之言,他知道嚴嵩是壞人,知道他做了很多壞事,但他依然與壞人合作,依然同流合污。他掩護過沈鍊,保護過裕王,幫助過俞大猷,所謂「多所保全,折節士大夫,未嘗構陷一人」,所謂「周旋善類,亦無所吝」,絕不是能夠隨意得到的評價。


  然而,他依然是懦弱的。在黑暗面前,他不敢決裂,也不敢奮起反抗,而最讓他感覺到自己軟弱無力的,大概就是李默事件了。


  李默,是陸炳的老師,當年他主持武會試時,對陸炳十分欣賞,並特意提拔,兩人就此成為了師徒,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情誼。


  李默是一個正直的人,此外還有點固執,所以在擔任吏部尚書的時候,他和嚴嵩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無論別人如何懼怕嚴嵩,他卻始終不買這位首輔大人的賬。於是當他主持會試,並親自出題的時候,嚴嵩找到了一個將其置於死地的破綻。


  明朝著名錦衣衛指揮使

  在那次會試中,李默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目:「漢武、唐憲以英睿興盛業,晚節用匪人而敗」,這看上去應該算是一道普通的歷史議論題,並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一件事、一個人有沒有問題,關鍵在於誰來看以及怎麼看,如果在不恰當的時間得罪了不恰當的人,自然就是玩你沒商量了。


  嚴嵩隨即使出了聯想大挪移神功,揭發李默之所以出這個題目,是想影射當今皇帝。雖然這似乎是兩件根本不沾邊的事,但經過嚴大人的不懈努力和蠱惑,李默終於被皇帝關進了監獄,之後又不明不白地死在監獄里。其手段真可謂是狠毒到了極點。


  然而,面對這一切,陸炳卻並沒有出聲,他眼睜睜地看著老師被關入牢房,被殘忍地整死,卻不敢站出來,不敢去反抗嚴嵩。


  雖然他懂得是非,心存善念,雖然他威風八面,位高權重,被授予太保(正一品)兼少傅(從一品),是明代三公兼三孤銜的唯一獲得者(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少師、少傅、少保合稱三孤,整個明代除陸炳外,無人兼得),但他依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懦夫。


  對於徐階而言,這個人的死實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為陸炳雖然為人尚可,卻是嚴嵩的重要盟友。此人十分精明,如若要解決嚴嵩,必然要過他這一關。正如嚴世蕃所說,三人中若得其二,天下必無敵手。


  現在陸炳已經死了,徐階少了一個強大的對手,然而,他也仍然得不到任何幫助。楊博還活著,他也還是極其討厭嚴嵩,但這位仁兄卻不願意也沒法摻和進來,因為他有一個獨特的興趣愛好——打仗。


  參考消息


  李默事件

  要說趙文華除了給嚴嵩添亂外,還真沒看出有什麼用。李默事件其實就是趙文華一手鼓搗出來的,原因很簡單——被皇帝罵了。被罵了,就怕失寵,怕失寵就要推卸責任。李默為人孤傲,平時跟趙文華就不對盤,於是趙文華腦筋一轉就告了李默的黑狀。眼看著自己的老師被趙文華整死,而嚴嵩未必沒有責任,陸炳十分憤恨。但嘉靖何許人也,陸炳更是清楚,這種忤逆大罪也不能輕易去求情,只得暗恨於心。


  張居正後來曾經說過,他最景仰的人之一就是楊博。這位仁兄之所以名聲在外,是因為他文武兼備、智勇雙全,不但擔任過國防部長(兵部尚書),以後還干過人事部長(吏部尚書),如此跨專業發展,可謂是複合型人才。


  他最牛的一次表現,是在嘉靖三十三年。韃靼發動十餘萬大軍進犯薊州,消息傳來,邊軍十分惶恐,以為要完蛋了,楊博卻十分鎮定,每天都卷著鋪蓋在古北口城牆上打地鋪,呼呼大睡,睡醒了也不下去,就在城牆上待著督戰。他不下去,別人也不敢下去,一天到晚都屯在這裡,這就可憐了蒙古人,連續打了四天四夜,連牆根兒都沒摸著,只好全部撤走。


  戰後不久,嘉靖為表彰他的功勛,升他為正部級都察院右都御史,兼任兵部尚書,此後他又擔任了宣大總督。這麼一位牛人,之所以沒有進入朝廷,天天在邊界喝風,除了他本人熱愛戰爭,對政治不感冒之外,也要拜嚴嵩同志所賜。


  由於嚴世蕃的提醒,嚴嵩對此人戒備萬分,每次嘉靖想起楊博,準備召他回來的時候,嚴大叔不是說他身體不好,就是說邊界太忙,他走不開。就這樣,楊博在祖國邊疆站了十幾年崗,就算想幫徐階的忙也沒轍。


  而高拱更是老奸巨猾,他既不爭,也不靠,每天就等著參加嘉靖同志的追悼會,然後一夜之間奴隸翻身做主人。


  但低調的他,卻還是引起了嚴世蕃的注意。此人雖說人品極壞,眼光卻著實精準,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發現了高拱的才能和企圖,於是他找上了門,並且開門見山:


  「我聽說裕王殿下對家父(嚴嵩)一直有所不滿,不知是否屬實?」


  這是一句要人命的話,而面對著嚴世蕃的質問,高拱顯現出了超凡的反應能力,他鎮定地回答:

  「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嚴首輔是國之棟樑,裕王在皇上身邊多年,一向對嚴大人禮遇有加,傳言絕不可信。」


  這句話恩威並施,先說我不得罪你,再講明老子也不是好惹的,裕王畢竟是裕王,你最好放聰明點。嚴世蕃自然明白,聊了一陣后就走了。高拱卻十分清楚,這位仁兄突然上門,一見面就亮刀子,絕不只是為了過過嘴癮。於是他派人給嚴世蕃送去了厚禮,這才算把事情擺平。


  在高拱看來,保住裕王,就保住了一切,徐階死也好,活也好,都不關他的事。


  張居正倒是想插一腳,可他現在只是個中央大學副校長,才是個正六品官,朝中像他這樣的一抓一大把,真可謂是百無一用。


  於是幾番窮折騰,變來變去之後,徐階終於再次看清了形勢:在他的身邊,沒有任何可靠的幫手,而且在他的面前,還有一個最為可怕的敵人——嚴世蕃。


  暗示

  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徐階已經看得十分清楚,嚴嵩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枝繁葉茂,只是因為嚴世蕃。


  這位嚴公子雖然是個瘸子外加獨眼龍,卻實在是聰明蓋世,但凡官場上的那套玩意兒,無論顯規則、潛規則,他都了如指掌。他在朝廷的職務是工部左侍郎兼尚寶司丞,工部搞工程,而尚寶司管機要,嚴世蕃就相當於建設部副部長兼機要處處長。


  這兩個崗位是朝廷里最肥的肥差,讓嚴世蕃干這份工作,那就是讓黃鼠狼去看雞。而他對陰謀及人心的把握,更是到達了人類智慧的頂點,想在他面前耍詭計,只能是班門弄斧。


  比如當時的一位河道總督,奉命去修繕淮河,朝廷撥了十萬兩白銀,這位兄台想撈一把,用了五萬兩完工,自己留下三萬,其餘的自然要送給嚴副部長。


  可是嚴世蕃收到錢后,卻還是把他叫到了自己府上,讓他把剩下的錢交出來,總督大人裝糊塗,說結餘就這麼多,實在沒錢了。


  於是嚴長官生氣了,看見對方不上道,當即拍案而起:


  「不要自作聰明,你手裡至少還有三萬兩!」


  總督聞言大驚,只好老實交代,把剩下的錢交了出來,嚴世蕃同志也算夠意思,還是給他留了點。


  油水被挖走,疑問卻尚未解開,嚴世蕃又沒有現場觀摩,怎麼知道自己撈了多少錢呢?


  看見對方乖乖就範,嚴世蕃便幫他解開了他這個疑團。他拿出了一張業績考核表,得意地告訴對方,是這張表告訴他的。原來這位仁兄每次審查河防工程時都格外留心,仔細觀察,久而久之,他總結出了一個規律:其實,一直以來,朝廷修河堤的錢總是綽綽有餘的,只要拿出一半,考核成績就能合格,如果用到七成,考核必定是優秀。


  而這項工程的考核只是合格,所以他斷定對方吞掉了一半。


  在貪污腐化上,嚴世蕃充分發揮了細緻入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做到了手中有數、心中不慌,人精明到了他這個程度,真可算是極致了。


  但這些在徐階的眼中,也不過是小把戲而已,真正讓他感到恐懼的,是嚴世蕃的另一項特殊能力。


  嘉靖皇帝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不但很難糊弄,也很難伺候,他經常會幹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只為了不讓大臣看出自己的心思。自從修道修玄之後,他變得更加難以捉摸,從不主動透露自己的意思,經常讓身邊的大臣們無所適從。


  因為在給大臣下達命令時,他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遞紙條。


  這不是作弊,也不是為了晚上約人去看電影,事實上,它是一種極為兇險詭異的政治手段。


  之所以說它詭異,是因為嘉靖寫出的那些紙條,即使寫成告示,貼在街上,也是毫無關係的。因為在紙條上的,並不是什麼具體事項,而是暗語。


  這些暗語或者是幾個字,或者是一句話,看上去不起眼兒,然而,在這些暗語之中,卻隱藏著嘉靖的真實意圖。


  之所以說它兇險,是因為這些紙條往往只會寫給內閣中的幾位大臣,用來傳達自己的態度,但如果你不夠聰明,沒有及時參透紙條中的玄機,皇上支持你反對,皇上前進你後退,那就麻煩大了。


  可是問題在於,這些所謂的暗語,唯一的標準答案只掌握在嘉靖自己的手裡,如果你搞不明白,沒有會意,他雖不會責怪你,心裡卻知道你不夠聰明,不可重用。


  他相信,只有採用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


  可是他錯了,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並非只有他而已,嚴世蕃也應該算一個,而他的那種特別能力,正是破譯暗語。


  嘉靖三十四年,張經被免職之後,趙文華想讓剛當巡撫的胡宗憲頂替總督的位置。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事任命,所以奏摺送上去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任何迴音。


  突然有一天,嚴嵩收到了一張嘉靖寫給他的紙條,上面只寫了六個字:


  憲似速,宜如何。


  嚴嵩略一琢磨,便了解了其中的含義,憲自然是指胡宗憲,這句話的意思是胡宗憲似乎升得太快,你認為應該怎麼樣。


  於是他準備再為胡宗憲說幾句話,建議破格提拔幹部,並寫好了奏疏。就在他準備送上去之前,嚴世蕃湊了過來。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然後他大笑了起來。


  「你錯了,」嚴世蕃得意地說道,「皇上的意思並非如此。」


  他告訴自己的父親,那個宜如何的宜字,並不是應該的意思,而是指楊宜。


  楊宜,時任南京戶部右侍郎,從政經驗豐富,對於嘉靖而言,他比愣頭青胡宗憲要可靠得多。所以皇帝的真正意思是,胡宗憲升得太快,你認為楊宜如何。


  這雖然是一句問話,但嚴嵩很明白,它代表的並不是疑問,而是一種態度,所以他立即上書,推薦楊宜接任總督。


  這只是嘉靖同志諸多謎語中的一個。由於他自幼苦讀,十分博學,在紙條上經常使用典故和生僻字,所以只有與他同樣學識淵博且聰明絕頂的人,才能解開這些暗語。


  毫無疑問,嚴世蕃符合這個近乎苛刻的條件。


  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裡,嚴嵩始終能夠在第一時間迎合皇帝的意圖,並逐漸成為嘉靖不可或缺的人。


  對於這一獨特專長,嚴世蕃十分自負,他和嘉靖同志一樣,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他並不是暗語的唯一破解者,在這個世界上,至少還有一個人也具有相同的能力,很不幸的是,這個人正是徐階。


  紫禁城


  徐階也曾經遇到相同的境況,在屬於他的那張紙條上,寫著這樣幾個字:卿齒與德,何如?


  當看到這六個字的時候,徐階嚇得魂都沒了。句中所謂齒,是指年齡,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的德行與年齡是匹配的嗎?

  用另一個角度講,它也可以這樣翻譯:你這把年紀,怎麼是這樣的德行?

  一般說來,如果不是要收拾人,絕不會說這樣的話。但在短暫的恐慌之後,徐階鎮定了下來,他再次仔細分析了這六個字,並憑藉他的智慧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所謂德,不是德行,而是指歐陽德。


  歐陽德,時任禮部尚書,所以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你和歐陽德,誰的年紀更大?


  就這樣,徐階成為了第二個破譯者,並就此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這一切,嚴世蕃並不知道。


  但處於暗處的徐階卻也無計可施。問題很明顯,要解決嚴嵩,必須除掉嚴世蕃,可是嚴世蕃實在太過聰明,毫無漏洞可鑽。


  既不能進,也不能退,這場智力競賽再次陷入了僵局。然而,就在他百無聊賴、苦苦等待之時,一個偶然事件的發生,卻徹底改變了雙方的力量對比。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由於消防工作不到位,宮裡失火,說來也是湊巧,哪裡不好燒,偏偏就燒了西苑的永壽宮——皇帝大人的寢宮。


  這下嘉靖同志無家可歸了,只好搬到玉熙宮暫住。如此長久下去也不是個事,於是他找來了嚴嵩,詢問有關重建的事情。


  不知道嚴嵩同志那天是不是吃錯了葯,自己有好幾套房子,就不管領導的死活了,隨口說了這樣一句話:


  「三大殿剛剛修完,余料不足,陛下可以暫時移居南宮。」


  這就是找死了,你哪怕建議他住工棚,也比讓他去南宮好。所謂南宮,就是當年明英宗朱祁鎮住過的地方,他被自己的弟弟關押在那裡,度過了一段十分難忘的時光。


  對這段歷史,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嚴大人為了湊合,竟然建議嘉靖去住那所獨特的牢房,實在不知他怎麼想的。


  參考消息


  西苑失火

  西苑失火,其實罪魁禍首是嘉靖。當晚,他與寵姬尚美人在西苑內放煙花,一不小心把房子點著了,古代都是木頭房子,不著火才奇怪。永壽宮燒成了一片狼藉,嘉靖在錯愕之餘居然還不忘安撫美人。嘉靖二十六年,坤寧宮也發生過一次火災,嘉靖有意無意地拖延救人,致使方皇後為火所傷,直至病逝。其中原因,據說是「壬寅宮變」后,方皇后藉機除掉了牽涉其中的曹端妃,嘉靖一直對曹端妃頗有寵愛,懊悔之餘對方皇后也心懷不滿。


  果然皇帝大人發火了,對嚴嵩怒目而視。此時冷眼旁觀的徐階意識到,自己等待多時的機會到了,他立刻站了出來:


  「陛下暫居偏殿,陰濕狹小,臣於心不忍,雖三大殿剛成,但據臣估算,以其所剩餘料,足以重建永壽宮,三月即可成功。」


  聽到這話,嘉靖頓時興高采烈起來,他連聲誇獎徐階,並將此事交由其全權處理,朝堂上隨即充滿了喜悅的氣氛。


  就在那一刻,被拋在一邊的嚴嵩顫抖了,他以畏懼的眼神看著身邊的徐階,這才意識到,十多年來,他從未把這個人放在眼裡,也從未意識到此人的可怕。現在他終於明白了,但為時已晚。


  在長達十餘年的忍耐之後,徐階終於第一次佔據了上風,他看著嚴嵩衰老遲緩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快慰。十幾年來,在這個朝堂上,嚴嵩用盡了手段,耍盡了陰謀,殺掉了一個又一個無辜的人,而作為一個旁觀者,他見證了所有的慘劇,也學到了所有的權謀。


  嚴嵩,這都是你教給我的,現在,我將把從你那裡學到的一切,一樣不少地還給你!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嚴嵩因為房子問題焦頭爛額的同時,另一個打擊也向他襲來。


  他的老婆死了。相濡以沫幾十年,夫妻感情非常深厚,所以對於嚴嵩而言,這是一個十分沉痛的噩耗。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事情要嚴重得多,在噩耗的背後,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根據明代慣例,母親死了,兒子要守孝服喪,這一重任自然要由嚴世蕃來承擔。但是這樣一來,嚴嵩就麻煩了,因為青詞是嚴世蕃寫的,主意是嚴世蕃出的,兒子去守靈,工作就完了。他既破譯不了嘉靖的暗語,也無法應付紛繁複雜的局面。


  於是嘉靖對他的信任不斷減少,對徐階的欣賞卻與日俱增,而朝中的牆頭草們也紛紛改換門庭,嚴黨的實力大幅削弱。自擔任首輔以來,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竟如此的脆弱。


  如果這樣下去,毀滅只是個時間問題。但作為一個從政四十餘年、老奸巨猾的人物,他決不甘心就此完蛋。為了保全自己,反敗為勝,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不久之後的一天,在西苑值完班后,嚴嵩主動找到了徐階,表示想請他吃頓飯,並懇請他務必光臨。


  徐階如約而至,寒暄兩句大家開吃。然而,剛剛吃到一半,嚴嵩突然停了下來,叫出了自己全家老小,站在徐階的面前,突然帶頭跪了下去,隨即幾十口人黑壓壓地跪了一片。


  還沒等徐階反應過來,嚴嵩就用極其哀怨的口氣說道:


  「我年紀已經老了,也活不了多久了,我的這些不肖子孫就拜託您照顧了。」


  面對這個後生晚輩,這個和自己作對十餘年的敵人,嚴嵩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其實他並不情願,卻也十分清楚,在目前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必須忍氣吞聲,積蓄力量,而這是麻痹對方的唯一方法。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情景,徐階陷入了思索,眼前的一切似乎非常熟悉。


  想起來了,那是在十五年前,嚴嵩和嚴世蕃跪在夏言的面前,苦苦哀求著他網開一面,並保證自己會痛改前非。


  那是在三年前,王世貞跪在嚴嵩的面前,淚流滿面,哭天搶地,只求他放過自己的父親,而嚴嵩和藹地扶起了王世貞,承諾一定儘力營救。


  於是他立刻上前拉起了嚴嵩,作出了明確的表示:

  「首輔大人不用擔心,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嚴嵩,你終於害怕了嗎?你終於想退出了嗎?

  但一切已經太晚了,這是一個不能棄權的遊戲。為了你的貪慾和利益,你殺掉了夏言、沈鍊、楊繼盛,你捨棄了那些在俺答鐵蹄下呻吟的百姓,你害死了許多無辜的人,破壞了所有遊戲規則,現在你想收手,已經不可能了。


  它並不是遊戲,而是一個殘酷的賭局,你不能退出,直到你把從這裡贏得的財富,連同你的本錢,全部輸得乾乾淨淨。因為我所要奪走的,不是你的首輔寶座,甚至也不是你的性命,而是你所有的一切。


  單靠善良和正直對你是無濟於事的,我將用我自己的方式戰勝你。


  為了我所堅持的信念,以及正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