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帝王的榮耀

  這不僅僅是文化,這是包括經濟在內的綜合實力的體現,是一個國家自信和強大的象徵。大典之外,再無他書!


  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來看,朱棣都絕對算不上一個好人,這個人冷酷、殘忍、權欲熏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絕對不想和這樣的一個人做朋友。但他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皇帝。


  一個皇帝從不需要用個人的良好品格來證明自己的英明,恰恰相反,在歷史上,干皇帝這行的人基本都不是什麼好人,因為好人幹不了皇帝,朱允炆就是鐵證。


  一個人從登上皇位成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所得到的就絕不僅僅是權位而已,還有許許多多的敵人,他不但要和天斗、和地斗,還要和自己身邊的幾乎每一個人斗,大臣、太監、老婆(很多)、老婆的親戚(也很多)、兄弟姐妹,甚至還有父母(如果都還活著的話),他成為了所有人的目標。如果不拿出點手段,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人找到空子踢下皇位,而歷史證明,被踢下皇位的皇帝生存率是很低的。


  為了皇位,為了性命,必須學會權謀詭計,必須六親不認,他要比最強橫的惡霸更強橫,比最無賴的流氓更無賴,他不能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認為,孤家寡人實在是對皇帝最好的稱呼。


  朱棣就是這樣的一個惡霸無賴,也是一個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勞模朱元璋同志為榜樣,每天干到很晚,不停地處理政務。他愛護百姓,關心民間疾苦,施行休養生息政策,在他的統治下,明朝變得越來越強大。荒地被開墾,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倉庫堆滿了糧食和錢幣。經濟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發展,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


  他制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也很好地執行了這些政策,使得明朝更為強大,如果要具體說明,還可以列出一大堆經濟數字,這些都是套話,具體內容可參考歷代歷史教科書。我不願意多寫,相信大家也不願意多看,但值得思考的是,這些舉措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做過,也取得過不錯的效果,為什麼朱棣卻可以超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公認的偉大皇帝呢?

  這是因為他做到了別的皇帝沒有能夠做到的事情。


  下面,我們將介紹這位偉大皇帝的功績,就如同我們之前說過的那樣,他絕對不是一個好人,卻絕對是一個好皇帝。他用驚人的天賦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業,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遺產,並在六百多年後依然影響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他確實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當之無愧。


  修書

  朱棣文化修養有限,他自己應該是寫不出什麼傳世名著的,所以他只能指示手下的人修書,其目的當然也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可指責的,哪個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呢?以往的很多皇帝修了很多書,修書其實是一件並不稀罕的事情,但朱棣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人。他要修的是一部前無古人的書,他要做的是一件前人沒有做過的事。


  他要修一部古往今來最齊備、最完美、最優秀的書,一部千年之後,依舊無比光輝的書。


  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冊、流芳千古的偉大書籍——《永樂大典》。


  按照朱棣的構想,他要修一部包含有史以來所有科目、所有類別的大典。毫無疑問,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一個合適的人擔任總編官,這個人必須有廣博的學問、清晰的辨別能力、無比的耐心、兼容並包的思想。


  符合以上條件的人實在是很難找的,但值得慶幸的是,朱棣也確實找到了一個這樣的人。


  而這個人的一生也和《永樂大典》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他的命運如同《永樂大典》這部書一樣,跌宕起伏,卻又充滿傳奇。


  所以,在我們介紹《永樂大典》之前,必須先介紹這位偉大的總編官。


  命運

  永樂十三年(1415),錦衣衛指揮紀綱下達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請自己牢里的一個犯人吃飯。這可是一條大新聞,紀綱是朱棣的紅人,錦衣衛的最高統帥,居然會屈尊請一個囚犯吃飯,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請,但飯局開張的時候,紀綱並沒有來,只是讓人拿了很多酒給這位囚犯飲用,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飲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夢幻般的往事,不一會兒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經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錦衣衛打開了大門,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著很大的雪,此時正是正月。


  這位囚犯被丟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時,在這純潔的銀白色世界里,在對往事的追憶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來了死亡。


  這個囚犯就是被稱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縉,《永樂大典》的主編者。這一年,他四十七歲。


  起點

  解縉,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聰明好學,被同鄉之人稱為才子,大家都認為他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他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舉考中了進士,由於在家鄉時他的名聲已經很大,甚至傳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對他也十分重視,百忙之中還抽空接見了他。朱元璋的這一舉動讓所有的人都認為,一顆政治新星即將升起。


  當時正是政治形勢錯綜複雜之時,胡惟庸已經案發,法司各級官員不斷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為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見了蹤影,真可謂腥風血雨,變化莫測,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大臣成了逍遙派,遇事睜隻眼閉隻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但解縉註定是個出人意料的人,在這種朝不保夕的惡劣政治環境中,他沒有退卻、畏縮,而是表現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骨氣和勇敢。


  他勇敢地向朱元璋本人上書,針砭時弊,斥責不必要的殺戮,並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詳細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為朱元璋勾畫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圖畫,並對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見和批評。


  朱元璋的性格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你不去惹他,他都會來找你麻煩,可是這位解大膽居然敢摸老虎屁股,這實在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解縉瘋了,因為只有瘋子才敢去惹瘋子。


  解縉瘋沒瘋不好考證,但至少他沒死。朱元璋一反常態,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評,也沒有找他的麻煩,當時的人們被驚呆了,他們想不通為什麼解縉還能活下來,於是這位敢說真話的解縉開始名滿天下。


  出了名后,煩惱也就來了。固然有人讚賞他的這種勇敢行為,但也有人說他在搞政治投機,是看準機會才上書的。但解縉用他的行為粉碎了所謂投機的說法。他又干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殺掉了李善長,這件事情有著很深的政治背景,當時的大臣們都很清楚,斷然不敢多說一句話。可是永不畏懼的解縉又開始行動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書朱元璋,為李善長申辯。


  參考消息


  一門三進士

  洪武二十年,十八歲的解縉第一次參加江西省鄉試,就一舉奪得第一名,人稱「解解元」。第二年他又赴京參加會試,列為第七名,經殿試,被錄為二甲進士。他的哥哥解綸和妹夫黃金華也同榜登進士。人稱「一門三進士」,一時傳為美談。


  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惱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縉寫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沒有對解縉怎麼樣,這件事情給了解縉一個錯誤的信號,他認為,朱元璋是不會把自己怎麼樣的。


  解縉繼續他的這種極為危險的遊戲,他胸懷壯志,不畏權威,敢於說真話,然而他根本不明白,這種舉動註定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不久,他就得到了處罰。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縉趕回了家,並丟給他一句話「十年之後再用」。


  於是,解縉沿著三年前他進京趕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榮華富貴只是美夢一場,沿路的景色並沒有什麼變化,然而解縉的心卻變了。


  他始終不明白,自己只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就受到了這樣的處罰,讀書人做官不就是為了天下蒼生嗎,不就是為國家效力嗎?這是什麼道理!

  那些整天不幹正事,遇到難題就讓,遇到障礙就躲的無恥之徒牢牢地把握著權位,自己這樣全心為國效力的人卻得到這樣的待遇,這不公平。


  罷官的日子是苦悶的,人類的最大痛苦並不在於一無所有,而是擁有一切后再失去。京城的繁華,眾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這些以往的場景時刻纏繞在解縉的心頭。


  在故鄉的日子,他一直思索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才學?度量?


  不,不是這些,終於有一天,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塗,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場是個什麼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沒有市場的,要想獲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權謀手段,把握每一個機會,不斷地升遷,提高自己的地位!

  解縉終於找到了他自認為正確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開始轉變。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時距解縉回家已經過去了七年,雖然還沒有到十年的約定之期,但解縉還是開始行動了,他很明白,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會有官做的,要想當官,只能靠自己!

  他依靠先前的關係網,不斷向高官和皇帝上書,要求獲得官職,然而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建文帝雖然知道他很有才能,卻不願用他,只給了他一個小官。把他遠遠地打發到遙遠的西部。幸好他反應快,馬上找人疏通關係,終於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當了一名小官。


  此時的解縉已經完全沒有了青年時期的雄心壯志,他終於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醜惡,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則,不能有尊嚴,要會溜須拍馬,要會逢迎奉承,什麼都要,就是不能要臉!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靈魂賣給你,我只要榮華富貴!


  收下了他的靈魂,黑暗的世界給了他一次機會。


  轉折

  靖難開始了,建文帝眼看就要失敗,朱棣已經勝利在望,在這關鍵時刻,解縉和他的兩位好友進行了一次談話,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談話,就在這次談話中,三個年輕人確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這裡,我們要先介紹解縉的兩位好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胡廣、王艮。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縉這樣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尋常之輩,實際上,這兩個人的來頭並不比解縉小。


  說來也巧,他們三個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鄉關係,也算是個老鄉會吧,解縉是出名的才子,我們前面說過,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進士,高考成績至少是全國前幾十名,可和另兩個人比起來,他就差得遠了。


  為什麼呢?因為此二人分別是建文二年高考的狀元、榜眼。另外還要說一下,第三名叫李貫,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但由於他沒有參加這次的談話,所以並沒有提到他。確實厲害,頭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攬,讓人驚嘆此地的教育之發達,足以媲美今日之黃岡中學。


  江西——進士大戶

  大家都是同鄉,又是飽學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話題,眼下建文帝這個老闆就要完蛋了,他們要坐下來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這三個人都是鄰居,而他們談話的地點選在了另一個鄰居吳溥的家裡。


  在他們說出自己的志向前,我們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縉、胡廣、王艮、李貫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皇帝身邊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們對時局的態度很能反映當時朝臣的看法。但四人中王艮比較特殊,他最有理由對皇帝不滿,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建文二年的那次科舉考試中,他才是真正的狀元!

  此人經過會試后,參加了殿試,在殿試中,他的策論考了第一名,本來狀元應該是他的。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建文帝嫌他長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給了胡廣(貌寢,易以胡靖,即胡廣也)。就這樣,到手的狀元飛了,按說他應該對建文帝十分不滿才對,可這個世界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醜惡和真誠。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話題自然不會扯到詩詞書畫上,老闆下台自己該怎麼辦,何去何從?三個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當然這個選擇是在心底做出的。


  三人表現如下:


  解縉陳說大義,胡廣也憤激慷慨,表示與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國。王艮不說話,只是默默流淚。


  談話結束后的表現:


  解縉結束談話后,連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歷史上也留下了相關證據——「縉馳謁」。胡廣第二天投降,十分聽話——「召至,叩頭謝」。看看,多麼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貫也不落人後——「貫亦迎附」。


  參考消息


  丟掉的狀元


  狀元是天子門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的臉面,長得太丑實在不好拿出手。縱觀大明歷史,還有不少人跟王艮一樣,由於外形不佳而失去了光耀門楣的機會:比如洪武四年辛亥科,原擬狀元郭因貌不壓眾,被降為榜眼;正統四年己未科,初擬張和為狀元,因其一只眼睛有毛病,降為第四名;弘治十二年己未科,原定豐熙為狀元,因其腳不方便,遂降為第二。在中國歷代,外形美醜也是評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的標準,甚至還是選擇帝王的標準。


  而沉默不語的王艮回家后,對自己的妻子說:「我是領國家俸祿的大臣,到了這個地步,只能以身殉國了。」


  然後他從容自殺。


  國家以貌取人,他卻未以勢取國。


  那一夜,有兩個說話的人,一個不說話的人,說話者說出了自己的諾言,最終變成了謊言。不說話的人沉默,卻用行動實現了自己心中的諾言。


  其實早在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時,已經有一個人看出了他們各自的結局,這個人就是冷眼旁觀的吳溥。


  就在胡廣慷慨激昂地發表完殉國演講,並一臉正氣地告辭歸家之後(他家就在吳溥家旁邊),吳溥的兒子感嘆道:「胡叔(指胡廣)有如此氣概,能夠以身殉國,實在是一件好事啊。」


  吳溥卻微微一笑,說道:「這個人是不會殉國的,此三個人中唯一會以身殉國的只有王艮。」


  吳溥的兒子到底年輕,對此不以為然,準備反駁他的父親,誰知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胡廣的聲音:

  「現在外面很亂,你們要把家裡的東西看好!」


  兩人相對苦笑。


  話說回來,我們似乎也不能過多責怪這幾個投降者,特別是解縉,他受了很多苦,歷經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這個機會,是他絕對不能放過的。


  對於這四個人的行為,人心自有公論。


  於是,解縉就此成為了朱棣的寵臣,無論他用了什麼手段,他畢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從此他開始了自己傳奇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投降三人組中其餘兩個成員的下落。


  李貫:朱棣在掌握政權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給建文帝的奏章,裡面也有很多要求討伐他的文字,他以開玩笑似的口吻對朝堂上的大臣們說:「這些奏章你們都有份兒吧。」下面的大臣個個心驚膽戰,其實朱棣不過是想開個玩笑而已,他並不會去追究這些人的責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惹事的正是這個李貫,他從容不迫地說道:「我沒有,從來也沒有。」然後擺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他是一個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為了避禍,他從未上過類似的奏章。


  現在他的聰明才智終於得到了回報,不過,是以他絕對預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走到李貫面前,突然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臉上,厲聲說道:


  「你還引以為榮嗎?!你領國家的俸祿,當國家的官員,危急時刻,你作為近侍竟然一句話都不說,我最厭惡的就是你這種人!」


  全身發抖的李貫縮成一團,他沒有想到,無恥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這之後,他因為犯法被關進監獄,最後死於獄中,在他臨死時,終於悔悟了自己的行為,失聲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沒臉去見你啊。」


  胡廣:之後一直官運亨通,因為文章寫得好,有一定處理政務的能力,與解縉一起被任命為明朝首任內閣七名成員之一,后被封為文淵閣大學士。此人死後被追封為禮部尚書,他還創造了一個紀錄,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個獲得謚號的文臣,他的謚號叫做「文穆」。


  綜觀他的一生,此人沒有吃過什麼虧,似乎還過得很不錯,不過一個人的品行終歸是會暴露出來的。


  當年胡廣和解縉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們是同鄉,關係還很好,便有意讓他們成為親家,但當時解縉雖然已經有了兒子,胡廣的老婆卻是剛剛懷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時婦產科專家朱棣在未經B超探查的情況下,斷言:「一定是女的。」


  結果胡廣的老婆確實生了個女孩,所以說領導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務活動之餘對婦產科這種副業有如此深的造詣。事後證明,這個女孩也確實不簡單,可惜我在史料中沒有找到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肯定姓胡。


  這個女孩如約與解縉之子完婚,兩家都財大氣粗,是眾人羨慕的佳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解縉後來被關進監獄,他的兒子也被流放到遼東,此時胡廣又露出了他兩面三刀的本性,親家一倒霉掉進井裡,他就立刻四處找石頭,勒令自己的女兒與對方離婚。


  在那個時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這位被朱棣賜婚的女孩很有幾分朱棣的霸氣,她干出了足以讓自己父親羞愧汗顏的行為。胡廣幾次逼迫勸說,毫無效果,最後他得到了自己女兒的最終態度,不是分離的文書,而是一隻耳朵。


  她的女兒為表明絕不分離的決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志,還怒斥父親:「我的親事雖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應過的,怎麼能夠這樣做呢,寧死不分!」


  這位壯烈女子的行為引起了轟動,眾人也藉此看清了胡廣的面目,而解縉的兒子最終也獲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邊。


  胡廣,羞愧吧,你雖飽讀詩書,官運亨通,氣節卻不如一個普通女子!

  還是那句話,人心自有公論。


  飛騰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縉,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準確地判斷出,解縉就是那個能勝任大典主編工作的人。於是,在永樂元年(1403),朱棣鄭重地將這個可以光耀史冊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給了解縉。他的要求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直言,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成一書,毋厭浩繁」。


  當時,書籍即使出版后也是很容易失傳的,因為當年也沒有出版後送一本給圖書館的習慣,小說之類的書很多人看,但某些經史子集之類的學術書籍就很少有人問津(這點和現在差不多),極易失傳。而某些不傳世的書籍就更像武俠小說中的秘籍一樣,隱藏於深山密林之中,不為人知。要採集這些書籍,必須要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所以雖然每個朝代都修書,卻大有不同。比較窮的朝代官方修書數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須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書。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書,他要修的是涵蓋古今,包容萬象,蘊涵一切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


  大典之外,再無他書!

  當朱棣將這項工作交給解縉時,他把希望和重擔一起賦予了這個年僅三十四歲的年輕人,可是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來無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縉那裡卻成了一項「一般任務」。


  解縉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表現出政治敏銳性,他天真地以為,這不過是皇帝一時的興趣,想編本書玩一玩。於是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獻大成》。應該說這套初稿也是花費了解縉很多心血的,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這番心血換來的是朱棣的一頓痛罵。


  解縉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務,倒是讓朱棣十分高興,可當他看到解縉送上來的書時,才明白這位書獃子根本就沒有領會領導的意圖。於是他狠狠地斥責了解縉一頓,然後擺出了大陣勢。


  這個陣勢實在是大,完全體現了明朝當時的綜合國力,首先,朱棣派了五個翰林學士擔任總裁(不是今天我們說的總裁),此五人以王景為首,都是飽學之士。並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員為副總裁,這二十個人也都是著名的學者。此外,朱棣還在全國範圍內發起總動員令,召集所有學識淵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貧是富,瘸子跛子也沒關係,腦袋能轉得動,腳能走得動就行了,全部召集來做編撰,大概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編輯。


  這還沒完,朱棣拿出了拚命的架勢,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還在全國各個州縣尋找有某種特定能力的人,但這種能力並不是學問,那麼他到底找的是什麼人呢?

  答案是:字寫得好的人。


  由於當時是修一部全書,所以要採集大量的書籍和資料,這些資料找來之後需要找人抄寫,這也情有可原,因為當時並沒有電腦排版技術,在編撰過程中只有找人用手來寫。


  既然是大明帝國編的書,自然要體面,書籍的字跡必須要漂亮清晰,一個每天只會在電腦面前打字的人去抄書,是要殺頭的。那年頭啊,你要是寫得一手爛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這是名副其實的文化總動員,朱棣集中了全國的精英知識分子來做這件事情。修書能充分體現國家的經濟實力,是因為你要召集這麼多的知識分子來為你修書,你就得在招聘廣告上寫明:包食宿,按月發工資。千萬不要以為知識分子讀書人就會心甘情願地干義務勞動,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個做事乾脆的人,他雷厲風行地解決了問題,他將編撰的總部設在了文淵閣,並給這些編書的人安排了住處,要吃飯時自然有光祿寺的人來送飯,編書的人啥也不用管,編好你的書就行了。


  沒有錢,沒有很多的錢,這書能修成嗎?


  貧窮的王朝整日只能疲於奔命,一點國庫收入拿來吃飯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閑錢去修書?

  盛世修書,實非虛言。


  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人外,朱棣還給解縉派去了一個幫手,和他共同主編此書。這個人說是幫手,實際上應該是監工,因為在此之前,他只做過一次二把手,不巧的是,一把手正是朱棣。


  這個監工就是姚廣孝。


  姚廣孝不但精於權謀,還十分有才學,明朝初年第一學者宋濂也十分欣賞他的才華,而那個時候,解縉還在穿開襠褲呢。


  把這樣的一個重量級人物放在解縉身邊,朱棣的決心可想而知。


  解縉終於明白,自己將要完成的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如果幹不好,就真的光榮了。


  參考消息


  朱季友獻書


  永樂二年七月,正是《永樂大典》編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江西鄱陽有個叫朱季友的儒生,聽聞朝廷在修書,特地前往京城。這天恰逢太子生日,文武百官在文華殿設宴慶祝,朱季友便藉機把自己的著作獻上去。解縉打開書一看,頓時十分氣惱。原來,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批判理學掌門人朱熹!隨後,解縉將這件事呈給了朱棣,朱棣知道了大怒:「此儒之賊也。」於是按「誹謗先賢,毀壞正道」的罪名將朱季友抄家焚書,並打了他一百大棍,並禁止他此後為人師表。


  《永樂大典》的編修過程

  啥也別說了,開始玩兒命干吧!

  在經過領導批示后,解縉同志終於端正了態度,沿著領導指示的方向前進,事實證明,朱棣確實沒有看錯人。解縉充分發揮了他的才學,他合理地安排著各項工作,採購、辨析、編寫、校對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次編寫完一部分,他都要親自審閱,並提出修改意見。作為這支龐大知識分子隊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當這上千人的編撰隊伍在他的手中有序運轉,所修大典不斷接近完成和完善時,解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他不再是懷才不遇的書生,而是國家的棟樑。


  在修撰大典的過程中,朱棣還不斷地給予幫助和關照,永樂四年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探望了日夜戰鬥在工作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員,並親切地詢問解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難,解縉感謝領導的關心,並表示一定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好,以報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負全國知識分子的期望。最後他提出,大典經史部分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但子集部分還有很多缺憾。


  朱棣當即表示,哪裡有困難,就來找我,一定能夠解決,不就是缺書嗎,給你錢,去買,要多少給多少!之後他立刻責成有關部門(禮部)派人出去買書。


  有了這樣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支持,再加上解縉的得力指揮和安排,無數勤勤懇懇的知識分子日夜不休地工作著,他們在無數個燈火通明的夜晚筆耕不輟,捨棄了自己的家庭和娛樂,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其中有不少人因為勞累過度而死),只為了完成這部古往今來最為偉大的著作。


  他們中間的很多人可能並沒有什麼偉大的理想,因為大部分人只是平凡的抄寫員、編撰人,在當時,他們也都只是普通的讀書人而已。他們的人生似乎和偉大這兩個字扯不上任何關係,但他們所做的卻是一件偉大的事。歷史不會留下他們的名字,但這部偉大著作的每一頁、每一行都流淌著他們的心血。


  永樂五年十一月,這部大典終於完成。


  此書收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種書籍七八千餘種,共計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億七千萬字。


  全部由人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而成。


  它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為難得的是,以解縉為首的明代知識分子們以廣博的胸懷和兼容並包的思想,採集了幾乎所有珍貴的文化資料,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朱棣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他鄭重地為這部偉大的巨作命名——《永樂大典》。


  在我的統治下,編成了一部有史以來最大、最全、最完美的書!終有一天,我會老去,但這部書的光榮將永遠光耀後世。


  經歷了數千年,曾光耀四方、強盛一時,曾屈膝受辱、幾經危亡。最終沒有屈服,文明終究傳承萬世。


  如果沒有它,很多古代書籍,我們將永遠也看不到了。


  如果要給這些書開個書單,恐怕會很長,在這裡只列舉其中一些書目,如《舊唐書》《舊五代史》《宋會要輯編》《續資治通鑒長編》等書,后全部失傳,直到清代時,方才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流傳於世上。


  解縉沒有萬軍之中攻城拔寨的豪邁,沒有大漠揮刀、金戈鐵馬的風光,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筆墨。他讓我們了解了那光榮的過往和先人的偉大。


  然而,對於解縉而言,僅此而已。


  參考消息


  謄寫也是巨大的工程


  《永樂大典》編成之後,只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嘉靖三十六年,宮中起了大火,皇帝連夜下三道金牌,才將其及時搶救出來。為了防止今後再遭此禍患,嘉靖下令立刻重錄《永樂大典》。當時的名臣如高拱、瞿景淳、張居正等人負責實際調度;吏部和禮部主持,召選書法高手執筆;責令內府調撥大批畫匠、砑光匠、紙匠等配合;同時,惜薪司、光祿寺和翰林院則分別負責木炭、酒飯和「月米」的供應。所有人通力配合,耗時整整六年才完成。抄好的副本被放置在新建的皇史內,史稱「嘉靖副本」。


  投機

  《永樂大典》是解縉一生中最輝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最高點,然而在此書完結時,那些歡欣雀躍的人中卻沒有解縉的身影,因為此時,他已經從人生的高峰跌落下來,被貶到了當時人跡罕至的廣西。


  落到這步田地,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咎由自取。


  因為他做了一件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投機。


  要說到投機,解縉並不是生手,我們之前介紹過他拒絕了建文帝方面低微的官職的誘惑,排除萬難毅然奔赴朱棣身邊的光輝事迹,當然,他的這一舉動是有著充分理由的。因為朱棣需要他,而他也需要朱棣。解縉有名氣和才能,朱棣有權和錢,互相利用而已。


  讀書種子方孝孺已經被殺掉了,為了證明天下的讀書人並非都是硬骨頭,為了證明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願意和新皇帝合作,朱棣自然把主動投靠的解縉當成寶貝。他不但任命解縉為《永樂大典》和第二版《太祖實錄》的總編,還在政治上對他委以重任,在明朝的首任內閣中給他留了一個重要的位置。此任內閣總共七人,個個都是精英,後來為明朝「仁宣盛世」做出巨大貢獻的「三楊」中的兩楊都在此內閣中擔任要職。


  除此之外,朱棣還經常在下班(散朝)之後單獨找解縉談話,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叫「重點培養」,朱棣不止一次地在大臣們面前說:「得到解縉,真是上天垂憐於我啊!」


  解縉以政治上的正直直言出名,卻因政治投機得益,這真是一種諷刺。


  解縉終於滿足了,他似乎意識到,自己多年來沒有成功,只是因為當年政治上的幼稚,為什麼一定要說那麼多違背皇帝意志的話呢,那不是難為自己嗎?


  而這次政治投機的成功也讓他認定,今後不要再關心那些與己無關的事情,只有積極投身政治,看準政治方向,並放下自己的政治籌碼,才能保證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於是,當年的那個一心為民請命、為國效力的單純的讀書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躍躍欲試、胸有城府的政客。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也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只不過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罷了,但問題在於,解縉在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忘記了一個重要而簡單的原則,而正是這個簡單的原則斷送了他的一生。


  這條原則就是:不要做你不擅長的事。


  這句話倒不一定是打擊,在很多情況下,它是真誠的勸誡。


  上天是很公平的,它會把不同的天賦賦予不同的人,有人擅長這些,有人擅長那些,這才構成了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綜合解縉的一生來看,他所擅長的是做學問,而不是搞政治。


  可是這位本該埋頭做學問的人從政治投機中嘗到甜頭,在長期的政治鬥爭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便天真地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政治高手,從此他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


  很不幸的是,他跳入的還不是一般的漩渦,而是關係到帝國根本的最大漩渦——繼承人問題。


  戰爭年代,武將造反頻繁,原因無他,權位而已,要獲得權位,最好的辦法是自己當皇帝,但這一方法難度太大(參見朱元璋同志發展史),於是很多武將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夠擁立一個新的皇帝,自己將來就是開國功臣,新老闆自然不會忘記窮兄弟,多少是要給點好處的,雖然這行也有風險,比如你遇上的老闆不姓趙而是姓朱,那就完蛋了。但和可能的收益比起來,收益還是大於成本的。


  和平年代就不能這麼幹了,造反的成本太大,而且十分不容易成功(可參考朱棣同志的生平經歷),但一步登天、青雲直上是每一個人都夢想的事。於是諸位大臣們退而求其次,尋找將來皇位的繼承者。因為皇帝總有一天是要死掉的,如果在他死掉之前成為繼承人的心腹,將來必能被委以重任。但這一行也有風險,因為考慮到皇帝的特殊身份和興趣愛好,以及我國長期以來男女不平等的狀況,在很多情況下,皇帝的兒子數量皆為N(N大於等於2)。而如果你遇到一個精力旺盛的皇帝(比如康熙),那就麻煩了。


  參考消息


  二十八星宿


  朱棣即位后,為籠絡人心,一口氣錄取了四百七十名進士,命解縉在新進士中挑幾個有前途的,放在文淵閣鍛煉培養。於是,解縉又從中挑了二十八人,號稱「二十八宿」。這些人待遇很好,在公務員全年工作不休息的明初,不但五天就能放假一天(沐浴日),而且皇帝包吃包住,月銀三錠,每人還有指派的小宦官跟隨服侍。落選的周忱不甘心,就毛遂自薦,朱棣表揚他有志氣,破格錄取了他。正因如此,周忱被人戲稱為「挨宿」(自己蹭上去的那個「星宿」)。不過,後來的周忱很有作為,令嘲諷過他的人無話可說。


  所以說擁立繼承人可實在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可以比作一場賭博,萬一你押錯了寶,下錯了籌碼,新君並非你所擁立的那位,那就等著倒霉吧,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你的主子都完蛋了,你還能有出頭之日嗎?


  可是解縉決心賭一把,應該說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雖然朱棣現在信任他,但朱棣會老、會死,要想長久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須早作打算,解縉經過長期觀察,終於選定了自己的目標。


  永樂二年,他在一位皇子的名下押下了自己所有的籌碼——朱高熾。


  關於朱高熾和朱高煦的權位之爭,我們後面還要專門介紹,這裡只說與解縉有關的一些事情。


  其實這二位殿下的矛盾從靖難之時起就已經存在了,大臣們心中都有數,朱棣心裡也明白。其實就其本心而言,確實是想傳位給朱高煦的,因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長得比較帥。而朱高熾卻是個殘疾,眼睛還有點問題,要當國家領導人,形象上確實差點。


  但是朱高熾是長子,立長也算是長期以來的傳統,所以朱棣一直猶豫不定,於是他便去徵求靖難功臣們的意見。不出所料,大部分參加過靖難的人都推薦朱高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在一條戰線上打過仗,有個戰友的名頭將來好辦事。


  有一個人反對。


  這個人叫金忠,時任兵部尚書,和那些支持朱高煦的公侯勛貴們比起來,他這個二品官實在算不得什麼。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正是這個人影響了最後的結果。


  這倒不是因為他本人的能力,而是因為在他的身後,有一個巨大的身影在支持著他。而這個身影就是那位不見蹤影卻又似乎無處不在的姚廣孝。


  如果我們翻開金忠的履歷,就會發現他和姚廣孝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正是姚廣孝向朱棣推薦了他,而此人的主要能力和姚廣孝如出一轍,都是占卜、謀划、機斷這些玩意兒。很多人甚至懷疑,他就是姚廣孝的學生。


  此人一反常態,面對無數人的攻擊始終不改變自己的意見,並向朱棣建議,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如去問當朝的大臣。


  這真是高明之極,當朝和皇帝最親近的大臣還有誰呢,不就是那七個人嗎,而他們大都是讀書人,立長的正統觀念十分強烈,且這些人也很有可能已經和姚廣孝搭上了關係,後來的事情發展也證實了,正是金忠的這一建議,使得原先一邊倒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實在有理由懷疑,這一切的幕後策劃者就是那位表面上看起來不問世事的姚廣孝,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這位「黑衣宰相」,他總是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插入一腳,是十足的不安定因素,哪裡有他出沒,哪裡就不太平。十處敲鑼,九處有他,他活在這個時代,真可以說是生逢其時。


  下面就輪到我們的解縉先生出場了,他正是被詢問的對象之一,在這次歷史上著名的談話中,他展現了自己的智慧,證明了他明代第一才子的評價並非虛妄,而事實證明,也正是他的那一番話(確切地說是三個字)奠定了大局。


  雙方開門見山。


  朱棣問:「你認為該立誰?」


  解縉答:「世子(指朱高熾)仁厚,應該立為太子。」


  朱棣不說話了,但解縉明白,這是一種否定的表示,他並沒有慌亂,因為他還有殺手鐧,只要把下一個理由說出來,大位非朱高熾莫屬!

  解縉再拜道:「好聖孫!」


  朱棣笑了,解縉也笑了,事情就此定局。


  所謂好聖孫是指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後來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聰慧,深得朱棣喜愛,解縉抓住了最關鍵的地方,為朱高熾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談話,在這次談話中,解縉充分發揮了他紮實的才學和心理學知識,在這件帝國第一大事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這一貢獻是相對於朱高熾而言的。


  朱高熾了解此事後十分感激解縉,他跛著腳來到解縉的住處,親自向他道謝。


  朱高熾放心了,解縉也放心了,一個放心皇位在手,一個放心權位不變。


  然而事實證明,他們都太樂觀了。朱高熾的事情我們後面再講,這裡先講解縉,解縉的問題在於他根本不明白,所謂的大局已定是相對而言的,只要朱棣一天不死,朱高熾就只能做他的太子,而太子不過是皇位的繼承人,並不是所有者,也無法保證解縉的地位和安全。


  更為嚴重的是,解縉擁護朱高熾的行為已經使他成為了朱高煦的眼中釘、肉中刺。而解縉並不清楚:朱高煦就算解決不了朱高熾,解決一個小小的解縉還是綽綽有餘的。


  然而解縉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他太自大了,他似乎認為自己搞權謀手段的能力並不亞於做學問。但他錯了,他的那兩下子在政治老手面前簡直就是小孩子把戲。一場災難即將向解縉襲來。


  來得還真快。


  永樂二年(1404)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后,事情並沒有像解縉所預料的那樣進行下去,他也遠遠低估了朱高煦的政治力量。事實上,隨著朱高煦政治力量的不斷發展,他的地位和勢力甚至已經超過了太子一黨。而且他的行為也日漸猖獗,所用的禮儀已經可以趕得上太子了。


  此時,解縉做出了他人生中最為錯誤的一個決定,他去向朱棣打了小報告,報告的內容是,應該立刻制止朱高煦的越禮行為,否則會引起更大的爭議。


  真是笑話,朱高煦用什麼禮儀自然有人管,你解縉不姓朱,也不是朱棣的什麼親戚,管得著嗎?此時的解縉腦海中都是那些朱棣對他的正面評價,如我一天也離不開解縉,解縉是上天賜給我的之類肉麻的話。在他看來,朱棣對他是言聽計從的。


  然而這次朱棣只是冷冷地告訴他:知道了。


  解縉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朱棣從根本上講是一個政治家,政治家說話是不能信的,你對他有用時或他有求於你時,他會對你百依百順,恨不得叫你爺爺。但事情辦完后,你就會立刻恢復孫子的身份。很明顯,解縉搞錯了輩分。


  朱棣給了解縉幾分顏色,解縉就準備開染坊了,還忘了向朱棣要經營許可證。


  這件事情發生后,解縉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頂帽子——干涉家庭內政。你解縉是什麼東西?第一家庭的內部事務什麼時候輪到你來管?


  此後解縉的地位一落千丈,漸漸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對朱棣出兵討伐安南(今越南,後面我們會詳細介紹此事),使得朱棣更加討厭他。於是,這位當年的第一寵臣,《永樂大典》《太祖實錄》的主編在朱棣的眼中變成了一個多餘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讚許,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的斥責和批評。


  朱棣討厭他,不希望再看到這個人,只想讓他走遠一點,越遠越好。但他並沒有急於動手,因為他還需要解縉為他做一件大事。


  這件大事就是《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如果此時把解縉趕走,大典的完成必然會受到影響,想到這裡,朱棣把一口惡氣暫時壓在了肚子里。


  可嘆的是,解縉對此一無所知,他還沉浸在天子第一寵臣的美夢中,仍舊我行我素。朱棣終於無法繼續忍耐了,解縉實在過於囂張、不知進退了,於是,在永樂五年二月,忍無可忍的朱棣終於把還在編書的解縉趕出了朝廷,遠遠地打發到了廣西當參議。


  這對於解縉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好端端的書不能編了,翰林學士、內閣成員也幹不成了,居然要打起背包去落後地區搞扶貧(當時廣西比較荒涼),第一大臣的美夢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滅了嗎?


  解縉並沒有抗旨(也不敢),老老實實地去了廣西,此時的解縉心中充滿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沒有絕望,因為類似的情況他之前已經遇到過一次,他相信機會還會來臨的,上天是不會拋棄他的。


  畢竟自己還只有三十八歲,朝廷還會起用我的。


  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餉的工作,督餉就督餉吧,平平安安過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縉偏偏就要搞出點事來,這一搞就把自己給搞到牢里去了。


  事情是這樣的,永樂九年(1411),解縉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進京彙報督餉情況,一個偏遠地區的官員能夠撈到這麼個進城的機會是很不容易的,按說四處逛逛、買點土特產,回去后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鬧出什麼事情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解縉同志不一樣,他是從城裡出來的,見過大場面,此刻重新見識京城的繁華,引起了他的無限遐思,就開始忘乎所以了。偏巧朱棣此刻正帶著五十萬人在蒙古出差未歸(遠征韃靼),解縉沒事幹,加上他還存有東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沒有請示的情況下,私自去見了太子朱高熾。


  真是糊塗啊,朱高熾家是什麼地方?能夠隨便去的嗎?

  解縉的荒唐行為還不止於此,他私自拜見太子之後,居然不等朱棣回來,也不報告,就這麼走了!解縉真是暈了頭啊。


  果然,等到朱棣回來后,朱高煦立刻向朱棣報告了此事,朱棣大為震驚,認定解縉有結交太子、圖謀不軌的形跡,便下令逮捕解縉,就這樣,一代大才子解縉偷雞不著蝕把米,官也做不成了,變成了監獄里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縉終於斷絕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幫不了他,這下是徹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氣風發,雖經歷坎坷,卻能夠轉危為安,更上一層樓,百官推崇,萬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風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現在呢,除了整日不見光的黑牢、腳上的鐐銬和牢房裡那令人窒息的惡臭,自己已經一無所有。輸了,徹底輸了,願賭就要服輸。


  解縉想不通的是,為什麼最終會失敗?自己並不缺乏政治鬥爭的權謀手段,卻落得這個下場,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在解縉之前和之後,有無數與他類似的人都問過這個問題。但他們都沒有找到答案,我們也只能說,解縉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參加了一場錯誤的賭局。從才子到囚徒,怪誰呢?只能怪他自己。


  終點

  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解縉也許會作為一個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獄,當一個老百姓,找一份教書先生的工作糊口,但上天註定要讓他的一生有一個悲劇的結局,以吸引後來的人們更多的目光。


  永樂十三年(1415),錦衣衛紀綱向朱棣上報囚犯名單,朱棣在翻看時找到了解縉的名字,於是他說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話:「解縉還在嗎(縉猶在耶)?」


  縉猶在耶?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問紀綱為什麼這個人還活著,但同時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他不應該還活著。


  朱棣是擅長暗語的高手,在此之前的永樂七年(1409),他說過一句類似的話,而那句話的對象是平安。


  事情的經過十分類似,朱棣在翻看官員名錄時看到了平安的名字,便說了一句:「平安還在嗎(平保兒尚在耶)?」


  平安是一個很自覺的人,聽到朱棣的話后便自殺了。


  解縉的一生


  平安是可憐的,解縉比他更可憐,因為他連自殺的權利都沒有。


  長年干特務工作的紀綱對這種暗語是非常精通的,加上他一直以來就和解縉有矛盾,於是便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解縉就在雪地里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潔白的大雪掩蓋了解縉的屍體和他那不再潔白的心,當年那個仗義執言的解縉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樣的結局。


  無論如何,解縉的一生是有意義的,因為不管他做了什麼事情,是錯還是對,都無法掩蓋他的功績。由他主編的《永樂大典》一直保留至今,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知識財富,當我們看到那些寶貴典籍時,我們應該記得,有一個叫解縉的人曾為此費盡心力。


  參考消息


  紀綱妄為


  紀綱自從跟隨了朱棣,由於善騎射、武藝高強而深受朱棣重用。永樂之後,勢力年復一年地增強。一次,紀綱看上一個女道士,想納為妾。沒想到都督薛祿先他一步得了手,也是冤家路窄,有一天兩人巧遇,紀綱一見薛祿,衝上去沖著他的腦袋就是一下子(撾其首),薛祿腦裂幾死。後來,紀綱越來越妄為,皇帝選妃他也要過一把手,把漂亮的女子藏著「私納」。永樂十四年,紀綱因謀反的罪名,被凌遲處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