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最後的秘密

  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個白天,睡在寢宮裡的每一個夜晚,有一件事情,總是纏繞在他的心頭如噩夢般揮之不,去斬之不絕

  平定天下,遷都北京,修成大典,溝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壓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績史。在執政的前十幾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許多心血,也獲得了許多成就,正是這些成就為他贏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譽。


  他做了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但他並未感到絲毫疲憊,因為在朱棣的心目中,權力就是他工作的動力,手握權力的他就如同服用了興奮劑一樣,權力對他而言已經變成了一種毒品,一分一秒也離不開,任何人也無法奪走。


  像他這樣的人似乎是沒有也不可能有朋友的。


  但朱棣還是有朋友的,在我看來,至少有一個。


  告別

  永樂十六年(1418)三月,北京慶壽寺。


  朱棣帶著急促的腳步走進了寺里,他不是來拜佛的,他到這裡的目的,是要向一個人告別,向一個朋友告別。


  八十四歲的姚廣孝已經無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長年的軍旅生涯和極其繁重的參謀工作耗幹了他的所有精力,當年那個年過花甲卻仍滿懷抱負的陰謀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個躺在床上的無力老者。


  此時的姚廣孝感慨良多,洪武十八年的那次相遇不但改變了朱棣的一生,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自此之後,他為這位野心家效力,奇計百出,立下汗馬功勞,同吃同住同勞動(造反應該也算是一種勞動)的生活培養了他和朱棣深厚的感情,朱棣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他的朋友。


  這並不奇怪,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陰謀家。


  在朱棣取得皇位后,姚廣孝也一下子從窮和尚變成了富方丈,他可以向朱棣要房子、車子(馬車)、美女、金銀財寶,而朱棣一定會滿足他的要求。因為作為打下這座江山的第一功臣,他完全有這個資格。


  可他什麼也不要。


  金銀賞賜退了回去,宮女退了回去,房屋宅第退了回去,他沒有留頭髮,還是光著腦袋去上朝,回家后換上僧人服裝,住在寺廟裡,接著做他的和尚。


  他造反的目的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抱負實現了,也就心滿意足了。此外,他還十分清楚自己的那位「朋友」朱棣根本不是什麼善類,他是絕對不會容忍一個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還聰明的人一直守在身邊的。


  所以他隱藏了自己,只求平靜地生活下去。


  綜觀他的一生,實在沒有多少喜劇色彩,中青年時代不得志,到了六十歲才開始自己的事業,乾的還是造反這個整日擔驚受怕,沒有勞動保險的特種行業。等到造反成功也不能太過招搖,只能繼續在寺廟裡吃素,而且他也沒有類似抽煙、喝酒、逛窯子的業餘愛好,可以說,他的生活實在很無趣。


  他謀划推翻了一個政權,又參與重建了一個政權,卻並沒有得到什麼,而在某些人看來,他除了掙下一個助紂為虐的陰謀家名聲外,這輩子算是白活了。


  他的悲劇還不僅於此,他之前的行為不過是各為其主罷了,也算不上是個壞人,他還曾經勸阻過朱棣不要大開殺戒,雖然並沒有成功,卻也能看出此人並非殘忍好殺之輩。


  但這並不能減輕他的惡名,因為他畢竟是煽動造反的不義之徒,旁人怎麼看倒也無所謂,最讓他痛苦的是,連他唯一的親人和身邊的密友也對他嗤之以鼻。


  永樂二年八月,姚廣孝回到了家鄉長洲,此時他已經是朝廷的重臣,並被封為太子少師,與之前落魄之時大不相同,可以說是衣錦還鄉,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父母已經去世,他最親的親人就是他的姐姐,他興沖沖地趕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分享自己的榮耀,但他的姐姐卻對他避而不見(姊不納),無奈之下,他只好去見青年時候的好友王賓,可是王賓也不願意見他(賓亦不見),只是讓人帶了兩句話給他,這兩句話言簡意賅,深刻表達了王賓對他的情感:


  和尚誤矣!和尚誤矣!

  姚廣孝終於體會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原先雖然窮困,但畢竟還有親人和朋友,現在大權在握,官袍加身,身邊的人卻紛紛離他而去。


  耳聞目睹,都帶給姚廣孝極大的刺激,從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幹活外,其餘的時間都躲在寺廟裡過類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為。


  這種生活磨鍊著他的身體,卻也給他帶來了長壽,這位只比朱元璋小七歲的和尚居然一口氣活到了八十四歲,他要是再爭口氣,估計連朱棣都活不過他,有望打破張定邊的紀錄。


  但這一切只是假設,現在已經奄奄一息的他正躺在床上看著自己這位叫朱棣的朋友。


  心情複雜的朱棣也注視著姚廣孝,像他這樣靠造反起家的人最為懼怕的就是造反。所以他抓緊了手中的權力,懷疑任何一個靠近他的人,而眼前的這個人是唯一例外的。這個神秘的和尚幫助他奪取了皇位,卻又分毫不取,為人低調,他了解自己的脾氣、性格和所有的一舉一動,權謀水平甚至超過了自己,卻從不顯露,很有分寸。這真是個聰明人啊!

  參考消息


  姚廣孝挨打


  有次姚廣孝前往雲台山辦差,途中路過姑蘇的寒山寺,興緻一來便舍了眾人,獨自穿著僧衣上山。在山上遇到一位當地的小官員曹三尹。曹三尹和很多人一樣,也不喜歡姚廣孝,趁著沒有隨從跟在身邊,故意打了姚廣孝二十皮鞭(撻之二十)。不久,姚廣孝的隨員到齊,準備懲處曹三尹,姚廣孝卻不以為意地搖搖頭,做了首詩來調侃自己:「出使南來坐畫船,袈裟猶帶御爐煙。無端撞著曹公相,二十皮鞭了宿緣。」


  只有這樣的聰明人才能做朱棣的朋友。


  在雙方的這最後一次會面中,他們談了很多,讓人奇怪的是,他們談的都是一些國家大事,姚廣孝絲毫未提及自己的私事,這似乎也很正常,大家相處幾十年,彼此之間十分了解,也就沒有什麼私事可說了吧。


  朱棣很清楚,姚廣孝已經不行了,這是一個做事目的性很強的人,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找自己聊國家大事,他一定會提出某個要求。


  朱棣和姚廣孝如同老朋友一般地繼續著交談,但在他們的心底,都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話終於說完了,兩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姚廣孝終於開口了,他提出了人生中最後一個要求:

  「請陛下釋放溥洽吧。」


  朱棣默然。


  不出所料,他果然提出了這個要求。


  堪稱當世第一謀士的姚廣孝臨死前提出的竟然是這樣的一個要求,這個溥洽到底是什麼人呢,能夠讓姚廣孝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如此挂念他的安危?

  其實溥洽的個人安危並不是那麼重要,只是因為這個人的身上隱藏著一個秘密,隱藏著朱棣追尋十餘年而不得的一個答案。


  這個秘密就是建文帝的下落。


  十六年前,一場大火焚毀了皇宮,同時也隱滅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蹤跡,等到朱棣帶領大群消防隊員趕到現場的時候,留給他的只是一堆廢墟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尷尬局面。


  從此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的心頭大患,為了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朱棣想盡各種辦法四處找人,只要有任何蛛絲馬跡,他就會抓住不放。


  也就在此時,有人向他告密,還有一個人知道建文帝的下落,這個人就是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錄僧,據說當時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雖是傳聞,但此人與朱允炆關係密切,他確實很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聽說后大喜,便將溥洽關進了監獄,至於他是否拷打過溥洽,溥洽如何回應,史無記載,我們自然也不知道。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並沒有從溥洽的口中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因為直到二十年後他臨死前方才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但溥洽卻從此開始難見天日,他不但是一個特殊的政治犯,還是一個絕對不會被釋放的政治犯,原因很簡單,他不說出朱允炆的下落,自然不會放他,而如果他說了出來,朱棣也絕不會把這個知情人釋放出獄,依著朱棣的性格,還很有可能殺人滅口,一了百了。


  如無意外,溥洽這一輩子就要在牢房裡度過了。


  但是現在,意外發生了。


  朱棣知道姚廣孝這個要求的分量,溥洽是不能放的,但這畢竟是自己老朋友這一生中的最後一個願望,實在難以抉擇。


  姚廣孝目不轉睛地看著沉默中的朱棣,他知道眼前的這位皇帝正在思考,準備做出決定。


  「好吧,我答應你。」


  姚廣孝釋然了,他曾親眼看見在自己的陰謀策劃之下,無數人死於非命,從方孝孺到黃子澄,凌遲、滅族,這些無比殘忍的罪行就發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勸阻過,卻無能為力。雖然這些人並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確實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雖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滅人性的惡魔。殘酷的政治鬥爭和親人朋友的離去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很多人因為他而死去,他卻背負著罪惡活了下來。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提出了這個要求。


  不是為了救贖溥洽,而是為了救贖他自己的靈魂。


  精神上得到解脫的姚廣孝最終也得到了肉體的解脫,三月十八日,姚廣孝病死於北京慶壽寺,年八十四。


  這位永樂年間最偉大的陰謀家終於含笑離開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卻似乎並沒有得到什麼,他的前半生努力實踐著自己的抱負,後半生卻背負著罪惡感孤獨地生活著。


  無論如何,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已結束。


  朱棣遵守了他的諾言,放出了溥洽,不是因為仁慈,而是出於對老朋友的承諾。


  皇位奪下來了,首都遷過去了,大典修完了,南洋逛遍了,安南平定了,瓦剌、韃靼沒戲唱了。


  現在唯一的老朋友也走了。


  這場戲演到現在,也差不多了,當年三十一歲的青年朱棣起兵造反,最終奪得姚廣孝的一生天下,之後他又開始了自己的統治,創造了屬於他的時代。


  在這漫長而短暫的幾十年中,該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但綜合來看,他確實是一位歷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上面列出的那些政績里的任何一條都很難做到、做好,但他卻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這個份兒上,實在不容易啊。


  按說有如此功績,朱棣也應該心滿意足了,但其實不然,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個白天,睡在寢宮裡的每一個夜晚,有一件事情總是纏繞在他的心頭,如噩夢般揮之不去,斬之不絕。


  是的,雄才大略的朱棣在他執政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都挂念著這件事,恐懼著這件事。


  朱允炆,你到底是死是活,現在何方?


  朱棣,不用再等多久了,你很快就會知道答案。


  永樂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魯台又開始鬧事,他率軍大舉進攻明朝邊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鬧,想干一票搶劫而已,估計明朝也不會把他怎麼樣,這一套理論用在別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對手是從不妥協的朱棣。


  朱棣聽說這個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說,雖已年屆花甲(當時五十五歲),好勇鬥狠的個性卻從未減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親征,大軍浩浩蕩蕩向韃靼進發,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到了七月,大軍抵達沙琿原(地名),接近了阿魯台的老巢。


  阿魯台實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麼后著呢?


  答案是沒有。


  阿魯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簡單,他沒有能力抵抗。


  這位當年曾立志於恢復蒙古帝國的人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小毛賊,只能搶搶劫,鬧鬧事,他沒有退敵的辦法,唯一的應對就是帶著老婆孩子跑路。


  蕩平了阿魯台的老巢后,朱棣準備班師回朝,由於當時兀良哈三衛與阿魯台已經互相勾結,所以朱棣決定回去的路上順便教訓一下這個當年的下屬。


  他命令部隊向西開進,並說道:「兀良哈知道我軍前來,必然向西撤退,在那裡等著他們就是了。」


  部下們面面相覷,人家往哪邊撤退,你是怎麼知道的?

  可是皇帝說話,自然要聽,大軍隨即向西邊轉移,八月到達齊拉爾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軍隊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驚慌,朱棣卻十分興奮,按照現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雖然按照級別劃定,他應該是廳級以上幹部,估計還能幹很長時間,但中國歷史上,皇帝到了他這個年紀,還親自拿刀砍人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敵之時,他橫刀立馬,以五十五歲之高齡再次帶領騎兵親自沖入敵陣,大破兀良哈(斬首數百級,余皆走散)。


  此後他又率軍追擊,一舉掃平了兀良哈的巢穴,這才心滿意足地回了家。


  從朱棣的種種行為經歷來看,他是一個熱愛戰爭、陶醉於戰爭的人,是一個天生的戰士。


  上天並沒有虧待這位喜歡打仗、熱愛戰爭的皇帝,僅僅一年之後,他又一次親征韃靼,不過這次出征的緣由卻十分奇特,很明顯是沒事找事。


  永樂二十一年七月,邊關將領報告阿魯台有可能(注意此處)會進攻邊界,本來這不過是一份普通的邊關報告,朱棣卻二話不說,馬上準備親征。


  人家都說了,只是可能而已,而且邊關既然能夠收到情報,必然有準備,何需皇帝陛下親自出馬?


  就算阿魯台真的想要襲擊邊界,估計他也會說:「我還沒動手呢,就算打也是小打,你幹嗎搞這麼大陣勢?」


  其實朱棣的動機十分簡單:

  實話說了吧,就是想打你,你能怎麼樣?

  看來先發制人的政策絕非今日某大國首先發明的,這是歷史上所有的強者通用的法則。


  同年八月,朱棣第四次親征,千里之外的阿魯台得到消息后,馬上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溜號。他已經習慣了扮演逃亡者,並掌握了這一角色的行動規律和行為準則——你來我就跑,安全第一。


  這是一次不成功的遠征,由於阿魯台逃得十分徹底,朱棣什麼也沒有打著,只好班師回朝。


  雖然此次遠征並無收穫,朱棣卻在遠征途中獲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一件對他而言價值連城的禮物。


  這件禮物就是他已苦苦尋覓二十年的答案。


  參考消息


  慶功會


  第三次親征回朝後,朱棣搞了一次很有個性的慶功會。他把出征的人分為了四等:第一等是有功無過者,坐前列,吃高等餐;第二等是功過相抵者,坐次列,吃中等餐;第三等是無功無過者,坐下列,吃下等餐;第四等是無功有過者,就不坐了,命令他們站在一邊,看著別人吃……


  最後的答案

  胡濙終於回來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獨自出行兩湖江浙,探訪大小寺廟,只為了尋找朱允炆的行蹤,十年之間費盡心力,卻毫無收穫。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這個任務起,自己的命運就只剩下了兩種結局,要麼找到朱允炆,要麼繼續尋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個人來接替他。


  沒有同伴,沒有朋友,不能傾訴也無法傾訴,胡濙就這樣苦苦尋找了十幾年,這期間他沒有回過家,連母親去世他也無法回家探望,因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沒有回家的權利。


  朱棣也並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這項工作的辛苦,永樂十四年,他終於召胡濙回來,並任命他為禮部左侍郎,從小小的給事中一下子提拔為禮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為了眾人羨慕的對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對胡濙從事的秘密工作的報答。


  歷時十年,胡濙沒有能夠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這個人真的還存在嗎?或許這一輩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後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永樂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帶,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實際上是另一次尋找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朱棣是獲得了準確的情報,朱允炆就在這一帶!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這一去又是幾年毫無音信,這下子連朱棣也幾乎喪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過去了,兩個青年人的約定變成了老年人的約定,朱棣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約定還在繼續,也必須繼續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將被划入永遠失蹤人口時,事情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這個懸疑長達二十年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答,在一個神秘的夜裡。


  永樂二十一年的一個深夜,遠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內睡覺(帝已就寐),忽然內侍前來通報,說有人前來覲見。


  被吵醒了的朱棣很不高興,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普通人也不願意在熟睡之際被人從美夢中驚醒,但當內侍說出前來覲見的人的名字時,朱棣如同觸電一般地立刻睡意全消,他命令馬上召見此人。而這個深夜前來吵醒朱棣的人正是胡濙(聞濙至,急起召入)。


  朱棣的心中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恐懼,他十分清楚,如果沒有他的命令,胡濙是絕不可能私自回來的。而此刻胡濙不經請示,深夜到訪必然只有一個原因——他找到了那個人。


  胡濙見到了朱棣,告訴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兩人交談了很長時間(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他們到底談了些什麼,這個懸疑二十年的謎團的謎底到底是什麼?

  我必須飽含悲痛地告訴大家,我也不知道。


  坦率地說,現在說出這句話,我也很慚愧,胡濙最終沒有忽悠朱棣,他雖然讓朱棣等了十六年,但確實帶給了他答案。


  而從我講這個謎團開始,到現在謎團結束,中間穿插了無數歷史事件,也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但我最終還是不能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


  說實話,這似乎也不能怪我,此文雖然用過一些明清筆記、雜談之類的記載,但主要依據的還是《明實錄》《明史》等正史資料。


  我這人膽子並不算小,但如此重大的歷史懸疑問題,也實在不敢亂編,史料上沒有,我自然也不能寫有。但我雖然不能給出結論,卻能夠推理出一個結論。


  要知道,史料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下面我們就開始這段推理,力爭發現歷史背後隱藏的真相,在這段推理過程中,我們將得到三個推論:

  參考消息


  一箭三雕


  胡除了肩負尋找張仙人和建文帝的使命外,還有個重要作用就是打聽民間小道消息,報告給朱棣。消息的範圍從官員家的八卦,到稅課司的貪墨,再到糧價,還有各地的民俗、特產,甚至還有一些兵變、民變的原因等。這一切經由特定的通道定期(一般視旅途遠近,以數月為周期)傳回宮中,所以半夜跑來的胡也格外不同尋常。


  首先,從上面的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知道,胡濙的使命確實是尋找建文帝,而朱棣在深夜被吵醒還如此興奮,其原因我們也已經分析過了,除非已經完成使命,胡濙是絕對沒有膽子敢擅離職守的。


  由此我們得到推論1:胡濙完成了他的使命,帶來了建文帝的消息。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爭議最多的部分,胡濙到底對朱棣說了什麼?

  這似乎是個死無對證的問題,但其實只要在推論1的基礎上抓住蛛絲馬跡進行一些推理辨別,我們就可以知道在那個夜晚兩人交談的內容。


  胡濙深夜到訪,會對朱棣說些什麼呢?有以下幾種可能:


  A:我沒有找到建文帝,也沒有他的消息,這麼晚跑來吵醒你是想逗你玩的。


  結論:不可能。


  原因:朱棣不會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


  B:我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但他已經死了。


  結論:可能性較小。


  原因:雖然本人當時並不在場,我卻可以推定胡濙告訴朱棣的應該不是這句話,因為在史書中有一句極為關鍵的話可以證明我的推論:

  「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


  「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說一個人已經死掉,就算你是驗屍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講這麼長時間,胡濙為人沉穩寡言,身負絕密使命,絕對不是一個喜歡說廢話的人,所以我們可以推定,他告訴朱棣的應該不是這些。


  我們就此得出最後的結論C。


  C:我找到了建文帝,並和他交談過。


  結論:很有可能。


  原因:以上兩個推論皆不對,此為所剩可能性最大的結論。


  就這樣,我們結合史料用排除法得到了第二個推論:

  推論2:胡濙找到了建文帝,並和他交談過。


  結合推論1和推論2,我們最終來到了這個謎團的終點——建文帝對胡濙說過些什麼?

  這看上去似乎是我們絕對不可能知道的,連胡濙對朱棣說了些什麼我們都無法肯定,怎麼能夠了解到建文帝對胡濙說過什麼話呢?

  其實只要細細分析,就會發現,我們是可以知道的。


  因為建文帝對胡濙說過的話,必然就是胡濙和朱棣的談話內容!

  胡濙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四處找人聊天的那種官員,他肩負重要使命,且必須完成,當他找到建文帝並與之交談后,一定會把所有的談話內容告訴朱棣,因為這正是他任務中的最重要部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在那個神秘夜晚胡濙告訴朱棣的,正是建文帝告訴胡濙的。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只要知道了胡濙和建文帝的談話內容,就能了解胡濙和朱棣的談話內容,那麼胡濙和建文帝到底談了些什麼呢?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不會談論天氣好壞、物價高低等問題,當年的臣子胡濙除了向建文帝行禮敘舊外,其談話必然只有一個主題——你的打算。


  陛下,你還活著,那你到底想怎麼樣呢?


  我們有理由相信,朱允炆給了胡濙一個答案。


  而在那個神秘的夜裡,胡濙告訴朱棣的也正是這個答案。


  建文帝的答案到底是什麼,這看上去也是我們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然而事實上,我們是可以了解這個秘密的,因為這個秘密的答案正是我們的第三個推論。


  解開秘密的鑰匙仍然在史料中——「至是疑始釋」。


  解脫了,徹底解脫了,二十年的疑問、憂慮、期待、愧疚、恐懼,在那個夜晚之後,全部煙消雲散。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同時可以推定胡濙與朱棣談話之時,建文帝應該還活著。


  因為胡濙是一個文臣,之後他還因為在此事上立下大功,被任命為尚書,並成為了後來的明宣宗託孤五大臣之一,在尋訪過程中,為了保密,他一直是單人作業,像他這樣的一個人,是干不出殺人滅口的事情的。而他深夜探訪朱棣,也充分說明了在此之前,他並沒有向朱棣通報過建文帝的消息。


  當然,在談話之後,朱棣會不會派人去斬一下草,除一下根,那也是很難說的。


  不過我願意相信,朱棣沒有這樣做,在我看來,他並不是一個滅絕人性的人,他的殘忍行為只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也變成了一個老人,並且得到了那個答案,他也應該罷手了。


  尋找朱允炆


  推論3:答案。


  「二十年過去了,我也不想再爭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個人繼續活下去。」


  我相信,這就是最後的答案,因為只有這樣的答案才能平息這場二十多年的紛爭,才能徹底解脫這兩個人的恐懼。


  坐在皇位上的那個,解脫的是精神,藏身民間的那個,解脫的是肉體。


  我不會再和你爭了,做一個好皇帝吧。


  我不會再尋找你了,當一個老百姓,平靜地活下去吧。


  這場叔侄之爭終於畫上了句號。為了權力,這對親人彼此之間從猜忌到仇恨,再到兵刃相見,骨肉互殘,最終叔叔打敗了侄子,搶得了皇位。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登上皇位的人雖然大權在握,卻時刻提心弔膽,唯恐自己在某一天夜裡醒來,會像上一個失敗者那樣失去自己剛剛得到的東西。


  因為一無所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被趕下去的那個人更慘,他必須拋棄榮華富貴的生活,藏身民間,從此不問世事,還要躲避當權者的追尋,唯有隱姓埋名,只求繼續活下去。


  這種殘酷的心靈和肉體上的煎熬整整持續了二十年,六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折磨,足以讓任何一個人發瘋。


  得到了權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實很多人並不明白,在權力遊戲中,你沒有休息的機會,一旦參加進來,就必須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敗或是死亡。


  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這就是他們必須付出的代價,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死於征途的宿命

  無論如何,朱棣終於得到了解脫,雖然來得遲了一點,但畢竟還是來了,至少他不會將這個疑問帶進棺材。


  也算是老天開眼吧,因為如果這個答案來得再晚一兩年,朱棣也只能帶著遺憾去見他父親了,不過現在他終於可以心無旁顧地過幾天舒服日子了。


  朱棣的精神得到了解脫,這之後的日子對他而言應該是放鬆而愉快的,但這恐怕也是上天對他最後的恩賜了,因為死神已經悄悄逼近了他。


  永樂二十二年元月,阿魯台又開始重操舊業,在明朝邊界沿路搶劫,侵擾大同等地,此時朱棣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但為了徹底解決問題,他還是十分勉強地騎上了戰馬,第五次率領大軍出征。


  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兒子著想,幫他把對頭收拾乾淨,將來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遺產,也給你留個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來的父愛,大抵都是如此。


  朱棣與往常一樣,挑選了幾個大臣與他一同出發遠征,而在他挑選的人中,有一個會在不久之後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個人就是楊榮。


  六月,大軍出發到達達蘭納木爾河,這裡就是原先阿魯台出沒之地,然而此刻已經是人去樓空。搶劫慣犯阿魯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經過反覆搜尋,仍然不見阿魯台的身影,朱棣的身體卻是一天不如一天,大臣們發生了爭論:


  張輔表示,願意自己領取一個月的糧食,率領軍隊深入大漠,一定要把阿魯台抓回來。


  楊榮表示,大軍已經到此,如果繼續待下去,糧草必然無法充足供應,必須儘早班師。


  朱棣木然地聽完他們的爭論,下達了命令:


  班師。


  他也已經厭倦了,從少年時起跟隨名將遠征,到青年時靖難造反,再到成年時遠出蒙古,橫掃大漠。打了幾十年的仗,殺了無數的人,馳騁疆場的生活固然讓人意氣風發,卻也使人疲憊不堪。


  還是回家吧。


  七月,大軍到達翠微崗,周身患病的朱棣召見了楊榮,君臣二人之間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


  朱棣說道:「太子經過這麼多年磨鍊,政務已經十分熟悉,我回去後會將大權交給他,我自己就安度晚年,過幾天平安日子吧。」


  楊榮心中大喜,卻並不表露,他回應道:「太子殿下忠厚仁義,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參考消息


  工作狂朱棣


  朱棣每天凌晨四點左右起床,先仔細想想當天要做的事,再洗漱去上早朝,跟大臣們商議。中間有點休息時間,大臣們都去休息了,他卻堅持到偏殿看書。接著又是午朝。晚上吃飯的時候,還經常約人談工作。之後,就開始處理奏章,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又開始讀書。睡到半夜,一旦想起什麼事兒,就起床叫人記下。雖然貴為皇帝,一天卻睡不了幾個小時,典型的「起得比雞早,幹得比驢多」。有證據顯示,他在位的八千零六十二天里,沒有一天是荒廢的。


  朱棣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重病纏身的朱棣笑了笑,他奪得了江山,也守住了江山,現在兒子已經很能幹了,大明帝國必將在他的手中變得更加強大,自己也終於能夠安享太平了。


  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經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學習了朱棣這種凡事做絕的作風,他註定要讓這個喜愛戰爭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結束他的一生。


  大軍到達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強撐著的身體終於支持不住,于軍營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個嬰孩,經歷了無數風波,終於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獲得了永久的安寧。


  在我看來,在遠征途中死去,實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這位傳奇帝王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這似乎也是一種宿命,生於戰火、死於征途的宿命。


  按照以往的習慣,應該給這位皇帝寫一個整體的評價,其實對這位傳奇帝王的評價,在以往的明史資料中有很多版本,而我認為最為出色的當屬《明史》的評論。


  雖然《明史》有很多錯漏和問題,但至少在對朱棣的評價上,在我看來,史料中無出其右者,我之前很少引用古文,最多只是引用隻言片語,用來說明出處,但此段文字實在是神來之筆,在下本欲自己動筆寫評,奈何實在不敢班門弄斧,故引用如下: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得評如此,足當含笑九泉!

  他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深夜的密謀

  朱棣結束了他傳奇性的一生,終於故去了,死人沒有了煩惱,也不用再顧慮權力、金錢、前途之類的東西,但活人卻是要考慮這些的。


  在朱棣死去后的那片哀怨愁雲下,卻隱藏著一股潛流。不同的利益集團正在加緊行動的步伐,他們爭奪的就是朱棣留下的最有價值的遺產——皇位。


  早在朱棣出發遠征之時,他的好兒子朱高煦就已經預見到,自己的這位父親可能很快就要走人了,他加緊了籌劃,派出自己的兒子朱瞻圻潛伏在京城,並用快馬傳遞消息,一晚上甚至會有七八批人往來通報,在沒有電話的當年,也真是苦了那些報信的。


  朱高煦做夢都想要皇位,但他十分清楚,必須確認自己的父親搶救無效死亡后,才能動手,要是情況沒摸准,自己就起兵,結果老爹來個詐屍或是借屍還魂,來到自己面前:「小子,想學你爹造反啊!」不用打,自己就敗局已定。


  在造反專家朱棣面前,朱高煦的道行還太淺。


  所以他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那個消息的到來。


  朱棣的內侍馬雲是個並不起眼的人,平日看上去不偏不倚,然而此時,他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場,朱棣死後,他以內侍身份深夜召集兩個人開會,這兩個人分別是楊榮和金幼孜。


  他們三人經過密謀,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暫不發喪,每日按時給皇帝送膳食,以掩人耳目,並嚴格控制消息,禁止軍營中人擅自外出報信。


  可能有人會問,皇帝死後,由於尚遠征在外,密不發喪不是通常的安排嗎,為什麼會說是密謀呢?

  因為這看似尋常的安排實際上暗藏玄機,在朱棣死前,他召見的顧命大臣並不是這兩個人,而是張輔!


  朱棣臨死前召見張輔,並傳達了傳位太子的旨意,這似乎並沒有什麼讓人擔心的,但問題就在於張輔這個人。


  張輔是張玉的兒子,而張玉和邱福與朱高煦的關係十分緊密,他們都是靖難時候的戰友,在立儲問題上,靖難派是支持朱高煦的。


  馬雲召集楊榮、金幼孜兩人密謀做出如此重大之決定,竟然沒有張輔在場,實在是十分之不尋常。很明顯,他們是有所防備的。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就在一年後,朱高煦起兵造反的前夜,派人去京城尋找的那個內應,正是張輔。


  在封鎖消息之後,楊榮被賦予了最為重要的使命——回京向太子報喪,並籌備太子繼位事宜,這位潛伏多年的太子黨秘密成員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日夜兼程,終於將遺命及時送到了太子手中。


  朱高煦從頭到尾都被蒙在鼓裡,等到他知道消息的時候,太子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登基即位了。


  朱高煦先生,你又沒有猜對,吸取教訓,下回再來,你還有一次機會。


  朱允大事記


  朱棣大事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